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地区辽代建塔综述(4)——朝阳地区

 泉痴山人 2012-01-21
辽宁地区辽代建塔综述(4)——朝阳地区
  四、朝阳(75处)
  1、朝阳北塔。位于朝阳市内,始建于三燕,隋仁寿二年(602年)在基础上兴建,辽初和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两次重修。方形十三级密檐,高41.8米,塔身空心。辽时为辽兴中府霸州城内,舍利塔。辽代与延昌寺一起,塔寺合一。
  2、朝阳定光佛舍利塔。位于朝阳市内,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具体形制、体量不清,该塔什么时候倒塌,由于史料没有记载,故也不得而知。
  3、朝阳东塔。位于朝阳市关帝庙内,建于辽开泰六年(1017年),根据塔基,知为方形。按史料记载分析,当为十三级。该塔毁于乾隆八年(1742)
  4、柳城梁氏塔。位于朝阳市内。柳城人粱氏之建于辽太平九年(1029年),),“凡一十三级,通百有余尺”,“有千岁灯,以然于内”,此塔据出土的碑记记载,为舍利塔。清代以前损毁。
  5、释迦定光佛舍利塔。位于朝阳市内。该塔建于辽重熙十五年(1046) ,于天庆二年(1113年)将此塔拆掉迁建。该塔“立十三檐,亘二百尺”,为定光佛与释迦佛舍利塔。之后,由于“展讨殿宇,津置堂廊。每嗟佛垄闪于南陕,大众佥议,欲移中央。”塔寺合一。
  6、朝阳南塔。位于朝阳市内。该塔为方型空心密檐式十三级砖结构,塔高45米。建于辽大康二年(1076年)。
  7、朝阳铁塔。位于朝阳市内。为天庆二年(1113年)迁建的释迦定光佛舍利塔。毁损于清代以前。塔寺合一。具体体量、形制不详。
  8、朝阳云接寺塔(又称摩云塔)。位于朝阳凤凰山上云接寺西院。方形十三级密檐,高45米。根据其形制,当为辽代中期修建。为密宗金刚界塔。
  9、大宝塔。位于朝阳市区以东凤凰山北麓的王秃子沟。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残高16.5米。该塔与朝阳北塔、云接寺塔风格相似,是辽代密宗金刚界佛塔。其塔风格受唐影响较深,时代当为辽代早中期。
  10、青峰塔。位于朝阳县西营子乡五十家子村。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塔,塔南面有抱厦。现存高25米。塔东面山下村内为辽代安德州城址,辽圣宗统和八年(990)置。据《塔子沟纪略》卷六古迹载,“柏山山顶四面有旧筑城基,城垛并炮台旧址,半山之中有废房,墙垣规模宏廓,溪径幽深,前存古井一围,后存大辽兴中府安德州创建灵严寺石碑一块,考之则乾统八年所建,其碑文有峰台山四面隙地及北连龙岫,前仰郡城之句,以是知今之柏山,即古之峰台,今之凤凰山,即古之龙岫也。”城址附近曾发现乾统八年《大辽兴中府安德州创建灵岩寺碑》。碑载:“安德州灵岩寺者”,说明此塔为辽代安德州灵岩寺塔。根据其形制,此塔时代当为辽圣宗统和年间修建。为辽代密宗金刚界佛塔。
  11、八棱观塔。八棱观塔位于阳市朝阳县大平房镇八棱观村塔营子屯北山上。(现也归于龙城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高29.43米。与辽代建州城址隔河相望。根据该塔形制分析,该塔当建于辽代中期稍早,当建于辽圣宗迁建州之前。据《塔子沟纪略》卷七载,“木头城子东北八里,渡大凌河至奈玲塔在山顶,山高百丈,数十里之外皆望见之。蒙古以修造精细为奈玲,于是称为奈玲塔。塔下七十丈半山中有平地一块,方圆二百丈,旧有古庙基址,康熙年间喇嘛垂得勒格楞募建朝阳寺大殿三间,嗣有垂得勒格楞之侄罗卜僧格楞喇嘛陆续募建后楼三间,左右禅堂各三间,配殿三间,藏经塔一座,塔前正殿三间,钟鼓楼各一间,住房十一间,至今庙貌整齐,扎木苏各斯尔喇嘛住持其地。”由此记载可知,八棱观塔,清初称为奈玲塔,辽代山腰处曾有寺庙,应为塔寺合一的建筑格局。
