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表达的训练 如果你对自己的智力有足够的自信,只是苦于口头表达方面有问题,那么你就可以选择下面这种或几种训练方法予以改善之。 (一)发声与正音训练方法 发声与正音是口头表达的基础训练内容。这种训练要解决的问题是使人有良好的音质和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1.发声训练。 说话与唱歌有近似之处,都是托声显示的。所以,发声是重要的训练。不会发声,说话纤细无力,底气不足;或是提着嗓子,以喊代说,都是口头表达的大忌。应掌握以气托声、三腔(即口腔、鼻腔和胸腔)共鸣的发声方法。 良好的发声能力是以良好的身体素质、较好的肺活量和正常的人体发声器官作为基础的。好在这些基础性的因素都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完全可以通过训练达到要求。如果你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就进行肺活量的锻炼。最好的办法有两条:一是深呼吸,吸足气后闭气到不能坚持为止,然后再慢慢呼气,每天如此循环做几次;二是点燃一根蜡烛,看看你自己能多远的距离将其吹灭,能在5米以外的距离吹灭烛火就行。假如你的肺活量过关了,请你进行声音响度训练。办法可采取歌唱演员练嗓子的方法,也可以在海边、湖边、树林里、山上、空旷无人处高声呼喊。不过,最好的办法是在清晨跑步时(爬山也可),在气喘嘘嘘中高声说话和背诵文章。 2.正音训练 这里有两个含义。一是严格要求用规范化的语言即普通话来进行。因此,所谓正音,就是学会用普通话演说。想达到这一目的,最佳办法就是找出自己的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声母、韵母、声调方面的对应差异(翻字典、听广播都可),从中寻求纠正方言发音的规律。二是针对有些人吐字含混不清、不能归静的情况提出训练要求。这种人讲话往往人人觉得他舌头肥大或不灵活,有点像酒醉之人的谈吐。对于这种人,我们提出的训练办法是:由慢到快地去念“绕口令”;坚持做“活舌操”;进行方音辩正。 (1)“绕口令训练 据一些演说学家说,经常读、背“绕口令”,在口才、口语训练中既有趣,又有效。对纠正发音、锻炼舌肌十分有益。采用绕口令训练法,应该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短句到长句、由漫到快的程序。在读的时候,须做到“清、准、快、连”,即做到口齿清楚、发音准确、快速流畅、连成一气。绕口令可以一人单独进行,也可以多人进行。可以是节目,也可以是游戏。为训练方便,这里提供几组绕口令:
(2)活舌操 活舌操,是进行舌肌锻炼的口腔操。分以下七节。 第一节,嘴微开,舌头抵住上齿背,沿着上颚向后朝咽喉方向勾,勾得越深越好,但不要把舌系伸疼。 第二节,把舌尖放在下齿背,舌面拱起,用舌面沿着上齿向外突,同时,用上齿轻叩舌面。 第三节,双唇紧闭,舌尖顶左腮或右腮,最后,左右开弓交替向两边顶,由慢到快地进行。 第四节,舌头沿上下齿外围转圈,顺时针转几圈,再反时针转几圈。 第五节,将舌头伸出口外,舌尖向上卷,目标是够鼻尖。 第六节,嘴张开,让出空间使舌头做伸缩运动,做弹舌状。 第七节,嘴半张,伸出舌头做水平横向运动,使两边舌缘分别触到两边嘴角。 活舌操做起来似有不雅,可避开人做,此操坚持日久,舌头必会灵活如簧,口齿清晰流畅。 (3)方音辩正 用普通话来进行演讲,对于许多人来说,特别是对于南方人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说好普通话并不难,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定会达到目的。 一是声母辩正。 在21个声母中,着重要辩正的音是:z、c、s、zh、ch、sh、n、l。下面列出几个词组, 请反复练读,直到读准为止。(训练..... (二)矫正口吃的几种有效方法 有些口吃结巴者对获取演说能力没有信心,认为自己的“生理缺陷”已把自己拒之演说门外。