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幹《中論》卷之上《治學》第一

 西纳 2012-01-11

 

 

治學第一

 

[]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沒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學也[]。學也者,所以疏神逹思,治情理性[],聖人之上務也[]。民之初載[],其矇未知[]。譬如寶在於玄室,有所求而不見[],白日照焉,則羣物斯辯矣[]。學者,心之白日也[十一]。故先王立敎官,掌敎國子[十二],敎以六德,曰:智、仁、聖、義、中、和;敎以六行,曰:孝、友、睦、婣、任、恤;敎以六藝,曰:禮、樂、射、御、書、數[十三];三敎備而人道畢矣。學猶飾也[十四],器不飾則無以爲美觀[十五],人不學則無以有懿德[十六]。有懿德,故可以經人倫[十七];爲美觀,故可以供神明[十八]。故《尚書》曰:「若作梓材,旣勤樸斵,惟其塗丹雘[十九]。」
   [
]按:諸子多勉人為學。《尸子》、《荀子》、《呂氏春秋》、《大戴禮記》、《新書》、皆有《勸學》篇,《潛夫論》有《讚學》,《抱朴子外篇》有《勗學》,《顏氏家訓》有《勉學》,《劉子》有《崇學》。《法言》首「學行」,李軌注:「夫學者,所以仁其性命之本,本立而道生,是故冠乎衆篇之首也。」汪榮寶《義疏》:「《論語》『學而』,皇侃《義疏》云:『降聖以下,皆須學成。故《學記》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明人必須學乃成。此書既遍該衆典,以教一切,故以《學而》為先也。』按:《法言》象《論語》,故亦以《學行》為首矣。」偉長以《治学》篇冠首,亦寓斯意。
   [
]《易·乾卦》:「君子以成德為行。」《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爾雅·釋訓》:「如切如磋,道學也。」郭璞注曰:「骨象須切磋而為器,人須學問以成德。」
   [
]《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集解》:「疾,病也。」《法言·問神》:「君子病沒世而無名。」《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典論》:「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又曰:「生有七尺之軀,死惟一棺之土,惟立德揚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可參看。
   [
]《說苑·建本》:「人之幼稚童蒙之時,非求師正本,無以立身全性。……士苟欲深明博察,以垂榮名,而不好問訊之道,則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軀也?」
   [
]「治」原作「怡」,據《御覽》卷六百七改。按治與理同。《文子·九守》:「古之為道者,理情性,治心術。」《淮南子·精神訓》略同。《說苑·建本》:「學者,所以反情治性盡才者也。」《白虎通德論·辟雍》:「故学以治性。」《論衡·量知》:「故夫學者所以反情治性,盡材成德也。」《長短經·德表》:「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言嗜欲之本同,而遷染之途異也。夫刻意則行不肆,牽物則其志流。是以聖人導人理性,裁抑流宕,慎其所與,節其所偏。故《傳》曰:『審好惡,理情性,而王道畢矣。』」本書《法象》:「符表正,故情性治;情性治,故仁義存。」均其證。《文子·上義》:「凡學者,能明於天人之分,通於治亂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見其終始,反於虛無,可謂達矣。」(又見《淮南子·泰族訓》)《抱朴子外篇·勗學》:「夫学者所以清澄理性(原作「性理」,據揚明照校改)」,《晉書·虞溥傳》:「移告屬縣曰:學所以定情理性,而積衆善者也。」《魏書·儒林傳》引常爽《六經略注序》:「然則仁義者,人之性也;經典者,身之文也,所以陶鑄神情,啟悟耳目。未有不由學而能成其器,不由習而能利其業。」可參看。
   [
]《漢書·敍傳》上:「(《答賓戲》)取舍者昔人之上務,著作者前列之餘事耳。」《三國志·吳書·韋曜傳》:「(《論博弈》)當世之士,宜勉思至道,愛功惜力,以佐明時,使名書史籍,勳在盟府,乃君子之上務,當今之先急也。」《蜀書·譙周傳》注引桓溫《薦譙元彥表》:「夫旌德禮賢,化道之所先,崇表殊節,聖哲之上務。」可參看。
   [
]《潛夫論·班祿》:「太古之時,烝黎初載。」汪繼培《校箋》:「《詩·大明》云:『文王初載』,毛《傳》:『載,識。』按此文『初載』,即《爾雅·釋詁》『初、哉』,並取始義。載、哉古字通。」按《文選》卷四十九《晉紀總論》注曰:「載,猶生也。」
   [
]《說文》:「矇,不明也。」《國語·周語》上注曰:「有眸子而無見曰矇。」《釋名·釋疾病》:「矇,有眸子而失明,蒙蒙無所別也。」《文選》卷九《長楊賦》:「廼今日發矇,廓然已昭矣。」注:「《禮記》曰:『昭然若發蒙矣。』矇與蒙古字通。」《左傳》僖公九年孔疏:「蒙謂闇昧也。幼童於事多闇昧,是以謂之童蒙焉。」《論衡·量知》:「人未學問曰矇。」
   [
]此二句《御覽》作「初學則如夜在玄室,所求不得」。《全漢文》卷四十劉歆《遂初賦》:「攸潛溫之玄室兮,滌濁穢於太清。」《類聚》卷四十七引張衡《司徒呂公誄》:「去此寧宇,歸于幽堂。玄室冥冥,脩夜彌長。」
   [
]徐湘琳曰:「清王謨《漢魏叢書》輯本作『辨』」。按二字通。《漢書·景十三王傳》引中山王勝《聞樂對》:「白日曬光,幽隱皆照。明月曜夜,蟁蝱宵見。然雲蒸列布,杳冥晝昏;塵埃抪覆,昧不見泰山。何則?物有蔽之也。」《史記·樂書》:「羣物皆別。」
   [
十一]賈誼《新書·修政語》上:「湯曰:『學聖王之道者,譬其如日;靜思而獨居,譬其若火。夫人舍學聖王之道,而靜居獨思,譬其若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也。然可以小見,而不可以大知。』是故">君而君子,貴尚學道,而賤下獨思也。」《說苑·建本》:「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暮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潛夫論·讚學》:「夫是故道之於心也,猶火之於人目也。中阱深室,幽黑無見,及設盛燭,則百物彰矣。此則火之燿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則為己明矣。天地之道,神明之為,不可見也。學問聖典,心思道術,則皆來睹矣。此則道之材也,非心之明也,而人假之,則為己知矣。」按偉長曰「學者,心之白日也」,盖本此。
   [
十二]徐湘琳曰:「『教』字衍文。《兩京遺編》、《漢魏叢書》本無『教』字,可據刪。」按明程榮《漢魏叢書》本、《四庫全書》本有「教」字。《周禮·夏官·諸子》:「掌國子之倅,掌其戒令,與其教治。」鄭玄注:「國子,謂諸侯卿大夫士之子也。」《通典》卷五十三:「樂正,樂官之長,掌國子之教。幼者教之於小學,長者教之於大學。」「掌敎國子」即「掌國子之教」,疑不可刪。《周禮·地官·師氏》:「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鄭玄注:「國子,公卿大夫之子弟,師氏教之;而世子亦齒焉,學君臣父子長幼之道。」《漢書·禮樂志》:「國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
   [
十三]《周禮·地官·大司徒之職》:「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知、仁、聖、義、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注曰:「物猶事也,興猶舉也。民三事教成,鄉大夫舉其賢者能者,以飲酒之禮賓客之,既則獻其書於王矣。知,明於事。仁,愛人以及物。聖,通而先識。義,能斷時宜。忠,言以中心。和,不剛不柔。善於父母為孝,善於兄弟為友。睦,親於九族。婣,親於外親。任,信於友道。恤,振憂貧者。禮,五禮之義。樂,六樂之歌舞。射,五射之法。御,五御之節。書,六書之品。數,九數之計。」詳見孫詒讓《周禮正義》卷十九,文繁不錄。按郭店楚墓竹简有《六德》篇,略曰:「何謂六德?聖、智也,仁、義也,忠、信也。聖與智戚矣,仁與義戚矣,忠與信戚矣。作禮樂,制刑法,教此民爾使之有向也,非聖智者莫之能也。親父子,和大臣,歸四鄰之,非仁義者莫之能也。聚人民,任地,足此民爾生死之用,非忠信者莫之能也。」可參看。
   [
十四]《大戴禮記·勸學》:「夫遠而有光者,飾也;近而逾明者,學也。」(又見《說苑·建本》、《尚書大傳·略說》、《孔子家語·致思》)。按《家語》曰:「孔子謂伯魚曰:鯉乎,吾聞可以與人終日而不倦者,其唯學焉。其容體不足觀也,其勇力不足憚也,其先祖不足稱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終而有大名,以顯聞四方、流聲後裔者,豈非學之効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學,其容不可以不飭。不飭無類,無類失親(王肃注:類宜爲貌),失親不忠,不忠失禮,失禮不立,夫遠而有光者,飭也;近而愈明者,學也。譬之汙池,水潦注焉,雚葦生焉,雖或以觀之,孰知其源乎?」又《尸子·勸學》:「夫學譬之猶礪也,昆吾之金而銖父之錫,使幹越之工,鑄之以為劍而弗加砥礪,則以刺不入,以擊不斷。磨之以礱礪,加之以黃砥,則其刺也無前,其擊也無下。自是觀之,礪之與弗礪其相去遠矣。今人皆知礪其劍,而弗知礪其身。夫學,身之礪砥也。」《說苑·建本》:「夫學者,崇名立身之本也,儀狀齊等而飾貌者好,質性同倫而學問者智;是故砥礪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詩書辟立(向宗魯校證曰應作「羣言」),非我也,而可以厲心。」《孔叢子·連叢子》上《與子琳書》:「學者所以飭百行也。」可參看。
   [
十五]《釋名·釋言語》:「飾,拭也。物穢者,拭其上使明。由他物而後明,猶加文於質上也。」《文心雕龙·程器》:「《周書》論士,方之梓材,蓋貴器用而兼文采也。是以樸斲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詹瑛《义证》引《斟詮》:「器,所以為用者。《論語》:『君子不器。』《集解》:『器,各周其用。』左氏隱五年《傳》:『其材不足以備器用。』注:『器用,軍國之器也。』王褒《聖主得賢臣頌》:『夫賢者,國家之器用也。』是則彥和所題『程器』云者,涵有『程度器用』之義。以為所貴乎士者,自當深其程度,備其器用,有文藻身,有行勱德,『文質彬彬,然""君子』者也。」
   [
十六]《爾雅·釋詁》下:「懿,美也。」《詩·周頌·時邁》:「我求懿德,肆于時夏。」鄭箋:「求有美德之士而任用之。」《左傳》桓公十年:「(晏子謂桓子)讓,德之主也。讓之謂懿德。」《《貞觀政要·崇儒學》:「太宗嘗謂中書令岑文本曰:『夫人雖稟定性,必須博學以成其道,亦猶蜃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懷火,待燧動而焰發;人性含靈,待學成而為美。是以蘇秦刺股,董生垂帷。不勤道藝,則其名不立。』文本對曰:『夫人性相近,情則遷移,必須以學飭情,以成其性。《禮》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所以古人勤於學問,謂之懿德。』」可參看。
   [
十七]《孟子·滕文公》上:「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朱熹《集注》曰:「倫,序也。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倫也。庠序學校,皆以明此而已。」《易緯略義·八卦用事》:「故道興於仁,立於禮,理於義,定於信,成於智。五者道德之分,天人之際也。聖人所以通天意,理人倫而明至道也。」
