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沿革与泉州与莆田的历史关系

 华夏董氏大全 2012-01-14
泉州沿革与泉州与莆田的历史关系


古人类——80万-50万年前

  2002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袁宝印等在晋江深沪考古发现,80万-50万年前,泉州沿海就有古人类聚居生息,人类活动范围已从内陆、从河谷地带、山洞逐渐拓展到海边,且活动比较频繁。

  海峡人——2万—3万年前

  自1999年以来,石狮市博物馆在石狮市祥芝镇采集到1500多件从台湾海峡打捞出水的古生物化石,数量之多,占全国首位。其中有一块“海峡人”左肱骨化石,年代为距今2万—3万年。2005年3月15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玉柱教授、福建省考古队范雪春教授等5位专家正式启动“石狮发现台湾海峡古人类与古生物化石专题研究”项目,再次发现一块“海峡人”右胫骨化石。该胫骨残长93.5毫米,近端宽51毫米,近端前后厚42.5毫米,表面呈黑褐色,顶面破损,关节面隆起,骨体的1/4端面呈三面体,胫骨嵴明显,年代与1999年发现的“海峡人”左肱骨化石接近。此外,专家还发现了古人类利用动物骨骼制造工具的证据以及在动物骨骼上进行人工打砸、刻画的现象,为研究“海峡人”的活动提供了直接、生动的例证。

  此次鉴定发现,石狮采集到的台湾海峡动物化石的种类为27种,物种覆盖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动物。其中发现一件猛犸象臼齿化石,台湾学者也曾在澎湖海沟发现猛犸象臼齿化石,经比较基本属于同一种类,证明了大陆物种迁徙台湾的事实。专家认为,石狮发现的“海峡人”和多达27个种类的台湾海峡动物化石,以科学依据证明史前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连为一体的事实。



  人类开发——1万多年前

  泉州市考古工作者刘志成从1998年开始,在丰泽区东海镇石壁村洛阳江西岸、南安丰州庙下村、石狮石湖塔南面山坡上等沿海地区考古发现,1万多年前泉州进入人类开发史。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丛书·泉州》载,泉州开拓较早,新石器时期,泉州先民(闽越族)已使用石器工具,掌握了种植水稻、纺织、陶器制作等技术。

  1956年,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带领考古实习队,在永春五里街附近小山上,采集到石器82件,按形状可分为15类。其中陶器35件,最珍贵的是印纹陶大瓮1件,质硬中等,色灰紫无釉,表面印小方格纹,口小腹大,有手捏和旋抬状。陶器内壁,印有粟粒和穗稿纹。其稻粒、稻稿和现在的相象。还有陶纺轮8件,陶网坠17件等。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晋江流域的闽越族先民,已知种植水稻,也会织布,过着半渔猎半农耕的生活。(参见《泉州史迹·五里街遗址》)

  (参见《泉州民系》)

前秦

   夏、商两代,今泉州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今泉州为七闽地。《周礼·夏官职方氏》云:“周掌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职方氏是掌管天下地图、主四方职贡的官。七闽包括福建全境和浙江旧时温州、台州两府。

  1995年3月3日《泉州晚报》报道:“日前,南安丰州董埔村农民开采石窟的道路时,挖掘到古代青铜农具铜锛3件、铜斧1件……出土的3件铜锛呈大、中、小序列,大者长18公分,刃宽7.2公分;小者长8.6公分,刃宽5.2公分。3件铜锛均为凹形銎瓦体弧刃式,背部拱起,略呈圆条形,饰有箍纹及双圆纹。出土的铜斧为长方銎直体弧刃式,长11.4公分,刃宽4.4公分,銎部饰箍纹。……这批青铜农具造型规整,工艺精美,其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参见《泉州史迹·董埔遗址》)

  1974年,南安市水头镇大盈发现一批青铜器及玉器,上限溯至西周,下限延至春秋时期,相当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403年。这批青铜器及玉器,以兵器和佩饰为主,造型纹饰和中原出土的略同,可见已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影响。(参见《泉州史迹·大盈遗址》)

  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今福建全省包括泉州均属越国地其土著居民统称百越族。百越族土著擅长造舟航海,“水行而山处,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各飘然,去则难从”(《越绝书》),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战国时期,越族入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后,越与楚作战,越王战败被杀,国亡于楚。今泉州属楚地。“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大约就在这个时期,越王族航海入闽,并与闽族土著发生融合,形成百越中的独立一支——闽越族。越族入闽后,泉州与中原尚没有建立有效的行政关系。



