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已经出现了恒流二极管,但是这种二极管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只是用于某些仪器仪表中作为电流的标准。然而近来随着LED产业的蓬勃发展,这种二极管突然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很多国外的大公司都开发出这种产品以供驱动LED,这是因为LED必须采用恒流源作为驱动的原因。下面我们将要深入讨论一下恒流二极管的性能和应用。
其内阻为Z,并联的电容大约为4-10pF。其典型的伏安特性如图2所示。
它在某一个电压范围内有一段恒流区间,在这个区间,流经的电流几乎不变,VL为到达IL的电压值,IL大约为0.8Ip,Vb为击穿电压值。但是实际的恒流二极管并不是那么理想。图3是美国Supertex的CL1恒流二极管的特性。它的电流仍然会随电压而有所增加。 ![]() 图3. 实际的恒流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恒流二极管的另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温度特性,温度特性通常用相对值%/°C或绝对值μA/°C来表示。这个温度系数通常是负值。其值取决于恒流的值,恒流值越大,温度系数也越大,通常在-0.4%~-0.6%之间。为了达到恒流的目的当然不希望电流随温度变动,所以通常需要采用温度补偿措施(图4)。
采用温度补偿以后就可以把电流的温度系数降低到很小的数字,例如Supertex公司的CL1的电流温度系数只有-8.5μA/°C。
用两个晶体三极管,也可以构成一个恒流源(图6)。
其电流为:I = Vbe/R1, 它虽然很简单,但是缺点是不同型号的管子,其be电压不是一个固定值,即使是相同型号,也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所以很难批量生产。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就采用结型场效应管来代替晶体管。同时在反馈回路里采用一个运放
其电流:I = Vin/R1,这个恒流源还需要一个基准电压Vin,最简单的基准电压就是齐纳二极管,所以也可以利用一个齐纳二极管和一个三极管或场效应管来构成恒流源。
其所恒定的电流:I = (Vd-Vbe)/R1。 ![]() 图8. 专门的恒流二极管结构 当一个反向偏压加到PN结的阴极和阳极时,这个恒流二极管开始导通,当反向偏压增加到VL时(见图2),其电流由于N区的体电阻也跟着增加,当电流增加到曲线的拐点时,在N区和P型栅之间形成一个耗尽层。这个耗尽层减小了N区中电流的路径也就减慢了电流的增加速度。结果这个耗尽层遇到了P型栅于是就产生了夹断效应,这使得电流变成恒定而几乎和所加电压无关,直到所加电压达到一个击穿点Vb。如果所加电压反过来,那么就相当于一个正向电压加到一个PN结,其特性就和一个普通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时一样。
其中4条管脚的恒流二极管主要用于可调恒流电流。
在这里,恒流二极管的作用就是要在输入市电电压变化时,保持输出电流不变。但是由于恒流二极管的耐压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它所能吸收的电源电压变化也是有限的。就拿100V耐压的CRD来说,用在220V市电电源里,都还只能对付有限的电压变化。220V经过桥式整流以后它的输出直流电压大约为264V。如果市电变化+10%,~-15%,就相当于整流后为290~187V,电压变化103V。已经超过其耐了。 假如所用的LED为80颗,那么总电压为264V,正好相当于220V经过桥式整流以后的值。这时候恒流二极管上没有压降,但是这时候它是不能工作的而至少需要10V压降,也就是要求整流后电压为274V,市电电压为228VAC。那时候恒流二极管压降为最小,功耗也最小,只有0.03Ax10V=0.3W,整体效率为最高可达96%(当然还要考虑整流器的效率,实际上还会低一些)。如果市电增高至242VAC,那么恒流二极管电压就增高为26.4V,其功耗也增加到0.79W,这时候效率就等于91%。 如果市电电压低于228V,是不是恒流二极管就不工作呢?并不是,但的确是不恒流了,这时候它和LED就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那就是二者的电压和等于市电电压经过整流后的电压。因为LED伏安特性的非线性,所以很难用公式来表示。总之,当市电电压降低时,LED中的电流就会随市电电压的降低而降低。其亮度也会跟着变暗。 下面举一个实测的结果为例,这是一个80颗3014串联的球泡灯,采用了5颗Semitek 的S-562T并联。它在不同的输入市电电压时,所测得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可知,当市电电压在200~225VAC的服务内变化时基本上可以保持恒流在27.1~27.8mA的范围内,而且效率在82.5%~95.79%范围内,即使在输入电压过低而无法恒流时,它的效率还能高达98-99%,这是采用恒流二极管的一个很大的优点。
5.5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 图12. 非隔离式电源原理图 这个电源的基本指标如下:
其实这个电源的核心就是一个恒流二极管NSI45025,以确保LED恒流在25mA。所以它只能用于小功率贴片式的LED。其中外加的集成电路NCP1014实际上是一个有源式的功率因数校正(PFC),可以把它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以满足美国能源之星的要求。输入端的L1,C1,C2是一个防电磁干扰EMI的滤波器。它的缺点是非隔离,所以220V会直接加到负载LED上。但是欧盟IEC 61347-2-13 (5/2006)标准规定在LED负载端电压不可超过25VAC或35VDC。所以采用非隔离电源是无法出口欧盟的。
但是这会增加成本,因为恒流二极管比较贵。另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一个晶体三极管来加大电流。图13表明了采用NPN和PNP三极管进行电流放大的电原理图。
它们实际上都是利用小电流恒流二极管提供三极管的基极电流,经过三极管放大β倍以后再供给负载。图14表明其输出电流和R1的关系。 ![]() 图14. 放大以后的恒流特性 其实这种方法在批量生产中是行不通的,因为各个晶体三极管的β有所不同,输出的恒流值也不同。除非对三极管的β值进行挑选分档,那也会增加成本。但可以用于对恒流值的精确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6.2 增高耐压 有不少现成的恒流二极管的耐压往往不够高,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两个或几个恒流二极管串联。同样这样成本就会增高。也可以用增加一些其它器件来提高。 1. 串联齐纳管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和恒流二极管串联一个齐纳二极管来提高耐压(图15)。
这种方法可将起始电压提高到齐纳二极管的电压V2,但是在低于这个电压时,也就无法恒流。
但是这时由于MOS管承担了大部分耐压,因而其功耗很大,效率降低。有一个实例采用了75个小功率LED串联后,再两串并联。恒流于34mA。在最高输入电压时,MOS管上压降达70V,功耗2.38W,还需要很好的散热器散热。
采用PWM信号调光以后可以避免由于改变电流而引起的光谱偏移。但是不能采用只有两条管脚的恒流二极管,而必须采用带有控制开断管脚的至少3条管脚的恒流二极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