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升随笔275:筹码松动的风险,顺谈黑马量价关系(一)(2006-08-30 20:29:44)
上帖中最后说到要与股票结婚,那只是一个比喻。其实在实战中,只有买入以后,你才会感到买入前后的不同。在买入前,横竖觉得好,买入以后很快会发现问题所在。因此,当发现好的股票时,应该先试探性地买点看看,然后再继续买入。 机构主力一旦在底部成功吸筹以后一路拉升,只要它手中的筹码没有兑现,跟进的股民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不会有巨大的风险,持股待涨是上策。所以,股民在买入股票以后应该注意机构主力手中的股票出货没有。既然机构主力能够一路拉升股票,说明他们手中有大量的股票,到了高位兑换成现金才能完成一波行情的炒作。那么,判断主力是否出货是避免在顶部区域持股或者进场买入股票的风险。 通过高位换手,机构主力才能把股票兑换成现金,实现低买高卖的赚钱目的。多数股民出于本能的保护,一看到已经涨高的股票就怕跟进了,造成主力在高位出货不容易。怎么办?主力有办法,有计划地做股票。股民不买吗?好,机构开始把股价拍上去,看你们买不买?结果没有买入的人开始有些后悔,怀疑自己的眼光和能力(他们以为这是物理数学题做错了,没有意识到这是人为的操纵)。正在这时,如果机构能够养几位名嘴或者用钱买通几位名嘴或者名人出来告诉大家,此股基本面好,又签到几十亿美元销售合同,未来前景看好,还有资产重组题材等等。。。。。大家这下放心了,知道了此股还要上涨,明确了买入后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只等数钱了。。。哈哈。。。。。这时随着股价的上涨大家终于清醒过来,原来这才是大黑马呀,一涌而上跟进。股票终于放量了,主力趁着拉高股价的同时把自己手上的筹码交给了没有后顾之忧跟进的股民。这就是最理想和最普通的股票炒作过程。 作为股民,在这个最普通的炒作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其实很简单,有二条: 1、 2、 第一条是对人类的心理没有研究,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类的心理喜好误区。 第二条表明人太忠厚老实,从小老师培养我们“要听话”。 所以,当我们认为踏实的时候经常是危险的时候到了,因为我们的心理结构和大众的心理结构没有什么两样,我们怎么想的别人也会那么想。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训练自己与自己作斗争,习惯逆向思维,习惯反对自己,习惯不按自己的想法做。另一方面不能相信任何人,只能相信我们自己。 矛盾呀,既要与自己作斗争,又要相信自己。。。呵呵。。。。做人难呀。 好,只相信我们自己!问题又出现了。当股票上涨时放量了,我们并不知道在放量过程中主力是进货还是出货? 的确只从换手率上不能反映出主力是进货还是出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股票的具体走势和股票市场当时的行情状态来分析股民的心态和机构的心态。有了双方的心态就有了双方的想法和操作方向,这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条件。 但这样又玄了,市场状态怎么描述?股民心态和机构心态又怎么描述?目前为止,无法从数学上精确表达,只好从主观上感知和量度,只凭经验,极不准确。 怎么办呢? 有办法。我想起了三国时,陆逊收拾关羽的故事。陆逊的策略很简单,正面攻击不能成功,就从背面攻击,一举让关羽败走麦城,脑袋搬家。既然我们不能知道在放量时主力在出货还是在吸货,但是我们知道在成交量小时主力无法在短期内出货。所以,较低的换手率表明主力无法出货,特别是小换手率盘升的股票更无法出货。这就是主力的命门和死穴。因此,在实战中,只要换手率不高,没有明显的放量,就不必担心主力出货,安心持股才是上策。 怎样描述换手率不高呢?换手率的普遍标准是多大呢? 道升随笔275:筹码松动的风险,顺谈黑马量价关系(二)(2006-08-30 20:39:07)
道升随笔275:筹码松动的风险,顺谈黑马量价关系(二) 我们看日K线时容易被一两天的放量所干扰。在评价换手率时最好采用周K线。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2、 3、 4、 使用周K线观察换手率是最稳定的工具。我只教你这一招,相信你的炒股水平又会上升一大步。看似简单,其实里面深藏大智慧。在所以的技术指标中,周换手率应该算最重要的指标,它决定了继续持股还是减仓回避风险的重大生死问题。 在实战中,上面4点又可以归纳成两个方面: 1、 2、 最后,笔者挂几幅图算是结果今天的写作。 600315周K线上的买入点: 对应上图中买点的日K线位置.日K线看来有些乱,但周K线很清楚. 600315最后的结果: 妈的,郁闷.随便敲一小时的帖子也要分成两帖发,发帖时间超过了写作时间.新浪每帖文字好象不能越过2000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