  《史记·南越尉陀列传》:“闽越千人。”先秦时整个闽越人口稀少,泉州亦然。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王朝派大将王翦统大军“南平百越”。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闽中郡,今泉地归之,为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汉书·两越列传》:“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并天下,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中原汉人开始进入泉州。

  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26年),越叛,秦始皇派屠睢率50万大军进平岭南。秦王朝为巩固南越地盘,还派军徙吏随带家眷奴婢迁往岭南。秦徙中原汉人于百越,其中的一支在福建地区“与越杂处”。



  秦汉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广大地区生活的是百越民族,泉州境内居住着百越之一的闽越族。

  闽越族善于驾舟和水上船行,历史上以舟楫文化发达闻名。《汉书·严助传》曰:“(闽)越方外之地,断发文身之民也,以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

  闽越人生活居住以船为家,这种房屋可称之为船屋。《太平寰宇记·泉州风俗》有载:“泉郎,即此州之夷户,亦日游艇子……散居山海,至今种类尚繁,其居止常在船上,兼结庐海畔,随时随徙,船式头尾尖高,当中平阔,冲破逆浪,都无畏惧,名曰了乌船。”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摇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今福州)。今泉地属闽越国。

  高祖和惠帝时(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88年),岭南地区已从中原输入铁器和牛、马等。吕后时(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80年)下令:“毋予蛮夷、外粤(越)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毋予牝”(《汉书·南粤传》)。说明外粤当然包括泉州,已从中原引进铁制农具和大牲畜。

  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统治闽越的东越王余善反汉,汉武帝派朱买臣兵出四路入闽,灭了闽越,杀余善,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采用秦代迁徙六国豪强的策略,把闽越官僚贵族及大批闽越人迁移于江淮间。《汉书·严朱列传》云:“东越余善反汉,杀二千户,被迁四万人。”

  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设立冶县,隶属会稽郡。今泉地属冶县。

  会稽郡管辖范围太广,后分设东、南二部都尉。东汉时,泉地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东吴孙策攻占会稽南部都尉。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东吴孙权第四次进军福建,吴军号称20万,一部分吴军留下占领开发。

三国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析侯官县地置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 辖今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 ,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区和厦门市、莆田市。今德化县仍属侯官县。

两晋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地置建安、晋安两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丰州镇,属晋安郡;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时晋安县有户3800,人丁2—3万人。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部分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后改南安江为晋江。时晋安县人丁比太康间增加一倍。

  【1953年,厦门大学考古系在南安县丰州镇附近石砻发现晋人食余的贝丘遗址,贝丘中尚有他们留下的瓷片,是晋人南迁的生活遗迹。(1953年厦大考古系报告,厦门大学学报.1954年第3期)】

  东晋:晋安郡各县的人口平均约3000人(参见清·乾隆《晋江县志·卷一·舆地志·沿革》)。

  【1973年,泉州市场文管会发掘两个东晋士族大墓,发现“部曲将印”,说明当时士族拥有佃客和部曲。】

南北朝

   宋·泰始四年(468年):改晋安郡为晋平郡。

  梁·天监间(502~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郡治设晋安县(今南安市丰州镇),管辖现在莆田、泉州、漳州、厦门四市地。今泉州地属南安郡晋安县。当时,晋安已有大船与南海国家通航。

  陈·永定元年(557年):在晋安郡置闽州(今福州),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

  南北朝 陈·光大二年(568年):于晋安郡置丰州(治所在今福州市区),南安郡属之。分南安地另置莆田县,属丰州(治所在今福州市区)之南安郡所辖。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大幅度地裁减郡、县。 降建安、南安二郡为县,改丰州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福建历史上始见“泉州”地名。南安 郡撤消,晋安县改为南安县,复置莆田县,属泉州,辖今泉州(除德化归属闽县外)、厦门、漳州、莆田等县 市。

  【除今福州曾名泉州外,更早天津市武清区也曾名泉州。史载:“武清,古为泉州。汉·泉州、雍奴二县之地。”这里说的“古为泉州”,是指汉朝以前近海边疆的羁糜散州。直到公元前106年(即西汉·元封五年),汉武帝刘彻把全国分为十三州。泉州始立为县,这是天津地区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建置县。泉州立县时,武清地域分属泉州和雍奴两县。泉州和雍奴二县均因水得名。武清县内古有“泉州渠”,故称泉州。而“雍奴”也是指水泽。《水经注》云:“雍奴,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雍奴薮甚大,东极于海。”显然,当时的武清是个“水乡泽国”。那时泉州的县城在今杨村街南黄庄街的城上村。雍奴县城先在“三角◇”,即今王庆坨镇东9公里处。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8年)省泉州入雍奴,此后,武清全境皆属雍奴县了。县治后来又迁至今泗村店镇的旧县村。】



