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悲鸿《立马图》赏析

 南烟舍 2012-01-11

徐悲鸿《立马图》赏析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其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在情感上寄托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此幅作于1941年(辛巳)的《立马图》沿用画家常用的罗纹纸,构图精准,别具一格;背向的骏马昂立天地间,凝视远方,马鬃飞扬。是年,徐悲鸿居新加坡,在南洋多次组织画展筹赈会以汇回祖国赈济伤病难民,为抗日战争出力。也就在这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轰炸了新加坡。徐悲鸿忧心如焚,对祖国的命运、对受难的人民关切不已。《立马图》中的那匹马就是徐悲鸿的化身,他在茫茫南洋深情北望,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流露出作者忧国忧民、关切祖国的情怀,以及随时准备扬蹄前进、奋勇抗敌的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