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月习俗》

 云中公子 2012-01-27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腊月是一年之岁尾,正值寒冬,也是冬与春的交换之期,同时人们忙碌了一年的农事亦将告竣,故有“冬闲”之说,农民一年的耕作闲置下来,怀着丰收后的喜悦,加快了生活的节律,迫切的等待春天的到来,一到腊月人们就有了度日如年的感觉,古时人为解人们急迫心里,从腊月初一就有了许多的民俗、民风活动,这些活动是人们迎接春节的前奏曲,在这个前奏曲里有着丰富的内容。

首先从腊月初一磨牙、腊八醋、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发面直到除夕夜,守岁过年。说过年,应该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才算结束,明清时期的官宦人家,甚至拖至二月二“龙抬头”那天“过年”才算结束,从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可看到。洪洞人大致要在正月二十吃过“卷卷”春卷(春饼)后,这丰富的过年习俗活动才算结束。由于在腊月的民俗习俗活动的丰富,一些民俗谚语与民谣相继流传并流行。

有代表性的是洪洞琴书,名艺人刘红武的“大生产”段子里的表腊月:


十二个月正一年,一年的劳动咱表完,

眼看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把(磨)为看,

眼看腊月二十四,家家扫刮糊炉子,

糊炉子咱不提,要和面,你到大街上买火碱,

买落花生来买圪桃,花椒大料加胡交,

掠盐里么打醋里,海带粉条买够里,

均葱里均蒜里,打下油的下炭里,

打酒里么挖浆里,抓下颜色染布里。

称山药,买红芙,车下白菜和萝卜,

割猪肉,割羊肉,割下豆腐再割牛肉,

买莲根,称金针,木耳车了正一斤,

买菠菜,称韭菜,苹果栗子都买下,

又买筷子又买碗,柿并梨儿加鸡蛋,

买梅红,贴对子,捎打几张糊窗纸,

天地爷、灶王爷、财神爷、佛爷爷、马王爷、门神爷、土地爷,

一样一样的都买下,回家咱好贴上它。

说得东西都买下,去到集上转一扎,

买的是茶缸子牙刷子,胰子手巾花袜子,

马齐圪洞作了一打子,给老婆买个花花夹子,

好的就是没法子,买的东西都齐了,

回家杀圪节大公鸡,腊月二十七、八儿,

忙的就是无法儿,又是蒸,又是炸,

麻托散子都炸下,又是蒸道加扫刮,

那达拾掇的多利杀,洗萝卜,把葱扒,

提上个焦窝捣调花,接着腊月廿九,

理发馆里去剃头,眼看月近到前头,

男的忙的没一点空,男也忙,女也忙,

男女可忙的不一般,男人忙的贴对子,

女人忙的糊窗子,男人忙的扫院子,

女人忙的擦(汉)子(馅),眼看月尽天气黑,

家家户户点起灯,便食捏了一大摊,

明儿起的早看把饭端,个个都把衣服换,

先到那军干烈属家里去拜年,

哎军干烈属家里把年拜,谈的话儿到心间,

谈的生产大跃进,新修水利搞的欢,

要把汗水洒田间,加油干,多打粮,

过黄河,跨长江,共产主义早实现。

还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腊月二十三爷爷上了天,

先生放了学,学生撒了欢,

先生要打我,要等过了年,

腊月二十四,扫刷糊炉子,

腊月二十五,进城割豆腐,

腊月二十六,家家杀公鸡,

腊月二十七、八,洪洞城里买画儿,

腊月二十九,核桃柿饼买一斗,

咚咚咚,剁馅子、年食子,

糕儿枣儿蒸下来,

扫院子、糊窗子,贴对子(春联)羊肉饺子煮了一锅子,

新衣服、新裤子,全家团圆守岁子(除夕夜)。

过年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为了过好年,中国人要拿进一个月的时间做许多的准备,人们要忙着对保佑、赐福于他们的神仙,祖先有个交待,要对一年来的往来账目有个结算,要对亲戚、邻友、同僚给以节日的慰问,以使今后能更好的相处,对一年来的家庭事,个人事都要加以总结,以使在新的一年里,个人能更有进步,家业更兴旺。

腊月初一

磨牙:每年农历腊月初一,家家户户要用铁锅盛沙,炒玉米粒,称“棒子花”,豆子粒“炒豆子”每个人都必须吃几颗,一是玉米、豆子属上火食物,可以辅助身体驱寒、壮阳,二是寓意每个人把牙提前磨好,因到春节,每天都有鱼鸭肉吃,亦称牙磨快。