  隋·大业二年(606年):复改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为闽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废除州治,改闽州为建安郡(闽中全境之晋安、建安、南安三郡合并为建安郡),全闽九县裁并为闽县、建安、南安、龙溪四县。南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三市地及长泰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今泉州为建州南安县地。

  唐·武德五年(622年),唐太宗对州、县大加并省,并依据山河形势、地理区域分全国为十道。福建属岭南道,下辖丰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分南安地复置莆田县。丰州下领南安、莆田、龙溪三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丰州撤消,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今泉州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南安县地。

  唐·嗣圣元年(684年):析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龙溪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今泉州属武荣州南安县地。不久,武荣州废,三县仍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唐·圣历二年(699年):复以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州治仍在今南安市丰州镇。同时析莆田县西界置清源县(今仙游县),隶属武荣州。圣历三年州复废,属县仍隶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唐·久视元年(700年):又于今泉州市区置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今仙游县)四县。 在北隅[今中山公园旧体育场一带,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州衙一直在此]依云榭筑州衙,并建六曹都堂署及参军厅,衙前辟南大街为市。不久开始在治地建城,是为唐城。

  唐·景云二年(711年):“(泉州)本武荣州……景云二年(711年)更名(泉州),领县四(南安、莆田、龙溪、清源[今仙游县]),户二万三千八百零六户,口十六万零二百九十五”(《新唐书·地理志》)。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始。今后凡称“泉州”,即指今之泉州。

   唐·开元六年(718年):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泉州州治与晋江县县治同地。此时泉州领晋江、南安、 莆田、龙溪、清源(今仙游县)五县。【唐·宰相李吉甫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图志》载:“晋江县上,郭下。开元六年(718年),刺史冯仁知缘州郭无县,请析南安县东置,在晋江之北,因名。”《新唐书·地理志》延续这个说法:“开元六年(718年),刺史冯仁知缘州郭无县,清析南安县东置晋江县,在晋江之北,故名。”】

  唐·开元十九年(731年):龙溪划归漳州。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泉州城周二十里,开南北两门,北曰泉山,南曰镇南。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别驾赵颐贞开凿沟渠通舟楫于泉州城下。

  唐·开元间(713—741年):乾隆《泉州府志·卷18》载:“泉州开元中户三万七千五十四。”按天宝年间一户6.73人计算,人口约合240950人左右。时泉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今仙游县)、晋江五县,晋、南、莆并为上县。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析龙溪归漳州。泉州辖晋江、南安、莆田、清源(今仙游县)四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属岭南道,领南安、莆田、仙游(因郡、县同名,清源县改为仙游县)、晋江四县。乾隆《泉州府志·卷18》引《旧唐书》载:“泉州,中(州等第,中州)……天宝领县四,户二万三千八百九十五。”人口约合160295人左右。

  唐·乾元元年(758年):清源郡复为泉州,仍领四县。“户三万三千八百有奇”(乾隆《泉州府志·卷18》),人口约合266000人左右。

  唐·上元元年(760年):泉州改隶江南东道。

  唐·大历年间(766—779年):泉州商贸繁荣,外商聚集。唐·包何《送李使君之泉州》:“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唐·薛能咏泉州诗:“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

  唐·贞元八年(792年):泉州刺史席相重修北楼。翌年欧阳詹作《北楼记》。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四乡置大同场(即今同安县)。

  唐·贞元二十年(804年)七月:因福建观察使柳冕所奏,在泉州设万安监。浯洲岛(今金门)设牧马区属之。有陈渊率十二姓氏前往牧马,耕稼渔盐开始兴起,人口日益蕃衍。

  唐·贞元间(785—804年):析永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今德化)。

  唐·元和六年(811年):泉州府由中州升为“上州”(《唐会要·卷70》)。

  唐·元和年间(806—820年):乾隆《泉州府志·卷18》引唐·宰相李吉甫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图志》载:“泉州,清源。上,户三万五千五百七十一,乡三十四。”估计人口二十四万。

  唐·长庆二年(822年):析南安县西北两乡置桃林场(即今永春县)。

  唐·大和年间(827—835年):泉州刺史赵棨增开泉州仁风门、素景东西两门,合四门,北城墙建有立候楼;又辟东街、西街通东西两门。

  唐·会昌四年(844年):阿拉伯人伊本·考尔大贝著《道程及郡国志》云,中国有四大海港,即交州、广州、泉州、扬州。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设嘉禾里(今厦门),属泉州。