如果你知道:古希腊的大演说家德莫西尼和现代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就曾经是口吃者,你还坚持自己的看法吗?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口吃仅仅是一种通过模仿和某种暗示所形成的不良习惯,并不是发音器官有病变性毛病或遗传性疾病,更不是口吃者思维力迟钝,通过训练是完全能够矫正的。下面介绍一种方法。 1.朗读矫正法 朗读能保持语言的连贯性,可以不断提高大脑皮层和发音器官的协调能力,有助于口吃的矫正。口吃者大都有说话时即表现得心慌性急、肌肉紧张、急欲把话快速说完的心理内驱力。为消除这一毛病,可以拿一篇自己熟悉的课文或文章来朗读。读前,把心情平静下来并使肌肉放松。开始朗读时,先慢速度进行并注意轻读每一句话的第一字音和句中词组的首字音。如这样一段文字:我们一定要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加强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加强同全世界人民的团结,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 2.写字矫正法 说与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位科学家要求口吃者把他们所写的一切都用印刷体规矩地写出来。这潦潦草草地写要多花费2—3倍的时间。据说有的口吃患者坚持这样写字一星期,讲话的节奏逐渐均匀,最后就不再口吃了。这是因为一丝不苟地写字会养成从容不迫的思维习惯。 3.字音纠正法 口吃的人有个毛病,即常对某些字的发音有困难。如遇到有声母b、p、m或zh、ch、sh的字音就口吃。口吃患者注意自己在哪些字上口吃,就把这些字单独记下来,进行专门训练。 4.体育疗法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经常做深呼吸对矫正口吃也很有帮助。这是因为口吃患者有个特点,说话时心情紧张,急于把话说完,造成气短,从而破坏语言节奏,形成紊乱现象,使口吃加重。所以口吃患者要经过体育活动,多做深呼吸,说话要慢一点,心情不必紧张,说不出来不硬说,停顿一会。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会使大脑皮层对发音器官的协调能力得到改善,建立起新的条件反射,使口吃的不良习惯得到矫正。工夫不负有心人。经验证明:只要持之以恒地练习,一般只要半年就可以把口吃矫正过来。 (三)朗读式训练法 这是美国总统林肯所使用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朗读来获得口才。其做法是: 1.低声朗读 林肯把历代学者、诗人和其他优秀人物的著作当成益友,通过低声细吟慢读,与作者作心灵上的无声交流。他往往选择最精彩的作品慢慢地、细细地低声朗读,悉心领会其含义、气势、节奏乃至神韵。他备了两本拜伦的诗集,一本放在办公室,一本放在家中,经过年长日久的反复诵读,两本诗集都被他翻得皮破页卷了。真可谓“读破拜伦两卷书,万千精蕴自得知”。 2、高声诵读 经过低声诵读,林肯对作品加深了理解,也相当熟悉了。接着,他就高声诵读,进而背诵。他常常高声背诵拜伦、白朗宁的长诗。进入白宫后,还常常放声朗读、背诵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哈姆雷特》等名剧的大段对话。在看戏时,他甚至能够随口评论演员念词的正误,同时说出他本人的解释。高声而有感情地朗读,对这些优秀作品理解得更加深透,记忆得极其牢固。对其中的佳句,在演说或交谈时,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3、快速朗读 把作品读熟以后,林肯就试着快速朗读,限定时间,逐次加快速度,快而不乱,快而不错,最终做到—口气把一长段诗歌毫不停歇地背诵出来。这样,既训]练了他高度灵敏的思维,又训练了他极好的记忆,还训练了他一种卓越的本领一一能在演讲中把一长串优美的语句倾斜直下,如急流飞瀑,奔腾万里,气势磅瞒。 4.