分享

神龙八千岁

 木柳书屋 2012-01-09
神龙八千岁
  发布时间:2011-12-31 14:41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赵大年 网络编辑:刘春燕

   2012年是农历壬辰年,亦即龙年。在中国人的十二生肖中,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都是人们常见的、真实存在的动物,唯独龙是虚构的神兽。国人对龙的敬畏,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龙就已经是中华民族崇拜的神兽了。

  中国龙不同于西方神话中的恶龙、九头毒龙,也不是曾经统治地球亿万年又忽然灭绝了的恐龙。中国龙威武、善良而且年轻,大约八千岁,考古学者已在辽宁阜新发现其少年身形——石块堆塑龙,还有黄梅卵石龙、河南蚌壳龙、红山玉雕龙,安阳出土的甲骨上有了祭祀龙的文字,青铜器上也有龙纹,可见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龙已经是中华民族崇拜的神兽了。

  

    我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学说:天,就是自然界,人类和万物都是大自然和谐的组成部分。这个伟大思想的具象之一是用“天干地支”纪年。干,是树干,支,是树枝,表明植物生长与日月相关(一岁一枯荣,树木有年轮);又把十二个年份划分给十二种动物,曰十二属相或十二生肖,人们出生于龙年就属龙,虎年就属虎,表明人类与动植物的密切关系。有趣的是,十二生肖中的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都是人们常见的、真实存在的动物,唯独龙是虚构的神兽。您见过龙吗?古人敬畏大自然,认为电闪雷鸣必有神力,那划破长空的闪电就是神龙现身,龙可飞天,兴云播雨。洪水暴发也有神力,江河翻腾就是蛟龙打滚儿。华夏神州进入农耕时代,人与水的关系更加密切,生产生活与水须臾难离,但又遭受洪水肆虐。大禹治水,改堵截为疏导,是首位帝王之首要政绩,减灾保民,兴修水利,祈祷风调雨顺,司水的神龙也被请进龙王庙享受香火供奉了。

  庙里的龙王爷被人格化了,泥塑金身,慈眉善目,给求雨香客以亲近感。那么龙的真身啥模样?我看号称“中华第一龙”的红山玉雕龙像蜷居母腹之胎儿,生机勃勃。闻一多的《伏羲考》认为先民早已把蛇视为神,于是龙便有了蛇身。龙头的形象更是多种多样,到秦汉时趋于统一。人们大多把它画成驼头,鳄鱼嘴(扬子江短吻鳄是中华特产),又赋予美丽的兔眼、牛耳,张扬的鹿角、虾须。龙会飞天,颈后饰以飘逸的马鬃,四肢强健更有威武的鹰爪。龙能入海,躯体必有巨鳞、背鳍、蜃腹、鳝尾。总之国人把多种动物最美好的部分都画到了龙身上,塑造神龙,然后顶礼膜拜,尊为图腾,自己则是龙的传人。

  古今中外皆有造神运动。亦真亦幻的神龙,逐渐形成了中国龙文化,寄托先人寻求威力和善良的愿望,也是对自然界种种神秘现象的解释和敬畏。中国历代皇帝利用民众敬龙爱龙的心理,宣称自己是真龙天子,御用文人应声制造龙颜、龙体、龙袍、龙廷、龙辇、龙杖等许多名堂,昭示皇权神授,以慑服民心。百姓并不完全顺从,既有赛龙舟、舞龙灯等民间娱乐活动,更有哪吒揭龙鳞、孙悟空拔龙须的叛逆故事。“叶公好龙”,咏雪诗“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民谚“大水冲了龙王庙”,“强龙难压地头蛇”等,更赋予了中国龙文化以幽默感和多样性。

  “龙游浅底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中国龙也有百多年遭受伤害的岁月。痛定思痛,奋发图强,必能重振雄风,畅游四海。

  虽然现代科学发展很快,一日千里,然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大到宇宙,小到细菌,以及我们自身的生理、疾病、爱情、命运等诸多奥秘,还是知之甚少,有人求签祷告,占卜未来,婚嫁择日,清明上坟,这些都不必斥为迷信,只不过是感情寄托和祈福的愿望。老百姓把蛇、狐狸、刺猬、黄鼠狼、古树、奇石也视为神灵,好像什么都信,其实又信又不信,这正是人们探索大自然的丰富想像力。塑造白娘子、小狐仙、精卫鸟、孙猴子这样可爱的动物神仙,又饱含人文精神,也是具象地诠释“天人合一”伟大思想。龙年即将来临,龙的传人正在弘扬神龙精神:飞天宿海,威武善良,兴云播雨,造福四方。

  彭利铭 书

转播到QQ微博 转发到163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