腊月初八:

腊八醋,汉族广大地区习俗是“腊八粥”,在洪洞则是腊八醋,可能是山西人食用醋的功能多,也是养身健体、烹食的主要佐料之一,人们用大蒜,分红皮、白皮,剥皮后,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醋泡制,到年初一食用,蒜体呈绿色,其他时日泡制就没有这种现象,饺子就腊八醋,即可口有营养,据说还有药理功效,也能让人消食开胃,对血液循环,软化血管有明显帮助。

腊月二十三:

又称过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拜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为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奠,在全国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灶王爷的对联写的清楚,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一家之主,所以为“男拜,女不拜”,汉族一般男子均为户主。

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糊炉子,均必用新买笤帚将房舍打扫干净。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帚”字已见于甲骨文。陕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上,就有“子持帚作洒扫形”的铭文。可见,人们在几千年以前就用扫帚扫除了。《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这说明,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污秽、尘沫与传播疾病有关。周书《秘奥造宅经》中就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

《吕览法》称:“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亦曰木难。”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到唐代,“扫年”之风盛行。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以祈新岁之安。”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打埃尘》:“腊将残,择宪书(指历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清*蔡云诗《吴俞欠》诗曰:“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岁时琐事》则说:“十二月二十四日扫舍宇,凡有所为,不择宪书,多嫁娶,谓之乱丝日。”

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对于北方来说,严冬中的腊月扫房,只是掸扫而已,而在南方往往将桌椅板凳,甚至大架子床都抬到河边、井边去刷洗。扫房以后,全家就要开始筹办年货,请香蜡纸码、供品,写对联、剪窗花、买挂钱、年画、鞭炮……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又名“扫尘、打埃尘、除残、除尘”。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

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来个斩尽杀绝。

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一直忙到大年夜。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扫尘对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是大有益处的。据科学研究,在灰尘含量高的地方,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细菌竟达几百万个,在这种环境中,肺炎、咽炎、肺癌、肺气肿、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发病率都较高。灰尘多能吸收和折射阳光中的紫外线,当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灰尘1毫克时,紫外线约减少2/3,长期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儿童患软骨病机会会明显增加。

此外,打扫卫生,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和眼镜。扫尘后及时更衣。祖国医学认为,立春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害虫也开始孽生。所以,赶在春节前大扫除有助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病。既有益身体健康,又增添了辞旧迎新的节庆气氛。

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六

封印

明清时期每年腊月十九至廿四这九天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日,通知各衙门停止办公,叫“封印”。百官开始休假。封印之日,各部院都邀请同僚欢聚畅饮。如今称放假,从这一天起,人们都投入到置办年货的物流中,机关厂矿大多于腊月二十六至二十八

放假,留人值班。

腊月二十八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多数地方在这一天要赶制过年的面食蒸。洪洞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蒸馒头”。(摘自礼俗流水账)洪洞人大多是于过了“小年”后就开始蒸糕儿馍馍也就是“年食子”主要是祭神,祭祖先的供品有祭天地是大糕六层顶插一火焰,形塔状,腰插鸡和鱼,祭财神是财蓝、财马、财神娃、祭土地爷是兔子,灶王爷是祭用枣和面卷起来的三角形层层状的枣酸子,尖部过油,(洪洞有男吃尖,来年好运翻一番,女吃尖长胡须这一说)祖先那祭小糕儿、松疙瘩,到赵城一带大多不蒸糕儿(年食子),一般都是饽饽。

腊月二十九:

油炸麻花、丸子、酥肉、麻陀、红薯,炸年食子;买年画(挂千、门神、天地爷、土地爷、财神爷、神子)和鞭炮,剪窗花,国家级平阳木版年画,主要来之洪洞一带,如今每逢腊月“小年”以后,集市可见木版年画。

腊月三十:

做饺子馅、扫院子、糊窗子、贴对联。

除夕是新旧交替的时刻,各行各业停了交易。都在自己家里打着如意算盘,企盼在新的一年中,碰上更好的运气。

洪洞人大多于除夕交替时开始燃放各式花炮,响彻大地,全县炮声连绵起伏,花炮愈响,愈象征着来年财运亨通,好运连年。

除夕夜的活动也是千姿百态——贴挂千(挂千分大小而定,二五七九数),摆设天地供桌、辞岁、守岁、迎岁……,这种庆祝活动一个接一个。午夜一到,腊月就结束了,新的一年也随之开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