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智者管仲》之三 别具匠心

 精益求精394 2012-01-09
《历史上的智者管仲》之三别具匠心

        今波: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历史,各位好,这里是《文化中国》我是今波。管仲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口外买过一匹好马,这匹马浑身墨黑,唯有四蹄如雪,卖马人叫它“雪里站”,有一次跑生意,马就被偷了,那个时候偷马就跟现在有人偷自行车一样。管仲心里非常难过,束手无策,没有办法。就这样等了个三四天,这一天,管仲鲍叔正闷坐在店中,忽然听到远处有马的嘶鸣声音,二人忙出门一看,那是“雪里站”回来了。这马见了管仲之后,摇头摆尾,还用舌头舔管仲的手,很亲热。那么这匹马,是怎么跑回来的,这又和管仲的智慧有什么联系呢?那么今天我们依然请到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周圣伟教授,教授您好。

        周圣伟:你好。

        旁白:周圣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词学》编委。

        今波:前面这一段我演绎下来,您知道我这个是出资什么典故了吧。

        周圣伟:老马识途,你这个是民间传说,真正有文献依据的,不是这么回事。是韩非子《说林》上面记载,就是管仲跟隰朋,还有一个大臣叫隰朋,一起跟着齐桓公去攻打一个国家孤竹国,春天去的,冬天回来。回来的时候部队迷失道路了,找不到原来的路,管仲把一匹老马的缰绳解开,一松,就让它带路,于是部队就很顺利地回来了。结果走走走走,部队想喝水,没水,隰朋就找蚂蚁的窝。

        今波:为什么要找蚂蚁的窝?

        周圣伟:蚂蚁的窝都是靠近水源的,所以一看到蚂蚁的窝,然后很快就找到水了。所以这个成语实际上是八个字,《韩非子》那个里面是叫“老马识途、蚁穴近水”。

        今波:后面还有一个“蚁穴近水”。

        周圣伟:蚁穴近水,对,《韩非子》(记载的)那个也可能是寓言故事,未必真有其事,但是那是有文献依据,前面那个是传说,有道理。民间有句话“猫记千,狗记万”、“老母鸡认二里半”。

        今波:这就说明动物可能依靠一些本能,然后达到一种记忆的效果。我觉得这两个,不论是蚁穴也好,老马识途也好,表现出了管仲隰朋,不管真的假的,他们的生活观察能力。

        周圣伟:生活经验很丰富。另外这个“老马识途”,后来成为一个成语,它有一个什么普遍意义呢?就是经验、年龄、资力、经历往往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一些事情。所以拿个成语,我认为它还有一点意义,是什么呢?它可以象征管仲对齐桓公,在政治上治理国家的引领关系,“老马识途”。

        今波:你看,管仲担任了宰相以后,就好象是一匹识途的老马,凭借自己过去的积累,牵引着齐国的这辆大车向前行。目标非常明确,道路通达,高歌猛进。这个“老马识途”真是合上了管仲这个人。这个说到用人方面,史料记载也比较明确,管仲在齐桓公刚刚拜他为宰相之后不久,就向齐桓公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就有“任用贤能”这一条,而且他当时比喻非常好,建成大厦,决不能单凭一根木材,就是不能单凭我了,汇成大海也决不能仅靠几条涓涓溪流,国君想要成就大业的话,必须任用咱们齐国的五位杰出的才俊,号称“五杰”,这“五杰”是什么样的人物?管仲在推荐这五个人的时候,他是拿什么来说服齐桓公的呢?

        周圣伟:管仲讲,他说,“行为合乎规范”“进退合乎礼节”“言词刚柔相济”“吾不如隰朋”,请任命他做“大司行”。

        今波:这是让他做外交部长。

        周圣伟:负责和各国之间的交往。开荒地,建城池,种粮食,管行政。他认为增加人口,我不如宁戚,所以这个请任命宁戚做“大司田”。

        今波:这是让他做农业部长。

        周圣伟:让军队进退有节,将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所以请任命他做“大司马”。

        今波:王子城父这是国防部长的角色。

        周圣伟:断案子,合理、公道、不杀无辜,不罚无罪,我不如宾胥无,请任命他为“大司理”,主管法律、司法。

        今波:宾胥无这是司法部长。

        周圣伟:敢于犯颜直谏,我们就是我们今天不怕入于虎穴,烦龙颜,不避死亡,不图富贵,我不如东郭牙,所以请任命他为“大谏臣”。主管监察谏议这方面的事情。

        今波:东郭牙这就应该是监察部长或者说纪委书记,这样的角色。

        周圣伟:接近。

        今波:把这五个人都介绍了一遍,如数家珍似的,而且我注意到,他用了五个“吾不如”,怎么会了解得这么细?而且他还非常地谦虚。

        周圣伟:这就是宰相之才,你说了解得细,平时你看这些人张三、李四、有什么特长,合适干什么工作,他都了然于胸,铭记在心。一到要用的时候,就让他们各得其所,各尽其才。所以我们现在在做领导的,或者说有志于做大领导的人物,就要有这方面的素质,这是领袖素质。至于你说他谦虚,那不是,为什么?推荐这五个人以后,他还说了一句话。

        今波:什么?

