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寒食节

 晓风杨柳168 2012-01-29

家乡寒食节

刘守安
标签:

清明

寒食

风俗

文化

分类: 家乡风俗

    年轻时生活工作在老家的农村,对传统节日还是比较在意的,因为入乡随俗,做人不能太个色。可是进城工作以来,对传统节日就慢慢地淡漠了。比如清明,在我的心里就是个渐去渐远的节日,它不过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所以除了修建廊沧高速公路那年的清明我回家迁了一次祖坟,从来也没有在清明节回过老家。

    其实在我的家乡,家乡父老除了点数农历二十四节气歌,平时就很少提到清明这两个字眼,他们认定:清明节就是寒食节,寒食节就是清明节,只是叫法不同。就像国家和村里的年节叫春节、和庄稼人叫农民一样,一个是民间土语,一个是官方文词,其形式和内容还是完全一致。所以,我的家乡过的是寒食节,并非清明节。尽管上学时老师告诉我寒食是清明的前一天,但我的脑子根本就转不过这个弯子来。

    家乡寒食节是填坟的日子。天刚朦朦亮,我和几个叔叔每人扛着把铁锹相约来到坟地,我们从最高最大的老祖宗的坟头开始,一锹一锹在往坟上培着新土。新土培好,在坟顶铺上几张所谓纸线,再从地上掘出土坯大小的土块,端端正正地把纸钱压好。直到把坟地里所有坟头都培好土、压好纸线。就有年龄最长的叔叔高声喊道:嗑头了!于是我们爷儿几个站列一排,对着坟地跪下,虔诚地磕一个响头,拍拍膝盖上的土回家了。这就是家乡所谓的填坟,相当于城里人的扫墓。想在过去的一年间,风吹雨揭,把座座土丘弄得不成样子,有的新坟连棺材都露出一个角来。在雨季到来之前,我们后辈人为逝去的亲人们未雨绸缪,修缮房屋,理应合分。不过,家乡男人填坟不烧纸,就像女人烧纸不填坟一样。

    家乡寒食节是烧纸的日子。村里人说,过了寒食冷十天。我想这句话起码有两层意思:一是告诫人们在暖春的年份不要轻易脱去棉衣,更不要拆洗棉衣,天气说变就变,随时都要穿呢。一旦拆了洗了,现做来不及。因为那个时代人们只有两身衣服,棉衣和单衣。二是在冷春年份,告诉人们不要埋怨严寒挥之不去,到了寒食就有了盼头,再过十天就暖和了。村里人又说,寒食麦苗挂纸钱。人们从自己将要换夏装想到死去的亲人也该换季了。于是就去烧纸,送些银两叫他们购置新衣。所以,家乡寒食节与旧历的十月初一的寒衣节遥相呼应,寒衣节送的是寒衣,而寒食节送的是夏装。既然烧纸是为了送夏装,这些婆婆妈妈的事自然要由女人来办。所以,在乍暖还寒的寒食节上午,晴天丽日,麦田如茵,在座座新茔旁,在缕缕青烟下,那些伏下身来忙碌着点燃纸钱的都是女人,并且多半是这一家嫁出去的姑奶奶。她们通过烧纸寄托哀思,为逝去的亲人祈祷幸福。当然,村里人烧纸也有讲究:不出太阳不能烧纸,因为没有阳光烧纸逝者收不到。将纸钱点燃,要用秫稭画一个半圆,缺口要对着坟头,否则那钱就会被外人抢跑了。

    寒食节是植树的日子。坟里埋葬着的都是死人,封建迷信思想做怪,人们平时很少到坟里来的。既然来填坟烧纸,又值春大地回时节,就势栽上几株树苗,岂不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据说,早在1915年北洋军政府统治时期,就采纳孙中山先生的倡议,正式规定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其实在我家乡,寒食节栽值树木并非最佳时节,乡亲们认为,树苗当在似发芽而未发时栽种成活率最高,寒食节栽树为时已晚,因为多数的树木已经发芽或者抽枝了。

    寒食节是农忙开始的日子。我在家乡度过了三十个春秋,自然也经历了三十个寒食节。小时候不关心寒食节的意义,只关心过节应当有什么好东西吃,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吃饭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过年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腊八喝粥等,但寒食节好像并没有节日饭食。曾经怯怯地问大人,今天寒食节,咱家吃什么饭呢的?我妈回答很干脆:“黑荒荒,白荒荒,小米干饭杂面汤。寒食节不算一个大节日,家常饭。”我奶奶的回答就更耐人寻味了:“你没有听到戏文里怎么唱的吗?过了寒食没的盼,腆着驴脸去送饭。过了寒食节就要开始忙地里的农活儿了。”

  其实,我真的没有听过奶奶说的戏文,不过我感觉过了寒食没的盼,说明寒食还是有的盼的。但不知是从何年何代何种灾荒使家乡改变了风俗,使我们没的可盼了。并且进一步想象:一个小康之家的少妇有点好吃懒做,她天天盼望着过节有吃好的,从腊八盼到年节,从年节盼到二月二,一直盼着过了寒食节,便再无可盼。不得不非常扫兴地耷拉着个像驴一样的长脸,去下地送饭。而那些等着吃饭的,可能是家里的男人,也可能是雇来的短工或者是长工,无论他们是谁,总之是农忙开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