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景山八大处只是个爬山的地儿?没那么简单!

 雨下云 2018-05-18

咱石景山的邻居们对于八大处肯定不陌生!

西山地界一天然美景,

带家人、约朋友,登高爬山!

其实除了登高爬山,

这里可还是一座风水宜人的佛教寺庙园林

这里的每一处,都藏着故事与传说


因有八座古刹而得名

古人有赞曰“三山如华屋

八刹如屋中古董

十二景则如屋外花园


有一点,就算是咱石景山的邻居们

也不一定都清楚~

八大处香火特别旺!

每逢初一、十五

会有数万香客来到八大处上香祈福!



有据可考,历史上西山八刹香火鼎盛!

特别是灵光寺、香界寺等多座历史悠久的寺庙!


今儿,小编就给大家说说这个八大处登山祈福攻略!


咱先说说交通



01

公交地铁出行


乘车路线:347、958、389、598、972路直达

地铁一号线玉泉路站389、八角游乐园站598直达、苹果园站972直达。


    

02

自驾出行

自驾车:西五环八大处出口,沿途有路标,5分钟即到。


驾车前往的朋友也不用担心停车的问题!在八大处附近至少有2个大兴停车场!在人流量增大的情况下,交通部门还会将道路两侧化成临时停车位!



由于初一十五上香许愿的朋友多!小编想,如果您住的离八大处不远,就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前往,避免交通拥堵!


驾车的朋友请服从现场交警指挥,注意交通安全!


第八大处门票

成人票:10元

学生票:5元


开放时间:

旺季:(6月至10月)6:00-19:30

淡季:(11月至次年5月)6:00-18:00


如果你您是来这里上香祈福的,小编建议您早点来!赶着8点来钟就进到公园内!因为上香的人太多了,甭管买香还是上香,咱都还的排队!


如果您是来八大处拜佛烧香的!那您进到公园里,就要直奔二处啦!一般来到八大处许愿的朋友,大多都是奔着求平安、求事业而来!


求平安、求事业


八大处

八大处拥有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庵、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这八大古刹,各有灵验。


其中,证果寺是八大处最古老的一座寺院,这里可祈雨。


灵光寺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佛牙舍利,为佛教圣地。在这里请玉观音护身符,既能保佑平安,又能开运吉祥。而且非常灵验。


为什么上来就介绍二处,而不是一处呢?


八大处的一处长安寺,建于明弘治十七年,明代特色建筑,清代建筑官式典范!


虎头山山脚下,苍松翠柏深处,掩映着一座丹墙灰瓦的四合院落!可惜这座曾经的西山名刹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里面的五百罗汉雕像今已无存。


现在长安寺并不对外开放,游人只得徒留念想。因此来到八大处,只能过足另外七处的瘾。


所以咱们的登山祈福从二处开始!


二处灵光寺,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年)


灵光寺算作八大处现存最重要的一座寺院,最初叫“龙泉寺”,后来改称“觉山寺”,明正统年间扩建后才最终改为“灵光寺”。


游走在八大处,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到灵光寺的人特别多,


人人各怀心事,虔诚地在灵光寺前烧香拜佛,用“香火鼎盛”来形容一点不夸张。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座八角十三层密檐的佛牙舍利塔。


佛祖释迦摩尼圆寂后共得八万四千颗舍利,其中一枚就在这里!


因此灵光寺便成为了全世界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地方,不少外国元首,特别是东南亚各国领导人,都会特意来这里瞻礼佛牙舍利。


看看这全是排队准备吃斋添福气的朋友!


每逢阴历初一十五,八大处都会在二处对来上香祈福的朋友施斋饭!

不少朋友还是慕名而来,吃斋添福气!


一个馒头、一碗素菜品!

别看只是一碗素食,但却有人生百味哦!


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

既不为喜欢的饮食而贪心,也不为不喜欢的饮食而厌烦。


可能对于很多上香祈福的朋友来说!

灵光寺吃过斋饭可能就要打道回府了!

其实,如果您有体力,可以继续往上走!


三处


三山庵

建于金天德三年(1151年)

布局精巧、构筑工美的四合院落


从灵光寺往三山庵走,会感觉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寺庙。


尽管离灵光寺不远,三山庵却极为安静,庵门格外小巧精致,论知名度显然比不上二处的灵光寺,但却有一种让人平静下来的力量。


若是仔细观察,这里也有不少有趣的细节:庵内有一口用于祈福的钟,敲击发出的声音格外洪亮绵长;


旁边有一座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思考禅理的雕像,不仔细看肯定发现不了,原来系在菩提树上的小纸条可都是真纸币!