  唐·咸通五年(864年):析南安县西南两乡置小溪场(即今安溪县)。

  唐·乾符三年(876年):析南安县武德乡置武德场(即今长泰县)。

  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为泉州刺史,任内兴筑泉州子城,周三里又百六十步,辟东行春门、西肃清门、南崇阳门、北泉山门。(另据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子城在罗城内,相传唐·天祐三年(906年),节度使王审知筑。”)

  唐·景福二年(893年):王审知居福州,提倡节俭,减轻赋役,与民休息,境内安宁。

  唐·乾宁四年(897年):泉州隶威武军。

五代

  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封为闽王。王审知死后,其长子王延翰继位,自称“大闽国”。泉州为闽王国地。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杀兄篡位称帝,升福州为长乐府,立为东郡,领福、泉、建、汀、漳、镛(将乐)、镡(延平)七州。桃林场升为桃源县(今永春)。

  后晋·天福三年(南唐·昇元二年,938年):桃源县改称永春县。归德场升为德化县。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大同场升为同安县。

  闽王延政天德三年(945年):王氏“大闽国”被南唐灭后,南唐和吴越分割建州与福州。南唐李璟以泉州为清源军,留从效为节度使。莆田以南的泉、漳二州,为南唐泉州散员指挥使留从效割据,留从效为泉南二州观察使,领今晋江、南安、莆田、仙游、同安、安溪、永春、德化、长泰九县地。南唐封留从效为晋江王,镇守泉州,将周围三里的唐旧城扩辟为“罗城周围二十里”的新城。

  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监小溪场詹敦仁认为小溪场“土沃人稠,舟航可通,若益以邻界,因今之地,可以置县。”申文批准,并增割南安近地,置为清溪县(今安溪)。詹敦仁被任为清溪县首任县令,并以小溪场场址“三峰玉峙,一水环回,黄龙内顾以骧腾,朱凤后翔而飞翥”的形胜,选为县址。清·乾隆《安溪县志》载:“其山峻,其水洌,澄泓凝碧,厥名清溪。”“清溪山峻而水洌,其水至武荣与他水汇,独莹然如碧,故得名清。”

  南唐·建隆三年(962年),留氏卒,泉、漳二州继由清源军统军使陈洪进割据。

北宋

  宋代的地方政权建置。基本上承袭唐朝与五代之州、县制。宋时的军、州、府实为同级行政机构,州、县以上的路,相当唐朝的道。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南渡后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共计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号称为“八闽”,共辖42县。

  宋·乾德二年(964年):清源军改名平海军,名义上归两浙西南路。莆田、仙游二县为平海军所辖。

  宋·开宝八年(975年):宋灭南唐。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复灭吴越。至此,泉、漳二州正式顺归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真正纳入宋朝版图。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划莆田县百丈镇(今莆田大洋、新县、庄边、白沙乡)和仙游县游洋镇(今仙游游洋、石苍、钟山、象溪乡)及福州之永福(今永泰县)、福清边境的一部分地区,另置兴化县,县治设在古邑(今仙游游洋)。同年,建太平军,又改为兴化军,直属两浙西南路,辖莆田、仙游和兴化三县,军治亦设于兴化县治所在地。

  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划德化县九座山区(今仙游县凤山、西苑乡)归仙游县辖。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晋江地置惠安县,首任知县崔知节(明·《惠安政书》载,惠安置县时分为六十六铺);长泰改归漳州。时泉州领七县:晋江、南安、永春、德化、清溪(今安溪)、同安、惠安。据宋·《太平寰宇记·卷120》载,泉州其时“主五万二千五十六,客四万四千五百二十五。”(宋代户口分列主、客户。有土地者为主户,包括地主和自耕农;没土地者为客户,其中以佃农为多数。)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闽地从两浙西南路分出,独设福建路,兴化军隶属福建路,辖县不变。

  宋·太平兴国(976—984年):今厦门市称嘉禾屿,隶同安县。

  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中央政府颁布天下七府二十一州的望郡:京兆、大名、真定、凤翔、汉中、江宁、江陵七府;兖、郓、青、陈、许、亳、襄、邓、孟、潞、延、秦、陕、潭、杭、越、苏、扬、洪、泉、福二十一州,“知州府,并与三司判官、转运使、副使一等差遣”(《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七》)。

  熙宁初(1068—1070年):四县同巡检寨设置于永宁里石湖村,专管晋江、南安、惠安、同安陆路地方事务,额管125人。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泉州府主、客户总计201469户,比宋初增加1.1倍。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当时全国户达20万以上的州府有汴京、京光府(西安)、杭州、南昌、庐陵、长沙、福州、泉州8处,泉州进入了全国屈指可数的拥有百万人口的重镇行列。

