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书法 (79)

 爱雅阁 2015-09-23

周亮工(1612-1672)

字元亮,号栎园,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下先生等别号,河南开封人,移居南京,清代篆刻、收藏家。其所藏图书、字画、砚石、古墨、铜器都很丰富,尤其喜欢收藏印章,自谓:"生平嗜此,不啻南宫之爱石。"所交往的人全都是篆刻名手,遍请他们镌刻印章,多达千余纽。兴致高时也自己治印。

    周亮工擅古文,宗唐宋八大家。魏禧评他:"博及群书而未尝好征引故实以自侈其富,……每命一文,必深思力索,戛戛乎务去其陈言习见而皆衷于理义,无诡僻矫激之辞以惊世骇俗,其正也如是。"(《赖古堂集序》)由于多与前明遗老交游,入清后仕途又屡踬屡起,所以他的文章里有默然抑郁之气。他诗宗唐人,推崇严羽的诗论。康熙八年(1669),他曾自编文集,共得300余篇。但翌年忽连同已刊旧集的藏板悉数焚毁。现存集子是他儿辈重新收集而编成的。周亮工嗜绘画、书法、篆刻,善鉴赏,爱收藏,因此他文集中多题跋、引语、书后一类文字,对文物考古、版本改订多有参考价值。他家又富有藏书,所以全集后附刻有《藏书》10种,并传于世。周亮工书法用笔瘦硬遒劲,结体不斤斤于匀称工整,而出以枯淡拙朴之姿,具有一种古雅奇崛的趣味。

  著有《印人传》、《赖古堂文集》、《读画录》、《赖古堂藏印》、《赖古堂印谱》等。传世墨迹有《行书诗轴》、《七言绝句诗轴》、《五言诗轴》等。

行书七言绝句轴 纸本

周亮工《七言诗扇面》 纵17cm 横53.2cm

 

朱岷(1615-1698)

生卒年不详。字仑仲,一字导江,号客亭,江苏武进人,籍山东历城(清朝书人辑略作天津人,画传编韵作寿春人)。画山水得米法。其作品可与查士标、翁康饴颉颃。兼善指画,初客天津查氏之水西庄,万柘坡尝作指头画歌赠之。行楷法苏、王,尤其精隶书,法汉碑而兼得于郑谷口。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尝作隶书轴。《画传编韵》、《清画家诗史》、《山东金石书画民纪略》

书法空间 http://www.

朱岷 《隶书渔洋山人诗册》 纸本,十二开,纵21厘米,横11.8厘米。
    此册书法得力于《曹全碑》,亦受郑簠影响,结字秀丽洒脱,磔、挑等笔法颇得郑氏神韵,但略为收敛,自具特色。
书法空间 http://www.

朱岷 《隶书七言联》 纸本,132×28.6cm×2 
书法空间 http://www.

朱岷 《隶书五言诗》 纸本,151×76cm 1768年作

款识:乾隆戊子秋八月上浣书。朱岷。
钤印:享乐琴书、朱岷之印、客亭

朱彝尊(1629-1709)

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有《曝书亭集》。博通经史,擅长诗词,为浙派的创始者, 诗与王士禛齐名。

   少聪慧绝人,书过眼即能复诵。十七,弃举子业,肆力于古学,久之,博通群籍。顾宁人、阎百诗皆亟称之。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纂修《明史》,后罢官回乡,专事著述。通经史,能诗词古文。于词推崇姜夔,为浙西词派创始者。其词多写琐事,记宴游,多咏物之作, 于民生疾苦也有所反映。。诗与王士罭齐名,时称“南朱北王”,又有“王爱好,朱贪多”之诮。所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并编有《词综》、《明诗综》等。

  朱彝尊博览群书,学识宏富,尤其喜好金石之学。他在清初以善隶书著称,和王时敏、郑簠被誉为清初隶书三大家,取法《曹全碑》,用笔上取其流动飘逸、轻松舒展,结体上取其方扁端庄、从容典雅。更主要的是,其点画纯从汉碑中来,行笔扎实稳重,不像当时其他人那样隶、楷笔法相混杂,而作为隶书特征之一的波磔用笔,也是出之以自然之致,不强努硬挑。朱彝尊不仅对《曹全碑》下过很深的工夫,而且对汉隶的整体审美意韵也有着准确的体会和把握,故其书作平和秀雅,古意盎然。 

