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票中的文房四宝

 南烟舍 2012-01-23
     纸书天下意,笔绘古今情;

          墨海扬道义,砚池播文明。

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文房四宝是国粹,是国宝,是中国书法与绘画必备的工具与载体。文房四宝为继承中华古国文明、记载中华民族历史、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房四宝,也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与伟大创举。它历史悠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均采用纯天然原材料,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工艺精湛,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

2006910,中国邮政发行了特种邮票《文房四宝》,一套4枚,分别是:笔、墨、纸、砚。

 

[转载]第九十篇:邮票中的文房四宝

这套邮票,通过画面展现了中国“文房”的雅韵,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表现中国悠久的历史。邮票图案中笔、墨、纸、砚的原物,基本上是华夏历代的精品。

主图背景有熏炉、笔筒、花架、水盃等等,甚至还有笛,不仅把中国文房的环境巧妙地点缀展现出来,而且凸显了四件宝物在文房中的地位。

邮票衬底颜色为黄褐色,与用黑、红、黄、蓝等颜色表现的文房四宝相辉映,使文房四宝呈现出立体视觉观感。熏炉、笔筒、花架、水盃等物品或隐或显票底间,既描绘出文房四宝在文房之中的地位及重要,又与文房中的其他物品巧妙融合。在颜色上有对比,有变化,更好地衬映出节奏感,给观览者留下一种文化的韵味。

邮票构图像中国画,“中国邮政”几个楷体字与画面整体统一协调。文房四宝四个字用小篆;邮票的名称笔、墨、纸、砚用印章形式展现。一切围绕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宣染,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神形合一的艺术效果。

 

[转载]第九十篇:邮票中的文房四宝
 

      笔佳十美警世,

      墨香百里可闻,

      纸好千年不变,

      砚固万代同辉。

 

[转载]第九十篇:邮票中的文房四宝
      笔,古称是会意字,是一手握笔管之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加一个竹头,称作,今简化为

 相传毛笔是秦国大将蒙恬发明,因此他被称为笔祖。其实考古证明,战国时就有楚笔。所以蒙恬对毛笔的贡献,可能不是发明,而只能说是改良。毛笔以浙江湖州的湖笔最为著名。

湖笔,被称为笔中珍品被誉为笔中之冠。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历有毛颍之技甲天下之称。湖笔的故乡是浙江吴兴县善琏镇,因善琏旧属湖州府,故名湖笔

湖笔选料讲究,工艺精细,品种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细的如绣花针。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尖:指笔锋尖如锥状;齐:指笔锋撮平后,齐如刀切;圆:笔头圆浑饱满;健:笔锋挺立,富有弹性。

 

 

 

 

 

[转载]第九十篇:邮票中的文房四宝

 

 墨,源于黑。中国古代人的书画作品,几乎都是黑色,这与我们华夏民族的尚黑意识有关。

 商代以前的墨,大都是天然的。西周开始出现了人工制墨。古籍记载说,有个叫邢夷的人开始制作松烟墨。到清代出现了曹素功、胡开文等四大制墨名家。在众多的墨中,徽墨质地最佳,被誉为墨中珍品。

 徽墨,产于安徽省歙县。相传南唐时期的制墨名手李超、李庭圭父子原是河北人,因避乱南迁,定居在歙州(宋朝时改称徽州”),以制墨为生,徽墨从此诞生。李氏以后,徽墨被人们时代相传下来,千百年来,它在墨坛上,一直独占魁首。

 徽墨是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防蛀耐用等特点。

 

 

 

 

 

[转载]第九十篇:邮票中的文房四宝
     纸,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它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相传造纸术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据考证,早在西汉就开始了纸的制作,而蔡伦是改进了造纸的方法。安徽泾县所产的宣纸最为著名。

 宣纸,是安徽泾县的著名特产,由于历来在附近的宣城集散,故称“宣纸”。宣纸的特色是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光泽如玉,润墨性强,搓折无损。最宜题诗作画,且不蛀不腐,深得我国不少书画名家的推崇。所以,宣纸一直享有纸寿千年的美誉。郭沫若同志曾赞美:宣纸,是中国人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转载]第九十篇:邮票中的文房四宝

 

砚,俗称砚台,是书写、绘画之时研磨色料的工具,主要功能有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掭笔。因为磨墨,所以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因为盛墨汁,所以有一个凹陷。

汉代时砚已流行,宋代则已普遍使用,明、清两代品种繁多,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四大名砚的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古代汉族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端砚最为著名,居四大名砚之首。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古称端州),故称“端砚”,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古人有“哈气研墨”之说。

端砚自唐朝初年开始生产。不过,当年的端砚纯粹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实用工具,石面上无任何图案花纹装饰,显得粗陋、简朴。

  后来到了唐朝中叶,一天,一位老砚工路经端溪时,看见有两只仙鹤飞落溪水之中,久而不起,于是心生疑窦。张网捞捕,但捞起的却是一块石头。不过,这块石头十分奇异,上有裂缝,不时发出鹤鸣声响,老砚工顺着裂缝把奇石撬开,奇石竟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砚边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消息传开,砚工们纷纷仿制,或各展其艺,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这就是端砚来历的美丽传说。

 

 

 

 

另附:台湾邮票中的文房四宝

 

 

[转载]第九十篇:邮票中的文房四宝

[转载]第九十篇:邮票中的文房四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