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孩子的本身,而非爱他的条件

 猴小妹小姐 2012-01-24
一 爱孩子的本身,而非爱他的条件

  如果有人问父母,你们爱孩子吗?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会不假思索地说,爱呀!当然爱呀!如果再追问一句,你们都爱孩子的什么呢?不少的父母恐怕就会中“圈套”了:

  他们会满脸幸福地告诉你,我儿子可聪明了!现在才三岁,已经能背好几百首诗歌了!

  也有人会说,你不知道我女儿有多听话,月子里很少闹夜,我们大人可省心了!

  甚至还有人会说,我儿子眼睛圆溜溜的,又大又亮,光看他那张小脸就让人爱不够呢!

  父母们只顾一一细数为什么爱孩子的原因,却不知他们已经掉进了“问题的陷阱”。

  这样的问题,很容易让父母在一刹那局限了自己的爱、收缩了自己的爱、贬损了自己的爱。我们来作个假设,看看这个“陷阱”到底有多深。

  假设那个会背诗歌的孩子不那么聪明,甚至连说话都比别的小孩晚了半年;

  假设那个月子里不闹夜的乖乖女儿不那么“听话”,一晚上哭八次;

  假设那个长相可爱的孩子不那么美貌,而是小眼睛塌鼻子;

  那么,做父母的难道就不爱他们了吗?

  当然不会!父母对孩子的爱,完全是一种天性;是没有理由、没有条件的爱。

  但是,我们还是常常会听见这样的话:

  “宝贝你要乖、要听话,这样妈妈才爱你,才给你买糖糖;你要是不乖、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也不给你买糖糖了。”

  妈妈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自己给孩子的是怎样的爱”这个层面,可是孩子那边会接收到一个错误的信息,孩子会以为:

  我要乖,妈妈才爱我;我不乖,妈妈就不爱我了!

  “乖”变成了孩子脑海里一个可以换取妈妈的爱的条件,这岂不是很可悲的事情?就像有部电影里讲述的两个热恋中的年轻人,女孩儿一直对男孩儿隐瞒了自己是富家女的身份,所以她也就坚信男孩儿对自己的爱是不讲条件的真爱。但是有一天,女孩儿无意间听到男孩儿给他的朋友打电话说,我要不是因为知道她将会继承五千万的家产,我才不会和她恋爱呢!伤心欲绝的女孩儿最终和男孩儿分了手,因为他们之间所谓的“真爱”,因有了“条件”而变得浅薄,失去了意义。


 如果说这个发生在恋人之间的爱的插曲和我们探讨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还有些许差别的话,那下面这个故事可真的要让人深思了。

  小雅是个孤儿,在孤儿院里过三岁生日那天,她被养父养母带回家了,小雅在这个新家里愉快地度过了五年的时间。有一天她提前放学回家,正好听见妈妈在客厅里和一个阿姨聊天,阿姨说,你们收养了小雅还真是幸运呢,这孩子这么懂事,听说还当班长了呢!

  妈妈呵呵笑起来,是啊,当时我们去孤儿院挑孩子的时候,一眼就相中了她!因为她的脸蛋儿长得最漂亮!

  妈妈的话犹如一声闷雷击中了小雅,虽然她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是妈妈的这番话还是刺伤了她,她这才“恍然大悟”,妈妈当时挑中她只是因为她的脸蛋儿长得漂亮,妈妈是因为爱她的脸蛋儿才把她带回家的!

  小雅最终选择了用剪刀在自己的脸上划了个大叉的方式,来测试当自己失去了漂亮的脸蛋儿后,妈妈还会不会爱自己……

  这是个遗憾的故事,小雅的冲动让人遗憾,妈妈错误的表达更让人遗憾。实际上每个看到这个故事的人,大概都能理解妈妈说那番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小雅只有脸蛋儿值得让人爱。但是很可惜,这样错误的表达方式,在孩子心中成了一个打不开的结——哪个孩子得知父母对自己的爱是要讲条件的,会不难过呢?

  孩子乖,做父母的当然值得高兴;然而,孩子不乖,也不能改变他(她)是你的儿女的事实。所以,请不要再要求孩子用条件来换取你对他的爱了。

  真爱就是爱孩子本身,而不是爱孩子身上的条件。比如聪明还是笨拙,乖巧还是顽皮,学习好还是成绩烂,长的漂亮还是相貌平平等。就如当初决定要生孩子时唯一的理由是享受当爸爸妈妈的快乐一样,现在爱孩子也有个唯一的理由,那就是,他(她)是你的孩子。

  如果父母能秉承这样的信念去爱孩子,那么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问题发生的几率就会小很多,父母生气的几率当然也会少很多。

了解了什么才是对孩子的“真爱”,我们还要学会爱的方式。

  方式很重要,方式是表达爱的一种途径,不管父母这边的爱有多真,有多深,如果不能够选择恰当的方式传达到孩子那边去,那一定会造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

  实际上父母要做的,就是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并且要让他知道你爱他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而不是因为他的表现。

  1 可以不同意孩子的表现,但不可以否定孩子的本身

  当孩子不小心闯祸时,父母当然会不高兴,会责备,但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责备:

  “你又把杯子打碎了!跟你说了多少遍,杯子不能放在这么靠边儿的地方,你怎么就是听不进去呢?真是笨得出奇!”

  孩子打碎杯子固然是需要父母教导的,但父母应该教导的内容不是告诉孩子:

  你真的很笨——而且不是一般的笨!

  在这种时候,父母需要说的话其实只有一句:杯子要放到靠里面一点儿才不会打碎哦。

  又如,一个男孩儿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发生争执了,他回家跟爸爸哭诉小朋友打他了,做爸爸的可能会“怒从中来”:

  “人家打你,你不会还手啊!真没有出息,我怎么会生出你这么个软弱的儿子?!你下次再这样被人家欺负了还哭哭啼啼地回来,连我也要打你一顿!”

  好可怜的孩子,在学校受到的委屈不仅没有有效地宣泄,反倒在心里蒙上了一层更重的阴影:我笨、我没出息、我只会被人家欺负、我软弱、我爸爸嫌弃我……只须把思维稍微延展一些,我们就不难看到这件事对孩子的影响:孩子觉得爸爸一点儿都不关心自己,更谈不上爱自己;孩子在爸爸的话语中学会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式——还手,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彻底中了爸爸的“魔咒”,从此变得更软弱、更没出息……

  实际上,小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学校里和同学发生了摩擦,这是他们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毕竟人是群居动物嘛,怎么可能不发生各种各样的“人际互动”呢?当父母得知孩子和别人发生摩擦的时候,要做的其实只有三件事:

第一, 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有没有受到伤害;

  第二, 了解事情的原委;

  第三, 教给孩子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在不用拳头的情况下)。

  如果父母是以这样的思路来教导孩子,那收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首先孩子的心里是温暖的,在学校受到欺负的难过,因为爸爸的关心而淡化了很多;其次,孩子把事件的经过告诉爸爸,这是一个正常而有效的情绪宣泄;再次,孩子从爸爸那里学会了处理这种问题的方式,学会了怎么和同学相处、交流……

  不一样的因,才会促成不一样的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父母有责任及时指出他错误的表现,鼓励、督促孩子改正,但永远记住:过度的责备是没有意义的,尤其是对孩子本身的否定,更是超越了责备的权限,“傻瓜”、“笨蛋”的称号会像一把利剑,扎在孩子的心上。

  2 多赞美孩子本身,尤其是他的行为

  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人是不喜欢听人赞美的。赞美可以让人心情愉悦,赞美可以让人乐观开朗,赞美还可以让人发挥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潜能。

  美国有个黑人小男孩儿,从小就非常顽皮好动,经常受到老师和父母的责骂。有一天他逃课出去玩,回学校的时候发现大门已经锁上了,他就爬上了围墙,准备翻墙进去。正当他骑在墙上的时候,一双大手把他托了下来。小男孩儿回头一看,居然是校长!他当即吓得哆嗦起来。没想到校长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把他的小手握在自己的手心里,带着赞美的神情说了句:

  瞧这双手,不仅能翻墙,要知道,了不起的行政长官小时候才会长一双这样的手!

  小男孩儿被校长的话“迷住”了!他像是发现了一个深藏于洞穴之中的秘密一样兴奋、快乐!原来自己长了一双了不起的行政长官才会长的手!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小男孩儿真的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行政长官!他去看望老校长的时候说,我的今天都是因为您的一句赞美!

