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造字与英语字母造词构建原理比较分析

 聽雨軒sjh 2012-01-20

汉字造字与英语字母造词构建原理比较分析

李玉贵

(上海科技学院外语系201800 中国上海)

  论文摘要:

  汉字属于典型的象形文字,但从英语和英语字母的起源来看,源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根据认知语言学图式论,原型理论(prototype)和意像图式理论(image schema)可以研究英语的字母和英语词汇的象形和会意的理据。基于理论上的研究,本文对英汉语文字产生的过程及其结构构建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研究,这对于进行语言文字学、语义学研究以及词汇学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汉字造字;英语字母造词;构建原理;比较分析

  众所周知,汉字是世界上典型的象形和会意文字,英语属于字母文字。从表面上看,这两种文字在造词和构造方面没有任何之间的联系,但从内涵上来研究,在文字的产生和文字的构成方面汉语与英语存在着可比性研究。本文笔者在多年的英语词汇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大量英汉语词汇构建比较研究中,发现汉字和英语词汇都来源于象形文字;汉字和英语词汇在构建词的意义方面都有象形和会意原理。其理论依据为认知语言学原型论、意象图式论和符号学相似论。图式论认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恢复或构成意思。图式是人头脑中存在的知识的单位。根据这一理论,笔者认为:无论汉字还是英语词汇在创造自己文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原来的语音单位的基础上,依据头脑对事物的图示印象和经验积累的一种反映。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心理符号,它已特定的方式与人类的心智和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中。而心智和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都与人类的认知能力有关。运用原型理论(prototype)和意像图式理论(image schema)可以研究汉英语的意义理据。根据语义学中的象似性理论对“实”与“义”的论述,文字作为语言意义表达的载体,它的“义”应该和客观世界的“实”是相一致的,是象似的。进行汉英语文字比较研究将对英语词汇学、语义学研究以及英语词汇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汉字的产生与英语字母的产生比较

  1、汉字的原始文字

  文字发明前的口头知识在传播和积累中有明显缺点,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划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划。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形成。

  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种符号中,部分特征与甲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此外,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河南贾湖距今8000年前龟甲上的几何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
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从历史角度来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更可能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2、现代汉字形成

  小篆笔划以曲线为主,后来逐步变得直线特征较多、更容易书写。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汉代以后,汉字的书写方式逐步从木简和竹简,发展到到在帛、纸上的毛笔书写。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迅速出现,不仅满足了公文和日常需要,还形成了浓郁东方特色的书法艺术。古代印刷术发明后,出现了用于印刷的新字形宋体,在现代又陆续出现了黑体、仿宋体等字形。

  3、英语字母的产生

  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图形文字,称为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因此大约在3400年前,埃及人又演化一种写得较快并且较易使用的字体。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讳早期的那种象形文字了。若不是因为拿破仑大军入侵埃及时,随军的法国古文字学家们的那次发现,极有可能至今考古学家们仍无法辩认这种文字。

  1799年,这些法国古文字学家们发掘出一块文字的黑石碑。碑文用3种文字写成,分别是希腊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后期的埃及文字。一位法国古代语学者吉恩·保罗·商博良研究了这些文字,并设法释读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商博良释讳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方法是:对石碑上的文字进行比较,先设法挑选出有最后一个法老王族棗托勒密王朝时期的象形字,随后再想方法辩认出其他象形文字的词意。商博良于1822年将自己的发现公诸于众。罗塞塔石碑用3种文字记载了同样的内容,因此成为释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所在。法国名将拿破仑·波拿巴在埃及地行过一场重大的战役。为了研究埃及文化,拿破仑派遣的历史学家们又发掘了许多古代遗址。几乎在古埃及的所有遗址里,都留有大量的象形文字,无论是墓室、庙字或廊柱,都无例外。据估计,单是埃德福神庙的象形文字,一个人花上20年也无法完全抄录。这些象形文字,记载了法老的丰功伟绩,也反映了臣民百姓的生活细节。

  公元前2000~前800年间,地中海海上贸易十分繁荣的腓尼基人,以埃及象形文字为基础,创造了腓尼基语的字母表,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希腊人又以腓尼基语的字母表创制了从左至右写的24个字母的字母表,alphabet的词源即为希腊语的alpha(α)+beta(β)。

