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

 读原著 2021-12-27
   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
  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君无见焉!”公曰:“诺。”
  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
  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先跟大家讲一个根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九年(214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 。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在《后出师表》中又道:“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诸葛亮算是一代尽心尽责的大臣了,尽管如此,他也无法改变某些不可抗力的历史趋势,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但难道说这个结局不如人意,就因此而否定诸葛亮生前所为吗?当然不能,诸葛亮初心,人格,理想上的煦煦生辉正是体现在他生前的那些立德,立功,立言上。

   一件事的成功与否,很多时候并不是人能百分之百控制的,还包括一些天时地利等各种不可控的因素,这不仅不是宿命论,相反,这是一种旷达的大生命观,是知天命的表现。儒家眼里,为人最重要的是尽人事,强为善,自胜自强,厚德载物,修身为本,先把自己该做的全力以赴的精诚做好了,至于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很多时候,做一件事的价值并不在这个结果上,而是在做这个事本身,做这个事的过程中。

  鲁平公将要外出,他宠爱的近臣臧仓来请示说:“往日君王外出,都要令有关官员知道您的去向。现在车马已经备好,有关官员还不知道您要去哪里,胆敢请君王示下。”  
  鲁平公说:“准备去拜见孟子。” 
 
  臧仓说:“这是为什么呀?您降低身份去见一个普通人,您以为他贤德吗?礼义是贤者所提出并践行的,而孟子后来为母亲操办的丧事超过先前为父亲操办的丧事。这是贤德的人所应有的行为吗?君王还是不要见他的好。”  

  鲁平公说:“好吧。”  

  乐正子入宫见鲁平公,说:“君王为什么不去见孟柯呢?”    鲁平公说:“有人告诉寡人说:'孟子后来为母亲操办的丧事超过先前为父亲操办的丧事。’所以我不去见他。”  
  乐正子说:“这是为什么呀?君王所谓的超过,是指父丧用士礼,母丧用大夫礼吗?是指父丧用三只鼎摆放祭品,而母丧用五只鼎摆放祭品吗?”  
  鲁平公说:“不是,我所说的是指棺椁和寿衣的精美不同。”  
  乐正子说:“这不叫超过,这是前后家境贫富不同而已。” 后来乐正子见到孟子时,说:“我告诉了君王,君王本来要来见你的,但有一个他宠爱的近臣臧仓阻止了他,君王因此没有来。”  
  孟子说:“一个行动,或许有人促进它;停止了,或许有人制止它。行动和停止,不是一个人所能左右的。我之所以不能与鲁君相见,有一部分是由于天命!臧仓那小子,怎么能使我们不能相见呢?”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

  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君无见焉!”公曰:“诺。”

  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

  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