还有一位妈妈,她第一次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就被老师告知:“你的儿子太调皮好动了,屁股上像长了钉子,我看你得带他去医院看看是不是得了多动症。”

  在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跟她说了什么,妈妈说:

  “老师表扬你了,说我的宝贝最近有很大的进步,原来在板凳上只能坐一小会儿,现在居然能坐三分钟了!”

  孩子听了,眼睛笑成了一个弯,回家破天荒地自己吃了两碗饭,没有让妈妈喂。

  妈妈是以这样的方式在保护着孩子的自尊,鼓励着孩子的信心,从幼儿园一直到他高中毕业,不知道有多少次,妈妈把老师的责骂和抱怨,转化成对孩子的肯定与鼓励。直到有一天,儿子把一封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放到妈妈的手里,然后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他边哭边说:

  “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你一直相信我、鼓励我……”

  一句赞美,一次鼓励,可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责骂、一次贬损,可以刺伤一个人的心灵与身体!甚至毁灭一个人的未来!

  在赞美孩子这件事上,我们发现有不少父母的做法是欠妥的。

  不知这些父母是被当今社会激烈的职场竞争给吓到了,还是真的以为孩子的课业好就代表全部都好,总之这部分父母,眼睛里似乎只看得到孩子的作业和考试的分数。作文得了优、语文和数学考了双百分、英语口语得了全年级第一,所有这些,固然可以成为父母赞美孩子的原因,但绝对不能是唯一的原因。

  那些作文水平普通,但却彬彬有礼、待人友善、热心公益的孩子值不值得赞美?

  那些考试成绩平平,但却和同学相处有道,颇有人缘的孩子值不值得赞美?

  那些英语讲得一般,但心地善良、包容豁达、尊老爱幼的孩子值不值得赞美?

  这些问题不是没有来由的,确实有太多的父母“我的眼里只有你——分数”,而忽视了孩子身上真正的无价之宝——均衡的情商发展和良好的道德观念。
 或许有些父母会说,情商和道德太缥缈,又不能给他在考大学的时候加分。但事实是:考上了大学的孩子,并不代表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而那些情商发达、道德品质优秀的孩子,无论在哪里,都会很快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同时也会很顺利地被周遭环境所容纳——在这样一种融恰的氛围里,你还怕孩子会过得不开心、不如意吗?孩子要是过得很开心、很如意,父母又哪来那么多气可生呢?

  所以,为人父母者,应该彻底放弃“功利”二字,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关注孩子的成长,给他赞美,给他无条件的爱,给他奖励——不仅仅是在孩子考了好成绩的时候。

  3 爱,要让孩子知道

  “这个孩子太让我伤心了,我这么爱他、为他好,他却这样气我!”

  是不是常常会听到做父母的这样抱怨?

  我同事有个女儿今年十二岁了,妈妈为了让这个女儿赢在比别人更早的地方(从胎教开始就已经有所动作了),将来参与社会竞争不至于那么吃力,妈妈几乎做到了节衣缩食,省下大笔的钞票给女儿报了很多的培训班。光我知道的就有少儿英语口语班、小主持人班、芭蕾舞班、绘画神童班。

  一到休息日,母女俩就打仗似的奔走于各个培训班之间,以至于我这位同事不经意间还练成了一副中年人少有的“魔鬼身材”,因为她的生活里只有孩子、只有奔走,皮下脂肪大量消耗在陪女儿学习的路上。

  就是这样一位呕心沥血的妈妈,最近总是委屈得在朋友面前流泪:“我这么辛苦是为了谁啊,还不都是为她好啊,谁知道她一点儿也不体谅我,说我没别人的妈妈好,不给她时间玩儿,昨天还居然自作主张没去学口语,你们说,哪有这么不懂事的孩子啊!都快气死我了!”

  “如果孩子觉得压力太大,是不是适当地减少一些课外培训啊?”有人建议。

  这位妈妈用拳头轻砸自己的前胸:“我是她亲妈,我也想让孩子高兴点儿,我也想让她压力小点儿,可是我现在要是把她的学习放松了,将来她竞争不过别的孩子,是要怨我的呀!她怎么就不理解我的苦心呢!”
看来这对母女的恩怨还要持续下去,因为妈妈以为自己给了女儿最无私的爱,但女儿那边只是觉得妈妈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学习的机器,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真的没有办法解决了吗?

  不是的。站在妈妈的角度和站在女儿的角度,似乎谁都没有绝对的错误,但妈妈的“爱”怎么就传达不到女儿的心里去呢?我想,这是因为妈妈对女儿还不够尊重——不尊重她的年龄,也不尊重她的权利。

  想想看,一个刚十二岁的少女,就要每天背负“将来要有竞争力”这样的重压,牺牲掉自己所有休闲娱乐的时间,埋头在各种繁重的学习当中,有谁理解她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去游乐园时,那种羡慕和自怜的心情?又有谁体量她这个年龄的孩子,浑身上下涌动着的爱玩的细胞?

  再说说孩子的权利。

  法律文书中对“权利”是这样解析的: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能力或利益,表现为自己可以做出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就享有了一系列的权利——有的父母可能会不习惯这种说法,一个吃奶都要人照顾的小屁孩儿,能有什么权利?

  这个问题只要查看一下《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就一目了然了,那里面从孩子的生命权到宗教信仰自由权等等权利都有详尽的描述和规定。

  说回上面这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儿,妈妈给过她选择的权利吗?在妈妈那严严实实的爱的包裹下,孩子根本无法选择是上英语口语班呢?还是上芭蕾舞班呢?是周六上呢?还是周日上呢?是周周都上呢?还是隔周上呢?在妈妈的包办下,孩子最终被告知:周六上午上英语口语班,周六下午上芭蕾舞班,周日上午上小主持人班,周日下午上绘画班……

  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孩子哪怕还剩一点“表达意愿的权利”也是好的。比如:

  “妈妈,我不想参加英语口语班了,我们班同学没有额外参加培训班,口语也说得很好呢!”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算盘,你就是想玩儿!我为了你这么操心,我都没说累,你倒累了?!”

  妈妈其实错过了和女儿好好交流的最后机会。最终导致女儿逃课的人,其实是妈妈;最终造成把妈妈气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人,也是妈妈自己。

  说到底,妈妈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失败,在于她没有平等地看待孩子,没有在意和重视孩子自身的感受,只是在用她的强势和想当然,给孩子强加了一份所谓的“爱”,而实际上,孩子压根儿就没有接收到她的爱。因为即便是神仙来了,也很难让孩子理解这样的逻辑:

  你妈妈之所以不让你玩儿,并且强迫你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是因为她爱你。

  爱孩子,就让她知道吧!利用一切可行的方式,传达爱的信息吧!真心地赞美他、温柔地拍拍他、谈话时和他的眼睛平视,聆听他的想法,给与他正确的引导,在一切场合都尊重他,体量他作为孩子的立场和压力,用轻柔的手帮他拂掉粘在嘴角的饭粒,而不是说“你的吃相真邋遢”——这,就是能让孩子感觉到的爱。

  4 平分你的爱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里讲到这样一个情节:

  她刚生了第二个儿子,很多亲友来家里看她和孩子,几乎所有的人一进门都高声张罗着:小宝贝儿在哪儿呢?快让我们看看!然后举着他们给新生儿带来的礼物,热情地围在小婴儿的旁边,发出热烈的赞赏声:“看那睫毛,多么长,多么浓密!看那头发,哇,一生下来就那么多头发,多么细,多么柔软!看看看!看那小手,肥肥短短的可爱死了……”

  客人们努着嘴,发出“啧啧”的亲嘴声,做出各种无限怜爱的表情。直到客人们走,都没人注意到客厅里还有另一个孩子,手支着下巴,看着进进出出的大人们。

  晚上刷牙的时候,老大(其实也只是个四岁的小男孩儿)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问妈妈:“我的睫毛不长吗?我的睫毛不密吗?我的头发不软吗?妈妈,我的手不可爱吗?……”

在妈妈用无限柔情亲吻新生的小儿子的同时,一向乖巧听话的老大开始制造麻烦了:该刷牙的时候不刷牙,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从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吃饭……每一件事都要妈妈用尽力气纠缠30分钟,老大才肯去做,最后惹得妈妈不得不气急败坏地威胁、动手开打!