   [
十八]《易·繫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漢書·郊祀志》上:「《洪範》八政,三曰祀。祀者,所以昭孝事祖,通神明也。」《釋名·釋喪制》:「送死之器曰明器,神明之器異於人也。」
   [
十九]《史記·衛康叔世家》:「周公旦懼康叔齒少,乃申告康叔曰:『必求殷之賢人君子長者,問其先殷所以興,所以亡,而務愛民。』告以紂所以亡者以淫於酒,酒之失,婦人是用,故紂之亂自此始。為《梓材》,示君子可法則。故謂之《康誥》、《酒誥》、《梓材》以命之。」正義:「若梓人為材,君子觀為法則也。梓,匠人也。」《周書·梓材》孔傳曰:「告康叔以為政之道,亦如梓人治材。」又曰:「為政之術,如梓人治材為器,已勞力樸治斲削,惟其當塗以漆,丹以朱,而後成。以言教化亦須禮義然後治。」《釋文》:「梓音子,本亦作杍。馬云:古作梓字,治木器曰梓。」又曰:「樸,普角反。馬云:未成器也。斲,丁角反。雘,枉略反,徐烏郭反。馬云:善丹也。《說文》云:讀與霍同也。又一郭反,《字林》音同。」孔疏曰:「此古杍字,今文作梓。梓,木名。木之善者,治之宜精,因以為木之工匠之名。」又曰:「斁,即古塗字。」又曰:「器言塗丹雘,塗、丹皆飾物之名,謂塗雘,以朱雘。雘是彩色之名,有青色者,有朱色者。故鄭玄引《山海經》云『青丘之山,多有青雘』,此經知是朱者,與丹連文故也。」《山海經·南山經》:「雞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郭璞注:「雘,赤色者。或曰:雘,美丹也。」《說文》丹部:「丹,巴越之赤石也;雘,善丹也。《周书》曰:惟其[度攴]丹雘。」段注:「凡采色之善者皆偁雘。蓋本善丹之名,移而他施耳。[度攴],孔穎達《正義》本作斁,衛、包改作塗,俗字也。」徐湘林曰:「段玉裁曰:偉長治古文《尚書》,《中論》經宋人校正,必盡改其不與今《尚書》合者。」皮瑞錫《今文尚書考證》卷十六:「偉長所引,今文《尚書》也。古文作[度攴],又作斁。《說文》引《周書》曰:『惟其[度攴]丹雘。』《集韻》引『斁丹雘』。[度攴]訓閉,疑『斁』為『[度攴]』之譌。今所傳古文《尚書》乃改從今文作『塗』。或疑《中論》作『塗』者為後人用今本《尚書》改之,非也。」《文選》卷十九張茂先《勵志》:「如彼梓材,弗勤丹漆。雖勞朴斵,終負素質。」注即引此。按此節論學之用也。上者可「疏神逹思,治情理性」,此惟聖人能之,即孔子「古之學者為己」也。中者可辨別羣物,若白日之照也,此即先儒格物致知,以致事功也。下則猶飾,學之於內,發之於外,可以為美觀焉,此即荀子「以美其身」也。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此三者旁通,則達於智慧之真境矣。
  夫聽黃鐘之聲[],然後知擊缶之細[];視袞龍之文[],然後知被褐之陋[];渉庠序之敎[],然後知不學之困[]。故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顧所由來[],則杳然其遠[],以其難而懈之,誤且非矣[十一]。《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學之謂也[十二]。倚立而思遠[十三],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矯首而徇飛[十四],不如修翼之必獲也[十五];孤居而願智,不如務學之必逹也[十六]。故君子心不苟願,必以求學[十七];身不苟動,必以從師[十八];言不苟出,必以博聞[十九]。是以情性合人,而德音相繼也[二十]。孔子曰:「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謂師人矣。」[二十一]馬雖有逸足,而不閑輿,則不爲良駿[二十二];人雖有美質,而不習道,則不爲君子[二十三]。故學者,求習道也,若有似乎畫采[二十四],玄黃之色旣著[二十五],而純皓之體斯亡[二十六],敝而不渝[二十七],孰知其素歟[二十八]
   [
]「黃鐘之聲」,《御覽》卷五百八十四作「黃鍾之音」,按二字通。《吕氏春秋·適音》:「黃鐘之宮,音之本也,清濁之衷也。」《漢書卷·律曆志上》:「五聲之本,生於黃鐘之律。九寸為宮,或損或益,以定商、角、徵、羽。九六相生,陰陽之應也。律十有二,陽六為律,陰六為呂。律以統氣類物,一曰黃鐘,二曰太族,三曰姑洗,四曰蕤賓,五曰夷則,六曰亡射。」《鶡冠子·泰鴻》:「東方者,萬物立止焉,故調以徵;南方者,萬物華羽焉,故調以羽;西方者,萬物成章焉,故調以商;北方者,萬物錄臧焉,故調以角;中央者,太一之位,百神仰制焉,故調以宮。道以為先,舉載神明,華天上揚,本出黃鍾。」《朱子語類》卷九十二:「十二律自黃鍾而生。黃鍾是最濁之聲,其餘漸漸清。若定得黃鍾是,便入得樂。」又曰:「黃鍾,君象也。」又曰:「黃鍾之律最長,應鍾之律最短,長者聲濁,短者聲清。十二律旋相為宮,<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宮為">宮為</st1:PersonName>君,商為臣。」《楚辞·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洪興祖《補注》:「《國語》云:黃鍾所以宣養六氣九德也。」朱熹《集注》:「黃鍾,謂鍾之律中黃鍾者,器極大而聲最閎也。」《法言·吾子》:「黃鍾以生之,中正以平之,確乎,鄭、衛不能入也!」
   [
]《詩·陳風·宛丘》:「坎其擊缶。」毛傳:「盎謂之缶。」《释文》:「缶,方有反。」《爾雅·釋宮》:「盎謂之缶。」邢疏:「孫炎曰:缶,瓦器。郭璞曰:盎,盆也。《詩·陳風》云『坎其擊缶』,則缶是樂器。《易·離卦》九三『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注云:艮,爻也,位近丑,丑上值弁星似缶。《詩》云『坎其擊缶』。則樂器亦有缶。又《史記》藺相如使秦王擊缶,是樂器為缶也。」《說文》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歌,象形。」《漢書·揚惲傳》:「(《報會宗書》)家本秦也,能為秦聲。婦,趙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數人,酒後耳熱,仰天拊缶而呼烏烏。」顏注:「李斯上書云:『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呼烏烏快耳者,真秦聲也。』是關中舊有此曲也。」《風俗通義·聲音》:「缶者,瓦器,所以盛漿,秦人鼓之以節歌。」《文選》卷四十一《報孫會宗書》注引應劭《漢書注》云:「缶,瓦器也,秦人擊之以節歌。」王利器《校注》:「由此言之:擊缶者,皆擊之以節其歌,非缶而自能出聲也。」
   [
]《說文》衣部:「袞,天子享先王,卷龍繡於下常,幅一龍,蟠阿上鄉。」《周禮·春官·司服》:「享先王則袞冕。」鄭玄注引鄭司農曰:「袞,龍卷衣也。」《诗·豳风·九罭之魚》:「我覯之子,袞衣繡裳。」毛傳:「所以見周公也。袞衣,卷龍也。」鄭箋:「王迎周公,當以上公之服往見之。」《釋文》:「袞,古本反。六冕之第二者也。畫為九章。天子畫升龍於衣上,公但畫降龍。字或作卷,音同卷。」《正義》曰:「《傳》解詩,言袞衣繡裳者,是所以見公之服也。畫龍於衣謂之袞,故云袞衣卷龍。」
   [
]《老子》第七十章:「是以聖人被褐懷玉。」朱谦之《校释》曰:「案『褐』乃《老子》書中用楚方言。《淮南子·齊俗訓》注:『楚人謂袍為短褐大衣。』又褐為麤衣,又為短衣。宋綿初《釋服》曰:『《詩》「無衣無褐」,箋:「褐,毛布也。」《孟子》「許子衣褐」,注:「褐以毳織之,若今馬衣也。」或曰:褐,編枲衣也。一曰粗布衣。《說文》:「褐,編枲韈,一曰粗衣。」《急就編》注:「褐毛為衣,或曰麤衣也。」』(《清經解續編》卷二百二十五)任大椿《深衣釋例》三(同上卷百九十三)引:『《晏子·諫上》篇:「百姓老弱凍寒,不得短褐。」《墨子·公輸篇》、《戰國策·宋策》並云:「舍其文繡,隣有短褐而欲竊之。」《荀子·大略》篇「衣則豎褐不完」,注「豎褐,童豎之褐」,亦短褐也。《淮南子·齊俗訓》:「必有菅蹻跐踦短褐不完者。」《覽冥訓》:「霜雪亟集,短褐不完。」《新序》:「無鹽乃拂短褐,自請宣王。」《史記·秦始皇紀》「夫寒者利短褐」,《索隱》曰:「謂褐布,豎裁為勞役之衣,短而且狹,故謂之短褐,亦曰豎褐。」凡此言褐者,必曰短褐。』又案《孔子家語·三恕》篇:『子路問於孔子曰:「有人於此,被褐而懷玉,何如?」孔子曰:「國無道,隱之可也;國有道,則裒冕而執玉。」』語亦出此。」
   [
]《孟子·滕文公》上:「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荀子·賦篇》:「立大學,設庠序,修六禮,明七教,所以道之也。」《禮記·王制》:「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夏后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虞庠在國之西郊。」鄭注:「皆學名也。」《漢書·禮樂志》:「是故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顏注:「庠序,行禮養老之處也。」《董仲舒傳》注:「「庠序,教學之處也,所以養老而行禮焉。《禮·學記》曰『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也。」《韓延壽傳》:「修治學官。」注曰:「學官謂庠序之舍也。」又《食貨志》:「餘子亦在于序室。八歲入小學,學六甲五方書計之事,始知室家長幼之節。十五入大學,學先聖禮樂,而知朝廷君臣之禮。其有秀異者,移鄉學于庠序;庠序之異者,移國學于少學。諸侯歲貢少學之異者於天子,學于大學,命曰造士。行同能偶,則別之以射,然後爵命焉。」注曰:「庠序,禮官養老之處。」
   [
]《論語·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集解》:「困謂有所不通。」劉寶楠《正義》:「不通者,言心有所隔塞也。《廣雅·釋詁》:『困,窮也。』」朱熹《集注》引楊氏曰:「生知學知以至困學,雖其質不同,然及其知之一也。故君子惟學之為貴。困而不學,然後為下。」《論語·陽貨》:「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邢疏:「牆面,面向牆也。《周南》、《召南》,《國風》之始,三綱之首,王教之端,故人若學之,則可以觀興;人而不為,則如面正向牆而立,無所觀見也。」《朱子語類》卷四十七:「不知所以修身齊家,則不待出門,便已動不得了。所以謂之『正牆面』者,謂其至近之地亦行不得故也。」《抱樸子外篇·勖學》:「披七經,玩百氏,然後覺面牆之至困也。」可參看。
   [
]《說苑·建本》:「子思曰: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吾嘗幽處而深思,不若學之速;吾嘗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見。故順風而呼,聲不加疾而聞者衆;登丘而招,臂不加長而見者遠。故魚乘於水,鳥乘於風,草木乘於時。」向宗魯《校證》曰:「此《子思子》佚文也。《孔叢子·雜訓》篇用此文。又《大戴記》、《荀子·勸學》篇亦皆用子思語。《韓詩外傳》卷五:『登高臨深,遠見之樂,臺榭不若丘山所見高也。平原廣望,博觀之樂,沼池不如川深所見博也。』語意亦本《子思子》而加繁。《呂氏春秋·雜說》篇:『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亦本《子思子》而加簡。」按偉長亦本此也。《新書·修政語》上:「故<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st1:PersonName>君子得賢而舉之,得賢而與之,譬其若登山乎。得不肖而舉之,得不肖而與之,譬其若下淵乎。故登山而望,其何不臨而何不見?陵遲而入淵,其孰不陷溺?」可參看。
   [
