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巨变

 凯旋号 2012-01-27

乡村巨变

丁启阵

 

    从前社会封闭经济落后,乡村面貌几百年一成不变,人人梦想着有朝一日发生巨变。但是,当巨变真正发生的时候,又发现巨变并不是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一些美好的东西随着巨变一去不复返了。

    比如说我的老家,这个江南半山区的小村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最明显的变化是住宅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祖祖辈辈居住的都是木结构、砖墙、瓦顶的两层楼房,悲风愁雨怕白蚁,空间狭小,光线幽暗,隔音保温、卫生设施更是无从说起。承包制、分田到户以后,种果树、搞养殖、包工程、做生意,手里有了点钱的村民,拆掉老屋盖起了砖墙、石柱、水泥楼板、玻璃窗的两层楼房。虽然远非十全十美,但空间、采光、隔音、保温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木结构房屋永恒的难题白蚁之害,基本得到解决。进入九十年代,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无论是办企业的,做生意的,还是利用农事余暇进工厂做工的,经过数年的积攒,村民们相继进入第二波造屋时期。跟城市建筑一般无二的三四五层钢筋水泥建筑拔地而起。钱多一点的人家占两间三间,钱少一点的人家占一间。钱多钱少,都是立地通天,楼上楼下。一楼做厨房,堆杂物,二楼住人,三楼以上空置,或作看景之用。少数人家,还修起了独门独院的别墅式房屋。至此,厨房,卫生间,上下水,一应俱全,风雨白蚁、空光音温等问题,悉数迎刃而解。几十年前人们所梦想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不在话下,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微波炉,都是寻常之物。可以说,住的方面,不少家庭赶上并超过了普通城市居民的水平。

    行的方面,穿村而过的公路,也从沙石路变成了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赶集、进城,由基本靠走,一变而为自行车、蹦蹦车,再变而为公交车、私家轿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儿时去四十里外的县城,只能走三四里路去赶早晨六点半的唯一一班汽车。如今,城里有一路公交车直通进村,每十分钟一辆。

    日常生活四件事,衣食住行,衣食上的变化有目共睹,无需我赘言。

    谁能说,农民的生活不是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好呢?

    但是,发生如上巨变的同时,也发生了另一方面的许多变化。我儿时的文体乐园,环绕整个村子,各有数十亩面积的柏树林、栗树林、毛竹林,荡然无存;村子南边上百亩的桑园,桑园间我儿时的戏水、垂钓乐园——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两个常年碧波荡漾的清池——一去不复返了;我儿时观鱼、戏水的穿村水流,不再汩汩流淌,不再清澈见底,不再水草悠悠,不再有成群结队的鱼虾蟹鳖。三十多年前,主妇们清晨到那里舀水煮饭,饭熟之时,常常可以看到,雪白的饭粒之间点缀着许多金黄色的小虾米!……那个我生活过十七年,环境优美、趣味无穷的农村,几乎无迹可寻了。

    看到这里,您也许以为,我会像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出“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不错,我的心里是有今昔之慨,有对儿时乡村生活无限怀念的。但是,说实话,想起从前农村生活的贫穷无望:风吹日晒,男人们辛苦一整年,基本上只能求得一家老小不冻饿而死;农民的儿女,基本上只能像祖祖辈辈一样,面朝泥土背朝天,最远走不出二三十公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牛马一般过完一辈子……我就会收起今昔感慨,收起对往昔的怀念,由衷地说一声:农村,还是今天这个样子比较好。

    当然,倘若能在今天这个基础上,注意一下山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注意一下古宅老巷等历史遗迹的保存和维修,那就更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