  12、黄花滩塔。位于朝阳县大平房镇黄花滩村西塔山上(已划归龙城区)。八角形实心十三级密檐。现残高31.7米。按照历史记载,辽圣宗时为避水患,将建州迁至黄花滩村,该塔当为辽圣宗以后兴建。在塔前坡下约50米处,有一辽代寺院建筑遗址,说明当初为塔寺合一。清乾隆三十八年的《塔子沟纪略》记载:“庄头营子东去五里至黄河滩,西距塔子沟二百里,东距三座塔一百里,有古城基址,东西长二百七十丈,南北长三百六十丈,方圆七里有余,城内两土阜,似属古冢,遍地坑洼,不种不植,询之蒙民,佥称十余年前附近蒙古居民多在城内,旧房基处刨挖砖石,亦有掘得他物者。维时附近之家岁有火灾,蒙民居住不安,地主台吉俄木河图延请番僧善堪舆者,问以岁岁失火之故,番僧云,掘动古基,故遭回禄,从此禁止动土于城内,高阜之处垒石七堆,每年五月初五、六月初六,台吉率蒙古,宰牛祭祠至今,永无火患。其城内仅存碑首一块,上有加号,碑阴之记六字,城西北山坡有古塔一座,高十七层,围圆十二丈,塔下又小塔一座,高七层,围圆四丈,城北道傍有六角石柱一块,高三尺三寸,北面一角有慈悲心陀罗尼六字,余字皆模糊矣。”此黄河滩即应为今日之黄花滩。但当初记载的塔为十七级,而且旁边还有一座七级小塔,不知是记载错误,还是现存的黄花滩塔在清代维修时,做了大的改动,这还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研究。
  13、东平房塔。位于朝阳县大平房镇东平房村东北塔山上(已划归龙城区)。平面六角形,空心九级,密檐式。塔高约20米。根据塔的形制,分析此塔当为辽代中期所建。在塔下东南侧20米处,有一规模宏大的寺庙遗址,说明当安装为塔寺合一。
  14、双塔寺双塔。位于朝阳县木头城子镇郑杖子村西北山沟里。西塔为空心八角形三层檐,高约13米。此塔根据大檐砖雕斗拱以及塔身砖雕小塔的形制,及粗绳纹砖断定,当建于辽代中期。东塔为空心八角形单檐,高11米,根据塔身佛像及建塔细纹砖,分析其建于辽代晚期或金代,塔上覆钵则时代较晚,分析当为清代维修时补加的结果。
  15、槐树洞石塔。位于朝阳县南双庙乡三官营子村尺不袋沟。石塔由青砂岩雕制而成,残高2.2米。八角,三级。空心仿楼阁式小塔。根据塔下保存的塔上石雕构件,推断此塔原为七级,因残损,现只存三级。根据其形制及雕刻内容,分析,此塔当建于辽代晚期。
  16、利州城塔(大城子塔)。位于喀左县大城子镇高中院内。八角空心,七级楼阁式与密檐式相结合的塔,高34米。利州,《辽史.地理志》载“辽中京大定府所属,原为中京阜俗县,辽统和二十六年置刺史州,开泰元年升。属县一为阜俗县。唐末,契丹渐炽,役使奚人,迁居琵琶川。统和四年置县。初隶彰愍宫,更隶中京。后置州。”楼阁式与密檐式结合的塔在辽塔中极为少见。在河北正定天宁寺塔是楼阁式与密檐式结合的典型,其时代为宋金,极有可能该塔是受到利州城塔的影响。据其形制及历史记载分析,此塔当为辽代中期所建。
  17、榆州塔(十八里堡塔)。位于凌源市凌河乡十八里堡村。八角形空心七级密檐,现残存五级,高约13米。此塔位于榆州城西,榆州城设置时间,据《辽史地理志》载:“榆州……太宗南征横帐解里,以所俘镇州(河北正定县)民置州,开泰中没人,属中京。统县二:和众县、永和县(其中和众县治所即榆州城)”。志中未注明设置年代。1983年,在榆州城西北方发现辽代“张公墓志”一方,对考察榆州设置时间下限提供了可靠的物证。从“墓志”载,张公任榆州刺史卒于天显五年(公元930年),可证榆州之设置当在天显五年之前,具体说,榆州设置年代在天赞二年(公元923年)至天显五年(公元930年)之间。现存榆州塔从残损的痕迹看,能明显看出辽代晚期维修的迹象,说明此塔建于辽代早期,中晚期维修。《塔子沟纪略》卷八载“二十里铺土城,塔子沟西北二十里,有土城旧址,东西宽一百六十丈,南北长一百五十丈,计三里有余,城垣坍塌不整,东西沿有城门遗迹,城西半里有塔一座,其年月皆无可考”。上述记载可知,在清初此处为二十里铺,塔在土城遗址西半里外。