]《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毛傳:「寤,覺;寐,寢也。」《釋文》:「寤,五路反。寐,莫利反。」《莊子·齊物論》:「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郭象注:「此蓋寤寐之異。」《淮南子·要略》:「欲一言而寤,則尊天而保真。」高誘注:「寤,覺。」《說文》夢部:「夢,寐而覺者也。」「寐,臥也。寐覺而有言曰寤。」段注:「古書多叚寤為悟。」《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寤寐者,心之動靜也;有思無思者,又動中之動靜也;思有善惡,又動中動,陽明陰濁也。有夢無夢者,又靜中之動靜也。夢有邪正,又靜中動,陽明陰濁也。但寤陽而寐陰,寤清而寐濁,寤有主而寐無主,故寂然感通之妙,必於寤而言之。寤則虛靈知覺之體燀然呈露,如一陽復而萬物生意皆可見;寐則虛靈知覺之體隱然潛伏,如純坤月而萬物生性不可窺。」可參看。
   [
]徐湘琳曰:「俞樾《曲園雜纂》所見本『顧』作『故』,謂當作『考』。案:此句承上登山而言,顧,回視也。《詩·檜風·匪風》:『顧瞻周道,中心怛兮。』鄭箋:『回首曰顧。』俞說非。」按《說文》頁部:「顧,還視也。」段注:「還視者,返而視也。析言之,為凡視之稱。」
   [
]《漢書·揚雄傳》上引《校獵賦》:「出入日月,天與地杳。」師古曰:「章謂苑囿之大,遙望日月皆從中出入,而天地之際杳然縣遠也。」
   [
十一]《淮南子·泰族訓》:「人莫不知學之有益于己也。然而不能者,嬉戲害人也。人皆多以無用害有用。故智不博而日不足。」《後漢書·列女傳》:「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遠尋師學。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成於機杼,一丱而累,以至於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稽廢時月。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遂七年不反。」可參看。
   [
十二]《詩·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毛傳:「景,大也。」郑箋:「景,明也。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孔疏:「古人有高顯之德如山者,則慕而仰之;有遠大之行者,則法而行之。」朱熹《集傳》:「景行,大道也。兩『止』字語詞或作『之』。」《晏子春秋·問下》:「景公問晏子曰:『人性有賢不肖,可學乎?』晏子對曰:『《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之。」嚮者其人也。故諸侯竝立,善而不怠者為長;列士竝學,終善者為師。』」《中庸》:「《小雅》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孳孳,斃而后已。」《史記·孔子世家》:「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顏氏家訓·慕賢》:「古人云:『千載一聖,猶旦暮也;五百年一賢,猶比髆心。』言聖賢之難得,疏闊如此。儻遭不世<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明達">明達</st1:PersonName>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集解》引盧文弨曰:「《後漢書·劉愷傳》:『賈逵上書,稱愷景仰前修。』案:宋以來,以《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箋訓景為明,不可用作景慕義。真西山初慕元德秀而同其名,因字景元,後悟其非,改為希元。《鶴林玉露》辨之綦詳。不知景仰之語古矣,此亦用之。章懷於《愷傳》『百僚景式』下注云:『景猶慕也。』是唐人猶不若宋人之拘泥也。」
   [
十三]「倚」原作「倦」,據《意林》改。
   [
十四] 「徇」,《漢魏叢書》本作「狥」,按二字通。《楚辭·九章·惜誦》:「矯玆媚以私處兮。」王逸注:「矯,舉也。」洪興祖《補注》:「《釋文》作『橋』,居表切。撟,本從手,舉手也。」《文選》卷十五張衡《思玄賦》:「仰矯首以遙望兮。」李善注:「《甘泉賦》曰:仰矯首以高視。」卷四十五陶淵明《歸去來辞》:「時矯首而遐觀。」注引王逸《楚辭》注曰:「矯,舉也。」《書·泰誓》中:「王乃徇師而誓。」孔傳:「徇,循也。」《释文》:「徇,似俊反。《字詁》云:徇,巡也。」孔疏:「《說文》云:徇,疾也。循,行也。徇是疾行之意,故以徇為循也。下篇『天巡六師』義亦然也。」
   [
十五]「修翼」原作「循雌」,據《意林》卷五、《御覽》卷六百七改。徐湘琳曰:「『雌』疑『雎』字之誤。雎雉鳴也,蓋矯首而徇飛鳥,不可必得,不如循聲而求之,必可獲雉也。」按《類聚》卷三十八引梁王僧孺《為蕭監利求入學啟》曰:「竊以矯首伺飛,不如修弋。宛足念遠,莫若驅[馬麃]。」本此。按「翼」,古文作[羽弋],據王僧孺《啟》,此當作「修弋」也。
   [
十六]「務」,《意林》作「積」。《論語·衛靈公》:「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荀子·勸學篇》:「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韓詩外傳》卷七:「故君子務學,脩身端行而須其時者也。」《商君書·農戰》:「是故豪傑皆可變業,務學詩書,隨從外權,上可以得顯,下可以得官爵。」《說苑·建本》:「人才雖高,不務學問,不能致聖。水積成川,則蛟龍生焉;土積成山,則豫樟生焉;學積成聖,則富貴尊顯至焉。」又《三國志·魏書·管輅傳》引《輅別傳》曰:「神在廣博,志不務學,弗能成才。」《舊唐書·韋嗣立傳》:「故知務學之源,豈唯潤身進德而已,將以誨人利國,可不務之哉!」可參看。
   [
十七]《孟子·告子》上:「有放心,不知求學問之道。」《全漢文》卷十三孔安國《古文孝經訓傳序》:「天下競欲求學。」
   [
十八]《穀梁傳》昭公十九年:「羈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荀子·勸學》:「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st1:PersonName>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楊倞注:「謂賢師也。」《呂氏春秋·勸學》:聖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在右則右重,在左則左重,是故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說苑·建本》:「子年七歲以上,父為之擇明師,選良友,勿使見惡,少漸之以善,使之早化。」又曰:「人之幼稚童蒙之時,非求師正本,無以立身全性。夫幼者必愚,愚者妄行;愚者妄行,不能保身,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饑,莫知以學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於學問以修其性。」《法言·學行》:「務學不如務求師。師者,人之模範也。」又《寡言》:「呱呱之子,各識其親;譊譊之學,各習其師。精而精之,是在其中矣。」汪榮寶《義疏》:「漢世學人尤重師法,此云各習其師,即各守師法之謂,乃當時學人之通義。蓋天下無聖,承學之士非即其所習之師說而信好之,何以為學?學者之各習其師,不可以為陋,猶赤子之各識其親,不可以為愚也。」又引趙氏春沂《兩漢經師家法攷》云:「六籍之學,盛於漢氏,諸儒必從一家之言,以名其學。《左雄傳》注所謂『儒有一家之學,故稱家法』是也。家法又謂之師法,《外戚傳》:『定陶丁姬,《易》祖師丁將軍之玄孫。』師古注:『祖,始也。《儒林傳》:丁寬,《易》家之始師。』自夫子傳至寬,寬為大師,故以為始師。有始師乃有師法,所謂說經者傳先師之言,非從己出。法異者各令自說師法,博觀其義是也。《張禹傳》:『蕭望之奏禹經學精習,有師法。』翼奉傳:『元帝問善日邪時孰與邪日善時?奉對引師法。』《五行志》:『朱博為丞相,受策,有大聲如鐘鳴。上問李尋。尋對引師法。』《吳良傳》:『東平王蒼上疏薦良曰:齊國吳良治《尚書》,學通師法,經<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st1:PersonName>博士。』《李尋傳》:『治《尚書》,與鄭寬中同守師法。』《劉寬傳》注引《謝承書》云:『寬學歐陽《尚書》、《京氏易》、《韓詩》,究極師法。』《翟茂傳》:『元帝時,學于長安,事博士江生,習《詩》、《禮》,究極師法。』大抵前漢多言師法,而後漢多言家法。有所師乃能成一家之言,師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也。夫家法明則流派著,可以知經學之衍別,可以知經文之同異,可以知衆儒之授受,可以存周、秦之古誼。漢學之盛,盛於家法也。」《論衡·超奇》:「通書千篇以上,萬卷以下,弘暢雅閑,審定文讀,而以教授為人師者,通人也。」可參看。
   [
十九]徐湘琳曰:「聞,疑當作『問』。」按「聞」自通,且二字本相通。《禮記·曲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史記·東方朔傳》:「(《答客難》)今子大夫修先王之術,慕聖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數。著於竹帛,自以為海內無雙,即可謂博聞辯智矣。」《屈原列傳》:「博聞彊志,明於治亂,嫺於辭令。」《論衡·超奇》:「好學勤力,博聞強識,世間多有。」《三國志·魏書·王粲傳》注引華嶠《漢書》曰:「(應)劭字仲遠,亦博學多識,尤好事。諸所撰述《風俗通》等,凡百餘篇,辭雖不典,世服其博聞。」
   [
二十]《詩·小雅·鹿鳴》:「我有嘉賓,德音孔昭。」鄭箋:「德音,先王道德之教也。」《詩·鄭風·青青子衿》:「德音不已,令聞不已。」《集傳》:「德音,猶令聞也。」《禮記·樂記》:「紀綱既正,天下大定,然後正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此之謂德音。德音之謂樂。」
   [
二十一]孫星衍《孔子集語·勸學》引此語,末句作「斯可以為人師矣」。徐湘琳曰:「俞樾云,應當作『人師』。」按《漢書·儒林傳》:「申公,魯人也。少與楚元王交俱事齊人浮丘伯受《詩》。漢興,高祖過魯,申公以弟子從師人見于魯南宮。」《人物志·材能》:「有德教師人之能。」劉昞注:「道術深明,動為物教。」則作「師人」亦通。《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集解》:「包曰:學不尋思其義,則罔然無所得。」又「不學而思,終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又《子罕》:「『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又《子張》:「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又《告子》下:「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荀子·勸學》:「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又《致士》:「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耆艾而信,可以為師;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知微而論,可以為師:故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水深而回,樹落則糞本,弟子通利則思師。《詩》曰:『無言不讎,無德不報。』此之謂也。」《法行》:「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學,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無思也;有而不施,窮無與也。是故君子少思長,則學;老思死,則教;有思窮,則施也。」可參看。