四处


四处大悲寺

建于北宋或辽金时期(约1033年)

殿宇依山势递升,错落有致

大悲寺内的文冠果树,曾引得不少文人墨客纷纷前来欣赏。相传寺内有一位姓文的和尚常在树旁读经作诗,神奇的是,他发现只要绕着这棵冠果树转圈,就会文思泉涌,灵感即至,于是人们便把这棵树誉为文冠果树。


山门殿有石额“敕建大悲寺”,为康熙帝御笔,殿后为大雄宝殿,供三世佛,两侧“十八罗汉”雕像相传是元代著名雕塑家刘元的杰作,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五处


五处龙泉庵

建于明仁宗洪熙乙己(1425年)

又名龙王堂,夏日凉爽异常,极宜消暑

它的故事要从顺治二年(1645年)开始讲起,当年顺治帝在这里发现了一泓清泉,便依此修建了一座龙王庙。跟三山庵相比,这里的庵门更加小巧。


入山门后就能看到一座方池,泉水从龙口吐出,这就是所谓的“龙泉”。泉水经化验为天然高锶矿泉水,且四时不涸,建在此处的“龙泉茶社”也因此声名大噪,在京城影响极大。


要是在这里看到有人拿着好几个矿泉水瓶接泉水或溪水,不用觉得奇怪,八大处的水可是出了名的好。


冰川漂砾,八大处里不少看似毫不起眼的石头实际上来头不小。


从龙泉庵走向香界寺的路上,沿途会发现一个小亭子,别着急赶路,这里值得你驻足旁观,也许你会奇怪,这块其貌不扬的大石头为什么值得用一个亭子保护起来?为何叫作“冰川漂砾”?


原来这块石头形成于距今100-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巨石在冰川移动过程中相互摩擦,形成明显的擦痕,后来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显露出来大小不一的砾石,便被称为“冰川漂砾”。


冰川的出现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发展的影响极大,直接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而这块毫不起眼的“冰川漂砾”,正是经由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亲自鉴定,确定其为我国第四纪冰川时期的见证,并题字纪念,于1964年建亭保护。


六处

六处香界寺

建于唐乾元年间(758-760年)

现今八大处面积最大的寺庙


香界寺是八大处面积最大的一座寺庙,最早建于康乾元年间(758-760年),当时名为“平坡大觉寺”,明朝名为“大圆通寺”,清康熙年间改名“圣感寺”,一直到清乾隆年间才改至今名“香界寺”。


来到香界寺,万不可错过圆雄宝殿前的两通石碑,其中左碑碑阳刻有“大悲菩萨自传真像”,碑阴刻有“敬佛”二字,字大如洪斗。不说不知道,原来这块碑跟“圣感寺”的名字还真有直接联系。


有专家考证,“大悲菩萨自传真像”似为明代“大圆通寺”的旧碑,其艺术风格与北京法海寺的明代壁画一脉相承,大悲菩萨头戴法冠,项佩璎珞,耳坠玉环,雍容华贵,是可贵的雕塑艺术品。


传说这块碑是康熙皇帝发现的。当年,他来香界寺拜佛,走到殿前突然脚下一软跪在地上,眼前突闪观音菩萨的音容,康熙大为惊诧,忙令人在他跪倒的地方挖掘,没想到挖出了这块碑,康熙皇帝更觉灵验,即兴书写“敬佛”二字,为了表示皇帝自己深受佛法感化,遂把寺院名为“圣感寺”。


不过,香界寺值得看的地方可不止石碑, 这里是唯一有钟鼓二楼的地方,旁边系着不少祈求安康的许愿带。


天王殿里供奉着的“大肚弥勒佛”,就是那位爱背着布袋入市,见物即乞,随时倒地呼呼大睡,平日疯疯癫癫,但又多行善事的风趣和尚。佛法高深,但八大处的寺庙里供奉着各有特色,神态各异的佛祖和尚们,又不禁感觉拉近了与佛寺的距离。