        周圣伟:如果你要管理好齐国,要想富国强兵,用这五个人够了。但是如果你齐桓公要成就霸王之业,那则非我管仲不可。

        今波:在说了几个“吾不如”的情况下,只是说他们各自的特点,但没有否定自己,非常自信。

        周圣伟:他们是将材,方面之才,他是总理之才,这就是管仲。所以这个人为人处事,跟人家不一样的,那么齐桓公就采纳了,听从了管仲的建议,任命了这些人,让这五个人各司其实,并且拜管仲做宰相,这就组成了强有力的内阁。

        今波:那么宁戚这个人干得怎么样?

        周圣伟:宁戚这个人是个明人,我们有句成语叫“宁戚饭牛”,照《淮南子》的说法,他是卫国人。那么到齐国来经商,有一天傍晚天大概快黑了,他就在城门旁边住宿下来了,正在喂牛,这时候正好齐桓公,到城外送客还是迎客,走到城门外,宁戚就瞧着这个牛角,唱了一首歌,很悲哀。齐桓公一听,这个人不那么平凡,就把他带回去了。

        今波:这就是您所说的叫“宁戚饭牛”。

        周圣伟:对,用他做“大司田”以后,他主管齐国的农业生产,那么在管仲一些政策的引导下,他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做法跟措施也都很好。当时齐国盐碱地很多,当时不叫盐碱地,当时叫“地泻卤”,他们就治理盐碱地,兴修水利,还有叫“相地而衰征”这是管仲提出来的。就是根据土地的肥沃,还是贫瘠,来相应地多收或者少收税收,赋税。“相地而衰征”这个政策很灵活,很好的,很实际,实事求是的一个做法。这样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今波:有一本古代的时候的一个畜牧业专著,叫《养牛经》,据说就是宁戚写的。

        周圣伟:他养牛出身。

        今波:所以宁戚饭牛是早先的老本行。这是著书立说了,那么东郭牙这个人怎么样?

        周圣伟:东郭牙有人认为就是鲍叔牙,我们过去历史上,对人的称呼有一种习惯性的说法,“叫“村东头,村西头”,这个东郭就是东城,城里面外城叫“郭”,内城叫“城”,那么东郭牙就是城墙东面那个鲍叔牙。也有这种说法,鲍叔牙性情非常耿直,敢于说真话。

        今波:所谓叫“敢言直谏”。

        周圣伟:对,他对一个人的优点,他是极力地表扬,对一个人的缺点,他是极力批评。就包括齐桓公有一点什么,他都敢犯言直谏。历史上有这方面的记载,就是齐桓公在成就了一些事业以后,有点扬扬得意,他想铸口大钟,铸造一口大钟,要把自己的功业铭刻在钟上面,为什么?他认为自己可以跟尧舜相媲美了。他去征询鲍叔牙意见的时候,鲍叔牙非但不说他的功劳,(反倒)数说他的过失,一二三四五,数说他的过失,齐桓公感到很惭愧。齐桓公这个人很有肚量,照你这样的话,你不是拂了我的龙意了吗?怎么可以,他很惭愧,然后对鲍叔牙讲,如果不是您及时批评的话,我可能就要犯大错误了。

        今波:齐桓公拜管仲为相以后,经常向管仲请教治国安邦,称霸图王的大计,有一次就问到这么一个问题,他就说管仲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我身上有很多毛病。第一,我这个人有好打猎的毛病,对别人来拜访我,觐见我的人,我就来不及见了,这个对齐国有没有妨害。

        周圣伟:无妨。

        今波:齐桓公又问了,我这个人好喝酒,对齐国的霸业有没有妨碍。

        周圣伟:无妨。

        今波:没事儿,对不对。好,第三个毛病,看这个你怎么说,寡人有好色的毛病,对霸业有无妨害。

        周圣伟:无妨。

        今波:因为你想想,酒、色、玩、乐,不妨害国家。

        周圣伟:我们过去评论历史上的昏君,都有这个腐蚀的特征。

        今波:对,连这个都无碍了,你说什么还有碍呢。

        周圣伟:人才,管仲讲的,这个话是一个前提,他这是叫“以退为进”,就是《水浒》上面叫“林冲棒打洪教头”,“以退为进”。齐桓公问了管仲三句话以后,管仲回答,齐桓公很以外,但是管仲紧接着就讲了,有三件事不能做。

        今波:哪三件事?