   [
二十二]《鄧析子·無厚》:「驅逸足於庭,求猿捷於檻,斯逆理而求之,猶倒裳而索領。」《文選》卷十七《舞賦》:「良駿逸足,蹌捍凌越。」注曰:「駿,馬也。逸,疾也。《爾雅》曰:蹌,動也。蹌捍,馬走疾之貌。言馬駿逸奔突而走相凌越也。」卷二十九《古詩一十九首》:「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注曰:「高,上也,亦謂逸足也。」《易·大蓄》:「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朱子語類》卷七十五:「大畜乾陽在下,為艮所畜,三得上應,又畜極必通,故曰『良馬逐』,可謂通快矣;然必艱難貞正,又且曰『閑輿衛』,然後『利有攸往』。設若恃良馬之壯,而忘『艱貞』之戒,則必不利矣。」
   [
二十三]《國語·晉語》四胥臣對文公曰:「胡為文,益其質。故人生而學,非學不入。」韋昭注:「言有美質,加以文采乃善。不入,不入於道。」《禮記·禮器》:「禮,釋囘,增美質。」鄭注:「釋猶去也。囘,邪辟也。質猶性也。」孔疏:「用禮為器,能除去人之邪惡也。增美質者,增,益也;質,性也。禮非唯去邪而已,人有美性者,禮又能益之也。」《韓詩外傳》卷三:「劍雖利,不厲不斷。材雖美,不學不高。」又卷八:「魯哀公問冉有曰:『凡人之質而已,將必學而<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後為">後為</st1:PersonName>君子乎?』冉有對曰:『臣聞之,雖有良玉,不刻鏤則不成器,雖有美質,不學則不<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st1:PersonName>君子。』」《白虎通·辟雍》:「其有賢才美質知學者,足以開其心。」《漢書·儒林傳》引谷永疏云:「關內侯鄭寬中有顏子之美質,包商、偃之文學。」《潛夫論·賢難》:「虞舜之所以放殛,子胥之所以被誅,上聖大賢猶不能自免於嫉妒,則又況乎中世之人哉?此秀士所以雖有賢材美質,然猶不得直道而行,遂成其志者也。」又《贊學》:「人之情性,未能相百,而其明智有相萬也。此非其真性之材也,必有假以致之也。」《論語·公冶長》:「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朱熹《集注》:「忠信如聖人,生質之美者也。夫子生知而未嘗不好學,故言此以勉人。言美質易得,至道難聞,學之至則可以為聖人,不學則不免為鄉人而已。可不勉哉?」戴震《孟子字義疏證》:「聖賢論行,固以忠信為重,然如其質而見之行事,苟學不足,則失在知,而行因之謬,雖其心無弗忠弗信,而害道多矣。行之差謬,不能知之,徒自期於心無愧者,其人忠信而不好學,往往出於此,此可以見學與禮之重矣。」《漢書·司馬遷傳》:「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後漢書·馮衍傳下》:「(《顯志賳》)然後闔門講習道德,觀覽乎孔老之論。」《說苑·六本》:「孔子謂子路曰:『汝何好?』子路曰:『好長劍。』孔子曰:『非此之問也,請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學,豈可及哉!』子路曰:『學亦有益乎?』孔子曰:『夫人君無諫臣則失政;士無教交,則失德;狂馬不釋其策,操弓不返於檠;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受學重問,孰不順成;毀仁惡士,且近於刑。君子不可以不學。』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斬而射之,通於犀革,又何學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砥礪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此言美質亦需學也,可參看。
   [
二十四]《論語·八佾》:「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集解》:「鄭曰:繪,畫文也。凡繪畫,先布衆色,然後以素分布其間,以成其文。喻美女雖有倩盼美質,亦須禮以成之。」《集注》:「此逸詩也。倩,好口輔也。盼,目黑白分也。素,粉地,畫之質也。絢,采色,畫之飾也。言人有此倩盼之美質,而又加以華采之飾,如有素地而加采色也。子夏疑其反謂以素為飾,故問之。繪事,繪畫之事也。後素,後於素也。《考工記》曰:『繪畫之事後素功。』謂先以粉地為質,而後施五采,猶人有美質,然後可加文飾。」《朱子語類》卷二十五:「問:『伊川云「美質待禮以成德,猶素待繪以成絢」,却似有質須待禮,有素須待絢。』曰:『不然。此質却重。』『素以為絢』,言人有好底姿容材質,又有口輔之美,盼倩之佳,所以表其質也。此見素以為質,而絢以文之也。」《孟子字義疏證》:「詩言『素以為絢』,『素』以喻其人之嫺於儀容;上云『巧笑倩』、『美目盼』者,其美乃益彰,是之謂『絢』;喻意深遠,故子夏疑之。『繪事後素』者,鄭康成云:『凡繪畫,先布衆色,然後以素分布其間以成文。』(何平叔《景褔殿賦》所謂「班間布白,疏密有章」,蓋古人晝繪定法。)其注《考工記》『凡晝繢之事後素功』云:『素,白采也;後布之,為其易漬污也。』是素功後施,始五采成章爛然,貌既美而又嫺於儀容,乃為誠美,『素以為絢』之喻昭然矣。子夏觸於此言,不特於詩無疑,而更知凡美質皆宜進之以禮,斯君子所貴。」《論語正義》:「『素』,《說文》:『素,白致繒也。』引申為凡物白飾之稱。《釋名·釋采帛》:『又物不加飾,皆目謂之素,此色然也』是也。『素以為絢』,當是白採用為膏沐之飾,如後世所用素粉矣。绚有衆饰,而素则后加,故曰『素以為絢』。《聘禮》『絢組』,注:『采成文曰絢。』是絢為文貌。鄭注此文亦云:『文成章謂之絢。』蓋婦人容貌,先加他飾,後加以素,則已成章,故得稱絢。」《前漢紀·孝元皇帝紀》:「孔子曰:『行有餘力,則可以學文。』簡於始也。『繪事後素』,成有終也。」按鄭玄曰先布衆色,然後以素分佈其間,朱熹謂先施素而後敷衆采,戴震則曰先敷衆采而後施素,細味詩意,當以朱熹所言近是,蓋質而不素則衆采不顯,衆采不顯則不能絢然以成文章,故朱熹曰「此質卻重」也。其意與偉長合。《晉書·虞溥》:「(《獎訓學徒詔》)夫工人之染,先修其質,後事其色,質修色積,而染工畢矣。」
   [
二十五]《易·坤》:「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說卦》:「震為玄黃。」孔疏:「為玄黃者,取其色相雜而成蒼色。」《新語·道基》:「傅致膠漆丹青玄黃琦瑋之色。」《鹽鐵論·散不足》:「玄黃杂青,五色绣衣。」《禮記·祭義》:「使繅遂朱綠之,玄黃之,以為黼黻文章。」《曹子建集·辨道論》:「玄黃所以娛目。」《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歎,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又見《呂氏春秋·當染》)《淮南子·齊俗訓》:「夫素之質白,染之以涅則黑;縑之性黃,染之以丹則赤。」
   [
二十六]《淮南子·原道訓》:「所謂天者,純粹樸素,質直皓白,未始有與雜糅者也。」又《俶真訓》:「夫秉皓白而不黑,行純粹而不糅。」《文選》卷十四班固《幽通賦》:「皓爾太素,曷渝色兮。」注引曹大家曰:「皓,白也。素,質也。渝,變也。言人能篤信好學,守死善道,不漸染於流俗,是為白爾,天質何有渝變之色也。」《漢書·敍傳》上顏注:「渝音踰。」《世說新語·言語》:「道壹道人好整飾音辭,從都下還東山,經吳中。已而會雪下,未甚寒。諸道人問在道所經。壹公曰:『風霜固所不論,乃先集其慘澹。郊邑正自飄瞥,林岫便已皓然。』」可參看。
   [
二十七]《爾雅·釋言》:「渝,變也。」郭注:「謂變易。」《詩·鄭風·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毛傳:「渝,變也。」《後漢書·班固傳》:「(《典引》)審言行於篇籍,光藻朗而不渝耳。」注曰:「渝,變也。言光彩文藻朗明而不變耳。」《文选》卷四十八李善注:「但審言行於篇籍,光藻明而不變。」
   [
二十八]《荀子·勸學》:「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尸子·勸學》:「夫繭,舍而不治,則腐蠹而棄;使女工繅之,以為美錦,大君服而朝之。」又《晉書·虞溥傳》:「故學之染人,甚於丹青。丹青吾見其久而渝矣,未見久學而渝者也。」《大戴禮記·勸學》:「孔子曰:野哉!君子不可以不學,見人不可以不飾。不飾無貌,無貌不敬,不敬無禮,無禮不立。夫遠而有光者,飾也;近而逾明者,學也。譬如洿邪,水潦灟焉,莞蒲生焉,從上觀之,誰知其非源泉也。」又見《尚書大傳·略說》、《說苑·建本》,意與此近,可參看。
  子夏曰[]:「日習則學不忘,自勉則身不墮,亟聞天下之大言,則志益廣。」[]故君子之於學也,其不懈,猶上天之動[],猶日月之行[],終身亹亹[],沒而後已[]。故雖有其才,而無其志,亦不能興其功也[]。志者,學之師也;才者,學之徒也[]。學者不患才之不贍[],而患志之不立[]。是以爲之者億兆,而成之者無幾[十一],故君子必立其志。《易》曰:「君子以自強不息。」[十二]大樂之成,非取乎一音[十三];嘉膳之和,非取乎一味[十四];聖人之德,非取乎一道[十五]。故曰學者所以緫羣道也[十六]。羣道統乎己心,羣言一乎己口[十七],唯所用之。故岀則元亨,處則利貞[十八],黙則立象[十九],語則成文[二十]。述千載之上,若共一時[二十一];論殊俗之類,若與同室[二十二]。度幽明之故,若見其情[二十三];原治亂之漸,若指已効[二十四]。故《詩》曰「學有緝熙于光明」,其此之謂也[二十五]
   [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歲。……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索隱:「子夏文學著於四科,序《詩》,傳《易》。又孔子以《春秋》屬商。又傳《禮》,著在《禮志》。」正義:「文侯都安邑。孔子卒後,子夏教於西河之上,文侯師事之,咨問國政焉。」《孔子家语·弟子解》:「卜商,衛人,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歲,習於《詩》,能誦其義,以文學著名。為人性不弘,好論精微,時人無以尚之。嘗返衞,見讀史志者云:『晉師伐秦,三豕渡河。』子夏曰:『非也,己亥耳。』讀史志曰問諸晉史,果曰『己亥』。於是衞以子夏爲聖。孔子卒後,教於西河之上,魏文侯師事之而諮(《文選》卷五十三《運命論》注引作「咨問」)國政焉。」《論語正義》卷一:「《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歲。』《集解》引鄭說『溫國卜商』,溫是衛邑。稱國者,或本為國,從其初名也。《家語·弟子解》以為衛人,與鄭《目錄》合。孔穎達《檀弓疏》則云魏人,又唐贈魏侯,宋封魏公。據《史記》及《呂氏春秋·舉難》、《察賢》篇,並言子夏為魏文侯師,是子夏固嘗居魏,魏、衛同音,故誤以魏人耳。」《漢書·古今人表》列於上之下,屬「智人」,梁玉繩《人表考》卷三,可參看。
   [