  18、凤凰山华严塔。位于朝阳市凤凰山上寺。建于辽世宗时期,辽大康十年(1084)重修,解放后,为了在此地建设发射塔,革命群众本着不破不立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将些塔炸掉。除一张伪满时期留下的老照片外,基本没有留下其他任何资料,现已无法具体弄清其形制和体量。据老照片可以看出,此塔为八角形。体量较大。在塔基中出土《重修古塔碑记》。从碑记载“大辽兴中府和龙山花严寺、崇禄大夫、守司空悟玄,通圆大师、赐紫、沙门道弼等,奉为天佑皇帝万岁,后族于官父母师僧一切有重修古塔,载安舍利……大康十年八月二十六日敬记”。由此可以得知此塔为大康十年重修,是和龙山华严寺的一部分,亦为舍利塔。据《元一统志》:“辽天授皇帝常猎和龙山,建华严寺。”这些记载说明了华严寺及塔的修建年代。
  19、下洼塔基遗址。位于朝阳县柳城镇下洼子村北台地。从地面和断崖上发现大量的辽代沟纹砖、布纹瓦。应为塔寺合一遗址。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20、塔子沟遗址。位于朝阳县大庙镇宁杖子村塔子东沟村西100米塔台子地上。塔基大致方形,塔基处,发现大量粗沟纹砖,在附近有辽代遗址。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21、青沟梁塔址。位于朝阳县大庙镇青山村上店组青沟隧道顶部山坡阳坡上。塔基址呈方形,100平方米,方形台基明显高出地面,相对平整。砖多为沟纹砖,也有素面,尺寸不一,说明此塔为辽代晚期所建,可能后世维修过。
  22、西梁沟塔址。位于朝阳县大庙镇青山村大青山北城遗址西100米主峰东南100米的一处开阔地上。三面环山。塔址呈方形,边长约10米,地表散落大量建筑构件,尺寸不一,形式多样,现场青砖全部是细沟纹砖,分析辽代应是塔寺合一,该塔建于辽代晚期。
  23、六家子塔山塔址。位于朝阳县六家子镇六家子村西约500米塔山山顶部。当地人在遗址上新建灵塔寺。挖地基时,地下2米发现辽砖瓦残件、石刻、佛教造像等。文化层在2米以上,有造像数尊、砖雕两块、石经幢一通、清代石碑首一个。出土石佛高约40厘米,无头,辽代特征明显,石经幢座亦为辽代。现场有大量沟纹砖和布纹瓦,应是寺庙和塔址。
  24、南塔子塔址。位于朝阳县长在营子乡南塔子村东北约500米处的一小山上。塔址呈方形,边长约10米,地表散落大量沟纹砖、布纹瓦,根据沟纹砖的形制,分析此塔当建于辽代晚期。
  25、塔梁山塔址。位于朝阳县台子乡台子村朱家沟村民组东约80米的塔梁山顶上。塔址长10米,宽6米,塔址高出地面约1.5米,由大量沟纹砖、布纹瓦、勾头、滴水等建筑构件组成。在建筑构件中还存有脊兽和莲花纹饰砖雕构件。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26、白塔子遗址。位于朝阳县胜利乡西山村后街村民组西北约1000米的坡地上。地表有大量辽代陶器、瓷器残片,也有大量的沟纹砖。据村民讲,这里早年曾有白塔。从地名及遗物分析,此地当有塔址。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27、北塔子地遗址。位于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南台子村东南约200米的北塔子地中。70年代,在遗址西北部发现塔基,出土过经书。地表散落大量细沟纹砖、布纹瓦。分析该塔当建于辽代晚期。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28、古山子塔址。位于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和平村古山子山顶。塔址高出地面约2米,方形,边长20至25米。70年代被村民破坏,据村民讲,当时出土经幢一块,上刻有大辽契丹国九年字样。后被砸碎砌在东侧地的一口机井上。现场采集到完整石刻,一飞天,一力士。地表散落大量沟纹砖、瓦残件,还有石经幢残块,上刻“修造”和咒文等字样。砖雕构件当为塔壶门处。