        周圣伟:一个“得贤而不能任”,得到贤者你不能用他。第二件事,“用而不能终”,就是用了一个贤才不能用到底,半道而废了。第三个,让贤人干事,而和小人来一起议论贤者。这三件事不能做,如果国君做了这三件事,那就会危害到国家的大业,就是危害到你成霸的大业。

        今波:就是这三件不能做的事,具体含义在哪里?

        周圣伟:好猎、好玩、好色、好酒,不是没有危害,危害性与这个后面所是的三件事相比,它要小得多。这里面就可以反映出管仲的一些人才观念。第一不能得贤不能任,就是作为一个领导人,一个国君你要重视人才,要有识别人才的眼力,人才就站在你面前,有贤者,不是说我没有人,有人了,有贤才,有才子就你边上,你不用,武大郎开店,你看不到,别人都跟你自己一般高,那不行。所以这种现象历史上很多,屡见不鲜。

        今波:所以韩愈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周圣伟:对,这是一个,第二个,你任用了贤者要能够信任他,用到底,那么第三个我就讲了,“与贤人谋事,而与小人议之”,管仲认为是最不好的,就是对待贤才你要公平,你要有一个公正公开的价值评判尺度。要么叫做贤才在干事,然后和小人一起,在背后指三道四,流短蜚长。

        旁白:华东师范大学周圣伟教授和《文化中国》讲述人今波,正在为您讲述历史上的智者管仲。

        今波:那么在齐桓公的身边,也应该有小人吧。

        周圣伟:有。

        今波:小人是无处不在的。

        周圣伟:有。

        今波:什么样的小人?

        周圣伟:易牙,一个叫易牙,就是把自己儿子杀了,让齐桓公尝尝人肉,是什么滋味的。一个叫公子开方,据说是摒弃了荣华富贵,父亲去世他也不回家奔丧,要留在齐桓公身边讨好他的。还有一个叫竖刁,自己把自己阉割了,做了宦官,以便更接近齐桓公。这就是三个小人啊,齐桓公对他们很信任的,管仲病重,齐桓公就问管仲接班人的问题,然后就一个一个把这三个小人推出来,问问易牙可以吗?不行,这个人杀自己的至亲,非人情,不行的。

        今波:对,你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能杀,这不是人,没有人情的。

        周圣伟:是呀。后来推荐公子开方,管仲也认为非人情,不行。

        今波:你能够肯背叛,或者是悖逆自己的亲人,这也不是人情。

        周圣伟:父亲死了你不去奔丧。

        今波:不孝啊。

        周圣伟:那么竖刁更不行了。

        今波:怎么了?

        周圣伟:自宫。他自己自我阉割然后做太监,去做宦官去接近齐桓公。

        今波:这点上面违背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损”。你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毁掉它,那你也没有人情。

        周圣伟:所以管仲这个人看事情,看人,他既能高屋建瓴,登高望远,又很注重从世俗角度去出发。他认为这种做法,都是违背事之常理,人之常情的。

        今波:对。

        周圣伟:所以后来,我们过去有一种说法叫“大奸若忠”看上去这种人忠得不得了,实际上这种人最坏,所以管仲就是讲这三个人,是坚决不可以的。

        今波:连这些事都能干出来的人,你说想要背叛你一个国君,那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周圣伟:他们啥事干不出来,但是齐桓公没听他(管仲)的,你后来知道,易牙是被放逐过的,放逐过一段时间,他(齐桓公)想他(易牙)又把他弄回来了。结果这三个小人,在齐桓公的几个儿子中间,拉帮结派,攀龙附凤,制造矛盾,制造摩擦,争权夺利,相互残杀,结果齐国搞得大乱,齐桓公后来被他们关在一个深宫之中,软禁,秘密软禁。后来连饭也没什么吃,一代霸主最后的结局,就是害在这些小人手里。

        今波:太可悲了。所以这叫“自作自受”,

        周圣伟:自作自受。

        今波:所以又应了那句话,叫“不听管仲言,吃亏在眼前”,咱俩今天创造了一个俗话出来。

        周圣伟:这个是有道理的。

        今波:关于管仲其他方面的一些才能,咱们明天再讲,今天非常感谢您,谢谢。

        周圣伟:不客气。

        今波:后来的事实证明,管仲的确有识别人才的非凡眼光,他神机妙算,洞察细微,预测未来,人们称之为“管仲预见”。所以说,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处世交友,亲近贤达,疏远小人,都可以作为人生处世的座右铭。关于管仲的经济思想,咱们明天再说,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