  大观三年(1109年),泉州升为望郡。

  宣和三年(1121年)::寓“溪水安流”之意,清溪县改称安溪县。(宣和二年[1120年],方腊起义于浙江睦州青溪,官府因恶其名与清溪同音,故改名)。明·正德《安溪县志·序》云:“安溪,古清溪。当邑之阳,溪流清莹,顺下如驶,故曰‘安’。安,顺也。或曰:‘恶其声之类非族,故易之。’易之,嫌名也。”

  至此,泉州辖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

南宋

   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并归转运使。

  建炎二年(1128年)五月:复置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

  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镇江迁置泉州。

  建炎四年(1130年):晋江县安海东西两市商人因争夺码头发生械斗,榷税官难以控制。朝廷差官临监,始置石井镇。朱松(朱熹之父)为首任镇官。

  绍兴二年(1132年):福建提举茶盐官兼领福建市舶司。十月,移司泉州。

  乾道七年(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建造房屋200间,派水军长期驻守,并编管台湾户籍。

  乾道八年(1172年):毗舍耶人再犯晋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称永宁寨),驻扎水军60名,以为防御。嘉定年间,真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驻水军50名,并于永宁石湖新造军房50所,额定兵员325人。

  淳熙十三年(1186年):泉州城南置宝林寨,城东置法石寨,分兵守卫。

  绍熙二年(1191年)三月:宋廷命福建提点刑狱陈公亮、漳州知州朱熹一同措置漳、泉、汀三州经界。因遭权贵豪强反对,无法实行。

  嘉定十一年(1218年):在晋江县围头澳置宝盖寨,由宝林移120名士兵来此守卫,节制建平、清石诸屯,加强海防。



  嘉定十二年(1219年):知州真德秀在崇武重建营房62间,驻兵310名,加强海防。

  嘉定十四年(1221年)十一月:诏左翼军受泉州节制。

  嘉定末年,泉州置平户隘(后改称石门隘)于德化东西团,以左翼军百人更番屯戍。

  淳佑间(1241—1252年):泉州府“主户一十九万七千二百七十九,客户五万八千四百七十九,主丁二十二万六千六百一十七,客丁一十二万二千二百五十七”(《泉州府志》)。总计户口255758户、1329940人。泉州府属比唐时少莆田、仙游、龙溪、长泰四县,人口却是唐·开元间的5.4倍,为宋初的2.5倍,比宋·元丰年间约增20%,为历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由上州升为望州。南宋·《舆地纪胜》 云:“泉州城内画坊八十,生齿无虑五十万。”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改兴化军为兴安州。年底,兴安州即为元军所陷。



   宋末元初,泉州登上空前繁华的顶峰,成为与广州并驾齐驱的中国最大的两个商港之一。城内“市井十州人”,“还珠入贡频”;“舶司所在,诸番辐辏”。外国人集居城南、东门仁风村、浮桥街等地,同泉州人民和睦相处,互相通婚,建置田宅,长期定居,繁衍子孙。据估计,当时在泉州居留的外国商人、旅行家、传教士“数以万计”。

  尽管宋、元交战,人口损耗巨大,泉州地区人口亦有增减,但据史料估计,元初泉州府总人口仍达81万。

  元初,改小兜巡检寨为小兜巡检司。于泉州府南设港边巡检。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意大利游历家马可·波罗伴送元朝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路经泉州,手记《东方见闻》(即《马可·波罗游记》)中,认为当时泉州港比埃及亚历山大港更为繁荣。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廷在泉州设立行宣慰司,兼领行征南元帅府事。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廷在泉州设置市舶提举司。

  至元十五年(1278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图。元朝统一中国后,施行行省制度。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地方政权机构,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领南安、晋江、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惠安七县及南、北二录事司(以领在城之民);翌年,南北二录事司合而为一。同年,兴安州改为兴化路。

  至元十五年(1278年):惠安在玉埕设置盐管勾司,管理全县盐务。

  至元十七年(1280年)五月,福建行省并入泉州行省。七月,徙泉州行省于隆兴(今南昌)。

  至元十八年(1281年):十月前,又设立泉州行省,至元二十年三月并入福建行省。十月,在泉州置蒙古提举学校官2名。

  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廷令各路府、州、县设儒学教授、学正、教谕。泉州路总管府儒学设教授、学正、学录各1员,训导6员;县学设教谕1员、训导2员。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二月,再设泉州行省。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泉州行省并入江淮行省。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泉州市舶司并入盐运司,在泉州设置福建盐课市舶都转运司。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十二月:复置泉州市舶提举司.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四月:在泉州设镇抚司、海船千户所。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泉州路始设阴阳学,依儒学、医学之例,路设教授、学正各1人,县设训术1人,教授天文、历算、周易、数学。

