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聋儿康复中心纪实——“我会说话了”

 超凡子 2012-01-19



山东省巨野县残联聋儿语言康复中心校长蒋美英纪实

“我会说话了”


             “01”为智能对象-1 副本.jpg




1994年7月,蒋美英高中毕业,那年她正好20岁。第二年她应聘到当地一所武术学校做文化课教师。在这里,经热人介绍,她认识了来自麒麟镇杨官屯村的青年吕其勇,不久他们携手走进婚姻殿堂。 1998年4月,蒋美英顺利产下一个7斤多重的男婴,给他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吕冉,希望他象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预祝他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世事难料,当孩子长到9个月的时候,蒋美英偶然一次逗小吕冉玩,突然发现儿子表情显得呆板,她大声叫儿子吕冉的名字,可再也不见有任何反映,蒋美英心里掠过一阵恐惧,着急地对丈夫说:“儿子好象听不见声音了。”丈夫吕其勇惊慌地问了一句:“不会吧,以前好象一直都能听见啊?”于是夫妻俩反复大声地呼喊吕冉,可儿子对他们的呼唤无动于衷。蒋美英一下子感觉天旋地转起来,她和丈夫慌慌张张地抱着孩子去医院,医生询问了情况说:“这孩子是聋了,药物性耳聋。”蒋美英哭着求医生:“聋了,这不可能吧,儿子才9个月。”蒋美英和丈夫吕其勇又抱着孩子跑了多家医院,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做了核磁共振检查,最后的结论依然是感音神经性耳聋,为药物中毒性重度耳聋。专家建议对她说:“你孩子凭药物或其它治疗措施已没有什么效果,唯一的希望就是语训,即通过为孩子验配大功率助听器,进行语言强化训练,让聋儿不哑,挽救他的语言功能。”

    当时正是学习说话的最佳年龄,为了不耽误孩子,蒋美英夫妇又求亲告友,借钱为儿子配备了助听器。然而,由于儿子是重度耳聋,助听器仍然不能使他完全感知声音世界,必须进行强化语言训练。2001年9月。蒋美英做了一个在常人看来固执任性而大胆的举动,她扔下热爱的教学工作,把可爱又可怜的儿子丢给年迈的婆婆,自己只身赴全国一些大中城市寻找进行聋儿语言训练的地方。她在心里默默祈祷有一个奇迹会发生,一定让儿子学会说话。在以后的两年的时间里,济南聋儿康复中心就多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学员,每天天还未亮,早起晨练的老师、学员会发现,教室内外早已被一位年轻的妇女打扫得千干净净。时间久了,大家都知道了她叫蒋美英,并不是中心招来的勤杂工,而是康复中心的一名学员,慢慢地都知道了她的经历,她的遭遇。两年来,蒋美英几乎包揽了康复中心的卫生勤杂工作。每天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然后选在教室最前面的位置坐下,为的是能听准老师发出的每一个字母和音节,为的是能看清老师表达的每一个口形及动作细节。在校期间,蒋美英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让孩子认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努力挽救他那几乎已经丧失的语言表达能力。教他说出每一个字、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都是那么因难,需要百倍的耐心,一遍又一遍地大声重复,大声地诱导他发声。儿子看着她嘴,吃力地模仿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她日复一日耐心细致的语训,有一天,奇迹发生了。当时,蒋美英给儿子买了一点小食品,他是那么开心,还知道把食物送到母亲的嘴边,兴奋而吃力地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妈……妈……吃…”这时,蒋美英忽然发现孩子懂事了,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慰藉和欣喜。以后语训,对蒋美英似乎轻松多了,她重新找回了往日的自信。她知道儿子想听见声音,发出声音,就象所有的孩子要吃饭、要喝水一样,是正常的需求。人世间还有什么比亲生爱子听不到母亲呢喃爱语更为不幸呢?蒋美英渴望让孩字听到自己急切的呼唤,渴望让孩子学会开口说话,更渴望让孩子在欢声笑语中幸福快乐地长大。

    农历正月十六日蒋美英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来人叫侯养运,家住嘉祥县仲山乡杨楼村,他有一个聪明而漂亮的女儿叫侯美丽,而不幸的是孩子已经6岁了,却还不会说话,不会叫一声爸爸,说着说着,30多岁的大男人竟呜呜地哭起来。侯养运多方打听,听说巨野县有个妇女叫蒋美英,她的儿子是聋哑儿却能说话,还会拼音、读儿歌、写字。听到这个喜讯,侯养运兴奋地象个孩子一样,他通过多方打听找到了蒋美英。又是—个不幸的家庭,又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蒋美英早明白了来人的意图,她动了恻隐之心。“收下这个可爱又可怜的小孩子吧”,她在心是里说,“那么自己的小吕冉怎么办,孩子刚有了好的开始,接纳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会不会耽搁自己的孩子呢?”蒋美英犹豫了一下,但看到面前高高大大的汉子难见的泪水,难言的苦痛,蒋美英这个柔弱的小女人,再一次表现了她的执着和坚强,她郑重地点点头,说:“把孩子交给我吧,我想孩子会说话的。”从此,蒋美英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

对待小美丽她甚至比自己的儿子还亲,她用同样深厚的母爱滋润她受伤的心灵,她也用同样深厚的母爱引导她去感知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教她说每一个字、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蒋美英都需要付出双倍的努力和汗水,需要忍受常人难以理喻的耐心和枯燥。然而听到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发出的声音越来越甜润,蒋美英美丽的嘴角挂上了一些欣慰的微笑。在以后的日子里,蒋美英接到很多的电话,接待过很多素不相识的人的来访,说的都是相同的或相似的原因和理由,慢慢地蒋美英简朴的农家小院里已接纳了九个聋哑儿。


目前她的家已经变成了一所学校,得到了巨野县残联的大力支持,成立聋儿语言康复中心,现有60余名聋儿在这里接受康复训练。从办学至今,先后有40多名聋儿在这里康复,走出无声世界,现均已转入常规普通学校就读,深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2011年学校为了真正解决孩子们以后的生活出路,另辟蹊径特地聘请了杂技表演教练,对热爱杂技、年龄稍大的孩子,利用学习文化课的间隙时间,进行杂技表演训练。以便今后向专业文艺团体输送表演人才。


“02”为智能对象-1 副本.jpg

(蒋美英在安慰一个在训练中受伤的孩子)


现在的蒋美英也显得越来越自信,她相信通过自己的语训,聋儿就能够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就可能够回归健全人的社会,就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想到自己能改变这些孩子一生的命运,一种洋溢的自豪感在她心底油然而生。   

如今,孩子们对有声世界的梦想真的成为现实。蒋美英,这个柔弱而坚强的母亲,以浓厚的母爱和她特有的人格魅力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母爱的人间真情的故事——岁月无痕、母爱无声。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那苦痛和艰辛,那博大、那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母亲其实是一种岁月,从绿地流向一片森林的岁月,从小溪流向一池深湖的岁月,从明月流向一片冰心的岁月。

本文根据高志修  袁存金的报道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