  读到这里,做过父母的人都知道,老大并不是一夜之间中了什么巫术,而仅仅是想吸引妈妈的关注,同时也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无声的抗议。

  孩子是如此在意妈妈的爱,而且是如此敏感。

  书里讲到有个住对面的夫人来家里看新生的老二,进门的时候却先找起了老大,并且特别给老大也准备了一份礼物,“安顿”好老大后,这位夫人才进屋去看老二,并且在夸奖老二的时候,都会压低声音。龙应台对这位夫人的做法又感激又佩服,却不料夫人感慨地说:

  “这样做太重要啦!我家老二出生的时候啊,老大差点把他给谋杀了,用枕头压,屁股还坐在上面呢!用指头掐,打耳光,用铅笔尖……”

  如果你有两个孩子,请把你的爱平分给孩子们吧,在意他们的感受,公平地对待他们,那样的话,不论是老大还是老二,或是老三老四,就不会故意做出那么多出格的事情,引你发怒生气啦!

  5 和孩子分享你的一切

  有两道很特别的算术题,不知你有没有做过?

  第一道是:快乐+快乐=?

  第二道是:痛苦-痛苦=?

  即便是没有学过算术的小孩,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

  快乐加快乐等于两份快乐!痛苦减痛苦等于没有痛苦!

  这就是我们要谈到的“分享”。分享是有魔力的,再小的快乐也能因为分享而广博,再大的痛苦也能因为分担而弱化。

  和孩子分享你的一切,无论是责任、快乐、荣誉、悲伤、压力、金钱……

  或许父母们会对这个提议侧目,因为通常情况下,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他们只能分享好的事情,对于那些糟糕的情况,孩子是没有担当的力量的。其实不尽然,孩子一旦出生,那他和这个家庭就深深地融为一体了,家里的快乐就是他的快乐,家里的烦恼也是他的烦恼——这才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体验。


相信孩子吧,他们可以和你一起分享快乐,他们同时也有分担痛苦的勇气和力量。把孩子整体包裹在蜜罐里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保护——除非父母可以保证一辈子这样包裹着他。

  有一对夫妻,近来关系总是很紧张,经常吵闹甚至动手,但他们俩很“注意”不让孩子看到这种场景,不幸的是他们争执的频率太大,甚至无法彻底躲过孩子在家里的时间。

  八岁的儿子在客厅里看电视,经常听见父母卧室里传来的压低了声音的争吵,而每次当他推开门,父母总是“瞬间和好”,他们尴尬的样子,让儿子想起了在电视上看到的滑稽戏。八岁的儿子已经远比父母想象的要懂事,他在为父母紧张的关系难过,不过他更难过的是感觉自己被这个家隔离了,因为他一直不知道父母为什么要吵架、打架,他连参与劝和的机会都没有。

  终于有一天,他再次推开了父母卧室的门,对“假模假样”的父母说:你们如果想离婚的话,就离吧,我没有关系,跟谁过都行,如果你们是在为谁要我而吵架,那我跟着奶奶过也行。

  孩子的话让爸爸妈妈异常震惊,其实他们最近只是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对对方有一些小小的不满意,所以才会找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来争执,还远远没有到要离婚的地步。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最开始为了不让孩子担心才背着他的,却给他造成了更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当然,我们不是在鼓励父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吵架本来就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我们只是借用这个例子说明,孩子应当享有适当的知情权,这不仅能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也能培养他的是非观念、思辨能力,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父母焦躁、矛盾的情绪。

二 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养花

  有一个小男孩儿,三岁多,他最近干了一件“坏事”,他把一碗滚烫的菜汤倒进了花盆里——这盆名贵的花,是他爸爸刚刚从花市里找来,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亲自搬回来的!

  爸爸怒不可遏,这小子太淘气了,简直就是个破坏分子!三岁的儿子看爸爸到处找笤帚,已经吓得哇哇大哭了。这时妈妈冲上去拉住了爸爸,她说:“你别忘了,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养花!”

  妈妈的一番话,在坚定地提醒着爸爸:孩子和花,到底哪个更重要?更何况在没有弄清楚他那么做的原因之前,就要开打,是不是在说孩子的自尊和快乐,还远远不如一盆花重要呢?

  妈妈蹲下来帮孩子擦干了眼泪,轻声地问:“宝宝为什么要把汤倒在花盆里啊?”

  小男孩抽泣着说:“奶奶说……热热的菜汤有营养……我想让花长高高……”

  这下轮到妈妈流眼泪了,孩子爱花的一颗心啊,差点儿就冤死在爸爸的笤帚下了!

  数不清的父母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愤怒:

  刚换的窗户玻璃再次被孩子的足球踢烂;

  没用多久的骨瓷餐具,被孩子摔碎了一半;

  卫生间的卷筒纸成了孩子身上的“飘带”,飘得屋子里哪儿都是;

  茶几上摆的东西,全被孩子当成玩具蹂躏得不成样子:烟灰缸、鲜花、报纸、指甲刀、水杯、书……无一幸免。

  父母们请息怒吧,就像那株被热汤烫死的花一样,这些东西已经死了、破了、碎了、毁了,我们就不要再用棒子把孩子稚嫩纯净的心灵也搭上吧!如果说孩子有什么错,那就是他们缺乏生活的经验,同时身上又实在有无穷的活力!可“生活的经验”谁不是在一次次教训里学到的呢?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次在餐厅里等朋友,邻桌有一个妈妈和她女儿在吃饭,那女孩儿看上去大约五六岁的样子,小家伙对装果汁的半圆杯子产生了浓厚兴趣,不停地看过去摸过来,直到“嘭”的一声,果汁连杯子一起摔碎在地上,小家伙的胳膊上也洒上了不少果汁!

  “你这个孩子怎么回事儿?你就是手痒痒!跟你说没说过啊?吃饭的时候不要玩,你就是不听,告诉你啊,你再这样,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吃饭了!还不快跟我去洗手!”妈妈大声地斥责小女孩。

戏剧性的一幕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这个妈妈起身的时候太急,没有注意到餐巾还搭在她腿上,她刚一转身,那块餐巾就扯着盘子、刀叉、杯子、水瓶“咣当”一声全摔在了地上!

  声音之大,引来了所有人的张望,妈妈难堪极了,她怒视着女儿:“都怪你!这下你高兴了吧!盘子都摔碎了,还吃什么吃!”小家伙原本就撇着的嘴,终于顶不住了,“哇”地大哭起来!

  一顿本来开心的晚餐就这样在孩子哭哭啼啼、妈妈怒气冲冲中变了味道。其实当孩子把玻璃杯打碎的时候,她自己也被吓到了——如果她知道她玩杯子的后果是连果汁也喝不成了,那她一定不会那么做的。可惜,这个孩子才五六岁,她还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动作。

  作为妈妈,这个时候如果是用轻柔的声音说:

  没关系,再要一杯果汁就好了,玻璃杯子是很脆的,很容易碎,最好不要拿来玩,知道了吗?

  如果是这样,结果会怎样?孩子在心里会感激妈妈没有骂她,也会更珍惜下一个玻璃杯子;妈妈自己也不会生那么大的气,当然也就不会心急火燎的,那堆盘子和杯子也不会集体牺牲掉了。

  等那个妈妈拉着小家伙从洗手间里出来,服务生已经给她们换了一套餐具,但看得出,妈妈和女儿的好心情也和玻璃杯、盘子一起摔碎了。去洗手间的时候,我特意绕到这个妈妈的面前,我笑着说:“别沮丧了,我也和你一样,经常打碎东西,这没什么大不了。”

  这个妈妈愣愣地看着我,可能在想,这话什么意思?我补充了一句:“一个杯子、一个盘子,和你们的好心情相比,没什么大不了,简直一文不值!”

  孩子妈妈这才会心一笑,说了声谢谢。

  有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在这里也很值得讲一下。这是一位在医学领域曾有过十分重要的发现和突破的科学家。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会比一般的人更有创造力,究竟是什么妙法能使他超乎凡人?

  他的回答很让人意外,他说:
这和我两岁时,我母亲对我身上发生的事情的处理方法有关。

  有一次我想自己在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了,我没抓牢,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简直就是牛奶的海洋!

  我母亲看见了,但她并没有对我大叫大嚷,也没有惩罚我,她只是说:“哇!罗伯特,你制造的麻烦可真是棒极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摊牛奶呢!唉,反正奶瓶已经摔碎了,那么在我们把它打扫干净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几分钟呢?”