  至元间(1271—1294年):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泉州路同安县。当时澎湖列岛有居民1600余人,贸易至者岁常数十艘,有“泉州外府”之称。

  大德元年(1297年)二月:置福建平海行中书省,“以泉州与琉球(今台湾)相近,或招或取易得”,遂徙治泉州,辖诸州。

  大德二年(1298年):改泉州路总管府为泉宁府。

  大德三年(1299年)二月:改福建平海行中书省为福建宣慰司都元帅府,移治福州。泉宁府复为泉州路,隶属江浙行省。

  元·皇庆二年(1313年):兴化县治由游洋迁至汀溪(今莆田新县)。民间称前者为旧县(今仙游古邑),后者为新县。

  延佑七年(1320年):泉州设都转运盐分司,直属户部,专掌场灶榷办盐货及批验盐商引目等事。

  元·至治年间(1321—1323年):福建境内设八个路,均归江浙行中书省管辖。兴化路下领莆田、仙游、兴化三县。

  元·至正二年(1342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来泉州,至正十四年写成《伊本·白图泰游记》。书中记述泉州后渚港“大海船百艘,小船无数”,赞誉“刺桐港为世界最大港之一”。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监郡将泉州城垣扩建为30里。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撤福建路,成立福建省,此为福建设省的开始。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复立福建行中书省,泉州路隶之。

  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复立泉州分省。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 十二月:吴王朱元璋命左御使大夫汤和、中书平章廖永忠率领舟师2万人从明州(今浙江宁波)航海攻克福州。汤和遣元降官原福建行省参政袁仁招谕兴化、漳、泉诸路。

  元·至正(1341—1368年)中:泉州路七县“大约户八万九千六十,口四十五万五千五百四十五”(《泉州府志》)。人口比南宋中减少了66%。主要原因:①元后期的残酷压迫剥削,致社会经济严重破坏;②至正二年至十四年(1342—1354年),泉州自然灾害频繁出现(仅水灾就有5次之多),出现“泉州旱,种不入土,人相食”。③至正十七年(1357年),泉州爆发一场农民起义,历时十载,“哀鸿遍野,遗骸遍地”。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二月,泉州路降于明。泉州置卫指挥使司于府治西,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隶福建都指挥使司。这是明朝在泉州设置的第一批海防军卫所。

  明·洪武二年(1369年): 福建全省八路先后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改泉州路为泉州府,隶福建行中书省;罢录事司。泉州府仍领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兴化路改兴化府后,属福建行省,仍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朱元璋部队驻在当时泉州府署,泉州府署(原今中山公园旧体育场一带)便迁到当时的晋江县学地、风云雷雨坛及宋州东仓故址(即今东街泉州军分区一带)。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廷在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管理对琉球(今冲绳)的贸易。

  明·洪武七年(1374年) 正月,罢福建(泉州)市舶司,严海禁以防倭寇。泉州官方海外通商贸易基本停止。

  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除行中书省机构,各省分别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等“三司”,以掌行政、司法、军政大权,并直属中央。布政使司下领府、州、县。改福建行中书省为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隶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据史料推算,泉州府七县人口总数为351000左右。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 明廷实行防倭封海,废澎湖巡检司。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明廷命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沿海福、兴、漳、泉四府经略海防,“德兴至闽,按籍匳练,得民兵十万余人。相视要害,筑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防海之策始备”(《明史·卷132·周德兴传》)。“民户抽三丁之一充戍兵防倭,移置卫所当要害处”。

  改永宁寨为永宁卫(今石狮市永宁),并筑城,把泉州卫内陆山区巡司推进到海岸线和近岸岛屿。

  于浯洲置金门守御千户所。金门旧名浯洲,又名仙洲、浯江、沧浯等。因与中左所(今厦门)共扼福建东南海口,有“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称,故于设守御千户所时取名为“金门”。