模仿脚色朗读 林肯经过选择优秀剧本,把自己当做演员,“研究各种不同人物。”模仿不同角色。反复朗读,表现出不同的语气、语调和种种神态。他曾经给当时的名演员哈凯特写信到:“我曾读过莎士比亚的几部名剧,比任何一个非职业的读者都熟悉……”这使得林肯在演说时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人物的说话腔调,大大增强了演说的生动性。卡尔-桑德斯堡曾在《林肯传》中这样描绘林肯:“他会扮演各种鬼脸,会讲滑稽的故事…… 5、面对听众朗读 林肯很喜欢把经典作品片段有声有色地读给别人听。他千方百计争取听众,力求面对面地读给人听。他会公开大声朗读,他会临时找人当听众。有时他午夜醒来,会随手拿起枕边的诗集念起来。一但发现特别美好的句子,他常常只穿睡衣,兴奋地跳下床来,还把一首首他认为最奇妙的诗高声念给秘书听。读得抑扬顿挫,像是作者本人在与人畅谈似的。 林肯朗读的毅力是惊人的。他从青少年时期起,到25岁就当选洲议员,47岁成为副总统候选人,52岁担任总统进入白宫以后,一直坚持朗读优秀文学作品。即使在南北战争那段最繁忙的岁月里,他都忙里偷闲朗读一些作品。正如马克斯所称颂的那样:林肯在“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目标。”可以说,他一生时时伴随着演说活动也时时伴随着优秀作品的朗读。朗读,是林垦从演说家迈向总统宝座的成功之路。当然,林肯学会演说还用过其他多种方法,如,去法院旁听、归途中面对树桩、玉米杆等做模拟演说等。朗读对他训练口才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一点则毫无疑问。 (四) 梯级陈述性训练法 除了朗读训练法之外,我们还可以进行更高级的训练方式。如:复述、描述、解释、阐述、归纳综述等。 1.复述 这是从书面表达向口头表达转移的训练形式。训练方法可以先看过一篇材料或文章后,进行提纲式复述,也可以就文章中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细节复述;最后,对全部内容进行完整复述。复述的依托材料除书面材料外,还可以借助录音、广播、电视、响声、讲故事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模仿式复述,,还可以像鹦鹉学舌那样进行。 2、描述 这是逐步摆脱依托材料并注入主观想象和感情色彩的陈述训练。如果复述所借助的是书面材料的话,那么,描述所借助的就是末形成文字的事件或经历,或有文字记述但完全口语化了的故事、小说、报道、电影情节。 描述,不能是平铺直叙的诉说,而要把绘声绘色的艺术性语言技巧融入描述,力求做到形象、具体、吸引人。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描述理解为做口头文章。如果你对自己身临其境的场景进行得体而优美的现场描述,这是不错的口头文章训练办法。 3.解释 这是由外在的形象性描绘转入内在机理的说明性训练。解释不能像描述那样自由发挥,这给说者增加了某种限制。言之有序、抓住关键、深入浅出是演说释义的基本要求。训练办法可以是对你所熟悉的事物、新发明、新技术作言简意赅的解说和说明。 4.阐述 这是梯级陈述训练的深化。形象的描绘、客观的解释已显得肤浅。到此,我们应该进入对自我思想和抽象整理的阐发训练。训练办法是:把你赞成或反对的事列出几件来,然后依次说出你赞成或反对的理由。如果想要认真扎实地选择,请把理由由浅入深写下来,而且尽可以多写几条。整理好后背诵下来,最后口头阐述出来。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劝阻、安慰、说服工作活动,也有锻炼阐述能力之功效。 这种训练的目标,是使人具备快速捕捉、提炼陈述要点,在最短的时间过滤、浓缩讲话,并有快速斟酌表述语言的能力。训练办法可以两条途径进行:一是随时随地地归纳别人的讲话或文章、作品的主题。二是进行“口授电文”“口授新闻稿”式的讲话。 |
|
来自: chuntufeiyang > 《李真顺—魅力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