  29、塔子沟塔址。位于朝阳县羊山镇塔子沟村西150米处。塔基方形,边长约10米,高约1米,塔基处山头平坦,地表散落大量沟纹砖、布纹瓦。说明此塔规模较大。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据《塔子沟纪略》卷六载“羊山屯南去五里有小塔在山顶,因名其地为小塔子沟,下有断碑一块,字迹模糊,内有至正丙子岁四月数字,余皆剥落不能复识焉”。据此记载分析,这塔极有可能建于元代,或更早。
  30、小塔子遗址。位于朝阳县松岭门乡大二台村交通希望小学东约300米的台地上。地表残落大量辽代生活用陶器残片和建筑艺术构件。根据地名,可以推断此处曾经有过小形砖塔,体量不会太大。
  31、塔子山塔址。位于朝阳县七道岭乡庞家窝铺村上洪家沟组西北约1500米的塔子山山顶。塔址呈方形,边长约6米,地表散落沟纹砖、布纹瓦等。塔砖堆成一大堆,高出地面约2米。沟纹砖均为细绳纹砖,分析当为辽代晚期塔。
  32、蒙古营子后山遗址。位于朝阳县南双庙乡蒙古营子村北30米塔山上。有辽代遗址,文化层厚度约2米,出土石雕佛像、布纹瓦、滴水、琉璃构件、石雕构件等,结合当地名称,分析应为辽代塔寺遗址。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33、东窑白塔山遗址。位于建平县万寿镇黄土梁村东窑组200米白塔山上。从地名及辽代遗址上看,此地当有辽代塔址。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34、北塔子太平地北山坡塔址。位于建平县建平镇北塔子村太平地村民组东北500米的山顶上。塔基呈方形,边长约8米,有辽代沟纹砖及布纹瓦残片。在山坡下,有辽代墓葬。建平镇为辽代惠州所在,分析此塔当为辽惠州州城塔。
  35、北梁塔山遗址。位于建平县八家乡新房身村北梁村民组西侧塔山上。依据地名和辽代遗址,分析此地当有辽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36、白塔子洼遗址。位于建平县黑水镇兴隆沟村胜利屯组。遗址为辽代遗址,出土辽代砖瓦。据村民介绍,在遗址北部早年曾有白塔一座。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37、沟子沟遗址。位于建平县黑水镇安家楼村塔子沟组。遗址出土大量辽代砖瓦及生活用品残片。根据地名和遗址推断,辽代当建有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38、塔子下房身地遗址。位于建平县深井镇小马厂村塔子下村民组。根据其地名和辽代遗址,推断辽代当建有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39、白塔子遗址。位于喀左县白塔子镇白塔子村。白塔子村有辽代龙山县城址,方形,边长380米,每面中部有城门。根据此地地名及辽代龙山县城址推断,此地辽代当建有辽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40、塔山西南遗址。位于喀左县公营子镇小塔子沟村塔山西南约200米耕地。遗址有大量辽代生活用品残片。根据地名及遗址,推断,辽代当建有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41、白塔山遗址。位于喀左县兴隆庄乡七家村七家屯北400米处小土台山。当地称此山为白塔山。遗址内散落大量辽代建筑构件。据此地名及辽代建筑遗址推断,辽代此地当建有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42、塔下村遗址。位于喀左县公营子镇塔下村。此地有辽代遗址。根据此地地名及辽代遗址推断,此地辽代当建有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43、西台吉塔山遗址。