  移小兜巡检司于小岞,置千户所于惠安崇武。

  另筑峰上、田浦、官澳、陈坑、烈屿等处巡检司,石湖巡检司改徙于今石狮市祥芝,屯兵驻守,以备倭寇。祥芝巡检司并造司城,周一百五十丈,高二丈,寓铺六,有南北二门。

  港边巡检移置晋江市深沪,改称深沪巡检司,与永宁崎角相。

  始筑厦门城。

  至洪武三十一年,在泉州沿海先后增设:永宁卫,管辖福全、崇武、中左、金门、高浦5个守御千户所,巡检司45个,筑卫所司城16座,以加强海防。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九月,福建按察分司置三道:宁武道、延汀道、漳泉道。泉州府属漳泉道。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泉州卫指挥佥事童鼎奉命督造永宁卫城,城周八百七十五丈,基广一丈五尺,高二丈一尺,窝铺三十二,门五,各建楼其上。城外濠广一丈六尺,间砌大石,深浅不同,为东南海防重镇。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在嘉禾屿(今厦门市)设永宁卫中左所,筑城戍守。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十月,福建按察分司调整为二道:建宁道、福宁道。泉州府属福宁道。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 议迁南安县治于诗山山头社,于山头城建社稷坛、东岳庙。后迁治未成。

  明·永乐元年(1403年)复设福建(泉州)市舶司。

  明·永乐三年(1405年),在泉州城南设接待外宾的来远驿。

  明·宣德三年(1428年) 明廷在泉州设染局,遗址在今泉州市区东街门楼巷内。

  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裁撤兴化县,其所辖之地的6个里归莆田县为广业里,4个里并属仙游县兴泰里。

  明·正统间(1436—1449年) 明廷在泉州设织造局。址在今泉州市区西街古榕巷内。

  明·景泰三年(1452年):邢部禁止福建(泉州)通琉球。

  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漳州月港民间对外走私贸易兴起。在此后的100多年间,以月港、锦江(石码)为中心的商业港埠逐渐取代泉州港。

  明·成化八年(1472年)福建市舶司由泉州迁置福州。近400年的泉州市舶史到此结束。

  明·嘉靖元年(1522年):泉州“郡总户数为四万二千三百三十七,丁口二十一万二千九百零三。”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由于实行“禁海”,泉州经济日渐衰落,加之倭患、瘟疫,“户四万八千二百四十三,丁口十六万九千九百三十五。”人口为历史上低谷。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复设澎湖巡检司,派兵驻守。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徙浯屿水寨于石湖,把总沈有容重建寨城,周五十二丈,基广一丈四寸,高一丈四尺,门一。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泉州府通判移驻晋江安海。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据万历《泉州府志》载,泉州人口外流台湾、南洋者甚多,泉州府七县仅有“户四万八千七百零四,口十九万三百四十九。” 其中晋江县户21368户,丁56159人。



   清·顺治元年(1644年),建立统一的清帝国,全国划分为18个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内蒙古等盟旗。省下分道、府、县三级。与府并行的有直隶厅、州;与县并行的有厅、州。至清末,福建省共有9府2州,58县2厅。清代之兴化府皆隶于福建闽海道,下辖莆田、仙游二县,直至清朝灭亡。

  清·顺治元年(1644年):泉州府仍沿旧制,领七县(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根据目前掌握的人口资料推算估计,时泉州府约有人口185600人。

  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郑成功以金门、厦门为基地,抗清复台,行政中心设在厦门,军事大本营设在金门。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厦门置思明州。

  清·康熙三年(南明·永历十八年,1664年),清兵攻占金、厦,实行迁界,金门成废墟。

  清·康熙十三年至十八年(1674—1679年),金门复为郑成功所踞,此时郑氏政权中心在台湾,金门成为双方拉锯作战的突出部。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思明州废。清兵人金门岛,金门仍沿袭旧制,隶属同安。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设立闽海关(福建海关),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等事务。泉州府属设立海关口馆10所,即:南门外口馆、法石口馆、安海口馆、东石口馆、马头山口馆、厦门口馆、厦门港口馆、刘五店口馆、鼓浪屿口馆、排楼门口馆,隶属闽海关管辖。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台厦厅。

  清·雍正二年(1724年):泉州旧额111518丁口,新编66521丁口,合计丁口178039人。

  清·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自泉州移驻厦门。

  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澎湖巡检司为澎湖厅。

  清·雍正六年(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

  清·雍正七年(1729年):在晋江县安海设立户部税馆,名鸿江澳。

  清·雍正九年(1731年):南安县在十七都罗溪乡(今罗东镇)分设县丞署。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永春县为永春直隶州,并划德化、大田属之,与泉州府同属兴泉永道。时泉州府领五县: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泉州府五县总计约495600人,人口为清初的2.7倍。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设置石狮分县,以晋江县县丞孙象治移驻石狮,带管安海,至三十五年(1770年),石狮县丞移驻安海。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金门通判移马巷。当时,金门的都增至六个(同安十五至二十都),井辖有大嶝、小嶝、刘浦、仓湖、后浦、烈屿六个保。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正式开辟蚶江港与台湾鹿港对渡,设海防通判于蚶江,“挂验巡防,督催台运暨近辖词讼”,欲渡台者由通判给照,禁止偷渡。

