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金财丨中台禅寺与同源桥

 金秋文学 2022-06-16 发布于河北
台湾旅游散记之七
中台禅寺与同源桥
作者:周金财
台湾环岛八日游的又一个景点——中台禅寺到了,我走下旅游大巴车,舒展筋骨活动了一下四肢,环望四周的同时,深深的呼吸了几口这里的清新空气。
进入中台禅寺,我正打算匆匆往前走,却被同行的营口的张师傅叫住了,他指了指前方天上的奇景让我赶快看!此情此景必须要驻足的,周先生你的脚步别那么急啊!顺着张师傅手指看去,迎面突见一座高过百米的大厦,在群山环绕之下,其气势仿佛直冲云霄!正面看,大厦似耸入云端的高塔,顶部有金光闪耀的莲花座托举着巨大的球状金顶;侧面看,似一位修行者澄心静坐于群山之中,有着包容大千世界的磅礴气象。这便是闻名遐迩的台湾中台禅寺了。
接着,我又回望来路,同时仰头看天,天空先是朦胧大雾,继而化为白云,缥缈沉浮,山峰在无边无际的云海中时隐时现,有时云海涨过峰顶,然后以铺天盖地之势,飞滚直泻,化为云瀑,蔚为壮观。山在云中动,云附山体游,飘飘然的,若神若仙。我正感慨和惊讶这难得一见时,忽听台湾导游介绍,原来我们即将步入的大雄宝殿正是在这四面环山的正中央,地理位置在风水学上很重要,台湾人民很注重这一点。
大雄宝殿正门,很现代、很巍峨、很气派!
进入大雄宝殿,我们没有见到香烟缭绕的情形。
听台湾导游说,是为了避免香火对空气和建筑造成损坏,中台禅寺以及台湾的任何一个大庙都是不允许上香的。
其实,香、灯、花、果都是可以供佛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罢了。
进入寺庙,墙壁和地板都用大理石铺设,基调是浅玫瑰色的。前厅供奉着袒腹笑口的弥勒佛金身塑像。与其他地方所见笑佛一样,这尊笑佛也是循“慈颜善笑,大肚能容”,不同之处在于:一般笑佛造型皆将布袋置于肩上,而这尊菩萨则把布袋踏在脚下,更让人有种“放下包袱,无牵无挂”的自在感受。拿得起,放得下,乃是人生处世之真谛啊。
殿堂中央后半厅四角是顶天立地的石雕四大金刚,全身高12米,皆由12块花岗岩拼接起来,可以近前看看他的接缝儿,做工非常之精巧。东王持剑掌风,西王持琵琶掌调,南王持伞掌雨,北王持龙托塔掌顺。分别代表着人间的风调雨顺。眼观四面,耳听八方。
坐落在禅寺四周的鎏金的十八罗汉神态雕像惟妙惟肖,技艺惊人。大殿左侧供奉的是达摩祖师,右侧供奉的是无刀的关公像;据台湾导游说,一般只有两种人来参拜这尊关公像,即黑白两道的警察和黑社会头目,许多黑社会头目时常穿着深色西装戴墨镜前来这里叩拜,并大把大把往功德箱里捐钱,以慰心安。
台湾导游还说,台湾的佛教提倡济世和救人,体现在提倡办宗教的教育体系和医院,在中台禅寺中他看到了有居士捐钱或个人布施所见的教化学校,使没有钱读书的孩子或有一定的品行缺陷的孩子可以在此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品行缺陷的孩子可以在寒暑假来此学习佛法,参验静坐。是的,我们也看到了展示很多孩子打坐的一些照片。
据台湾导游说,在中台禅寺,所有的僧众和尼姑是在一起修行的,并各行其职。他们不是全靠别人的施舍生活,日常生活中很多僧侣们,都是自己做被子,自己种菜,自己修汽车的,他们是能够自力更生的生活的。
走出了大雄宝殿,站在大雄宝殿门口,再次远远眺望,虽然飘渺的云雾遮住了挺拔的山顶,但是,心灵如沐浴般的宁静和旷远。如此情景着实让人真如感受佛法的法力无边和天堂极乐世界的美好,每每回忆起来也是心旷神怡。
说起寺庙,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都是大同小异,我家乡吉林延边六鼎山的正觉寺就有得一比。六鼎山的正觉寺是亚洲第一大尼姑道场。
其实,中台禅寺里最值得我们大陆游客游览参观的应该是“同源桥”才是!