]《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荀子·君道》:「人習其事而固。」《賦篇》:「弟子勉學,天不忘也。」《左傳》僖公二十七年:「晉侯蒐於被廬,作三軍,謀元帥。謀元帥趙衰曰:『郤縠可。臣亟聞其言矣,說禮樂而敦《詩》《書》。』」《漢書·丙吉傳》:「欲亟聞嗣主。」顏注:「亟,急也,音居力反。」《書·盤庚》:「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禮記·表記》:「子曰:事君大言入則望大利,小言入則望小利。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祿,不以大言受小祿。」《申鑒·雜言》下:「君子慎乎所不察,不聞大論則志不弘,不聽至言則心不固。思唐、虞於上世,瞻仲尼於中古,而知夫小道者之足羞也;想伯夷於首陽,省四皓於商山,而知夫穢志者之足恥也;存張騫於西極,念蘇武於朔垂,而知懷閭室者之足鄙也:推斯類也,無所不至矣。[]《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孔疏:「行者運動之稱,健者強壯之名。……謂天體之行,晝夜不息,周而復始,无時虧退。……謂天之自然之象,君子以自強不息。」《慎子外篇》:「天地既判,而生兩儀,輕清浮而為天,重濁凝而為地。天形如彈丸,半覆地上,半隱地下,其勢斜倚,故天行健。」《史記·樂書》:「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動者地也。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閒也。」集解引鄭玄曰:「著猶明白也。息謂休止也。」索隱:「著謂明白。著運生不息者,天之功也。」《朱子語類》卷六十八:「天之運轉不窮,所以為天行健。」又曰:「伊川曰:『健而無息謂之乾。』蓋自人而言,固有一時之健,有一日之健。惟無息,乃天之健。」又曰:「天運不息,非特四時為然;雖一日一時,頃刻之間,其運未嘗息也。」
   [
]《書·洪範》:「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孔《傳》:「日月之行,冬夏各有常度。」《論衡·異虛》:「夫星與日月同精,日月不從星,星輒復變。明日月行有常度,不得從星之好惡也。」《大戴禮記·哀公問於孔子》:「公曰:『敢問:君子何貴乎天道也?』孔子對曰:『貴其不已。如日月西東相從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閉其久也,是天道也;無為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可參看。
   [
]《爾雅·釋詁》:「亹亹,勉也。」郭璞注:「《方言》云:周鄭之間相勸勉為勔。」《釋文》:「亹音尾。」《詩·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聞不已。」毛傳:「亹亹,勉也。」《楚辭·九辯》:「時亹亹而過中兮。」王逸注:「時已過半,日進往也。亹亹,進貌。《詩》云:亹亹文王。」《文選》五臣注:「亹亹,行貌。過中,謂漸衰暮也。」《九懷·蓄英》:「亹亹兮自強。」王逸注:「稍稍陞進,遂自力也。」《國語·周語》上:「亹亹怵惕。」韋昭注:「亹亹,勉勉也。」徐元誥《國語集解》卷一引宋庠曰:「《說文》無『亹』字,徐鉉深以為譌,云非字也。當作『娓』。」《漢書·張敞傳》:「亹亹不舍晝夜。」颜注:「亹亹言勉強也。舍,息也。亹音尾。」
   [
]《荀子·勸學》:「學至乎沒而後止也。」《類聚》卷三十引李陵《與蘇武書》曰:「夫行志志立,求仁得仁,雖遭困厄,死而後已,將何恨哉!」卷五十一引魏陳王曹植《謝妻改封表》曰:「沒而後已。」《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注引《江表傳》:「古人報生以死,期於盡節,沒而後已。」《論衡·別通》:「孔子病,商瞿卜期日中,孔子曰:『取書來!比至日中何事乎?』聖人之好學也,且死不休,念在經書,不以臨死之故,棄忘道藝,其為百世之聖,師法祖修,蓋不虛矣。」《列子·天瑞》:「子貢倦於學,告仲尼曰:『願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子貢曰:『然則賜息無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壙,睪如也,宰如也,墳如也,鬲如也,則知所息矣。』子貢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賜!汝知之矣。』」又見《荀子·大略》、《韓詩外傳》八,彼文較繁,故引此以備參考。
[
]《荀子·勸學》:「是故無憤憤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綿綿之事者,無赫赫之功。」《韓詩外傳》卷四:「人同材鈞,而貴賤相萬者,盡心致志也。」《法言·學行》:「學者,所以求為君子也。求而不得者有矣,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李軌注:「有其具,猶或不能成其事,無其志,必不能立其業。」《義疏》:「《御覽》六百十三引《鄒子》曰『博學者,所以求為君子也。求而不得鮮矣,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全本此文。」《潛夫論·讚學》:「是故無董、景之才,倪、匡之志,而欲強捐家出身曠日師門者,必無幾矣。」
   [
]徐湘琳曰:「俞樾云:志不得云學之師。師乃『帥』字之誤。孟子曰:『夫志,氣之帥也。』夫此語即本孟子,有志然後可學,故志為學之主帥,而才特其徒役也,非以師徒為喻。案俞說是。下文言君子立志之道即『帥』之意。」按俞說似有未妥,此言志乃學之先導,才乃學之後隨,有才而無志則學無可入,有志而無才則學無可出,才需學以砥勵之,學需志以標引之。二者固不可偏廢也。《书·益稷》:「州十有二師。」《释文》:「鄭玄云:師,長也。」《周禮·地官·鄉老》鄭注:「師之言帥也。」賈公彥疏:「以其帥領百家,故言帥也。」《左傳》襄公十年:「舞,師題以旌夏。」杜預注:「師,樂師也。」阮元《校勘記》:「『師,樂師也』,宋本、淳熙本作『師,帥也』,與《釋文》、《正義》皆合。案鄭注《周禮·地官》云『師之言帥也』是也。」楊伯峻注:「師為樂隊之帥,帥樂隊以入。」是師有帥之義也。《說苑·建本》:「子思曰:學所以益才也。」
   [
]《孟子·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趙岐注:「贍,足也。」《文子·上德》:「物昌,無不贍也。」《管子·禁藏》:「夫衆人者多營於物,而苦其力,勞其心,故困而不贍。」《慎子·民雜》:「以未最賢而欲以善盡被下,則不贍矣。」《荀子·修身》:「彼人之才性之相縣也,豈若跛鱉之與六驥足哉!然而跛鱉致之,六驥不致,是無它故焉,或為之,或不為爾!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可參看。
[
]《潛夫論·讚學》:「財賄不多,衣食不贍,聲色不妙,威勢不行,非君子之憂也。行善不多,申道不明,節志不立,德義不彰,君子恥焉。」《晉書·虞溥傳》:「夫學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本此。《抱朴子外篇·崇教》:「飾治之術,莫良乎學。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志苟不固,則貧賤者汲汲於營生,富貴者沈倫於逸樂。是以遐覽淵博者,曠代而時有;面牆之徒,比肩而接武也。」可參看。
[
十一]蔣子《萬機論》:「谚曰:『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言其少也。」(《御覽》卷四九六引)《潛夫論·讚學》:「當世學士恆以萬計,而究塗者無數十焉。」《抱朴子內篇·極言》:「彼莫不負笈隨師,積其功勤,蒙霜冒險,櫛風沐雨,而躬親灑掃,契闊勞藝,始見之以信行,終被試以危困,性篤行貞,心無怨貳,乃得升堂以入於室。或有怠厭而中止,或有怨恚而造退,或有誘於榮利,而還修流俗之事,或有敗於邪說,而失其淡泊之志,或朝為而夕欲其成,或坐修而立望其効。若夫覩財色而心不戰,聞俗言而志不沮者,萬夫之中,有一人為多矣。故為者如牛毛,獲者如麟角也。」《魏書·文苑傳序》:「肅宗歷位,文雅大盛,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可參看。
[
十二]見上。《孔子家語·五儀解》:「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義在身而色無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終不可及者,此則君子也。」(又見《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仲長統《昌言》卷中:「猶十五志學,朋友講習,自強不息,德與年進,至于七十,然後心從而不踰矩,況於不及中規者乎?而不自勉也?」(見拙校本)《晉書·祖納傳》:「(王隱謂之曰:……應仲遠作《風俗通》,崔子真作《政論》,蔡伯喈作《勸學篇》,史游作《急就章》,猶皆行於世,便成沒而不朽。僕雖無才,非志不立,故疾沒世而無聞焉,所以自強不息也。」可參看。
   [
十三]《呂氏春秋》有《大樂》篇,陳奇猷《新校釋》曰:「大樂者,別於侈樂而言。篇中有云『大樂,君臣父子長少之所歡欣而說也。歡欣生於平,平生於道』,是所謂大樂者,乃合於道之樂也。」《山海經·海外西經》:「大樂之野,夏后啟于此儛九代。」袁珂《校注》引郝懿行云:「九代,疑樂名也。《竹書》云:『夏帝啟十年,帝巡狩,舞《九韶》于大穆之野。』《大荒西經》亦云:『天穆之野,啟始歌《九招》。』招即韶也。疑『九代』即『九招』矣。」《史記·樂書》:「大樂與天地同和。」正義:「言天地以氣氤氳,合生萬物。大樂之理,順陰陽律呂生養萬物,是大樂與天地同和也。」
   [
十四]《禮記·禮器》:「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孔疏:「甘為衆味之本,不偏主一味,故得受五味之和;白是五色之本,不偏主一色,故得受五色之采。以其質素,故能勻受衆味及衆采也。」《人物志·材能》:「凡偏材之人,皆一味之美;故長於辦一官,而短於為一國。何者?夫一官之任,以一味協五味;一國之政,以無味和五味。」《全晉文》卷二十八王沈《宴嘉賓賦》:「嘉膳備其八珍。」可參看。
   [
十五]《荀子·勸學》:「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淮南子·要略》:「若劉氏之書,觀天地之象,通古今之事,權事而立制,度形而施宜,原道之心,合三王之風,以儲與扈冶,玄眇之中,精搖靡覽,棄其畛挈,斟其淑靜,以統天下,理萬物,應變化,通殊類,非循一跡之路,守一隅之指,拘繫牽連於(原作之,據何寧校改)物,而不與世推移也,故置之尋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
   [
十六]《荀子·王制》:「羣道當則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羣生皆得其命。」
   [
十七]《漢書·敍傳》下:「六學既登,遭世罔弘,羣言紛亂,諸子相騰。」《後漢書·馬嚴傳》:「從平原楊太伯講學,專心墳典,能通《春秋左氏》,因覽百家羣言。」《蔡邕傳》下:「閑居翫古,不交當世。感東方朔《客難》及楊雄、班固、崔駰之徒設疑以自通,及斟酌羣言,韙其是而矯其非,作《釋誨》以戒厲云爾。」
   [
十八]《易·乾》:「《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孔疏:「元亨利貞者,是乾之四德也。子夏《傳》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純陽之性,自然能以陽氣始生萬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諧,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堅固,貞正得終。」《宋史·郭雍傳》:「(《大易粹言》)乾,元亨利貞,初曰四德。後又曰乾元,始而亨者也。利牝馬貞, ""君子貞。是以四德為二義亦可矣。乾,陽物也。坤,陰物也。由乾一卦論之,則元與亨陽之類,利與貞陰之類也。是猶春夏秋冬雖為四時,由陰陽觀之,則春夏為陽,秋冬為陰也。天之所謂元亨利貞者,如立天之道,陰與陽之類也。地之所謂元亨利貞者,如立地之道,柔與剛之類也。人之所謂元亨利貞者,如立人之道,仁與義之類也。」《朱子語類》卷六:「仁義禮智,便是元亨利貞。若春間不曾發生,得到夏無緣得長,秋冬亦無可收藏。」
