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和乌克兰,打到什么时候才算完?

 灵翼小妖 2022-03-26

图片

到现在为止,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已经整整一个月,既没有停火,也没有大规模的战役,这个仗要打到什么时候呢?

谁受不了了,叫停求和,自然就停下来了。乌克兰虽然弱小,但背后有整个美欧支持,俄罗斯尽管军力强大,却慑于互联网传播的影响,只能小心翼翼地推进。从目前看,双方的较量是平衡的,就像掰手腕,仍在较劲的阶段,因为掰手腕的双方实际上是俄罗斯和美欧。

不过,无论谁再有力气,也受不了长时间掰手腕,所以,到一定阶段,某一方会寻求改变,突然发力。这几天双方都有发力动作:俄罗斯对马里乌波尔市发动猛烈炮击,城里一片瓦砾,据称90%的基础设施被破坏;美欧则在布鲁塞尔连开三场峰会,宣布对俄罗斯制裁进一步升级。

在这之前,俄军的推进缓慢而小心,对基辅围而不攻,为什么突然向马里乌波尔发力?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俄军对乌克兰并非合围,而是三面包围,红色的俄军控制区正在由点连成面。但是在顿涅斯克和克里米亚之间,马里乌波尔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控制这个港口就达成一个重大的战略目标。

图片

俄军攻城方式升级,不惜将马里乌波尔夷为废墟,有这四个目的:

第一,打通克里米亚到顿涅斯克的陆路联系,阻断乌克兰经亚速海向黑海的通道;

第二,极右军事组织亚速营总部在这里;

第三,对乌克兰发出警告,如不屈服会有更多城市变成马里乌波尔;

第四,恐吓更多留守的平民逃离城市,增加欧洲的难民压力。

如果越来越多的城市变成马里乌波尔,表明俄罗斯所谓的“特别军事行动”进一步升级,会向欧洲全面战争的危险方向靠拢,这是美欧和俄罗斯都不愿意看到的。他们都希望这场战争控制在一定限度内,以免各自的底线被突破。

要了解什么时候会停下来,先要知道这场战争的目的和形式。这是一场互联时代的有限战争,俄罗斯的目的是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和中立化,其表现形式是闪电式拔除军事据点,令其军事反击能力瘫痪,最终达到以打促和的目的。

这里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有限战争。自从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有限战争(limited war)的概念就被提出来了,因为一战二战那样规模的全面战争,最终的结果就是互扔核弹。避免全面战争也就是避免核战,这是人类的底线。为了不突破这个底线,战争的区域、时长、方式都受到了限制,而不是无节制地动用所有资源去赢得战争。普京在用兵之初,先发制人地提到了核威慑力量,其实就是提醒美欧,不要把有限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拜登公开表示北约不会出兵,也拒绝泽连斯基在乌克兰设立禁飞区的要求,在布鲁塞尔峰会上,再次拒绝将北约战机送给乌克兰,就是对普京的回应——双方约定,这是一场有限战争。

图片

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出于对北约东扩的忧虑。我在上一篇讲俄乌战争的文章里面,已经讲过北约东扩的历史(《这一场俄乌战争,背后有多少秘密?》),由于乌克兰急于加入北约,这种忧虑上升为恐惧。

有不少人反对俄罗斯出兵,除了反战的人道主义因素之外,主要是以下几个理由:第一,乌克兰是主权国家;第二,作为主权国家,有权选择结盟或不结盟;第三,北约是个防御性的军事组织。

然而,国际关系的稳定,是基于大国之间的战略平衡与稳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谓“大国”,指国土面积、人口资源、自然资源、科技与军事实力的综合力量,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的稳定,就是基于美、俄、中、欧为主的大国间战略平衡与稳定。欧洲虽然不是一个国家,但其历史、经济结盟、军事结盟的现状决定了其大国的性质,经济上表现为欧盟(不含英国),军事上表现为北约(含美国)。

俄罗斯的经济不好,但自然资源丰富,军事力量强大,一旦俄美、俄欧间的战略平衡被破坏,整个地中海、黑海以北的世界将不得安宁。事实上,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展开。

俄罗斯横跨欧亚,但主要是欧洲国家,却始终未被地中海文明发展出来的西欧接纳,俄欧之间相互提防一百多年,迄今未止。对俄罗斯来说,其恐惧感首先出自地理因素: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作为亚欧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脉以西(灰色部分),俄罗斯平原和中欧、西欧连成一片,是广袤的大平原,一旦开战,强者可长驱直入。所以,欧洲怕俄罗斯,俄罗斯怕欧洲,互不信任。

图片

互不信任的结果,就是建立和扩大势力范围,把缓冲区扩得越大越好。

冷兵器时代,守卫的第一个办法是筑墙,热兵器时代则划分势力范围,最早也是最典型的例子是“门罗主义”。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表面上是把西班牙、英国、法国等欧洲殖民势力赶出美洲,实际上是把美洲当作美国的势力范围,所以也可以理解为“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毕竟美洲和美国都可以叫亚美利坚。


二战以后大国的势力范围,在雅尔塔会议上由美苏英法中五国商定,其实就是美俄欧约定,最终诞生了北约和华约。虽有40多年的冷战,但大国间近80年未发生热战,靠的是相互间的战略平衡。不过,1991年以后这种平衡逐渐被破坏,如果不是核力量的存在,很可能已经打好几次大战了。

