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该怎么办?

 淄水渔夫 2012-01-26

一、何谓咳嗽?

1、概念: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征候之一。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本病以咳嗽、咯痰为特征。西医相当于急慢性支气管炎、部分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等。

2、咳嗽发生的原因:外因为六淫之邪,侵袭肺系。六淫中,常以风为先导,或夹寒,或夹热,或夹燥,表现为风寒、风热、风燥相合为病。内因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它脏及肺,如饮食不调,情志不遂也可导致咳嗽;肺脏自病,如果肺系疾病迁延不愈,阴伤气耗也可导致咳嗽。咳嗽的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病则及肾。

3、咳嗽的发病机理与性质:发病机理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所致。按病理性质分,分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属于邪实,有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之分,且可发生演变(如风寒化热、风热灼津化燥、肺热蒸液成痰)。内伤咳嗽主要为“痰”与“火”,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火互为因果。另外,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为病。外感咳嗽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肺脏益伤,逐渐转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肺脏有病,卫外不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在气候转冷时尤为明显。久则肺脏虚弱,阴伤气耗,由实转虚。

二、咳嗽的中医药辨证论治

1、咳嗽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咳嗽的辨证要点主要是分清外感与内伤、虚证与实证之别。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他脏见证;外感咳嗽以邪实为主,主要有痰湿、痰热、肝火之证;内伤咳嗽多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以肺阴亏虚为主。

2、咳嗽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咳嗽的中医药治疗在分清外感内伤、虚实之别后,加以论治。外感咳嗽以袪邪利肺为主,内伤咳嗽以袪邪止咳的基础上,需兼以扶正。

3、咳嗽的分型论治内容:

⑴外感咳嗽:

①风寒袭肺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表寒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所致,治疗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为主,中药治疗以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麻黄、杏仁、桔梗、甘草、白前、橘红、百部、紫菀、荆芥、陈皮等。

②风热犯肺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表热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所致,治疗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方药选用桑菊饮加减:杏仁、连翘、薄荷、桑叶、菊花、桔梗、甘草、苇根等。

③风燥伤肺证: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初起伴轻微表寒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所致,治疗以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为主,方药选用桑杏汤加减:桑叶、杏仁、沙参、浙贝母、栀子、淡豆豉、梨皮等。

⑵内伤咳嗽

①痰湿蕴肺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所致,治疗以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为主,方药选用二陈平胃散加减:制半夏、茯苓、陈皮、甘草、苍术、厚朴等;或三子养亲汤加减: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等。

②痰热郁肺证:咳嗽气息,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稠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所致,治疗以清热肃肺、豁痰止咳为主,方药选用清金化痰汤加减:黄芩、栀子、知母、桑白皮、瓜蒌仁、贝母、麦冬、橘红、茯苓、桔梗、甘草等。

③肝火犯肺证: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所致,治疗以清肺泄肝、顺气降火为主,中药选用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青黛、蛤壳、桑白皮、桔梗、地骨皮、甘草、知母、麦冬、黄芩、五味子等。

④肺阴亏耗证: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为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所致,治疗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为主,方药选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北沙参、玉竹、麦冬、天花粉、白扁豆、桑叶、生甘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