  罗马字母表的确立得力于公元前800~500年间十分活跃的伊特拉斯坎人,字母表的读法便是由他们的读法而来。

  古罗马人用拉丁语书写的字母表,是现在A~Z的26个字母中除去J,U,W后的23个字母,G是罗马人为了与c的音[k]区别,表记[g]音而发明的字母;进入10世纪后,U从V中独立出来,11世纪,为表现[w]音而采用了w;15世纪,J从I中分离出来。在罗马帝国统治英格兰的过程中,古日尔曼民族在他们所使用的茹尼克(Runic)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古英语书写符号。

  现代英语在一部分单词的词首保留了一些字母用来表示英语词汇的意义。而一些单词在社会进化中没有发生变化,在单词中确实保留了古埃及象形和会意的特征。如: “eye”(眼睛)一词就是典型的象形单词,y 象征人的鼻子,e 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睛;所以在英语字母中,小写字母“e”来表示人“闭合”的“眼”。再如: “sleep” 一词就是典型的会意单词。“S”象形人的睡觉的姿态(人睡觉的姿态大部分都是“S”形),“L”表达“平面”,“ee”表示人闭合的双眼,“p”表示向外“吐气”。那么,整个单词的意义为:“人躺在平面上,双眼闭合,又向外吐气——睡觉。” Level 一词是个典型的会意词,象汉字的“平”,在“会意”构词上,是一样的。“V”字母是“上大下小”,这种的物体是立不稳的,只有两边一样,才能“平稳”、“水平”。

  从以上的英语形成可以看出,英语字母的起源毫无疑问是希腊字与罗马字,而希腊字,罗马字与古埃及字有很大的关联。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古埃及的人们就在使用文字(象形文字)表示神,人,动植物,自然界的形态(山河等),来表示装饰品,武器,农具,日用品等的形状了。该象形文字不仅给现在的字母表,还给阿拉伯文字,印度语族文字带来了影响。埃及人在用被称作纸草(papyrus)的植物所制成的纤维上书写文字,paper这个词便源于papyrus。

  为什么汉语与英语的文字在最初构建时都根源于象形文字?这个问题笔者在另外一篇文章《英语字母和单词相形与会意的理据研究》(发表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 第7期)已经阐述过:“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人们的大脑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还非常模糊,只能借助对事物最原始的形体和认识,产生相似符号。”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汉字和英语单词的书写符号都起源于象形文字,它们在形和意的组合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用不同的书写符号和按照不同的构造来表示相同的概念。

  二、汉字与英语单词的构建原理比较

  1、汉字造字原理

  六书是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这个汉字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指事 :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如卜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

  形声:此乃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这个字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样的发音(也有的只有声母一样),表达不同的事物。但形声字,也因古今语言音韵变迁,不少古代同类形声字在今天的官话已无共同音素了。

  会意 :这个造字法,是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使衍生出新的含意。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都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

  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怎么说呢?此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诗经的《大雅?朴》亦云:「周王寿考。」。苏轼的《屈原塔诗》也有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一语。其中的「「考」皆「老」意,特别注意的是,后代的文字学家针对许慎的前述的定义也作了大量的解释。其中包括「形转说、声转说、义转说」三类,只是这三种说法有人认为不够全面,当代古文字家林沄先生也有解释说「转注」就是一个形体(字根)记录两个读音和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例如「帚和妇」与甲骨文中的「母和女」等等。

  假借:这法简言之,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一般来说,是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可见于甲骨文),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闻,本意是用耳朵听东西的意思。例如《大学》第七章中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但后来被假借成嗅觉的动词(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错用)。

  总结以上六书,前四项,「造字法」也;后两项,「用字法」也。这六个原理,是古代文字学学者归纳出来的字学理论。其所含汉字构成法则,是长期演化而成的,不是任何一个人独创的。