位于北票市台吉镇西台吉村西的塔山顶上。有3000平方米辽代遗址。在遗址北部有一辽代塔基址,地表散落有大量辽代沟纹碎砖及布纹瓦。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44、白塔子遗址。位于北票市北塔乡白塔子村东北300米老庙山顶部。据村民讲,此处曾建有两座塔,北塔子乡由此得名。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45、塔山遗址。位于北票市黑城子镇祥顺号村大庙组东100米的塔山山顶。遗址约600平方米,中部有一土丘,据村民讲,早年看见塔一座,近代被毁,现土丘边缘有石头砌筑痕迹,分析应为塔基。现场有辽沟纹砖残块,据此可以推断,当为辽代塔址。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46、塔子山遗址。位于北票市小塔子乡小塔子村村小学北20米塔子山上。山顶上遗址呈长方形,面积约2400米。此地原有辽塔,早年被毁,现盗洞若干。地表散落大量辽代生活用品残片及建筑构件。遗址西南角有一砂岩石雕碑,多半埋于地下,无法看到全部面貌。现场有大量沟纹砖,说明此处当为辽代塔寺遗址。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47、小塔山遗址。位于北票市马友营乡大庙村河东组东200米的小塔山南坡。遗址面积近万平方米,地表有辽代生活用品残片和建筑构件残片。根据地名和辽代遗址推断,此地在辽代当建有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48、庙队塔址。位于北票市马友营乡马友营村庙组白金钟家西100米庙山南坡上。塔址面积约为600平,盗掘严重,沟纹砖、布纹析瓦、筒瓦、陶佛像残块、石雕佛像足部残块等遗存丰富。在塔基四周可见长1米,宽0.4米石条,应为塔基座砌筑构件。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49、房身塔山沟遗址。位于北票市三宝营乡房身沟村塔山沟组西南500米的塔山顶上。山顶地势较平,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60米,东西宽40米,地表散落沟纹砖、布纹瓦等建筑构件。从地名和辽代遗址分析,推断此地当有辽塔遗址,或许当初还建有寺庙。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50、塔子沟遗址。位于北票市章吉营乡牦牛营村塔子沟组。根据此地名分析,此地应建有辽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51、塔山塔址。位于北票市南八家乡红村村上石家子组。塔址呈方形,边长约10米,地表散落有大量沟纹砖及布纹瓦。据此,可证明为辽代塔址。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52、塔营子遗址。位于北票市蒙古营乡塔营子村西北组塔子山顶。在山顶部有辽代遗址。根据地名及辽代遗址推断,此地辽代当建有辽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53、尚家窑南遗址。位于北票市西官营镇梁杖子村一组白塔子地。根据此地地名推断,此处当建有辽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54、彩凤沟遗址。位于北票市巴图营乡彩凤沟村黄家屯西80米塔山顶部。在山顶上有青砖残块,根据地名及遗存,分析当建有辽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55、秀塔书院塔址。位于凌源市北街街道办事处。书院为乾隆三十七年建,原名秀塔书院。《凌源县志》、《塔子沟纪略》载。推断此书院当依辽塔而得名。