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坑”与“老种”

 鲜卑拓跋 2012-01-28

“老坑”与“老种”

2007-06-30 来源:中华玉网 作者: 阅读: 1699
  近些年来翡翠饰品市场良莠不齐,A货、B货、B+C货都有。对翡翠的称呼也不尽相同,翡翠这样的玉石产在缅甸,有的商家就标称缅玉,而我国传统称其为翡翠,在国家规范的宝玉石名称中也确定其正确的称呼叫翡翠。天然的翡翠在商品签上只标其翡翠,而不用加上天然二字,为了区别天然和人为处理的翡翠,也有将天然翡翠称为A货,将处理过的称其为B货、C货或B+C货。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言不同,风俗不同,对翡翠方面的称呼也有所不同,但翡翠的“老坑”、“老种”是什么?怎么去识别“老坑种”的翠饰品?在此提出些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与爱好者共同探讨。

  在叙说“坑”“种”之前还得先来了解翠玉的本身。翡翠是钠和铝的硅酸盐类的玉石,它不是单晶体类的(如钻石、祖母绿、红蓝宝等宝石),而是多晶体的集合体的一种玉石。由于其摩氏硬度为7度左右,又称其为硬玉。因内含有各种氧化物的不同,其中铁、铬、镍使玉呈现出五彩缤纷,其红翡、绿翠、紫罗兰是众人最喜爱的颜色,有红有绿像南方河边吃鱼的翠鸟,所以也将此玉称为翡翠。

  翡翠有种,种即指玉本身的质地和透明度。组成玉的晶体粗细、晶隙的疏密就决定着翡翠本身的种质及水头(也即透明度),晶体细微、致密,玉质会显细润、透明,反之粗大、松散,玉质就会变得干枯、粗糙、不透明,晶质细腻晶隙细微,玉的种质就老,称为“老种”;而粗大,疏松,其种质就嫩,即称为“嫩种”或“新种”。翠玉的“种老”和“种嫩”对我们求购翡翠的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显示在翡翠的硬度上,种越老的其硬度越高,使用时也越耐磨,作为传世的东西来说它可以千年不损。种新种嫩的翠件,硬度就下降,不耐磨,而且内在的绿色也会看得干涩,没有灵气,所以俗话说“内行看种,外行看色”。种的优劣可排列为玻璃种、冰种、蛋清种、糯种、豆种等,晶体细微致密到了隐晶状态就成为玻璃种,即翠中最老的种,种越老,透明度也会越好。豆种的晶体粗大,像豆子一样,比豆种还粗的形容其为马齿种等,这些材料就不是宝石级的翡翠,和普通石头没什么两样,现在做的注胶、染色的B货翡翠饰品就是利用其晶隙的宽大,通过强酸清洗后在晶隙的空隙中注入化学胶体,再行雕刻打磨,其成品表面会有许多麻坑、麻点,新时其光泽像蜡质、用后会渐渐失去光亮,而天然的表面抛光后呈玻璃光泽,越用越亮,所以不用担心写字台上的玻璃会划伤它。颜色在老种上就会显得通灵亮丽。在翡翠的评价上种质是否“老”是否通透,是一项重要的条件,这里还要注意翡翠通透不一定就是“老种”,而“老种”的东西一定会通透(水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