  我听母亲这样说,简直高兴极了,立刻就在牛奶中玩起来。

  几分钟后,母亲对我说:“罗伯特,你知道,今后,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必须要把它打扫干净,并且要把每件东西按原样放好。那么你打算怎么收拾呢?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者是拖把来打扫。你想用哪一种呢?”

  我选择了海绵,我和妈妈一起把那满地的牛奶打扫干净了。

  科学家说到这里,连记者都很羡慕他有一位如此宽容、可爱的母亲。科学家接着说:“这还没完,等我们打扫完之后,我母亲说,罗伯特,刚才你所做的用你的两只小手拿起大牛奶瓶子的试验已经失败了,现在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有没有办法把它拿起来,而不让它掉下去。我很快就发现只要用双手抓住顶部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会从我的手里滑掉了!”

  “这真是一堂很棒的课!”记者感叹道。

  “是啊,从那以后,我知道我不必再害怕犯任何错误了。因为错误往往是学习新知识的良机。科学实验也是这样,即使实验失败了,我还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这就是科学家罗伯特的故事。很多人都被这个故事所打动,因为它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我们是在养孩子,不是养花、养玻璃窗、养盘子、养牛奶瓶……

  所以,做父母的,不要再为那些已经毁坏的、无关紧要的物品而迁怒于孩子了,哪怕你的孩子为了学习使用胶水,把自己的头发粘成了大饼;哪怕你的孩子为了学用剪刀,让你给他新买的牛仔裤千疮百孔——请都不要生气吧。

  如果你确实有浑身的劲儿使不出去,那就用来感谢这些曾经被孩子蹂躏过的物品吧,它们曾用“自我牺牲”的悲壮,为孩子的成长之路,铺设了一小块儿碎石。

三 分清错误的类型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尤其是孩子。我们常用“懵懵懂懂”来形容当孩子时的状态,既然是“懵懵懂懂”,那就不会是“明明白白”。一个成年人在“懵懂”状态下尚且犯错,何况孩子?

  犯错误可以说是孩子成长的“伙伴”,没有哪个孩子可以完全甩开这个伙伴——除非是在父母的幻想中。既然这样,那就让我们多给自己一点信心和鼓励,来面对孩子的错误吧。

  我常听有些父母抱怨:“我那个小冤家,我真拿他没办法!做错了事从来不肯承认错误,倔犟得跟驴似的,气得我直长白头发!”

  又爱犯错又不愿意认错的孩子,确实令人生气,可是生气绝不是处理此类问题的终点,恰恰是一个起点——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其实是在最初的生气过后,仔细分析和辨别孩子犯错的原因,摸清楚了错误的“性质”,再对症下药,这样才可以给予孩子正确、及时的教育。

  从成人的角度看,孩子犯错误的类型具体有哪几种呢?

  1 孩子做错了事,但自己全然不知

  这种情况在低龄幼儿身上是很常见的,比如:咬人。

  孩子咬人当然是不对的,但是如果这个孩子才一岁多,那就另当别论了。

  有不少的父母发现,宝宝一岁多的时候,几乎用牙齿来代替了舌头,抓着人就开咬,着实让人头疼。不过,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公共卫生系的教授朱迪恩·加勒德博士给我们作出了这样的分析:

  1到2岁的宝宝习惯用嘴去感觉事物,这是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途径,也是他们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

  如果父母心里还觉得不踏实,那再听听美国圣地亚哥市儿童医院的心理学家奥本·史达姆博士的说法:

  这个年龄咬人并无恶意,刚刚学步的孩子还不懂得用言语表达他们的感受,所以他们通过咬人来表达他们的兴奋和激动。

了解了孩子爱咬人的原因,为了防止他们进入幼儿园等公共环境时发生这样的行为,父母就要注意培养孩子学会使用语言来表达情绪的方式;同时注意让孩子多玩一些安静的、平稳的游戏,以免高强度的活动,刺激他的咬人行为;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可咬的替代品,比如毛巾、手绢之类的软东西。

  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习惯性的咬人行为,父母也不要怒目圆睁,妄想通过“打嘴”的方式“收拾”孩子,而应该带孩子去看儿科医生,因为有不少的孩子是因为过敏症而引起情绪焦躁,从而产生咬人行为的。

  还有一些三四岁的孩子,总是把衣服扣子扣错位,把袜子反着穿,教了一百遍还是不会系鞋带,穿裤子的时候总把两条腿往一个裤管里捅;五六岁的男孩子,也经常让父母抓狂,因为他们一刻也停不下来,顽皮、打闹、不遵守秩序、把新衣服弄脏弄破、用螺丝刀把家里的台式电风扇大卸八块……

  这些让父母们忍无可忍的“错误”,实际上都是因为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造成的,他们自己是全然不知的。

  对于这一类的错误,父母最好放宽心,不要跟在后面一味地责备孩子,更不要因为自己心里有气,就随口说出一些伤害孩子自尊的话,比如:“你是木鱼脑袋吗?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你有什么用!”“我怀疑你是猴子变的!”

  孩子身上发生了这样的“错误”,做父母的只需要多一些耐心,教他“怎么做”,慢慢地孩子的生活经验丰富了,自然也就更纯熟了。他们在一次次犯错、改错的过程中,增长了本领,这难道不是父母的幸事吗?

  2 孩子做错了事,但拒绝认错

  确实有一些孩子个性太强,又任性,又执拗,即便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也决不认错。这种从来没有认错习惯的孩子,通常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系。

  我家邻居的小女儿一岁半了,刚学会走路,但小家伙很心急,还没走稳呢,就总想跑,结果肯定是要摔跤的了。我发现每次她一摔跤,妈妈就会跑上去一边扶起她,一边拍打着地面:“噢噢,宝宝乖,妈妈打地,都怪它害我们宝宝摔跤了!”
这地也够冤的了,招谁惹谁了。

  还是这个妈妈,如果她的女儿跟院里其他的孩子发生纠纷了,她也总是袒护自己的孩子,说别人家的孩子太调皮。

  妈妈这样的“安慰”,可能在当时会让宝宝心里舒服一点,但是长此以往,会在宝宝心里有这样一种思想的沉淀:出了问题,准是别人的错,我永远都是对的!

  一旦孩子有了这样的心理,再想让他在犯错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很困难了。如果父母不及时纠正,孩子将来长大了,在人际交往方面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没有人喜欢和一个自以为是、高傲无理的人在一起。

  为了以后不让孩子的执拗把自己气着,也为了让孩子以一种正确的是非观融入将来的生活,父母现在就开始把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孩子坦然地承认错误上吧。

  这对于父母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首先,父母自己就要做个表率,在生活中如果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犯了错误,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觉得,承认错误不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而是一件能督促自己做得更好的方式。

  其次,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父母必须实话实说,是谁的错就是谁的错,事实是怎样就是怎样,怨天、怪地、一味指责他人,只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念。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鼓励孩子说实话,态度亲切地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没关系,只要勇敢地承认错误,努力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同时,也别忘了强调:“做错了事又不肯承认,是错上加错,任何人都不喜欢这样的孩子。”等孩子有了认错的表示,父母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帮助孩子分析错在什么地方,这样的错误会造成什么样的不好的后果,以后要怎么做,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

  相信有了父母这样处理问题的“三部曲”,犯了错误的孩子,一定有勇气承认、改正。

  3 孩子做错了事,但不敢认错

  这个“不敢认错”和刚才讲到的“不愿认错”是有很大区别的。


“不愿”,说的是孩子从心里不想、不乐意那么做;而“不敢”则更多地表现了孩子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这种恐惧和不安来自于哪里呢?看看下面这个场景就知道了。

  小强和同学在教室里玩篮球,结果篮球砸烂了一个同学的眼镜,还把一个女生的额头砸出一个包来。爸爸接到老师的电话,把小强从学校揪回家去了。

  “你自己说吧,我倒要看看你是哪块皮子痒痒了?!”爸爸黑着脸,手里提了一根鸡毛掸子。爸爸这句话的本意是:你自己说说吧,你今天错在哪里了?结果这话一出口,胆小的孩子都能把腿给吓软了,小强当然牙关紧闭了。

  “我告诉你,你今天不说,我就把你的腿打断!”爸爸被小强的沉默激怒了,但在小强听来,爸爸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今天说与不说,我都要把你的腿打断!

