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里的自我

 我思苑 2012-01-16

作者/顺顺/新浪博客


年少的时候,因为需要太多的感受和体验,我们也许喜欢若明若暗的暧昧,或者丝丝缕缕的含蓄。但随着年龄增长,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真想有一个人站到面前,直接拉起你的手说——走,咱俩一起闯荡江湖吧!这样豁然开朗的痛快,与年少时天壤之别。婚姻这个江湖,好多人都惧怕去闯,但又渴望去闯。渴望,来自于本能和内心的声音,惧怕,是因为我们受过很多伤痛,我们不敢轻易下决心。因为我们都认真、都执著、都真诚,一旦决定,就奉出全部。

人对感情的需要,随时都根据心境、阅历、生活进行着不断地调整,如果仍然还抱着年少时懵懂的梦想,其实那是根本就没有想明白自己是怎么一回事。

有一句话说:“女人要找到爱情,就先找到自我。”许久以来,我认为这个“自我”无非是经济独立、大脑独立,但我现在发现,有一个更宽泛意义上的“自我”,就是我们在找到一个人时,面对对方的那个自己,是不是我们发自内心去喜欢和接受的自己。也就是说,那个人,有没有让你发现一个更完善、更宽容豁达、更愿意付出而不是索取的自己。如果当你发现你在面对这个人时的心境,是你长久以来渴望和需要的,这个人,就是对的。所谓“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对的时间,就是经过对自身长久的审视,充分了解了自己,听到内心真正的声音,找到自我的时间;而对的人,就是找到自我的当下遇到的人。如果你超级幸运,这个人的一切可能与你的设想完全吻合,而或者你碰上戏剧般的跌宕,那个人与设想大相径庭,但这都不妨碍他确实是对的人。

这个时候,我们会觉得,以前经历的感觉和体验都是积淀,以前遇到的人也都不过是陪练。站在爱的博弈台上,只有一个对手,他让你更想证明自己的好,你的价值也因他的存在而体现。

纯粹,原来在爱和生活上并不绝对存在。以前我总以为纯粹意味着只从情感出发,而摒弃物质。现在看来,这个想法多么狭隘。每个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去爱上一个人,而爱上的原因,我们仔细看看,从来都不是纯粹的。否则我们不可能在一见钟情后,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需要眼前那个曾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人。如果我们仍然喜欢纯粹这个词,那就把他理解成“不要迎合、不要改造,只要尊重与理解”的一种良性的感情氛围吧。

前几天看《挪威的森林》,在那样一个“纯粹”的年纪,却那么无法去“纯粹”抉择,痛楚自然来袭。然而,只要真心,我们所做过的一切都没有错,然后我们选择的结果却不见得一定就是对曾经“纯粹”的交待。纯爱或许短暂和不可复制,但真爱却可以长久拥有。

好些人总是“声称”:“如果我爱上谁,我肯定会怎么样怎么样……”我想起从好友那听到的一种说法:声称答案。就是我们常常设想一种情况,然后声称自己在那样的情况下会有何样的反应。但事实是,我们常常因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有本能的回避、有求好的愿望,让我们并不真正知道自己能否会像声称的那样去做。处于各种压力下的现代人,越来越倦怠或胆怯于敞开心扉,也因此总是做不好去爱的心理准备,那又怎么会爱上一个人呢,又何谈付出呢!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对话自我,认清自我,然后找到自我,都再迫切不过了。当我们清楚认识了自己的好与坏,那我们的“好时候”就真的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