   [
十九]《易·繫辭》上:「聖人立象以盡意。」孔疏:「雖言不盡意,立象可以盡之也。」《後漢書·曹褒傳》:「(《帝命驗》)順堯考德,題期立象。」注引宋均注:「題五德之期,立將起之象。」《三國志·魏書·荀彧傳》注引何劭《(荀)粲傳》曰:「粲字奉倩,粲諸兄並以儒術論議,而粲獨好言道,常以為子貢稱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然則六籍雖存,固聖人之糠秕。粲兄俁難曰:『《易》亦云聖人立象以盡意,繫辭焉以盡言,則微言胡為不可得而聞見哉?』粲答曰:『蓋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舉也。今稱立象以盡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繫辭焉以盡言,此非言乎繫表者也;斯則象外之意,繫表之言,固蘊而不出矣。』及當時能言者不能屈也。」王弼《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於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可參看。
   [
二十]《法言·君子》:「君子言則成文,動則成德。」李軌注:「積行內滿,文辭外發。般之揮斤,羿之激矢,君子不言,言必有中也。」王榮寶《義疏》:「文辭者,言之文;德行者,行之文也。《樂記》云:『和順積中,英華發外。』」
   [
二十一]《孟子·盡心》下:「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荀子·不苟》:「君子審後王之道,而論於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議。」《潛夫論·讚學》:「君子之性,未必盡照,及學也,驄明無蔽,心智無滯,前紀帝王,顧定百世。」又《遏利》:「守志於一廬之內,而義溢乎九州之外,信立乎千載之上,而名傳乎百世之際。」
   [
二十二]《老子》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朱謙之《校釋》:「《淮南·主術訓》:『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視,以天下之耳聽,以天下之智慮,以天下之力爭。』蓋即『不出戶,知天下』之古義。」《晏子春秋·問上》:「古者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鹽鐵論·和親》:「王者中立而聽乎天下,德施方外,絕國殊俗,臻於闕廷。」
   [
二十三]《易·繫辭》上:「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說苑·辨物》:「成人之行達乎情性之理,通乎物類之變,知幽明之故,睹遊氣之源,若此而可謂成人。』」又曰:「夫天文地理,人情之效,存於心,則聖智之府也。」《朱子語類》卷二十五:「幽明只是一理。若是於那渺茫幽深之間知得這道理,則天下之理皆可推而明之矣。」又卷七十四:「晝明夜幽,上明下幽;觀晝夜之運,日月星辰之上下,可見此天文幽明之所以然。南明北幽,高明深幽;觀之南北高深,可見此地理幽明之所以然。」
   [
二十四]《淮南子·主術訓》:「今治亂之機,轍跡可見也。」《史記·屈原列傳》:「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潛夫論·務本》:「此誠治乱之漸(原作「治之危漸」,據汪繼培校改),不可不察也。」《漢書·藝文志》:「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顏注:「《論語》載孔子之言也。言於人有所稱譽者,輒試以事,取其實效也。」
   [
二十五]《詩·周頌·敬之》:「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毛傳:「光,廣也。」鄭箋:「緝熙,光明也。且欲學於有光明之光明者,謂賢中之賢也。」《韓詩外傳》卷三:「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故太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尊師尚道也。故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師之謂也。《詩》曰: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淮南子·修務訓》:「知人無務,不若愚而好學。自人君公卿至於庶人,不自強而功成者,天下未之有也。《詩》云:『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此之謂也。名可務立,功可強成,故君子積志委正,以趣明師,勵節亢高,以絕世俗。」高誘注:「言日有所成就,月有所奉行,當學之是行。此勉學之謂也。」《潛夫論·讚學》:「《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日就月將,學有緝熙於光明。』是故凡欲顯勳績揚光烈者,莫良於學矣。」《宋史·呂公著傳》:「修德之要,莫先於學。學有緝熙於光明,則日新以底至治者,學之力也。」《朱子語類》卷十二:「嘗愛古人說得『學有緝熙於光明』,此句最好。蓋心地本自光明,只被利欲昏了。今所以為學者,要令其光明處轉光明,所以下『緝熙』字。緝,如『緝麻』之『緝』,連緝不已之意。熙,則訓『明』字。心地光明,則此事有此理,此物有此理,自然見得。且如人心何嘗不光明。見他人做得是,便道是;做得不是,便知不是,何嘗不光明。然只是才明便昏了。又有一種人自謂光明,而事事物物元不曾照見。似此光明,亦不濟得事。今釋氏自謂光明,然父子則不知其所謂親,君臣則不知其所謂義。說他光明,則是亂道!」可參看。
  夫獨思則滯而不通[],獨爲則困而不就[],人心必有明焉,必有悟焉[]。如火得風而炎熾,如水赴下而流速[]。故太昊觀天地而畫八卦[],燧人察時令而鑚火[],帝軒聞鳳鳴而調律[],倉頡視鳥跡而作書[]:斯大聖之學乎神明[],而發乎物類也[]。賢者不能學於遠,乃學於近,故以聖人爲師[十一]。昔顔淵之學聖人也,聞一以知十,子貢聞一以知二[十二],斯皆觸類而長之[十三],篤思而聞之者也[十四]。非唯賢者學於聖人,聖人亦相因而學也[十五]。孔子因於文、武[十六],文、武因於成湯[十七],成湯因於夏后[十八],夏后因於堯、舜[十九]。故六籍者,羣聖相因之書也[二十]。其人雖亡,其道猶存[二十一]。今之學者,勤心以取之,亦足以到昭明而成博達矣[二十二]!凡學者,大義爲先[二十三],物名爲後[二十四],大義舉而物名從之。然鄙儒之博學也[二十五],務於物名,詳於器械,矜於詁訓[二十六],摘其章句[二十七],而不能統其大義之所極,以獲先王之心,此無異乎女史誦詩[二十八],内豎傳令也[二十九]。故使學者勞思慮而不知道,費日月而無成功,故君子必擇師焉[三十]
   [
]《新書·修政語》上:「湯曰:學聖王之道者,譬其如日;靜思而獨居,譬其若火。夫舍學聖之道,而靜居獨思,譬其若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也。然可以小見,而不可以大知。是故"">君而君子,貴尚學道,而賤下獨思也。」《說苑·立本》:「河間獻王曰:湯稱學聖王之道者,譬如日焉;靜居獨思,譬如火焉。夫捨學聖王之道,若捨日之光,何乃獨思火之明也;可以見小耳,未可用大知,惟學問可以廣明德慧也。」《禮記·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孔疏:「獨學謂獨自習學,而無朋友。言有所疑,無可設問,則學識孤偏鄙陋,寡有所聞也。」《論衡·實知》:「性敏才茂,獨思無所據(《御覽》卷九百七十引作「使聖人空坐獨思」),不覩兆象,不見類驗,卻念百世之後,有馬生牛,牛生驢,桃生李,李生梅,聖人能知之乎?」
   [
]《荀子·大略》:「患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禦。」又《宥坐》:「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知禍福終始而心不惑也。」《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
]學者,心之日也,日出則暗室生輝,百物斯辨。然辨則辨矣,亦需格之始能知也。故學者但求明師尚不可,必須開悟己心,外內合一,始能幽明洞徹,汇衆源而入一流也。
   [
]此即善假於物、借於勢之謂也。《荀子·勸學》:「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大戴禮記·勸學》「生」作「性」)。《潛夫論·讚學》:「是故君子者,性非絕世,善自託於物也。人之情性,未能相百,而其明智有相萬也。此非其真性之材也,必有假以致之也。」
   [
]徐湘琳曰:「依下句例,当作『畫卦』,『八』字衍。」按《漢書·律曆志》上:「伏戲畫八卦。」孔安國《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風俗通義·皇霸》:「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始作八卦。」又《漢書·敍傳》下:「虙羲畫卦,書契後作。」《全後漢文》卷九十七《資中古碑伏羲讚》:「伏羲蒼精,初造工業。畫卦結繩,以理海內。」《類聚》卷五十八引成公綏《故筆賦》:「慕羲氏之畫卦,載萬物於五行。」作「畫卦」者出於賦贊,此當以作「畫八卦」意長。《易·繫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御覽》七十八引《春秋內事》曰:「伏羲氏始畫八卦,定天地之位,分陰陽之數,推列三光,建分八節,以文應瑞,凡二十四消息禍福,以制吉凶。」《漢書·律曆志》下:「帝太昊作網罟,以田漁,取犧牲,故天下號曰炮犧氏。」《尚書序》孔疏:「古者以聖德伏物,教人取犧牲,故曰伏犧。字或作虙犧。」《漢書·古今人表》:「太昊帝宓羲氏。」張晏曰:「太昊,有天下號也。」顏注:「『宓』本亦作『虙』。」《風俗通義·皇霸篇》引《含文嘉》:「伏者,別也,變也。戲者,獻也,法也。伏羲始別八卦,以變化天下。天下法則,咸伏貢獻,故曰伏羲也。」王利器注:「《類聚》一一、《御覽》七八、《路史後紀》一注引《禮·含文嘉》:『伏羲德洽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龜書,伏羲乃則象作易。』《易·繫辭》下《釋文》:『犧,孟、京作戲,云:伏,服也;戲,化也。」《類聚》卷十一引《帝王世紀》曰:「太昊帝庖羲氏,風姓也。」鄭玄《六藝論》:「伏羲作十言之教,以厚君民之別,十言:乾、坤、艮、巽、坎、離、震、兌、消、息也。」(《路史·後記》一注引)又:「太昊帝庖犧氏,姓風,蛇身人首,有聖德。燧人歿,伏羲皇生,其世有五十九姓。羲皇始序制,作法度,皆以木德王也,制嫁取之禮,受龍圖,以龍紀官,故曰農師。」(唐釋法琳《辨正論·三教治道》注引)
   [
]《韓非子·五蠹》:「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公孫尼子·樂記》:「太古之人飲露食草木實。聖人為火食,號燧人,飲食以通血氣。」(《北堂書鈔》卷一百四十二、《太平御覽》卷八百四十九引)《白虎通·號》:「謂之燧人何?鑽木燧取火,教民熟食,養人利性,避臭去毒,謂之燧人也。」《風俗通·皇霸篇》引《含文嘉》:「燧人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熱,令人無腹疾,有異於禽獸,遂天之意,故曰燧人也。」《論語·陽貨》:「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集解》引馬融曰:「《周書·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鑽火各異木,故曰改火也。」《集注》:「燧,取火之木也。」邢疏:「鄭司農說以《鄹子》云云,其文與此正同。釋者云:榆柳青,故春用之。棗杏赤,故夏用之。桑柘黃,故季夏用之。柞楢白,故秋用之。槐檀黑,故冬用之。」《禮記·內則》:「大觿木燧。」鄭注:「木燧,鑽火也。」孔疏:「皇氏云:晴則以金燧取火於日,陰則以木燧鑽火也。」《左傳》定公四年孔疏:「《禮》有金燧、木燧,皆取火之物,故以燧名火也。」《尸子》:「燧人上觀星辰,下察五木,以為火。」(《類聚》卷八十引)汪繼培《校正》:「《路史前紀》五注引云:『遂人察辰心而出火。』又《發揮》一論『遂人改火』云:『昔者遂人氏作觀乾象,察辰心而出火;作鑽燧,別五木以改火。』」《隋書·王劭傳》:「劭以古有鑽燧改火之義,近代廢絕,於是上表請變火,曰:『臣謹案周官,四時變火,以救時疾。明火不數變,時疾必興。聖人作法,豈徒然也!』」《宋史·趙師民傳》:「(帝)問『鑽燧改火』,曰:『古之聖王,舉動必順天時,所以四時變,火隨木色。』」可參看。