  2、英语造词原理

  英语词汇在组建中可以分为派生法、合成法、转类法、拼缀法、截短法、首字母缩略法。

  派生法。 派生法可定义为通过给词干加构词缀的一种构词方法,词缀主要包括前缀和后缀。如单词Agree原义为“同意”加上前缀dis-变为disagree “不同意”,因dis-前缀表反义。change 意思为“改变、变化”加上后缀-able 变为changeable“可改变的,可变化的”。因为-able表示“能够,可以”。前缀一般不改变词干的词类,只对词干的意义作进一步的修饰。后缀的主要功能是改变词干的语法作用,即改变词类。

  合成法。合成法就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根词合在一起构成新词的方法。如单词airline“航线”是由单词air“空气”和line“线”构成。Daydream“白日梦”是由单词day“白天”和dream“梦”构成。

  转类法。转类法就是将一种词类转化为另一种词类构成新词的方法。如poor原为形容词“穷苦的”,前加定冠词the后变名词“穷人”。

  拼缀法。拼缀法就是将两个词的一部分或一个词和另一个词的一部分合并起来构成新词的方法。如单词workfare“工作福利”是由work“工作” + welfare“福利”合成,再如skylab“太空实验室”是由sky “天空”+ laboratory“实验室”构成。

  截短法。将原词的一部分截短,只用剩下的一部分,这种方法叫截短法。如dormitory“宿舍”现都写成dorm,advertisement“广告”截短为ad.

  首字母缩略法。首字母缩略法是将社会组织、政治组织、特殊的名词词组或者技术术语连起来构成新词的方法。

  如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ies

  实际上,无论汉字造字还是英语造词都有一定的相似性。汉语有象形文字,英语也有。如:汉字 “目”和英语单词? “eye”。汉语和英语都有会意词。如:汉字“睡”,目垂下来便是睡。英语单词“sleep”意为:人S形躺在l平面上,双眼闭上(ee),向外吐气(p)。汉语中的形声字就相当于英语中的派生词,汉语是运用[形旁+声旁]来构建一个新词,英语是在[前缀+词根(+后缀)]来组词。汉语中的指事构词和英语中的部分派生相一致。如:汉语“刃”字,是在“刀”字的口上加点来指事为“刃”;英语主要在词首加 “a” 或“a+辅音字母”构成。如:a+lone=alone, ap+point=appoint。

  三、汉字的结构与英语单词的结构构造原理比较

  1、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构建比较复杂。汉字由一个或以上的字根、在特定的空间、配置在一个正方块内而组成,因此有方块字的别称,属于多维空间。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占了汉字的90%以上。合体字的常见组合方式有:上下结构,如「笔」、「尘」;左右结构,如「词」、「科」;半包围结构,如「同」、「趋」;全包围结构,如「团」、「回」;复合结构,如「赢」、「斑」等。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从结构上来看,汉字有以下特色:

  单一字内就有很高的信息密度,在表达同样的事物时,可比表音文字用更短的篇幅表达同样的讯息,所以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

  一个汉字乃由四百多个表意象形字母为基本字根,如金、木、水、火、土等,像积木一样组合而成。

  一个未知文字的含意,可拆字,从组成字根以及空间的配置推断出其字义。当时代演进出现新事物难以用词的方式来表达时,也能以字根组合原则,合成出新字来用,例如中文的铀字,就是近代为了表现一种新发现的化学元素而新造的字。

  汉字组成的字根空间配置对字义有影响:如同样是「心跟亡」的合体,左右排是「忙」,上下排是「忘」,排列不同,导致不同含义;文字右边有「乂」这个字的部件,这表示右手(手的左偏旁表示左手)持某物对左边字根作某事(金文、甲骨文考古的发现),如果右手上面拿东西就变成「攵」,有这个字根的,几乎都是攻击性或是用暴力达成某件事,例如攻、败、敲、收、散、政、牧、敕等等。

  2、英语单词的结构

  英语词汇构建比较简单,是按照直线运行进行构建单词的,属于一维空间。英语词汇派生词汇在构建中可分为“词缀+自由词根”和“词缀+粘着词根”。词缀不能独立使用。“词缀+自由词根”中,自由词根可以独立使用。如:reuse 是由前缀re+自由词根use构成的。use一词可以独立运用。Progress 一词由前缀Pro+词根gress构成,gress属于粘着词根,不能独立使用。无论是自由词根还是粘着词根都可以和词缀进行组合,构成一个个新词汇。如:gress前可以加:re+gress=regress; con+gress=congress; ag+gress+ion=aggression; e+gress+ion=egression.