  下面的情景,我不说大概你也能想象得到:爸爸终于忍无可忍,下死手教训了这个拒不认错的儿子,打累了丢下一句:你以后要是再敢这样,我连你胳膊一起打断!惊恐万分的小强在心里默默祈祷:老天保佑我以后再也不要犯错了!

  可事实上,小强毕竟是个小孩子,不犯错怎么可能?那犯了错又该怎么办呢?为了不被爸爸打断胳膊,只好继续掩饰、隐瞒、逃避……

  这就像一幕劣质的电影,场景粗陋、情节简单、人物个性倒是很突出。谁是导演?谁参加了演出?结局如何?恐怕已经一目了然。

  所以说,做父母的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思想准备:如果教养孩子仅靠呵斥和打骂就可以成功,那人人手里只要握一根鸡毛掸子,不就可以成为教育专家啦?

 四 你在为什么生气

  只要是养过孩子的人,就一定会因为孩子身上发生的各种状况而生过气,小问题生小气,大问题生大气。甚至有父母被气得在吃饭的时候看着饭碗发呆,嘴里愤愤地说:

  我都被这个小兔崽子给气饱了,哪还吃得下饭?!

  父母因为孩子而生气,其实这种情绪还是很正常的,不过,问及父母们生气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却惊人地一致,总结起来就六个字:孩子不听话呗!

  简单的六个字,能够囊括父母和孩子“摩擦”的全部原因吗?或者换个说法,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这种“摩擦”,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孩子的不是吗?问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和太多的父母接触的过程中,很少听到父母们谈到自己在这个过程里,哪些想法和做法是有问题的,在这些父母的眼里,有问题的永远是孩子。

  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导致父母如此生气。

  1 灰色未来

  父母从情感上不能接受孩子“不听话”。因为做父母的觉得,如果孩子不听话,就不能在自己的监控引领下健康成长,长此以往,孩子会偏离父母为他设定的“理想道路”,最终导致孩子的将来岌岌可危——哪怕孩子只是在用右手梳头还是用左手梳头这件事情上没有听话,妈妈也有可能因此而联想到孩子的未来是多么让人担心。

  有这种思维习惯的父母,太过于焦虑,把原本没什么大不了的小问题,在自己的悲观情绪中无限放大,最终让想象出的那个“恶劣的后果”,把自己气得够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能听见有父母这样训斥孩子:你小小年纪就不爱去幼儿园上学,将来可怎么得了?

  其实幼小的孩子不爱去幼儿园,这是很正常的,与家人分开的“分离焦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不喜欢班里的某个老师、和小朋友发生了不愉快的经历,甚至可能是因为不喜欢幼儿园的枕头,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不爱去幼儿园的原因。可是父母会想当然地认为:这孩子从小就不爱学习,长大了也肯定不爱学习,不爱学习的孩子将来怎么考得上大学?这辈子还能有什么出息……

  用这种方式去想问题,不仅孩子的未来被想象成了灰色的,恐怕连父母自己的世界也要变成灰色的了!

  2 天职的重压

  “你以为我爱管你啊?你以为我爱生气啊?我要不是你妈,我才懒得管你!”

  这类父母的心头,常年压着一块巨石——父母的天职。他们会觉得自己身为父母,就应该竭尽所能对孩子的言行进行监督和训诫,否则就辱没了父母的天职。

 应该说,这类父母的责任心是很强的,他们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在孩子的身上,在意孩子的一言一行,一旦发现问题,就如埋伏在树丛里的侦察兵发现了敌情,立马冲上去,当即开战。他们抓住一切机会,身体力行地履行着为人父母的天职,管教孩子成了他们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还要完成得漂亮。

  父母对孩子在意、用心,这绝对是件好事。但关键在于,如果父母是处在这样一种高压下面,怎么能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怎么能为自己高度紧张的情绪松绑呢?

  3 不容沙子

  第三类经常生气的父母,是“眼里不容沙子型”。很好理解,这是一类追求完美的父母,他们不能有丝毫的放纵孩子的行为,更加不能容忍孩子一丁点儿的不是,因为他们要求孩子一定要“完美”。

  其实当“完美”这两个字在父母的脑海里出现的那一刻,就注定这已经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父母以“不容沙子”的精确度去要求孩子的时候,我们的眼前会闪现出这样一个孩子的形象:

  模样是乖巧的,性格是纯善的,身高是够标准的,说话是头头是道的,走路是轻快而稳健的,外语说得最顺溜,钢琴弹得最优美,学习成绩顶呱呱,综合才艺响当当,同学关系没话说,老师一提就乐开花……

  如果有哪个医疗机构胆敢宣称,他们可以利用基因改造技术,为父母们定做这样的“完美宝贝”,那不出三天,这家机构的门槛一定会被踏破!

  是梦就会醒,是幻想就注定要破灭。孩子是活生生的一个人,是有个性、有特点、有优势、有弱项、有情、有爱、有梦、有脾气,也有头皮屑的一个人,这跟完美无关,跟不完美也无关。

  父母多花些时间去欣赏孩子——这个世界上由你创造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要比握着拳头、铆着劲地巴望他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完人明智得多。

  4 孩子和面子

  有一个妈妈,是位老师,她的女儿八岁了,还不太会说话,管“哥哥”叫“得得”。不仅如此,这个女孩儿在音乐旋律的感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等方面,都明显比同龄孩子的发展迟缓。

这让当老师的妈妈觉得颜面扫地,自己当了那么多年老师,教过的学生无数,没想到自己的女儿竟然连自己教过的最差的学生都赶不上,这位妈妈痛苦极了。

  她开始想办法,她让女儿每天放学回家必须大声朗读课文,她以为能以这种方式掰开女儿的嘴,让女儿的舌头变得更灵活。但是她错了,她发现女儿越来越不愿意说话了,读课文变成了含着眼泪“瞪课文”。

  这让妈妈再次痛彻心肺,因为她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也不得不去触碰心底那个灼人的伤疤。原来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因为工作压力大,她的情绪一直都很不好,整天处于焦躁、发怒状态。生产的时候,因为孩子体重偏大,医生建议剖腹产,但她坚持要自己生,虽然最后通过助产钳的牵引,孩子顺利生下来了,但还是经历了将近二十分钟的缺氧。

  这段经历,成为了妈妈心里最深的悔和痛,她的自责、她的内疚、她的要强,最终导致她无法接受孩子发展迟缓这样一个现实,所以才会出现开头的那种人为地“逼迫”孩子正常起来的情形。

  这样做的后果不难想象,孩子那无辜的、脆弱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了来自妈妈的狠狠打击,而妈妈在一次次失败的尝试后,也变得更加绝望和心灰意冷。

  好在这位妈妈经过和相关教育专家的沟通、咨询以后,决心勇敢地面对现实,扔掉那累人的面子思想,接受孩子发展迟缓的现实,给予她最深切的包容和帮助。唯有这样,母女俩才能拾回久违的快乐。

  有些父母虽然没有遇到刚才这位妈妈遇到的状况,但也会因为面子的问题,给自己找不少的气来受呢。孩子不乖不听话,父母就会担心别人说自己无能,没有教好孩子;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父母会觉得脸上无光,羞于见人;甚至还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没有别人家孩子长得漂亮,也会窝火上好一阵子。

  如果一定要把自己的面子和孩子扯在一起,不生气也很难。要想少生点儿气呢,就最好就事论事,孩子是孩子,面子是面子,分开看待会好受些。

  综合分析以上几点,我们不难发现,父母很多时候生气,并不是气孩子不好的行为本身,而是因为孩子的这些行为,牵动了父母的某种内在情绪的变化。情绪一变坏,人就会感到十分生气,往往人在十分生气的状态下是不够冷静的,也不能安心去想解决孩子问题的好办法。

  所以说,大多数时候父母生气,只是在宣泄自己的糟糕情绪而已,对解决问题本身,起不了什么作用。
五 父母发怒对孩子的影响

  很多时候,父母生气、发怒似乎是为了调教孩子,说到底是“为了孩子好”,可是要知道父母生气发怒,不仅可能会让自己长色斑、脑细胞衰老加速、胃溃疡、心肌缺氧、伤肝伤肺、引发甲亢、损伤免疫系统,还可能对年幼的孩子造成很多负面的心理影响。

  加拿大、英国和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对一些一岁半到两岁的孩子进行了观察实验。他们让这些孩子在房间里和父母一起玩耍,同时让两个“托儿”在房间的另一头,先用正常的语调聊天,然后再用激烈的语调交谈。

  他们发现,大人们用正常语调聊天,对孩子们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干扰,孩子们依然很投入地玩着他们的游戏。

  可是一旦听见有人在大声地、激烈地对话,孩子们马上停止了说笑和游戏,他们有些惊恐地向那两个争吵的人观望起来。并且随后,当孩子们再听见正常语调的交谈时,他们也会受到干扰,停止正在玩的游戏,分明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状态。

  多伦多大学的肯杰斯博士认为,虽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懂得大人为什么要争吵,也不明白他们争吵些什么,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人激烈的感情流露对孩子就毫无影响。

  害怕,是孩子们最先有的感觉。在父母面前,孩子是绝对的“弱者”,本来就有几分畏惧,更何况面前的父母正在发怒——瞪着眼珠、咬牙切齿、表情扭曲、头发像过了电似的根根竖起!想想都可怕呢!