为实地感受这“两岸未通桥先通”的寓意所在,我游览中台禅寺时,就特意把中台禅寺里的“同源桥”多照看了几眼
一进入中台禅寺大院,有一座全铜铸造的桥很夺人眼目,它就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设计的同源桥,以中国第一座铜桥——涌金桥(朱炳仁设计)为原型,按佛教文化的传统理念进行再创作。这座桥长近10米,宽2米,桥栏精雕108位罗汉熠熠生辉,桥面是盛开的莲花,桥上有大陆著名的书法家赵朴初所题字匾书的“同源桥”的鎏金大字。内侧分别由中台禅寺帷觉长老与灵隐禅寺木鱼长老的题诗,桥身四周雕刻的是台湾日月潭、中台禅寺及杭州西湖、灵隐禅寺四幅铜画。据说这是台湾的佛教艺术家专程去杭州合作参与了图案设计,因而,也可以说铜桥是两岸艺术家共同创造的结晶。
铜桥工艺几乎综合了所有的铜艺术工艺,如铸铜、锻铜、刻铜、錾铜与铜的叠镶工艺。同源桥不仅是一座实用的景观建筑,而且是当代最精美的铜雕艺术品。
桥畔的路边立有一块黑色巨石,镌刻着《同源桥碑》碑文,碑文提及:“桥名同源,以名召德,象征两寺同法同源,两岸文化互融,不独彰显佛法之精神,亦诚为两岸人民和平祈福。”台湾导游说,因和杭州的灵隐寺同出一个佛门渊源而得名,也有海峡两岸“同出一源”之意。
据资料表述,早在2003年,朱炳仁就考虑要为两岸和平做件实事,他悟出了两岸之间最缺的是沟通与交流,由此他亲自设计了历史上首座铜桥,表达了一位大陆艺术家给台湾同胞赠送铜桥的心愿。经过四年的努力,被命名为“同源桥”的两岸沟通金桥,在20071222日,作为海峡两岸和平交往的象征,冲破封锁,由杭州灵隐禅寺赠送台湾中台禅寺。当时在两岸民众中间引起了强烈共鸣。隆重的揭幕仪式在著名的古刹中台禅寺内举行,当天即有七万台湾民众兴致勃勃地登上铜桥。中台禅寺惟觉长老、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中华宗教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中国佛协秘书长学诚法师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等共同主持隆重的揭幕仪式。中央电视台现场全球直播了赠桥庆典盛况。
20091228,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先生亲切会见了朱炳仁大师,高度评价朱炳仁大师从造同源桥到主动与台湾文化艺术界进行多方面交流、为两岸和平奔走呐喊的作为和创举。同时连主席题词:“炳仁大师巧夺天工。”中台禅寺惟觉长老会见朱炳仁大师时说:“你做的同源桥做得好!给两岸和平带来了希望,沟通与和平也是台湾人民的祈盼。”
赤子之心 情系两岸。这座桥不仅成功的实现了两岸民间交流。这也是中华历史上跨越海峡沟通两岸的第一桥,更是两岸人民友谊亲和、兄弟携手的历史的见证。
我们即将离开中台禅寺奔向下一个景点日月潭了,回望同源桥,回望中台禅寺,这是一个充满了神圣与灵气的地方。
临别之际,我在心里深情地邀约,等到祖国统一那一天,我们再来看你!再见同源桥!再见中台禅寺!
台湾环岛八日游的又一个景点——中台禅寺到了,我走下旅游大巴车,舒展筋骨活动了一下四肢,环望四周的同时,深深的呼吸了几口这里的清新空气。
进入中台禅寺,我正打算匆匆往前走,却被同行的营口的张师傅叫住了,他指了指前方天上的
文/周金财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周金财,笔名“贺萍”,网名“胜元”,汉族,吉林延边人,60后,退休人员,闲暇时间爱读书,爱登山唱歌,偶尔也写写小文章,权当自娱自乐,唱唱心中的歌!
周金财丨放歌阿里山
周金财丨经历台湾地震
周金财丨亲如一家游台湾·台湾旅游散记之四
周金财丨台湾旅游散记之三·台湾游的吃住行
周金财丨台湾旅游散记之二印象台湾
周金财丨台湾旅游散记之一·约会台湾
周金财丨为时尚早【系列微型小说四篇】
徐巍丨平淡中寓复杂 平常里见深刻——周金财先生微型小说赏析
周金财丨我要出去·微型小说五篇
周金财丨虎年游“虎”景——与大连亲友游吉林图们老虎岭景点纪行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