朱彝尊临曹全轴

《隶书轴》

朱彝尊《隶书七言联》 164.2×39.4cm 纸本  
释文: 明珠白璧堪投赠。细草幽华入献酬。款。竹垞朱彝尊 
【印记】钤印二。朱彝尊印。竹垞。 

左宗棠(1812-1885)

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字季高。一字朴存,号上农人。长沙府湘阴(今湖南湘阴县界头铺镇)人。早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咸丰年间定居长沙司马桥(今司马里)。道光12年(1831年)举人。三次会试不中,遂绝意考场,潜心专研舆地、兵法。为人多智略,性狂傲。初到长沙入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后受曾国藩赏识。1862年(同治元年)起相继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等职。先后开办福州船政局、兰州制造局。1875年(光绪元年)率部收复新疆,1884年(光绪十年)督办福建军务,抗击法国侵略者。左宗棠以他收复新疆的巨大功绩而名垂青史。后人集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宗棠身为武将,兼通文墨,擅书法,崇碑版,篆、隶、行、草兼善,笔力雄健,风格豪迈,楹联作品流传颇多,为时人所爱。据说,他从12岁开始,就爱好书法。其书风沉着激迈,文辞通畅,瘦劲的笔致、清峭的结字和疏朗的布局,依稀透露出一种踌躇满志的盛气。近人评价他的书法称:“文襄公行书出清臣(颜真卿)、诚恳(柳公权),北碑亦时凑笔端,故肃然森立、劲中见厚。”


0.jpg

左宗棠 《行书七言诗》 164.5 x 82cm

 

左宗棠七言联 图片由可嘉提供

   左宗棠受到“扬碑抑帖”之潮流影响,其书法融碑帖于一炉,从《七言联》中可见其书风沉着激迈,直追汉魏。

左宗棠七言联

左宗棠篆书七言联

左宗棠篆书七言联

左宗棠七言联 166x41CMx2

左宗棠篆书七言联

左宗棠行书七言联

左宗棠行书七言联

左宗棠行书八言联

左宗棠《行书手札》 安徽省图书馆藏

左宗棠书札 来自网络书札(一)

释文:
敬启者:三月廿五日接奉三月初十日钧缄,知法使入韩默理之言,向总署饶舌,其援同治元年甘州旧案,不过借为话柄,其注意则在扰害教民及搜求教士护照两事。上年韩默理尝来肃见面,同行一人曰李崇纲,皆略通汉话,亦用内陆装束,似系久留中土者。凉甘一带,旧有教民为其导引,信从者无多。伊等恃其能说汉话,到处可以混迹任意行走。地方有司意恐照护不到,致生事端,每派人随同行走,而若辈不乐,每以为言。此等事亦只好听其自起自灭,未便一一根究。现饬甘凉道甘州府查覆,再以奉闻。近日各国游履传教纷至沓来,似其意别有所在,恐将来啧有烦言,徒乱人意,只好以镇静出之,亦不至诒以口实耳。四月十日续奉三月廿七日钧缄,得悉一切。崇使治罪,俄以宝星赏布,亦各行其赏罚之公,然必属驻华各使代崇乞免,亦可一噱。曾使此行,但当侃侃而谈,即不成议而返,其于局势必无所损。昨接和甫信,据驻大河沿提督曹正兴禀,有俄官唊必堂、巴可富二员随带俄兵六名、缠头蒙古十六名,於三月廿二日到大河沿,称奉塔什干总督高伏满饬令,带有公件,赴肃州行营面呈,已饬各营护送东行。宗棠咨行哈密大臣及派赴哈密委员,如俄官到哈密,即请明大臣好为接待,留其暂驻,勿庸赴肃。俟宗棠到,再与晤谈,且察其来意云何,随宜答付,仍归曾星使商办,以免歧出。至东路、北路,本设立军府,将军、都统如尽得人,边防自峻。若予以可恃之兵,资以足用之饷,何难化弱为强。论者每以饷难筹措为疑,愚见东南洋近时浪费颇多,若加之撙节爱惜,因时挹注,正有不待仰屋而筹、俯拾即是者。且铁甲本英国废弃不用之船,阅西国近事汇编,英人所谈英事尤为明晰,而自负知洋务者方欲以重价求之,且议以海战为海防,袭历代覆辙,贻异日之悔,意独何居?兹别录一纸,附呈钧览,伏希察夺。岷洮土司番案蒇事可期,宗棠所调马步各营已次第行抵哈密,明日即整斾出关。惟距肃又远十九站,启事须迟旬日。无任依依,肃此,敬求
赐照
四月十七日 陕甘总督左宗棠谨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