  合成词在组合中的词都是属于独立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组词方法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根据社会的需要,人们组合成更多新的词汇。如:walk+man=walkman; green+bill=greenbill 等。

  英语词汇在转类过程中象汉语一样,词的音和形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如:help 名词(帮助)在转类到动词help;汉语我们可以说: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名词)我们也可以说:他帮助我很大。(动词)但英语有些词汇在转类过程中,音发生了变化。如:in'crease(n.)---'increase(v.)

  拼缀法在将两个词的一部分或一个词和另一个词的一部分合并起来构成新词时,剩余的部分失去了意义。如move+hotel=motel中-ve和-tel都无意义可言。

  英语词汇中的缩略法是采用每个组合词汇中的首个字母构成一个新词的。如:the USA=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the UK=the United Kingdom.而汉语往往采用一个词的组合中的首字和尾字或词组组合成一个新词。如:“美利坚合众国”简称为“美国”;“中国石油化学集团公司”简称为:“中石化集团公司”。

  形成汉字和英语词汇如此构建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的民族的不同的思维所决定的。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反复认识,在头脑中产生概念,然后运用概念做出判断,再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思维过程。思维是人的头脑反映外界事物的认识活动;而文字则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思维和文字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作为思维的主体,其思维形式是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的。因此文字构建的过程,不仅体现了事物的原始状态,而且更重要的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即思维过程。

  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把天、地、人和自然、社会、人生放在整体中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注重整体的关联性,而非把整体分解成部分加以逐一分析研究。中国人向来就有“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意识。从中医疗法(综合疗法)、综合性艺术、对联和诗句中的对偶辞格的频繁使用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反映出中国人重整体和谐的心理文化。而英美人在以上方面都注重个体、重分析。英美人注重从事物的本质来把握现象,对事物整体加以分析。英美人分析性思维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等,并把两者分离、对立起来,分别对这个二元世界做深入的分析研究。

  中国人思想上注重实践经验,注重整体思考,因而借助直觉体悟,即通过直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直觉思维强调感性认识、灵感和顿悟。而英美人的思维传统一向重视理性知识,注重分析,因而也注重实证,主张通过对大量实证的分析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

  形象思维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中国文字是意象性语言,文字符号具有象形、会意和形声的特点,而且注重“意在言外”、“意出言表”,注重语言背后的“意”和“象”,以形象符号隐藏意义,把意象看得比语言更重要。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是“线形的,往往以直线推进的方式,进行严密的推理分析,在文字表达上表现为先表明词义、点明基本意义,然后再依次说明具体意义和词性,这些词尤其以派生词为主。

  总之,东方汉民族在思维上属于环性思维,从多维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形成了汉字在构建上的方快字。而西方民族在思维上属于线性思维,从二元的角度来感知他们存在的世界,从而在文字构建上形成了直线性的一维构建结构。

  四、结论

  词是语句的基本单位,通常所说的话都是由一个个词构成(陆国强,1983年)文字或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目前无论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遇到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词汇,通过本文以上几个方面对汉语汉字与英语词汇的比较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汉字和英语词汇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借助于两种语言在构字方面的共性,提高我们认识英语词汇、学习英语词汇和使用英语词汇的水平。进行汉语语言文字和英语词汇对比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属于语言文字学研究领域,笔者真诚地希望专家学者一起来探讨这个新的领域。

  参考书目:

  [1]Anttila, Raimo&Shelia Embleton. Iconicity in Languag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4.

  [2]Bierwisch,M. Foundations of Language,1976.

  [3]Chafe,Wallace. Mean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0.

  [4]王 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王 寅 《英语词形词意辨析》,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83。

  [6]王 寅 《英语词汇速记教程》,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

  [7]王 寅 《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与补充》,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8]许 慎 《说文解字》,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

  [9]陆国强 《现代英语词汇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0]汪榕培 《英语词汇学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1]汪榕培 《英语词汇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2]苟志效 《意义与符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13]文 旭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载《外国语》1999年第一期。

  [14]杨自俭 《英汉语比较研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5]张维友 《英语词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