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羌(五胡之一)

 茅屋軒 2015-12-23

五胡之一 羌

  

  后秦(384年―417年)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十六国之一,羌人政权,又因君主姓姚而称姚秦。极盛时辖有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山西、河南的一部分。占据关中绝大数的重要政治、经济城镇和关东大片领土,威服陇右、河西诸国。历三主(姚苌、姚兴、姚泓),共三十四年。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一月,后秦主姚兴死,姚泓继位,内部叛乱送起,政权不稳。刘裕认为这是灭亡后秦的良机。八月,刘裕以刘穆之任尚书左仆射,内总朝政,外供军粮,自己率大军分四路北伐。九月,刘裕扺达彭城。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领兵由淮、淝转向许、洛,后秦诸屯守皆望风降附,晋军进展神速。十月,王镇恶军占领洛阳。417年,后秦灭亡。
    羌,在古代往往是对我国西部氐羌族群的通称,历史非常悠久。关于羌人的起源与在先秦时期的发展,已在第二编第三章第三节述及。秦修万里长城,羌人分布在临洮长城以外,与秦相安。秦以西边境平静,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备胡”。故本节所叙着重于两汉魏晋南北朝羌人的兴起与发展。 


一、汉代羌人 


  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建立,羌人经过先秦一段很长时间的迁徙分化,进入中原的基本上与华夏族融合,但仍保留着自己的特点,被称为羌人的主要集中在河湟、塔里木盆地以南至葱岭西域地区、陇南至川西北一带。 


(一)河湟羌及其与西汉的关系 


  汉代称以河湟为中心的诸羌为西羌。青海河湟地区系羌族发源地之一。部落繁杂,人口众多。史称“自爰剑后,子孙支分凡百五十种。其九种在赐支河首以西,及在蜀、汉徼北,前史不载口数。唯参狼在武都,胜兵数千人。其五十二种衰少,不能自立,分散为附落,或绝灭无后,或引而远去。其八十九种、唯钟最强,胜兵十余万。其余大者万余人,小者数千人,更相钞盗,盛衰无常,无虑顺帝时胜兵合可二十万人。”除爰剑支系以外,尚有20余种。至西汉末东汉初,有的向甘肃陕西西南迁徒。其中居住在陇西(治今甘肃省临洮县)、金城(治今甘肃省永清县西北惶水南岸)二郡及其塞外的,有先零、烧当、勒姐、当煎、当阗、封养、累姐、彡姐、卑湳、狐奴、乌吾、钟存、巩唐、且冻、傅难等部落。在上郡(治今陕西省榆林县东南)的,有全无、沈氐、牢姐诸部落。在西河郡(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东胜县境,东汉移治今山西省离石县)的有虔人、卑湳部落。徙置安定郡(西仅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汉移治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的,有烧何部落。还有西起青海湖,东及今甘肃省临夏县的羌和罕羌(?羌)等。不过,这些部落往往与其它民族错居杂处,呈大分散小聚居状态,其中有一地先后有不同部落而居者,亦有一部落而分数处而居者。汉代河湟羌等仍以牧为主,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 


  西羌所居区域,属于西汉统辖范围,其与西汉王朝的关系和战无常。西汉初,匈奴强大,冒顿单于曾“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当时汉王朝初建,无力对匈奴实行反击。匈奴为切断汉朝通向西域的道路,并从东西夹击关中,力图南下连结羌人酋豪。而汉王朝则将隔绝匈奴与羌之联系,作为一项重要的防御措施。汉景帝(前156—前141)时,居住在惶水流域的羌人研种留何等不堪匈奴贵族的奴役,“率种人求守陇西塞,于是徙留何等于狄道、安故,至临洮、氐道、羌道县”。即在今甘肃省南部的岷县、临洮一带与汉人杂居。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汉大将霍去病出兵居延(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向北深入2000里,迫使匈奴浑邪王投降。为了保证西域通道及“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先后在河西设立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与此同时,筑令居塞(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北);并向湟水流域进军,于今西宁市建立特别军事机构西平亭,西平以西设临羌县(今青海省湟源县东南)、破羌县(今乐都县东南)。将这些地区正式纳入汉朝统治范围之内,有利于河西、河湟的开发。 


  不过,汉、匈对青海及河西走廊的争夺仍在继续。匈奴贵族和羌人酋豪不时通谋,联合反对汉朝。前112年(汉元鼎立年),青海地区先零羌与封养、牢姐羌等解仇结盟,合兵10余万,进攻今居、安故(今甘肃临洮县南),并围枹罕(今临夏市)。而匈奴与之配合则派大军“入五原,杀太守”,声势大张。汉武帝刘彻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军10万讨伐,羌人大部分降汉。为了加强对羌族的控制,汉武帝一方面对其酋豪封授侯王,如先零羌杨玉被封为归义侯等;另一方面,于前111年(汉元鼎六年)“始置护羌校尉,持节统领”。部分羌人在战乱中“去湟中,依西海、盐池左右”,“河西地空”,汉朝开始大规模移汉民前往屯田,以隔绝羌胡。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从陇西郡中分出金城郡,汉宣帝刘询时,又增设允街、河关县。并设属国都尉,“主蛮夷降者”,统辖归附羌人。在边郡县设有障塞尉,主防羌胡犯塞,有的兼管降羌的塞上屯田,另外设有督邮、诏假司马、将侯行事等官职。 
   
  甲骨文中频繁地提到“羌”这个字。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炎帝集团部落众多。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联盟败给黄帝部落联盟。炎帝部落联盟大部分随炎帝与黄帝部落联盟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汉族)。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藏族、彝族、纳西族以及今天的羌族。羌族自此诞生。汉代,四川羌族建有牦牛、青衣羌国,地辖今西昌、甘孜、雅安、乐山一带,国都在宝兴县灵关镇。西汉时西北地区的汉阳(天水)、金城(兰州)、安北地、陇西五郡羌族人口达26户,一百万人。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羌人建立了后秦,但只是昙花一现,生命力不强,影响不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