  清·道光九年(1829年):泉州府人口增至2521639人,为历史上第二次高峰。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

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北京国民政府取消府、州、厅,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原泉州府、永春直隶州所辖各县隶属南路道(址设厦门)。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

  民国2年(1913年)3月:废永春直隶州,改置永春县。县署设永春城关。

  民国3年(1914年):废除清制,置兴泉永道(治所泉州),原泉州府、永春直隶州、兴化府所辖各县隶之。思明府改名厦门道,厦门成立思明县,金门隶属思明县,派分治员驻金门。

  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归厦门道管辖。

  1925年:各县知事改为县长。厦门道废。



  1927年:各县公署改为县政府。

  1933年:11月21日,“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在福州成立。12月6日,将福建划为四省,泉州属“兴泉(泉海)省”。

  1934年:1月3日,兴泉省政府成立。7月,奉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训令,按所谓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之规定,设立专署,将福建划为十个行政督察区。泉州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五县。

  1935年10月:福建改划为七个行政督察区,泉州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永春、德化、惠安、仙游、莆田十县。

  1937年:1月1日《泉州日报》载,晋江县人口约67万,比清·道光年间减少12万人;当时晋江县政府所在地的泉州城区人口约有20万人。

  1938年4月: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地由同安移至永春。

  1943年9月:各专署辖区又家调整,析德化县归第六区,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地由永春移至泉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8月至11月:除金门县外各县相继解放。

  1949年: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全省划为八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9月9日成立,驻地泉州(现市区庄府巷24号),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同安九县。

  1949年12月1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令,析德化县(原属永安专署)归泉州区辖,1950年10月正式接管。

  1950年:3月1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命令更改本省各专署名称,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为“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4月1日起正式实行。俗称泉州专区,10月称“晋江区专员公署”。

  1951年1月1日:从晋江县城关区(泉州城区和近郊)奉准设市,即日泉州市(县级)人民政府成立,6日启印办公。

  1951年2月:省人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八个地区设立专员公署,为省人委会的派出机构。3月17日奉省人委命令,“晋江区专员公署”改称为“福建省晋江区专员公署”,4月1日启印。

  1955年:改为晋江专区。

  1956年5月9日:省委、省人委决定撤消闽侯、建阳、永安三县区,析闽侯专区的福清、平潭、永泰和永安专区的大田共四县归泉州区辖。泉州时领十四县一市(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莆田、仙游、金门、同安、福清、平潭、永泰、大田、泉州市),为历史上辖区范围最广的时期。

  1958年7月24日:划出同安县归厦门市。

  1959年8月15日:省政府决定恢复闽侯专区建制,福清、平潭、永泰三县仍划归闽侯专区。泉州时领十县一市(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莆田、仙游、金门、大田、泉州市)。

  1963年:设三明专署。5月27日省政府通知,划出大田县归三明专署辖。

  1967年:由于文革局势混乱,6月13日,中共中央决定对晋江专区(泉州)实行军事管制。6月30日,晋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1968年:9月23日,福建省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10月18日,原地委、专署和各直属机构印鉴停止使用。

  1970年6月18日:省革委会决定调整行政区划,划出莆田、仙游县归莆田地区,同时同安县划入晋江地区。

  1971年6月17日:晋江专区改称晋江地区。

  1973年7月23日:同安县复归厦门市。泉州时领七县一市(晋江、惠安、南安、安溪、德化、永春、金门、泉州市)。

  1978年3月29日:省委通知,根据《宪法》规定,省下按地区设立行政公署,作为派出机构。晋江地区革委会改称福建省晋江地区行政公署。

  1985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消晋江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泉州市升为省辖地级市,市府设在原公署所在地(市区庄府巷24号)。原县级泉州市改为鲤城区(县级)。1986年1月1日正式实行,泉州时领七县一区(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鲤城区)。

  1987年:析晋江县4乡镇置省辖县级石狮市(县级)。

  1992年:晋江县改为设晋江市(县级)。

  1993年:南安县改为设南安市(县级)。

  1997年:鲤城区析为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三个县级区。

  2000年:惠安县析置泉港区(县级)。泉州时领三市五县四区(晋江市、南安市、石狮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金门县、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