  我接触过不少“习惯性发怒”的父母的孩子,他们有的几岁,有的已经十几岁了,但是父母发怒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影响却是相同的,以下是他们跟我聊天时描述的自己当时的感觉。

五 父母发怒对孩子的影响

  很多时候,父母生气、发怒似乎是为了调教孩子,说到底是“为了孩子好”,可是要知道父母生气发怒,不仅可能会让自己长色斑、脑细胞衰老加速、胃溃疡、心肌缺氧、伤肝伤肺、引发甲亢、损伤免疫系统,还可能对年幼的孩子造成很多负面的心理影响。

  加拿大、英国和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对一些一岁半到两岁的孩子进行了观察实验。他们让这些孩子在房间里和父母一起玩耍,同时让两个“托儿”在房间的另一头,先用正常的语调聊天,然后再用激烈的语调交谈。

  他们发现,大人们用正常语调聊天,对孩子们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干扰,孩子们依然很投入地玩着他们的游戏。

  可是一旦听见有人在大声地、激烈地对话,孩子们马上停止了说笑和游戏,他们有些惊恐地向那两个争吵的人观望起来。并且随后,当孩子们再听见正常语调的交谈时,他们也会受到干扰,停止正在玩的游戏,分明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状态。

  多伦多大学的肯杰斯博士认为,虽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懂得大人为什么要争吵,也不明白他们争吵些什么,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人激烈的感情流露对孩子就毫无影响。

  害怕,是孩子们最先有的感觉。在父母面前,孩子是绝对的“弱者”,本来就有几分畏惧,更何况面前的父母正在发怒——瞪着眼珠、咬牙切齿、表情扭曲、头发像过了电似的根根竖起!想想都可怕呢!

  我接触过不少“习惯性发怒”的父母的孩子,他们有的几岁,有的已经十几岁了,但是父母发怒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影响却是相同的,以下是他们跟我聊天时描述的自己当时的感觉。

“我爸爸发脾气的时候,我特别害怕,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可是腿上没劲,再说也不敢,我怕他冲上来把我撕成两半!”

  “我妈妈是火暴脾气,她一生气就披散着头发砸东西,和她平时完全不一样,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我讨厌我爸爸,因为我都快上高中了,可他动不动还在我面前咆哮,以为这样我就能听他的话了,他错了,我觉得他要是肯平静地跟我聊聊天,效果可能会更好。”

  “我爸爸跟我发脾气的时候,我只觉得害怕,可他跟我妈妈吵架的时候,我觉得更害怕,我担心他们会离婚,还有,我觉得自己很没用,要是我能像哈利·波特那样会魔法就好了,那样我就可以在他们吵架的时候施魔法,让他们别吵了……”

  “我爸和我妈都是大嗓门儿,老是对我吼来喝去的,我真是从小被‘吼大’的,上个星期我的几个好朋友突然不爱找我玩了,我还纳闷儿呢,结果有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你太霸道了,他们几个说和你在一起不自在,你总以为你是老大似的,动不动就吼别人……”

  孩子们其实是在和成年人的交往中,去观察、认识、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怎样和别人互相交流的。这就和“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道理一样,长期生活在一种过于激烈或愤怒的情绪氛围下,不仅会使孩子感到害怕,而且还会影响他们的行为模式——他们不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方式,以为吼叫、发怒就是最佳、最自然的方式。

  所以,家长们千万别图一时之快,在孩子心里留下这样的双重阴影。当然,做父母的如果偶尔有一次情绪失控并不会严重伤害孩子,不过一定要注意,等气消了,要找孩子好好地聊聊,语调尽量温和些,既有利于真正解决问题,又有利于消除孩子心里的恐惧感。
 六 别让担心和爱转化成生气

  细心观察的人其实不难发现,父母的“生气”,绝大多数时候,实际上只是一种“面具”和“外衣”。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实例就明白了:

  小超今天放了学之后和同学去河边玩了,可能是河边太好玩,几个孩子直到天黑了才回家。在门口等了三个钟头的妈妈,远远看见小超,疯了似的扑上去,厉声呵斥:“你还知道回来呀?你怎么不死在外面啊?你今天别进门了!反正你有家也不回的!”

  小超妈妈想说的话,难道真的是这些吗?

  不,其实她看到儿子回来了,心里首先是庆幸的,但是之前的担心和焦急,让她心里淤积了很多的“气”,所以才会在那一刻以“生气”的形式爆发出来!而孩子听见妈妈这样咒骂自己,也一定很生妈妈的气,因为他很难理解妈妈骂自己的原因会是因为关爱自己。

  试想看看,小超的妈妈在他回来时,如果是换一种表达方式,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告诉孩子,效果会如何?

  “小超你这么晚回家是不对的,妈妈爱你,所以非常非常担心你,在这里站了三个钟头等你,就怕你出了什么意外,看见你安全回来,我总算放心了。但是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这样做了,你明白吗?”

  如果是这样,效果肯定是大不一样的。首先妈妈自己没有让担心和爱转化成“生气”,而是对孩子客观地描述了自己的心理感受,孩子从妈妈的话里至少能体会到两个意思:

  第一,我晚回来是不对的,妈妈很为我担心;

  第二,我妈妈真的很爱我(否则不会站在门口等我三个小时)。

  同样一件事情,父母采用正确的表达方式,不仅能减少自己和孩子生气的几率,而且还能让孩子心服口服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的方式,才是我们倡导的聪明的做法。


七 绝对不当“压力锅”

  用过压力锅的人都知道它的方便快捷,也大概都了解压力锅的工作原理:水在压力锅里被紧密地封闭起来,压力锅被加热时,锅里的水也受热蒸发,但这些蒸汽不会扩散到空气中,它们保留在压力锅里,使得锅内的气压高于一个大气压,这样的话,水要在高于100℃时才会沸腾,在压力锅内自然就形成了高温高压的环境,饭菜当然就很容易做熟了!

  我想说的是,由法国发明家丹尼斯·帕平发明的压力锅,最好、最恰当的使用方式就是在厨房里。不过很奇怪的是,有不少的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居然把自己装扮成了一只压力锅!

  “我忍你很久了!”

  “我好几次都想收拾你,最后都算了,今天你又惹我!”

  “你是在测试我的忍耐力有多大吗?!”

  “我不想再说第五遍!”

  听听这些从父母嘴里喷射出来的话,就知道他们体内的“气压”已经严重超标,就快到喷发的顶点了!这些话乍一听,觉得父母还挺“仗义”的,孩子犯了那么多次的错误,他们都“一忍再忍”,没想到孩子那么不识好歹,不但没领情,反而再三犯错,这怎么能叫父母不生气呢?!

  但是再一琢磨,发现不对,是谁让父母变成了一只“压力锅”?是孩子?我看不是,恰恰是父母自己选择了这种方式刺激自己。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孩子常有的几种犯错误的类型,很多时候,他们由于心理和年龄的原因,根本不知道自己犯错了,这就需要家长有个清醒的认识,时间长了,孩子的很多行为问题就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得到改善。但是如果父母没有做到“及时地、耐心地、再三地、平和地指教”,而是选择咬牙忍耐,那不管时间过去多久,孩子都不能顺利地“开窍”。

  我想起有一次在一个朋友家聊天,她六岁的儿子帅帅说要去楼下找小朋友玩,妈妈说:“好,只能玩二十分钟就回来,外面太冷了。”帅帅乐呵呵地就要去拉门,妈妈突然大喝一声:“帅帅!我说过什么?!”