苏联解体、华约瓦解,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制,不是加入欧盟,就是加入北约,或者二者都入。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加入北约,尤其是波兰和原属苏联的波罗的海三国也加入北约,东扩至此,令俄罗斯唇亡齿寒。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重新建立势力范围的标准和策略,把跟俄罗斯邻近的国家划分为三类——近邻、远邻和亚邻。“近邻国家”是原属苏联的14个加盟共和国,必须奉行亲俄或中立,否则进行军事干预;“远邻国家”多指原中欧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鞭长莫及;“亚邻国家”指中国、蒙古、朝鲜,努力修好。

图片

这种建立势力范围的“近邻政策”,其实就是俄罗斯版门罗主义。

大国普遍奉行门罗主义,中国除外。北约是欧洲门罗主义的表现,制裁古巴、委内瑞拉是美国门罗主义的继续。而中国有上千年的儒家传统,历史上除了成吉思汗喜欢攻城略地,其余王朝只想关门守国。新中国则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谋发展,不称霸,和欧美咄咄逼人的门罗主义完全不同。

门罗主义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却带有很强的攻击性,美国如此,欧洲如此,俄罗斯也没有区别。

在篮球比赛中,我们可以这样说:好的防守有利于更好地进攻,好的进攻有利于更好地防守。但在国际关系中,只存在第二条。

看欧洲历史,其版图经历多次大规模的演变,强国变弱国,大国变小国,败者遭肢解,胜者扩疆界。俄罗斯也不例外,从沙俄到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版图多次变化,疆界忽近忽远。无论是彼得大帝还是普京,其族群忧患意识特别强烈,这可能和俄罗斯始终未被欧洲接纳有关。

图片

有一种理论解读俄罗斯出兵乌克兰,说普京想像彼得大帝那样,恢复俄罗斯帝国。其实,以俄罗斯目前的国力,此举更多是势力范围持续受损的反弹,就像此前肢解格鲁吉亚,对“近邻国家”主动出击,以攻为守。

2004年,立陶宛、爱莎尼亚、拉脱维亚这三个“近邻国家”加入北约,让俄罗斯如芒刺在背,再也不允许北约向东再跨出一步。在北欧国家中,可以看到挪威在1949年第一时间加入了北约,但与俄罗斯接壤的芬兰和隔一层的瑞典始终没有加入;格鲁吉亚即使被攻击也没有加入;白俄罗斯是亲密盟友;唯独乌克兰政权几经更叠,现在急切地要加入北约,普京忍无可忍。

和2008年出兵格鲁吉亚那时候不同,现在的世界已经完全进入手机互联网时代,其突出的表现形式是社交媒体统治舆论。世界主流的社交媒体就是推特、脸书、WhatsApp、油管、微信、微博、Instagram等,其中微信和微博是中文平台,欧美看不懂,而其余无不掌握在美国手中。

俄罗斯没有墙,早就预料英文社交媒体会一边倒谴责,所以出兵小心翼翼,生怕平民伤亡的镜头或照片广为流传,尽管如此,假照片、假视频还是层出不穷,一时间俄乌对峙,难分伯仲。而事实上呢?你没有看到空战,也没有地空联合的大规模战役,因为乌克兰的军力被分割包围,军事据点遭导弹拔除,机场被毁,俄军对基辅围而不入。在马里乌波尔变成废墟之前,还没有发生大规模、无差别的轰炸,只因投鼠忌器。

图片

在英文社交媒体一边倒的狂欢中,泽连斯基英勇抗俄,仿佛已经打到莫斯科,俄兵进入村舍,被翁妪喝退,市民拦住了坦克。但泽连斯基时不时地发表讲话,说要谈和。不是早就在谈和?那是做给世界看的,各派一个代表团,吃吃喝喝。

真正的和谈还没有开始,但俄乌最终一定是谈和。俄罗斯不求亲俄,乌克兰不想亡国。

俄罗斯要的是中立,但以攻为守,让你以为要让你亡国。泽连斯基要的是加入北约,一劳永逸,但这等于引爆世界大战,一国受辱,万邦加入,这是世界末日。

既然各自都有底线,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谈,各作退让。俄罗斯出兵的原因,就是以攻为守,进三尺退二尺,让乌克兰不加入北约。北约投鼠忌器怕核弹,只敢用牛筋草撩骚蛐蛐的尾巴。

图片

俄罗斯怕什么呢?如果连柴可夫斯基和契科夫都已经被制裁,那就不剩下什么还能被制裁了。美欧怕什么呢?第一怕核弹,第二怕难民,第三怕油价。

眼下北半球刚好进入春季,都能挺一阵,如果战事拖到秋天,西欧进入取暖季,那么民众就会开始反噬,因为欧洲近40%的天燃气来自俄罗斯。在英国,实际上阴冷的夏天都会开着暖气。美国在布鲁塞尔宣布向欧洲出售150亿立方的天燃气,显然那不会是俄罗斯给出的价格。

现在已经有350万难民,仅波兰就有200多万。俄罗斯没有四面合围,而是故意留出西面,就是驱赶更多的难民进入欧洲。马里乌波尔一毁,越来越多的留守平民会亡命西奔。他们并不是去欧洲度假,要管他们吃喝拉撒,当爱心被逐渐消磨,舆论会慢慢反转。

这个世界,已经被社交媒体主宰,而社交媒体只负责温情和流量,不管真相。

那些出逃的乌克兰人,在波兰阴冷的细雨中,会无比思念家乡。

图片

  阅读下列文章 · 点击图片打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1-22赛季NBA直播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