   [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正義》:「案:黃帝有"熊國"熊國君,乃少典"">君之次子,號曰有熊氏,又曰縉雲氏,又曰帝鴻氏,亦曰帝軒氏。」《文選》卷二十九《古詩一十九首》注引《尚書中候》:「昔黃帝軒轅,鳳皇巢阿閣。」《世说新语·言語》注引《呂氏春秋》曰:「黃帝使伶倫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陰,取竹之嶰谷生,其竅厚薄均者,斷兩節,閒而吹之,以為黃鍾之管。制十二笛,以聽鳳凰之鳴。雄鳴六,雌鳴六,以為律呂。」按:此見《呂氏春秋·古樂》、《說苑·修文》、《風俗通義·聲音》等。《漢書·律曆志》上:「元鳳三年,太史令張壽王上書言:……傳黃帝調律曆。」又曰:「五聲之本,生於黃鐘之律。九寸為宮,或損或益,以定商、角、徵、羽。九六相生,陰陽之應也。律十有二,陽六為律,陰六為呂。律以統氣類物,一曰黃鐘,二曰太族,三曰姑洗,四曰蕤賓,五曰夷則,六曰亡射。呂以旅陽宣氣,一曰林鐘,二曰南呂,三曰應鐘,四曰大呂,五曰夾鐘,六曰中呂。有三統之義焉。其傳曰,黃帝之所作也。黃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昆侖之陰,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比黃鐘之宮,而皆可以生之,是為律本。」
   [
]《呂氏春秋·君守》:「蒼頡作書。」高誘注:「蒼頡生而知書,寫倣鳥跡以造文章。」《韓非子·五蠹》:「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蒼頡固以知之矣。」《淮南子·本經訓》:「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泰族訓》:「蒼頡之初作書,以辯治百官,領理萬事,愚者得以不忘,智者得以志遠。」許慎《說文解字敘》:「黃帝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新書·道德說》:「書者,著德之理於竹帛而陳之,令人觀焉。」《莊子·天運》:「夫迹,履之所出。」《小爾雅·廣言》:「跡,蹈也。」跡、迹字同。
   [
]《易·繫辭》上:「古之聰明叡知,神武而不殺者夫。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齊戒,以神明其德夫。」《繫辭》下:「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又曰:「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書·君陳》:「至治馨香,感于神明。」《六韜·軍勢》:「有所不言而守者,神也。有所不見而視者,明也。」《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又《解蔽》:「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又《性惡》:「為學,專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縣久,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申鑒·雜言》下:「心誠則神明應之。」
   [
]《史記·孟子列傳》:「水土所殖,物類所珍。」《漢書·食貨志》上:「夫陰陽之感,物類相應,萬事盡然。」《淮南子·要略》:「乃始攬物引類,覽取撟掇,浸想宵類,物之可以喻意象形者,乃以穿通窘滯,決瀆壅塞,引人之意,繫之無極,乃以明物類之感,同氣之應,陰陽之合,形埒之朕,所以令人遠觀博見者也。」《論衡·祭意》:「聖人据象兆,原物類,意而得之。其見變名物,博學而識之。」《後漢書·應劭傳》:「撰《風俗通》,以辯物類名號。」
   [
十一]《春秋繁露·楚莊王》:「故聖者法天,賢者法聖,此其大數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漢書·藝文志》:「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顏注:「祖,始也。述,修也。憲,法也。章,明也。宗,尊也。言以堯舜為本始而遵修之,以文王﹑武王為明法,又師尊仲尼之道。」《論衡·狀留》:「世無聖人,安所得聖人之言?賢人庶几之才,亦聖人之次也。」《潛夫論·讚學》:「是故聖人以其心來造經典,後人以經典往合聖心也。」此言堯、舜、文、武之道遠而難學,孔子之道近而易學也。
   [
十二]《論語·公冶長》:「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集注》:「顏子明睿所照,即始而見終;子貢推測而知,因此而識彼。『無所不悅,告往知來』,是其驗矣。」《新序·雜事》二:「故所以尚干將莫邪者,貴其立斷也;所以貴騏驥者,為其立至也。必且歷日曠久乎?絲氂猶能挈石,駑馬亦能致遠,是以聰明捷敏,人之美材也。子貢曰:『回也,聞一以知十。』美敏捷也。」《新論·啟寤》:「孔子以四科教士,隨其所喜,譬如市肆,多列雜物,欲置之者并至。聖人天然之姿,所以絕人遠者也。昔顏淵有高妙次聖人之才,聞一知十。子貢對齊景公曰:『臣之事仲尼,譬如渴而操杯器就江海飲,滿腹而去,又焉知看江海之深?』」《朱子語類》卷三十四:「『好古敏以求之』,聖人是生知而學者。然其所謂學,豈若常人之學也!『聞一知十』,不足以盡之。」
   [
十三]《易·繫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孔疏:「謂觸逢事類而增長之。若觸剛之事類以次增長於剛,若觸柔之事類以次增長於柔。」《三國志·魏書·王昶傳》:「若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汝其庶幾舉一隅耳。」
   [
十四]《三國志·魏書·劉劭传》:「散騎侍郎夏侯惠薦劭曰:伏見常侍劉劭,深忠篤思,體周於數,凡所錯綜,源流弘遠。」
   [
十五]《漢書·王莽傳》中:「帝王之道,相因而通。」《兒寬傳》:「三代改制,屬象相因.」顏注引李奇曰:「政教之法象相因屬也.」《呂氏春秋·尊師》:神農師悉諸,黃帝師大撓,帝顓頊師伯夷父,帝嚳師伯招,帝堯師子州支父,帝舜師許由,禹師大成贄,湯師小臣,文王、武王師呂望、周公旦,齊桓公師管夷吾,晉文公師咎犯、隨會,秦穆公師百里奚、公孫枝,楚莊王師孫叔敖、沈尹巫,吳王闔閭師伍子胥、文之儀,越王句踐師范蠡、大夫種。此十聖人六賢者,未有不尊師者也。《潛夫論·讚學》:雖有至聖,不生而知;雖有至材,不生而能。故志曰:黃帝師風后,顓頊師老彭,帝嚳師祝融,堯師務成,舜師紀后,禹師墨如,湯師伊尹,文、武師姜尚,周公師庶秀,孔子師老聃。若此言之而信,則人不可以不就師矣。夫此十一君者,皆上聖也,猶待學問,其智乃博,其德乃碩,而況於凡人乎?
   [
十六]《論語·子張》:「衛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集注》:「文武之道,謂文王、武王之謨訓功烈,與凡周之禮樂文章皆是也。」《朱子語類》卷四十九:「或問:『文武之道未墜於地』,是掃地否?曰:未墜地,非掃地,掃地則無餘矣。此只是說未墜落於地,而猶在人。且賢者則能記其道之大者,不賢者則能記其道之小者,皆有文武之道,夫子皆師之也。」《中庸》:「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又曰:「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朱熹《章句》:「杞,夏之後。徵,證也。宋,殷之後。三代之禮,孔子皆嘗學之而能言其意;但夏禮既不可考證,殷禮雖存,又非當世之法,惟周禮乃時王之制,今日所用。孔子既不得位,則從周而已。」《淮南子·要略》:「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訓,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學生焉。」《孔叢子·嘉言》:「夫子適周見萇宏,言終退。萇宏語劉文公曰:『吾觀孔仲尼有聖人之表,河目而隆顙,黃帝之形貌也。修肱而龜背,長九尺有六寸,成湯之容體也。然言稱先王,躬履謙讓,洽聞強記,博物不窮,抑亦聖人之興者乎?』劉子曰:『方今周室衰微而諸侯力爭,孔丘布衣,聖將安施?』萇宏曰:『堯舜文武之道,或弛而墜,禮樂崩喪,亦正其統紀而已矣。』既而夫子聞之,曰:『吾豈敢哉!亦好禮樂者也。』」《北史·隋本紀》下:「(大業四年)詔曰:先師尼父,聖德在躬,誕發天縱之姿,憲章文武之道,命世膺期,蘊茲素王。」
   [
十七]《漢書·律曆志》下:「成湯,《書經·湯誓》湯伐夏桀。金生水,故為水德。天下號曰商,後曰殷。」顏注引孟康曰:「初契封商,湯居殷而受命,故二號。」《荀子·解蔽》:「文王監於殷紂,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長用呂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呂氏春秋·慎大》:「武王勝殷,入殷……恐懼,太息流涕,命周公旦進殷之遺老,而問殷之亡故,又問衆之所說、民之所欲。殷之遺老對曰:『欲復盤庚之政。』武王於是復盤庚之政。」《淮南子·主術訓》:「武王伐紂,發鉅橋之粟,散鹿臺之錢,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朝成湯之廟,解箕子之囚,使各處其宅,田其田,無故無新,惟賢是親,用非其有,使非其人,晏然若故有之。由此觀之,則聖人之志大也。」
   [
十八]《史記·夏本紀》:「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辟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后,姓姒氏。」《五帝本紀》:「帝禹為夏后而別氏,姓姒氏。」《論語·為政》:「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後漢書·魯恭傳》:「月令,周世所造,而所據皆夏之時也,其變者唯正朔、服色、犧牲、徽號、器械而已。故曰:『殷因於夏禮,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
十九]《漢書·董仲舒傳》:「孔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此言百王之用,以此三者矣。夏因於虞,而獨不言所損益者,其道如一而所上同也。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是以禹繼舜,舜繼堯,三聖相受而守一道,亡救弊之政也,故不言其所損益也。繇是觀之,繼治世者其道同,繼亂世者其道變。」
   [
