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级功法(《中国流行气功选》版)

 天地虚怀一 2012-01-10
初级功法(《中国流行气功选》版)

 出处:摘自《中国流行气功选》  作者:黄仁忠  

空劲气功(初级功法)

黄仁忠

    【编者按】这是一套颇具特色的气功功法,整理和改编者是广东深圳中国空劲气功健身院院长黄仁忠。黄氏以发放外气治疗疑难杂症著称,香港一些报纸称他为“魔掌黄”。

    此功的最大特点是用扳动手指的方法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这在国内的其他气功功法中,尚属少见。根据中医经络学说,手十指通手三阳、三阴经,而手三阳、三阴经又接其足同名经。从理论和实践来看,扳动手指确可疏通经气,扶正祛邪,治疗疾病。

    此功的另一个特点是无须意守,不必入静,甚至可以一边练功一边看电视听音乐,或随便与人谈话,很适合于一些难以意守和入静的人练习。

    此功还贯串了用自己的指掌对着本体经穴进行外气回授的动作,因此,练功过程中气感效应较强。而怎样通过练功吸收大自然中的气,以补充对他人发放外气的损耗,又是此功所企图解决的问题。

    【作者的话】“空劲气功”是我三十多年气功实践的结果。七十年代形成初、中、高级功法体系;八十年代推广后,实践证明功效显著,适应于男女老少锻炼。由于初级功法简便易学,不用意念,不出偏差,既能治疗疾病,又可防病强身,故不少慢性病患者甚至癌症患者都参加锻炼。因此这一功法的推广,深受欢迎。

    空劲气功可用“外气内收,内气外放,无须意守,循环如常”十六个字来概括。它与一般意守丹田,以气领先的传统气功练法完全不同。几年来,几万人练此功法,无一例出过偏差。可见其安全可靠,有益无害。同时练此功不受时间、场所的限制,随时可练,十分方便。

    练功时用十指扳动来调整内脏的平衡,扶正祛邪,加强内气在经络的运行,增强肌体免疫力,起到防病治增强体质的效果。练功者通过锻炼,不仅能调动内部因素,而且能内气外放,对自身进行反馈治疗或给他人治病。

绪  言

    空劲气功功法,是在达摩门传浙江天台山桑尚善老师的“内劲功”和上海气功家阙阿水老师的“内劲一指禅”功法基础上,加以整理、改编而成的一种功法。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外气内收、内气外放、无须意守、循环如常”。

    外气内收是让大自然中的氧气和自身的气相串联起来在体内运行,把正气存在体内,把浊气排除体外,增强本身之元气,并演变成多种成分的物质能量,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及抗老益寿的作用。

    内气外放是把外气内收演变成人体成分的物质能量再发射出体外,给他人治病,辅助和调整对方的肌体。

    无须意守是空劲气功特点之一,不用意来领气,也无须调息,而是通过功法和手指扳动进行滋生调节体内的元气,与大自然中的气连接起来,与日常生活规律统一起来,练功中就不会出偏差。

    循环如常是通过本气功特定功法的锻炼,在以上所讲的外气内收、内气外放、无须意守的基础上形成的。空劲气功的锻炼和平时的运用,气在体内循环是很重要的,特别对发放外气的气功爱好者来说,“十六个字”必不可少,是贯彻在整个功法之中来进行练习。

    空劲气功功法分为初级功法、中级功法和高级功法。初级功法分三个阶段。

一、马步站桩功

    (一)起 势
    全身放松站立,两脚开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脚尖稍向内,两臂松垂,两手手指松直,掌心向体侧(图1)。曲肘抬臂,两掌心相对(劳宫穴相对),抬至小臂与上臂约成90度,同时曲膝下蹲,站立角度约30度左右。翻掌,手指成梯形式,掌心向下(图2)。双小臂略向外拉开,然后双肘向后上方挑起,双小臂自然下沉,掌心向后,手指向下,沉至体侧略后(图3),双手在腰部处(带脉启动),手腕自外向内翻转,掌心向上,十指对腰(图4)。稍停,双臂向后夹紧,手指向前(图5)。稍停,这时上身很紧,但掌与指放松,松肩双臂自然慢慢向前推出至小臂与上臂约成90度,再翻掌成马步站桩(同图2)。

    以小臂的上抬带动上臂慢慢前伸离体10厘米左右,腋窝圆空若容鸡蛋,曲膝下蹲应坐胯,膝盖不超过足尖为准。眼平视,呼吸自然,不带意念,不需意守,双臂后夹时手腕手指要自然放松,手指成梯形式,手指关节略弯曲。

    从屈膝抬臂双手掌心相对开始,足三阴足三阳、手三阴手三阳等经络的经气就开始加快流通。当手掌翻转手指对腰部则直接触动带脉(带脉起于季肋,绕身一圈犹如束带),从而带动任脉、督脉,加强十二经络的疏通。腹面的带脉下垂到小腹,背腰肋部的带脉到肾脏,并直接和足三阴足三阳、冲、任、督脉相疏通,使上下经络之气加强流通。再则,练空劲气功用内八字的站桩法,不用意念,所以经气下来后往上冲击量很大,从督脉上去以后因冲击量大和前面的任脉自然接通,再循任脉下来,不会在头上滞留。这不但加强了足三阴三阳经气的运行,同时又间接推动了它们的同名经气——手三阳和手三阴的经气运行。因此,在双臂向后夹紧时肩上的气血大量涌结,一松肩大量气血往双臂冲击,双臂就被气血慢慢推着向前伸出,手指端的脉冲感很强,手掌和指端即有胀、麻、热等感。所以通过起始动作,人体周身的经脉可以达到基本疏通。