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56、双塔塔基遗址。位于凌源市三家子乡苏官杖子村双塔子村民组北1500米又塔子后山东坡。塔基原貌不清,现被盗掘成一长4.5米,宽1.5米大坑,周围散落大量沟纹砖,亦有砖雕残件。根据地名,说明此处曾有双塔。在村中桑树台子,有辽代窑址。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57、塔沟塔基遗址。位于凌源市三家子乡天盛号村塔沟村民组北200米西山南部山顶。塔基面积较小,见有沟纹砖于塔基处。周围有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辽代遗址,遗址中辽代布纹瓦、滴水等建筑构件较多。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58、塔山屯遗址。位于凌源市四官营子镇后朱杖子村塔山屯。在屯东北400米耕地上,有辽代遗址。根据地名及辽代遗址推断,此地辽代当建有辽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59、塔沟村八放地墓地。位于凌源市沟门子镇塔沟村西北800米夹梁山东坡。此地出土过两座辽墓。从地名上看,辽代当建有辽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60、苏杖子塔基遗址。位于凌源市河坎子乡苏杖子村西洼村民组西侧80米塔山脚下。遗址呈方形,边长约5米。现塔基散落有青砖。在塔基东北角,有一长1.18米,宽0.83米,高0.45米石函。石函盖平铺在函右下角。据村民讲,此塔基50年代被毁。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61、塔山庙。位于凌源市河坎子乡苏杖子村西洼村民组。庙为民国时期庙,当地称为塔子庙。根据地名分析,当地应建有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62、八棱观塔塔北塔基。位于朝阳市龙城区大平房镇八棱观村八棱观塔北130米。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米,东西宽约6米,其形状不明晰,经多次盗掘,地表散落大量素面砖和少量辽代沟纹砖。分析此地当为辽代塔基,后世曾经维修。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63、八棱观塔东塔塔基。位于朝阳市龙城区大平房镇八棱观村八棱观塔东50米。塔基轮廓形状不清,盗掘严重。遗址散布大量辽代沟纹砖和素面砖。此塔当与塔北塔基一样,体量均不会较大,且均经过后世维修,至于什么时候损毁,因无记载,无法查证。
  64、八棱观塔东北塔基遗址。位于朝阳市龙城区大平房镇八棱观村八棱观塔东北250米处。塔基为圆形,直径约3米,地表散落大量辽代沟纹砖和素面砖,有盗洞若干。此塔当与塔北塔基一样,体量均不会较大,且均经过后世维修,至于什么时候损毁,因无记载,无法查证。
  65、黄花滩西塔塔基址。位于朝阳市龙城区大平房镇黄花滩塔西14米处。遗址呈椭圆形,直径约3.58米,基座形制不清。基址布满大量沟纹砖和素面砖残块。分析此塔体量不大,且后世曾经维修。《塔子沟纪略》卷六载:“庄头营子东去五里至黄河滩,西距塔子沟二百里,东距三座塔一百里,有古城基址......城西北山坡有古塔一座,高十七层,围圆十二丈,塔下又小塔一座,高七层,围圆四丈”。由此可知,此塔体量小于现黄花滩塔,高七层,围圆四丈。
  66、赵家沟塔山塔基遗址。位于龙城区大平房镇赵家沟村北塔子山顶部。地面散布大量沟纹砖、布纹瓦、石头残块,分析塔基应是石块垒筑,体量不大。有盗洞2个,塔前20米仍有一处砖石结构建筑基址,基址散布石块和沟纹砖,分析应为塔前建筑。