在来八大处之前,曾听说香界寺内有乾隆皇帝避暑的行宫,可惜多方寻找而不得,一问管理员,她笑了笑,说自己在这工作几年从来没有进去的机会,这才知道行宫不对外开放,只能作罢。


七处

七处宝珠洞

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0年)

高居平坡山绝顶,供奉关圣帝坐像


要是想把八大处看个遍,但又不用太累,什么方法最省事?坐缆车直接登顶七处宝珠洞,然后往下走,一个挨着一个寺庙看完。


乾隆皇帝在宝珠洞留下的御笔最多。在到达寺庙前,会先遇到一座木结构牌楼,匾额上内外分写“坚固林”和“欢喜地”,那便是乾隆皇帝的墨宝。


走过牌楼,沿着寺庙的方向前行,还能看到一块巨石上刻有乾隆的御制诗,诗的内容是乾隆皇帝闲游宝珠洞时留下的三首七言绝句,摘抄其中一首借以窥探皇帝的文采:极顶何来洞穴深,仙风吹送八琅音。个中疑有天龙护,时作人间六月霖。


来到七处,估计你会心有疑问,为何前面几处都带“寺”、“庵”的字眼,到这里却变成“洞”了呢,那是因为正殿后面有一个深广约五米的岩洞,洞壁为砾石胶结岩,由黑白两色珠子似的岩壁极为罕见地形成了一副高山及寺庙的岩石画图,乾隆皇帝的那句“极顶何来洞穴深,仙风吹送八琅音”就是用来赞美宝珠洞的奇妙之景。


宝珠洞里供奉着海岫禅师,因善于诵经驱鬼,故得名“鬼王菩萨”,据说最开始洞内放有他的肉身贴金法像,后遭毁坏,现为汉白玉石雕像。


找个好天气来到宝珠洞是一件极为赏心悦目的事情,这里是眺望帝都美景,观赏京城日出的好去处,难怪有着“京西小泰山”的美誉。


中华精印谷

如果你乘着缆车上来,那么从五处回四处的时候,千万别着急往下赶,这里有一个幽静的好地方,藏着从殷商到明清的千枚印章,如果你是个印章迷,一定不能错过!


很少有人知道,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以石刻形式系统展示中华印章文化的山谷,居然静悄悄地藏在八大处里!


想象一下千古名章刻于天然山石之间,溪水静静流淌,于空谷中体验静谧之美,那种感觉太耐人寻味。


与梁启超组织民主党的林长民曾是这里的常客,在这里留下了“浚波”、“倚据崇岩,临睨通壑”、“神足游息,灵心生还”的石刻。


他畅游于山谷的时间正好是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的关键时期,林长民与梁启超是极为要好的朋友,两人很有可能多次游历四照谷(后来改名“中华精印谷”),思考救国之路,把这里当作“顿悟”的圣地。


更有意思的是,后来两人的孩子(林徽因和梁思成)结为百年之好,也曾一度相伴考察八大处,不知道当他们寻着父迹来到这里时,会发出怎样一番感慨?


八处

八处证果寺证

建于唐天宝八年

京城最为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

证果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又传建于隋仁寿年间),山门石阶上的“古刹证果寺”出自明英宗的御笔。山门以北为天王殿,再北为大雄宝殿,但后者并不开放,从大雄宝殿往西拐,有一个雅致的小院,院门为青石制作的宝瓶形,尤为精巧,门上镌对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宝瓶门

出了小院的西门,便可见一宽大的敞轩,名为“招止亭”,壁间嵌刻石题为“秘魔崖招止亭记”;再往北走,会见到一个看似神秘的小洞,名为“真武洞”,相传卢师和尚在此修行,因为民祈雨有验,御赐“感应禅师”。难怪证果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叫作“感应寺”。

招止亭

要是有时间,还可以寻访摩崖谷,那里有造于明代“灭佛”期间的摩崖石刻佛像,相信背后也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真武洞,游走在香火缭绕的八大处,除了求神拜佛,爬山健体,我们不妨花些时间去寻找藏在寺庙里那些迷人的历史遗存,虽多为真真假假的传说,一时难以辨个明白,但胜在寻古觅幽,又得个神清气爽,何乐而不为呢? 


上香的朋友们可以算好日子,初一十五前往八大处,上香祈福还可以吃上一顿斋饭,感受人生百味!


登山的朋友也可以按照小编介绍的,如果体力好,好提到的景点都看上一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