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才情万古对》之程敏政敏对得佳偶

 胖门神 2012-01-09

程敏政敏对得佳偶


   
明代文学家程敏政(?—1499),字克勤,安徽休宁人,学问渊博,为一时之冠,后中成化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当他10 岁以神童之名被推荐到京城时,朝野均视为异事。
    程敏政小时候即天资聪颖,又刻苦自励,受到乡邻的赞誉,自奉诏进京面见明代宗,受到代宗的赏识后,即以10 岁小小年纪,奉诏读书翰林院。当朝宰相李贤闻知其名,深爱其才,特意设宴款待他。席间,李贤手指一盘莲菜,当着满座宾朋,出半联要程敏政答对。这半联是:
    
因荷而得藕。
   
表面上看,李贤是在说盘中的莲菜,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借用谐音双关,巧问程敏政将凭什么获得配偶。程敏政何等聪明,心有灵犀一点通,听出了宰相大人言外之意与弦外之音,随口答对道:
   
有杏不须梅。

  
 ①据民间传说。《昨非庵日纂》载,宋人赵某日与一妓属对。赵曰:髻上杏花真有幸。妓对曰:枝头梅子岂无媒。属与此相类的谐音双关妙联,且早于程敏政、李贤所对400 多年。但谐音字明现于联中,毫无隐寓,似略逊一筹。
   
也同样用谐音双关。从字面看,似乎是说有了杏,便不用再去苦寻酸梅了,但所深含的意思却是,如果幸运的话,找配偶连媒人都不需要。一问一答,明明白白,但又都不说破,一个心照不宣,一个正中下怀。不料当时有位客人不以为然,说这副对联对得太一般了。李贤听罢,大笑不止,挥笔写出此联的谐音双关含意:
   
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
   
至此,那位客人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宰相大人的用心,也见识了10 岁神童的过人才智,连声称赞不已。
   
果然不出程敏政所料,宰相李贤确实有意将女儿许配给这位神童,为了验证其才学究竟如何,才于席间出句巧试。程敏政果然才华不凡,文思敏捷,答对巧妙,使宰相大人喜不自胜,心满意足。
   
后来,程敏政成年之后,果然做了宰相的乘龙快婿,朋友们都和程敏政开玩笑说:你这真可谓——
   
因联而得偶;有才不须媒!
    从此,程敏政敏对得佳偶的故事,便在民间越传越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