    马步站桩时眼向前平视,以中指为准至曲池穴成一直线,手腕保持平直。手指成梯形式,即食指略高,其他三指依次成楼梯形排列,自指中关节至指端自然略弯(同图2)。初练站桩10分钟,以后逐步延至45分钟以上。本桩法是初级功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功法之一。其要点是小腹略收,膝盖不超过足尖,切忌耸肩缩颈,腰、颈、肩、肘、腕部应放松。

    马步站桩主要是通过调整和保持正确的姿势,逐步加强对冲、任、督三脉的疏通,从而向十二经络全面铺开,形成一个很好的有规律的气血运转循环网。中医理论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所以,通过一定阶段的站桩功锻炼即能收到防病治病强身的效应。

    (二)收 势

    接上势。双手握空心拳,曲肘慢慢地将拳向上向前胸提起至锁骨处,同时慢慢起立。在起立握拳上提同时用鼻吸气。待吸足后,缓缓将气从嘴吐出,同时两拳随吐气而松开下按,恢复原站立姿势。

    要点:提拳高不超过锁骨,吸气切忌过猛,吐气要逐步达到细、匀、长,中间不能换气。

        往后在马步站桩加配其他动作时,应在其他动作做毕后再收势。起势、收势是整套功法的头和尾。

二、双臂揽月

    接马歩站桩。双臂慢慢地交叉揽拢,右臂在上,左臂在下,双臂基本平行,上下相距约10公分。右臂高与肩平,手小臂与上臂约成90度,手指仍成梯形式,右手中指在左臂曲池穴上方(图6)。稍停,十指松直约15秒钟左右,再十指复原成梯形式。如此连续三次完毕。稍停,两小臂(以大指为准)由内向外翻转,同时两肘下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成十字手,两手鱼鲢肌相对同时对准天突穴,停留二分钟左右(图7),再慢慢向外推出,推足而松为止。此时停留1分钟左右,再慢慢拉回。稍停,两臂往上推,推至鱼鲢肌对准鼻尖,停留二分钟左右,再慢慢往下收回。稍停,两臂沿胸向左右侧面拉开,双臂往下沉,至中脘穴稍停,慢慢翻转手掌同时双臂慢慢向外推出,成马步站桩式,三至五分钟后接做下式(双臂抱球)。

    1、要点:双臂揽拢时不可耸肩缩颈,双臂向前推出拉回时鱼鲢肌始终对准天突穴,且双手不能紧贴,应留间隙。双臂往鼻尖上推时,身体不可起立。双手沿胸拉开时,双手指尖应在任脉部位。

    2、功理:此功法主要是将经过起势、马步站桩锻炼,使周身经脉基本疏通后所发放的外气通过天突、迎香、中脘等穴位加强任脉、手三阳、手三阴经的经气运行。从而辨证施治,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例如外气通过曲池穴渗透到少海穴等,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的疾病进行针对性的锻炼治疗,对失眠、神衰症、咳喘、胸痹、冠心病及咽部、食道部等疾病等有较好效果。但对某些病症在具体动作上还应辨证操作,如高血压、心脏病,当鱼鲢肌对准天突穴、鼻尖时应略抬肘,使整个掌面稍向下压。同时,手指的松直复原主要锻炼劳宫穴的开合,且为以后手指扳动功法打好基础。

三、双臂抱球

    接上式。双小臂慢慢靠拢交叉成十字手(图8),稍停,原位翻转小臂成阳掌十字手(图9)。稍停,右手翻掌使与左手掌心相对,同时双小臂向身体靠拢,离胸约10厘米,两掌上下相距约22厘米(图10)。稍停,两臂上下慢慢拉开,右臂抬至与肩平,掌部位于高天突穴处,左手下到关元穴(图11)。停2分钟左右,两臂同时慢慢合拢。稍停,两臂再次拉开、合拢。稍停,双掌向外转动,手指向前、相对,同时双小臂往前伸展些,双手慢慢向左右拉开成阴阳掌(图12),双臂放松,左手阳掌翻转成阴掌(右掌不动),恢复原来马步站桩姿势。

        1、要点做双臂抱球时,肘、肩、腕等都要放松,双臂交叉成十字手时,双手内外关悬空相对,双手上下相对应使劳宫穴相对。

        2、功理双臂抱球是自我感应最大的一种功法,一经劳宫穴相对即可感到似抱一充气的球体或有一气球将两掌相吸或排斥。此感应可因人各异。该功法之动作主要作用在任脉上(天突、膻中、中脘、下脘、神阙、气海、关元等穴位上的升降),同时穿过带脉,因此基本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遗精、阳痿、遗尿、慢性腹泻、虚喘、水肿、胃痛、心悸等,并能治疗虚痨症,且兼有强身之效。(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