  别说帅帅,连我也被吓了一跳。只见帅帅皱着小鼻子很努力地想了想:“你说……你说玩二十分钟就要回来……”“不!我不是说的这个!你再想想!”

  我和帅帅一起开始想,可我实在想不起来她还说了什么要紧的话。看着儿子发蒙的脸,我这个朋友简直怒不可遏,她冲到帅帅面前提醒道:“昨天,妈妈昨天刚跟你说过的,你难道忘了吗?”看得出来,帅帅赶紧把思维回放到昨天,他眼珠转了转,突然想起了什么:“哦!妈妈昨天说今天晚上做红烧牛肉!”


妈妈听了帅帅的回答,几乎要晕倒。

  “天哪天哪!你到底有没有长耳朵啊?!我昨天刚跟你说了,现在是冬天,外面很冷,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戴上帽子,要不然会生病的呀!你怎么把妈妈的话当耳旁风呢?啊?你是不是想气死妈妈呀?”

  帅帅在喉咙里“噢”了一声,火速转身在衣帽间里抓上帽子就夺门而逃了。

  我在沙发上笑得直不起腰来,帅帅他妈却气得呼哧带喘的。

  其实,帅帅并没有得健忘症,也没有故意把妈妈的话当耳旁风,他只是一心想下楼去玩,忘了要戴帽子和手套而已,在这种时候,妈妈只需要说两个字就可以了:“帽子!”

  实际上,父母对孩子每一次的调教,就和压力锅释放气体的原理一样。压力锅到了该释放的时候不释放,恐怕连灶台都有被摧毁的危险。父母焦躁的情绪也需要随机地、合理地调控,才不至于让自己有一种“一忍再忍,忍无可忍”的悲愤。

  想想看,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从早晨开始就琐琐碎碎、拖拖拉拉,起床、穿衣、洗脸、刷牙、吃早饭、上学,哪一样离得了父母的催促、监督?

  不幸的还在后面,随着孩子放学回到家里,新一轮的战争又打响了!父母一边要做晚饭,一边要扯着嗓子叮嘱孩子做作业,吃完了晚饭还要照顾他们洗澡,上了床还得讲故事,讲完了故事还得监控他们是否老实地睡觉……

  这还仅仅是一个平常日子里的生活内容,还不包括不定期的“突发事件”,比如孩子像帅帅那样,一个简单的戴帽子都记不住,这确实让人想想都发憷。

  但是,做父母的乐趣,不也就是来自这平常的点点滴滴吗?当一个只知道傻笑的小不点儿在自己的教养下,长成了一个活泼健康、独立自信的小人儿,这难道不是做父母的最大享受吗?

  可见,要想不让自己变成一只可怜的压力锅,父母还真得好好揣摩一下如何“及时地、耐心地、再三地、平和地指教”孩子。
 八 永不失落的权威

  在诸多让父母们生气的原因中,恐怕没有什么会比父母们感到自己的“权威失落”更让他们郁闷的了。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们发现:

  这孩子竟然有主意了!

  日子再往后过,父母们又发现:

  这孩子主意越来越大了!

  再过两年,父母们脸上已经有点儿挂不住了:

  这孩子主意太大了!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到了这个阶段,不少的父母心里会产生一种深深的失落感:曾经乖巧听话的宝贝,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呢?你想给他买汽车模型,他偏要买“变形金刚”;你说红色皮鞋好看,他偏喜欢白的;你让他穿长裤,他偏挑短的;你说放学回来先写作业再上网,他就要先上网再写作业;你说女孩儿穿背带裙好看,她说你欣赏水平已经严重过时 ……

  “我怀疑我们家孩子是属驴的!”

  “养孩子还不如养只宠物狗,越大越管不了了!”

  “早知道把孩子养大了就是来气我的,我当初就不该……”

  问题出在哪里了?难道这些有主意的孩子真是“白眼狼”不成?反过来说,难道父母发现自己对孩子的“命令”失效了,还要兴高采烈不成?好像都不是,那到底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呢?

  问题还是出在父母那里。

  首先是观念有偏差。在咱们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孝顺”是对孩子最基本的要求,甚至还有人把这个词作了一个新的阐释:孝顺就是“顺孝”,“孝”的前提是“顺”,“顺”就是顺从。听这话,如果一个孩子连父母的意愿都不顺从,那还何谈“孝”呢?

  虽然现在在很多年轻的父母心里,可能并没有刻意地去解析这个词,但是在潜意识里还是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所以才会在面对孩子的不顺从时,感到那么焦虑、生气、失落。

  其次,父母们对“权威”这个词,理解有偏误。

  在词典里,“权威”有四个层次的解释:权力、威势;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统治、威慑;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
 如果按照这种逻辑去理解,我们是不是能这样说:父母的权威,就是指对孩子有掌控的权力;在孩子面前,有绝对强势的威信;并且,父母身上要有使孩子信服、顺从的力量和威望;再有,父母要统治孩子,要给孩子威慑,要成为家庭中最有地位的人?

  这样从文字上的表面化理解,或许能让很多父母感到“大快人心”,但是我们可能忘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孩子是谁?

  孩子是父母的子民?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孩子是父母手中的提线木偶?

  如果你认为都不是,那孩子究竟是谁?

  第三,父母在专制教养和放纵教养中,走了极端。

  很好理解,所谓“专制教养”就是父母对孩子展开全方位的控制,从孩子的喜好到孩子的口味,从孩子的穿着到孩子的兴趣,都由父母一手包办。

  另一种极端就是“放纵教养”,给孩子全方位的自由,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这种放纵几乎等同于“忽视”。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养方式,却可以造就“殊途同归”的教养结果——孩子的叛逆,而且越大越叛逆。

  生活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小的时候一定是顺从服帖的,有时甚至顺从服帖到畏缩、怯懦的地步。但随着年龄和自我意识的增长,他们终究会“觉醒”,他们突然发现,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个自由空间,竟然一直被父母的强权挤占着,孩子一旦认为自己的力量储备充分时,他就会开始“抗议”——各种无声的、有声的、无形的、有形的抗议行为,像岩浆喷发一般,把父母围困在水深火热之中!

  生活在放纵教养方式下的孩子,行为问题也会非常严重。不论父母放纵孩子的原因是疼爱也好,顾不上也罢,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直缺乏有效的关爱,对他行为矫正的N多次机会,都在父母的忽视中被错过了。这样的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形成霸道、以自我为中心、冲动、鲁莽、为所欲为的性格特点,等他长大了,又怎么会顾及到那可怜的“父母权威”呢?
综合以上这几点,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已经初露端倪了。父母的权威,和我们平时在影视剧里看到的,高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权威,决然不是一回事儿。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是纯粹的亲子关系,而非君臣关系。而建立一个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的前提,是父母和孩子双方对彼此的尊重和包容。

  尊重什么?

  尊重对方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性,包括人格、情绪、性格、习惯、思维方式等等。

  包容什么?

  包容对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和自己的行为模式不一样的“特点”。绝对不要把自己的习惯、喜好、情绪统统打包,然后强加到对方身上,谁都承受不了这个重量。

  尤其是当父母把自己的一切打包甩给孩子的时候,你无非是在copy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而完全忽略了孩子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性——在孩子身上copy自己,是顶无聊的做法,世界上已经有一个你了,无须再多一个。

  有了尊重和包容这样一个前提,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孩子在父母权威背后,感受到的是爱,是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尊重和宽容。而父母在这样一种情绪的引导下,会非常自然地实施“民主教养方式”——既不是处处高压,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真心地热爱、接受孩子,合理地引导和控制孩子。

  这样去考虑问题的话,那孩子喜欢“变形金刚”,你干吗要硬塞给他一个汽车模型?你不是她,你凭什么说红色就比白色好看?大冷的天儿,他硬要穿短裤,那你就把可能发生的后果告诉他,让他自己去权衡好了(冻感冒了他就知道风度和温度哪个更重要了);关于放学回来先写作业后上网还是先上网后写作业,这完全是一个可以协商的问题;女儿不认为背带裙好看,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女孩儿们都喜欢什么呀?咱是不是也得了解了解新的流行趋势啊。

  再说了,孩子有了自己的主意,父母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你生他养他,不就是希望他早日成人吗?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果断的意志,人云亦云、唯唯诺诺,那叫成人吗?
所以,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多多鼓励孩子拿主意是有好处的,能够培养他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判断能力——这非但不会减弱父母的权威,反而会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尊重和理解,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这里,有另外一种形式的“权威失落”,是不得不特别说明一下的,这就是由于父母的“内讧”而导致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感失落。这是很遗憾的一种情况,但却挺多见的。

  我们刚才讲到,父母权威的背后,满满的都是爱——这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平衡,需要父母花很多的诚意、心思一步一步地去走这条平衡木。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必须高度统一,相互协作,才可以完成得漂亮。可惜的是,有不少的父母因为夫妻之间的矛盾,而鲁莽地剥夺了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夫妻两个人吵架,当妈妈的在儿女面前,或者朋友亲戚面前数落爸爸的不是:无能、软弱、没出息之类的形容词不断从妈妈的口中爆出;当爸爸的也不避讳任何人,叱责妈妈的缺点:懒惰、心胸狭窄、脾气暴躁、虚荣……殊不知,孩子在父母这样相互指责和抱怨中,渐渐知道了爸爸或者妈妈是可以不被尊敬的。

  一个无能、软弱、没出息的爸爸和一个懒惰、心胸狭窄、脾气暴躁、虚荣的妈妈,要怎样才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所谓的权威呢?