  67、塔子山塔基遗址。位于龙城区联合乡下三家子村南杖子村民组西北塔子山顶上。基址方形,南北长5米,东西宽6米,早年倒塌。周边大量辽代沟纹砖和布纹瓦。塔基坡下50米有辽代寺庙遗址。
  68、塔子山塔址。位于龙城区联合乡黄杖子村村东九龙山顶上。该山海拔757米,山势陡峭,山顶平坦,面积10余平方米,已被盗掘。地表散有辽代沟纹砖和石块等,还有一些辽代生活用品陶瓷器残片。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69、马山塔基址。位于龙城区边杖子乡边杖子村马山南侧800米马山山峰上。该山海拔454米,塔在文革期间被炸毁,仅存塔基。据村民介绍,该塔原残高10米,以方整石块垒砌的方形石塔。现遗迹全无。
  70、白塔梁塔基址。位于龙城区七道泉子镇水泉村西北800米白塔梁山顶部。传说中有一白塔,毁于何时没有具体记载。地表散布大量砖瓦残片、建筑用石块构件。砖有沟纹砖和素面两种,素面小于沟纹砖,建筑构件有滴水、磨制椽头等。分析此处应为塔寺合一,金元时期维修过。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71、头道湾子北山塔址。位于龙城区七道泉子镇铁匠炉村头道湾子组北侧山顶上。该山海拔286米,分布面积100平方米左右,地表散落大量沟纹砖和布纹瓦残件,按地名和辽代遗存分析,当为辽代塔基址。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72、桃花山塔基遗址。位于双塔区桃花吐镇李家窝铺村桃花山主峰电视信号塔东200米处。塔基占地约25平方米,塔基南侧断崖发现文化层达1.2米。基址及东南山坡下散落大量沟纹砖和素面砖,同时还有大量的琉璃残件,分析当为塔上琉璃构件。在塔基处有盗洞,从盗洞可以看到塔基局部结构。辽塔特征明显。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塔子沟纪略》卷六古迹卷载“三座塔东北距城四十里平阳之中,有山壁立,自下而上五里余围圆则十六里,其山顶平坦,处东西南北各长十丈,中有古塔一座,人谓山上有大铁锅一口,面宽丈许,侧埋于山......塔傍有断碑两截,字多模糊,尚存有重修金山神庙数字,年月皆无可考,而山势之巍然在望,宛若金山壁立于扬子江”。通过上述记载,可知该塔在清初时仍在,塔为金山神庙一部分,当为塔寺合一。
  73、小白塔子山遗址。位于双塔区桃花吐镇白腰村白腰村民组西北1000米耕地上。有辽代遗址,根据地名和辽代遗址分析,当年应建有辽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74、狼山塔基遗址。位于双塔区燕北街道二其营子村狼山山顶。该地地势较高,遗址呈方形,边长约5米,塔早年倒塌,据《塔子沟纪略》卷六古迹载“狼山山顶旧有半截塔,山坡有金时所建盖三学寺地基一段,南北长十五丈,东西长十五尺,庙宇全无,荆榛满地,仅存大定七年旧碑而已”。据《辽宁碑志》载录其碑文“三学者,其来远矣,爰自于唐肇起之也,迨及有辽,建三学寺于府西择一镜僧行清高者,为纲首,举连郡经律论学优者为三法师,迎开教门指引学者。兵兴以来,殿堂廊庑扫地而无,圣朝既获辽土,设三学如故”。由此可知,三学寺,建于辽代,金代重建。在清初时,塔已余半截,现遗址周围散落大量辽代沟纹砖、半圆砖、磨角砖等建筑构件,根据细沟纹砖及文献记载分析,此塔当为辽代晚期塔。
  75、四官营子塔址。位于凌源市四官营子镇魏杖子村小塔子沟大黑山下塔洼里。现存六角五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应为金代修建灵塔。在维修四官营子塔时,在塔的周围,发现了大量沟纹砖、琉璃垂兽、筒瓦、塔倚柱砖、塔檐砖、小砖塔。此建筑构件与现存的塔没有任何关系。在塔的下面300米处有寺院遗址,在东侧,有辽代墓葬遗存。分析此地辽代当建有辽塔,金代时已倒塌,现塔为金代在原塔基址上重新修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