二十]《淮南子·齊俗訓》:「故先王之法籍,非所作也,其所因也。」《文選》卷一《東都賦》:「蓋六籍所不能談,前聖靡得言焉。」注:「六籍,六經也。《封禪書》曰:『六經載籍之傳。』《左氏傳》曰:『籍談司晉之典籍。』」《史記·禮書》索隱:「書者,五經六籍總名也。……五經六籍,咸謂之書。」又《滑稽列傳》:「孔子曰:六蓺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正義:「言六蓺之文雖異,禮節樂和,導民立政,天下平定,其歸一揆。」《三國志·魏書·華歆傳》:「歆以為『喪亂以來,六籍墮廢,當務存立,以崇王道』。」即《易》、《詩》、《書》、《禮》、《樂》、《春秋》也。徐湘琳曰:「漢以來無《樂經》,今文經學家以為『樂』本無經,皆包含於《詩》、《禮》之中;古文經學家以為《樂》毀于秦始皇焚書。」
   [
二十一]《法言·君子》:「或問:『龍、龜、鴻、鵠不亦壽乎?』曰:『壽。』曰:『人可壽乎?』曰:『物以其性,人以其仁。』」李軌注:「物性之壽,其質生存,延年長也。仁者之壽,死而不亡,名無窮也。」詳見本書《夭壽》篇。
   [
二十二]徐湘琳曰:「錢校云:『到』字疑當作『致』或『至』。」《逸周書·武儆弟》:「允哉!汝夙夜勤心之無窮也。」《後漢書·郎顗傳》:「晝研精義,夜占象度,勤心銳思,朝夕無倦。」《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曰:《春秋》之稱,微而顯,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勸焉,淫人懼焉,是以君子貴之。」《淮南子·要略》:「今學者無聖人之才,而不為詳說,則終身顛頓乎混溟之中,而不知覺寤乎昭明之術矣。」《春秋繁露·楚莊王》:「然則《春秋》義之大者也,得一端而博達之,觀其是非,可以得其正法,視其溫辭,可以知其塞怨。」《論衡·效力》:「儒生力多者,博達疏通。故博達疏通,儒生之力也。」
   [
二十三]《易·家人》:「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荀子·儒效》:「儒者法先王,隆禮義……而明於持社稷之大義。。」《淮南子·精神訓》:「故不觀大義者,不知生之不足貪也;不聞大言者,不知天下之不足利也。」《說苑·談叢》:「窮鄉多曲學:小辯害大智,巧言使信廢,小惠妨大義。」《孔叢子·論書》:「子夏問《書》大義,子曰:『吾於《帝典》見堯舜之聖焉。於大禹、《皋陶謨》、《益稷》、見禹、稷、皋陶之忠勤功勳焉。於《洛誥》見周公之德焉。故帝典可以觀美,《大禹謨》、《禹貢》可以觀事,《皋陶謨》、《益稷》可以觀政,《洪範》可以觀度,《秦誓》可以觀義,《五誥》可以觀仁,《甫刑》可以觀誡,通斯七者,則《書》之大義舉矣。」《漢書·藝文志》:「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匡衡傳》:「衡對詩諸大義,其對深美。(太子太傅蕭)望之奏衡經學精習,說有師道,可觀覽。」《儒林·丁寬傳》:「作《易說》三萬言,訓故舉大誼而已,今《小章句》是也。」颜注:「故謂經之旨趣也。」《論衡·程材》:「夫《五經》亦漢家之所立,儒生善政大義,皆出其中。」《量知》:「儒生學大義,以道事將,不可則止。」《自紀》:「夫賢聖歿而大義分,磋殊趨,各自開門,通人觀覽,不能釘銓。」《後漢書·班固傳》:「所學無常師,不為章句,舉大義而已。」
   [
二十四]《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郑玄注:「物名者,所畫異物則異名也。」《論語·季氏》:「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可知識物之名乃學之末義也。
   [
二十五]《史記·荀卿列傳》:「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漢書·叔孫通傳》:「通笑曰:若真鄙儒,不知時變。」顏注:「鄙,言不通。」《張禹傳》》:「災變之異深遠難見,故聖人罕言命,不語怪神。性與天道,自子贛之屬不得聞,何況淺見鄙儒之所言!」《後漢書·張衡傳》:「徒經思天衢,內昭獨智,固合理民之式也?故嘗見謗于鄙儒。」《鹽鐵論·國疾》:「世人有言:鄙儒不如都士。」《漢書·藝文志》:「後世經傳,既已乖離,博學者又不思多聞闕疑之義,而務碎義逃難,便辭巧說,破壞形體,說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後進彌以馳逐,故幼童而守一藝,白首而後能言。安其所習,毀所不見,終以自蔽:此學者之大患也。」
   [
二十六]徐湘琳曰:「王謨《漢魏叢書》輯本『矜』作『考』。」按程本作「矜」,《四庫全書》本同。《漢書·劉歆傳》:「《左氏傳》多古字古言,學者傳訓故而已,及歆治左氏,引傳文以解經,轉相發明,由是章句義理備焉。」《揚雄傳》上:「雄少而好學,不為章句,訓詁通而已,博覽無所不見。」顏注:「詁謂指義也。」《後漢書·桓譚傳》:「博學多通,徧習五經,皆詁訓大義,不為章句。」注:「《說文》曰:『詁,訓古言也。』章句謂離章辨句,委曲枝派也。」《毛詩正義》卷一:「詁訓者,詁者古也,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訓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然則詁訓者,通古今之異辭,辨物之形貌。」郭璞《爾雅序》:「夫《爾雅》者,所以通詁訓之指歸。」疏:「詁,古也,通古今之言,使人知也。訓,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指歸,謂指意歸鄉也。言此書所以通暢古今之言,訓道百物之貌,使人知其指意歸鄉也。」《後漢書·鄭玄傳論》:「自秦焚六經,聖文埃滅。漢興,諸儒頗修藝文,及東京學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滯固所稟,異端紛紜。互相詭激;遂令經有數家,家有數說,章句多者,或迺百餘言。」《御覽》卷六百七引《風俗通》:「武帝廣開獻書之路,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訖於元始,百有餘年,書積如丘山,傳業浸衆,枝葉繁滋,經說百萬言,蓋祿利之路然也。」可參看。
   [
二十七]《漢書·夏侯勝傳》:「勝從父子建字長卿,自師事勝及歐陽高,左右采獲,又從五經諸儒問與《尚書》相出入者,牽引以次章句,具文飾說。勝非之曰:『建所謂章句小儒,破碎大道。』」《漢書·揚雄傳》下:「故當其有事也,非蕭、曹、子房、平、勃、樊、霍則不能安;當其亡事也,章句之徒相與坐而守之,亦亡所患。」顏注:「章句小儒也。」《論衡·程材》:「是以世俗學問者,不肯竟經明學,深知古今,急欲成一家章句。」《謝短》:「王莽之時,省《五經》章句皆為二十萬,博士弟子郭路夜定舊說,死於燭下,精思不任,絕脈氣減也。」《別通》:「章句之生,不覽古今,論事不實。」《書解》:「初為章句者,非通覽之人也。」《風俗通義序》:「昔仲尼沒而微言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重遭戰國,約從連橫,好惡殊心,真偽紛爭:故《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並以諸子百家之言,紛然殽亂,莫知所從。漢興,儒者競復比誼會意,為之章句,家有五六,皆析文便辭,彌以馳遠;綴文之士,雜襲龍鱗,訓註說難,轉相陵高,積如丘山,可謂繁富者矣。」王利器注:「章句之學,先漢已有之。《後漢書·徐防傳》載:『防以五經久遠,聖意難明,宜為章句,以悟後學,上疏曰:臣聞《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明章句,始於子夏。』《漢書·藝文志》載《易經》有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尚書》有歐陽章句三十一卷,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春秋》有公羊章句、《穀梁》章句,又《劉歆傳》載:『歆治《左氏》,引《傳》文以解經,轉相發明,由是章句義理備焉。』《張禹傳》載:『禹為師,以上難數對己問經,為《論語》章句獻之。』《夏侯建傳》載:『自師事勝及歐陽高,左右采獲,又從五經諸儒問,與《尚書》相出入者,牽引以次章句,具文飾說。』《後漢書·桓郁傳》載:『明帝自制《五家要說》章句(注引華嶠書作《五行》章句),令郁校定於宣明殿。』又《楊終傳》載:『作《春秋外傳》,改定章句。』《趙岐傳》載:『作《孟子》章句。』《牟長傳》載:『著《尚書》章句。』何晏《論語集解敘》:『安昌侯張禹,本受《魯論》,兼講齊說,善者從之,號曰《張侯論》,為世所貴;包氏、周氏章句出焉。』《唐書·藝文志》:『自六藝焚於秦,師傳之道中絕,而簡編訛缺,學者莫得其本真,於是諸儒章句之學興。』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一《毛詩詁訓傳名義考》曰:『漢儒說經,莫不先通訓詁。《漢書·揚雄傳》言:「雄少而好學,不為章句,訓故通而已。」《儒林傳》言:「丁寬作《易說》二萬言,訓故舉大義而已。」而《後漢書·桓譚傳》亦言:「譚遍通五經,皆訓詁大義,不為章句。」則知訓詁與章句有辨:章句者,離章辨句,委曲支派,而語多傅會,繁而不殺,蔡邕所謂「前儒特為章句者,皆用其意傅,非其本旨」。劉勰所謂「"秦延">秦延君之注《堯典》十餘萬字,朱普之解《尚書》三十萬言,所以通人惡煩,羞學章句也」。訓詁則博習古文,通其轉注假借,不煩章解句釋,而奧義自闢,班固所謂「古文讀應《爾雅》,故解古今語而可知也」。』」
   [
二十八]《周禮·天官》:「女史掌王后之禮職。掌內治之貳。以詔後治內政。逆內宮。書內令。凡後之事。以禮從。」《毛诗·邶风·静女》传曰:「 "古者后">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記過,其罪殺之。后妃羣妾以禮御於君所,女史書其日月,授之以環,以進退之。生子月辰,則以金環退之。當御者以銀環進之,著于左手,既御,著于右手。事無大小,記以成法。」《釋名·釋首飾》:「以丹注面曰勺。勺,灼也。此本天子諸侯羣妾當以次進御,其有月事者,止而不御,重以口說,故注此於面,灼然為識,女史見之,則不書其名於第錄也。」《孔叢子·答問》:「"古者人">古者人外朝則有國史,內朝則有女史。舉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以無諱示後世。善以為式,惡以為戒,廢而不記,史失其官。故凡若晉侯驪姬床第之私房中之事不得捨焉。」鄭玄《詩譜序》:「風之始,所以風化天下而正夫婦焉。故周公作樂,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或謂之房中之樂者, "后妃">后妃夫人侍御於其君子,女史歌之,以節義序故耳。」孔疏:「以人君有房中之樂,則"">夫人亦有房中之樂。以"">夫人房中之樂歌《周南》、《召南》,則人君房中之樂亦歌《周南》、《召南》。……王肅云:自《關雎》至《芣苡》,后妃房中之樂。」《漢書·外戚傳下》:「(班婕妤《自傷賦》)陳女圖以鏡監兮,顧女史而問詩。」
   [
二十九]《周禮·天官》:「內豎倍寺人之數。」鄭玄注:「豎,未冠者之官名。」賈公彥疏:「亦童豎未冠者,必使童子為之者。」又「內豎掌內外之通令,凡小事。若有祭祀賓客喪紀之事,則為內人蹕。王后之喪遷於宮中,則前蹕。及葬,執褻器以從遣車。」鄭注:「內,后六宮。外,卿大夫也。使童豎通王內外之命。給小事者,以其無與為禮,出入便疾。內外以大事聞王,則俟朝而自復。內人,從世婦有事於廟者。內豎為六宮蹕者,以其掌內小事。」《通典》卷六十八:「內豎,小臣之屬,掌外內之通命者。」按漢末內豎專權,閹黨暴橫,終至天下土崩,偉長蓋有感而言也。
   [
三十]《國語·晉語》九:「順德以學子,擇言以教子,擇師保以相子。」《新序·雜事》一:「楚王曰:吾聞之,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己而羣臣莫之若者亡。」《禮記·學記》:「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此之謂乎。」《御覽》四百四引桓譚《新論》:「諺言:三歲學,不如一歲擇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