  其实不论是哪种关系,家庭成员之间都要彼此尊重。夫妻之间的矛盾,要用妥帖的方式化解和处理。我们了解到,很多时候妻子数落丈夫,或者丈夫责骂妻子,都只是在发泄心里的不愉快而已,发泄完了,事情也就过去了。但是一旦把孩子也拉扯进来,做父母的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父母们如果想维持自己“永不失落”的权威,让自己远离郁闷烦躁的心情,那就学会爱、尊重和包容吧!

 九 想想自己小时候吧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不长记性、伤疤好了以后最快忘了疼的动物就是人。这话说得很戏谑,但细细一想,还真有那么点儿道理。

  朋友的妈妈,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十几年前患了一种皮肤病,一发作就浑身痒痒,用手一抓,皮肤上就会肿起一根根粉红色的竖条儿。医生交代说一定要注意饮食,不能吃发物,不能吃燥、火的食物,尤其不能吃辣椒。

  阿姨听医生“训导”时,浑身正痒得难受,只顾一个劲儿地点头、保证,拜托医生快点儿用药。几服药吃下去,症状全消失了,阿姨兴高采烈,为了庆祝,她做了最拿手的麻辣香锅请大家品尝(她自己当然也品尝)。

  结果不用说也知道,她的痒病缠缠绵绵十几年,从来没好过,发作的时候央求医生,症状一缓解,就奖励自己吃麻辣香锅。

  家里人劝她很多次:您就不能不吃辣椒吗?阿姨的回答颇具幽默感:我一个四川人,不吃辣椒我能咽得下饭吗?

  还有另一个朋友,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我一路见证了她的整个学生时代,以及她父母对她的“高压政策”。

  父母要求她学习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无奈她再努力也只能考出中不溜儿的分数;父母要求她才艺要双全——无奈她一唱歌就走调,跳舞就跟摔跤似的;父母要求她在众人面前落落大方——无奈她一在人多的场合说话就脸红加结巴……

  在父母这样不切实际的高压下,她的整个学生时代都过得非常郁闷,经常自怨自艾地叹息,实在想不通的时候,就趴在我肩膀上痛哭一场。

  还在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天她突然对我说:我作了一个决定,以后我要是有了孩子,我绝对不会像我父母对待我这样对待我的孩子,我要当世界上最宽容、最理解孩子、最爱孩子的妈妈……

  昨日的誓言犹在耳畔,我上个月在去超市的路上,正好碰见她拽扯着她五岁的儿子,边走边骂。我赶紧上去打招呼,她气急败坏地向我告状:我今天去幼儿园接他,他们老师说全班同学学珠心算,就数他反应最慢!这个星期小红花他也得的最少!我刚跟他说明天不去动物园了,要去见新换的钢琴老师,他就跟我这儿较劲呢,哭得跟花猫似的!你丢不丢人啊,好好让阿姨看看你这没出息的样子!


她儿子拿眼珠子狠狠瞪了她妈一眼,接着又瞪了我一眼(我想他一定是恨我们这样伤他自尊),然后把鼻涕往里一吸,又开始哭起来。

  My god!我在心里叹息,一个可怕的轮回,又有一个无辜的、可能天资不够聪慧的孩子,要在父母的高度期望中,感受巨大落差给自己带来的羞辱和自卑。

  这是怎么回事儿?难道人在当了父母以后,会得“健忘症”吗?

  忘记自己也是这样长大,忘记自己是一个孩子时经历的那些刻骨铭心的委屈和难过?

  忘记自己还没有成为父母时,那些美好的期待和恳切的承诺?

  如果是这样,那“父母”这个职业,除了能让人变得健忘、冷漠、固执、严格,还能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些什么呢?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很久以前教过的一个十四岁的男生,他叫李松。有一天班长惊慌失措地到办公室来找我,说李松从学校教学楼的二楼阳台上跳下去了!我赶紧下楼去看,他斜卧在地上,死死抱着自己的右脚脚踝那个位置,表情痛苦极了!我来不及问原因,赶紧让人叫校医,同时联系他的家长。校医诊断他的脚是崴了,需要送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他的爸爸赶来的时候,我们正要推他去拍片子。大家都没有想到,他爸爸一上来就劈头盖脸地责骂他:“你是疯子吗?你不想活了是不是?!”

  我赶紧把李爸爸拉到一旁,告诉他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先确定他的脚没事才是最重要的。李松进检查室之前,突然回头冲他爸爸大吼:“我就是疯子!我就是不想活了!我应该从四楼跳下去!”

  李爸爸牙一咬就要往上冲,我使劲把他给拉住了。这时候班长才告诉我们,刚才李松和其他几个男生站在阳台上玩,不知怎么就讨论起勇敢这个话题来,最后大家一起哄,说谁敢从二楼阳台上跳下去,他就是最勇敢的人。李松二话没说翻身就上了阳台,在同学们崇拜的眼神当中,他“优美”地跳了下去!

  李爸爸听了班长的转述,更是怒不可遏,他脸上、脖子上青筋暴起,说一会儿要带李松去查查脑子,看里面是不是进水了。

 这时候,李妈妈也从单位赶过来了,她了解了事情的经过,转身对李爸爸说:“你就不要再骂他了,他的脚崴了,他自己已经得到惩罚了。”

  “我气他无缘无故为什么要这样往下跳,难道他不知道搞不好就没命了吗?!”李爸爸还是气得很。

  “您说对了,他确实不知道,”我说,“像李松这么大的男孩子,都有一种冒险精神,他可能觉得从二楼跳下去没什么大不了,如果他真的知道这个动作的危险性,可能不会这样做。”

  “是啊,”李妈妈说,“松松已经得到教训了,他下次肯定不敢这么做了,再说了,你小时候不也和他一样吗?”

  我们齐刷刷地看着李爸爸,他不好意思地干咳了两声,给我们讲了他十几岁的时候经历的“大冒险”:

  那时他每天放学都要和同学经过一个铁轨线。有一次几个男孩子发明了一种游戏,还给取了个名字叫“看谁跑得慢”。游戏规则就是当看到有火车开过来,他们几个人就站在铁轨的最中间,盯着飞速开过来的火车,谁最后一个跑开,谁就是最勇敢的人。

  这个游戏玩了好几次,把火车司机吓得够戗,他们几个却越玩越上瘾,有一次当火车轰隆隆开过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鞋子卡在铁轨缝隙里了!

  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个同学使劲把他拽开了,再晚几秒钟,他可能就真的没命了!

  李爸爸的这段回忆,让他的情绪渐渐平稳下来,他的表情告诉我们,他觉得自己当年的“壮举”好像比儿子的还要过分,这让他觉得刚才骂儿子是疯子,甚至推测他想自杀,是不对的,那其实只是儿子懵懂无知的一次鲁莽行为而已,他并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后果。

  后来李松的片子拍出来,没有什么大碍,就是脚踝处有些水肿,李爸爸一边扶着儿子,一边郑重地告诫他这样做的危险性有多大,弄不好会造成身体的残疾甚至威胁到生命。李松看着他爸爸严肃而关切的表情,抱歉地低下了头。

  “初生之犊不怕虎”,很多时候,孩子们幼稚而荒唐的行为,都是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对于危害的认识很短浅。父母如果不想自己气得爆炸的话,就试着不要用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