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语文教学计划

 花漾物语 2012-01-30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任教班级

三年级班

学生人数

40

基本情况分  

    本班共有学生40人,男生19人,女生21人。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书写工整、卷面干净,成绩优异。平均分96.1分,优秀率100%,合格率100%。经过两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求知欲在不断增强、已初步养成了思、问、写、读 、背 、习的好习惯,具备了初步的观察、阅读和表达能力。

认  

能  

    班级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好,具备了一定识字、写字及初步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个别学生学习中略显吃力,但在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对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质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喜欢写字并且书写认真,会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亟待提高,有的学生写话时无话可说,进入三年级要抓好这两项内容,注意低、中年级的过渡衔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态度及习惯

    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上语文课,学习态度积极。能主动识字和阅读,读写姿势比较正确。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上课听讲不专心,好动,作业不能做到按时完成。

培养目标

    本学期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勤于阅读,加强积累,结合句、段、文理解字词义。学习写钢笔字、毛笔字,加强指导,让学生能够独立观察字的结构,书写认真、规范、美观大方,尽量少写错别字;读好书:掌握阅读的一般步骤,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对文章有自己的见解;养成好习惯: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认真观察生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他

    进入三年级,知识更难了,要求学生理解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一点简单的知识,这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无疑负担更重了。对班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会在课堂上更多关注,给他们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课下单独指导的同时,加强课堂教学内容反馈的监督,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后进生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在适当时候放慢速度,在做集体练习的时候,加强对他们的个别指导。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心教育使孩子不断进步。对于尖子生的培养,在他们有余力的情况下,在课下多给他们布置一些拔高的题目,并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提防骄傲情绪的滋长。在班级中开展结对活动,让尖子生和后进生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能够互帮互助,既有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有利于集体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与“课文”“习作”“练习”四部分组成。共八个单元,24篇课文,其中包括两首古诗,一课“文包诗”。词语学习(积累和理解,错别字)、阅读能力的培养、综合活动与习作、单元小结与评价等是学习的重难点。解决的策略是: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学会分析字形结构、使用好字典、勤说勤动笔、多写童话入手等。

    1.学习习惯:

    以图片方式呈现,将小学阶段应该养成的“认真写钢笔字”、“认真写毛笔字”的习惯有序而又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模仿、练习达到初步写好正楷字的目的。           

    2.课文:

    全册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文化视野比较开阔。有写人的,如《孙中山破陋习》、《卧薪尝胆》、《军神》,有记事的如《第八次》、《金子》、《掌声》,有状物的《石榴》、《石头书》,有描景的《西湖》、《北大荒的秋天》、《拉萨的天空》、《东方之珠》等等。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3.习作:

    第一,突出位置,明确目标。明确“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第二,降低门槛,培养兴趣。习作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习作要求力求适度明确,少写命题作文,不给过多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视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写放胆作文,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工整。第三,例文引路,模仿起步。每次习作要求均与“例文”有关联,便于学生从“例文”中获得启示,并通过模仿学习作文,有助于学生在理解与表达、学习与运用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从而降低起步作文的难度。第四,以说促写,读写结合“以说促写”、“以说引写”、“说写结合”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4.单元练习:

    教材每个单元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意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复习巩固所学课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全方位地提高语文能力。本学期重视学生的阅读和习作教学,做好低、中年级的过渡衔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

重点、难点

    一、阅读理解:阅读文章,首先要读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还要能联系实际,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阅读的时候,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想开去,还要能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的人和事。阅读的时候,既读进去,又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工夫。如:在教学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过程中,可先让学生说说课文内容,再让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边唱边表演,在肢体的帮助下理解语言,感受生活的美;读写结合。将课文的语言、段落结构形式,正确、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口头或书面交流与表达中去,在口语交际、习作及日常交流中,随时提醒学生应用文本中的词句。在教学中倡导多读、多写、多背,强调积累和感悟,注重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习作:小学三年级习作起始阶段,主要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入手,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引入“生活化作文教学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有东西可写。从模仿“例文”入手,以说写片段为主,抓好起步,打牢基础,指导学生写好片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工整。例如:《习作1》导课时可以这样设计:“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写作文了,写作文并不难,只要你把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有好多同学上学期的写话,就已经是作文了“。老师接着读两篇上学期班级同学写的小作文,这就是作文!读了这两篇作文有什么感觉?今天我们就来试一试。把平日做的、看到的写下来,就叫作文。不过,要先打草稿,然后念一念,改一改,直到自己满意了,再誊写到作文簿上,让学生明白“作文”是什么。

 

 

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程理念,你准备如何科学、灵活地使用好教材

    教材内容的安排讲求整合。把字词句篇的内容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的要求整合起来,把语文与其他领域的学习联系起来,把课内课外有意识地沟通起来。使教材便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便于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一、字词结合:在认真教好本册课文书中的字词的同时,注意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认读字词,让学生把在读书、看报、街头广告、参观中遇到的生字词记下来,通过查字典或词典、问别人等途径,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增加积累。

    二、听说读写结合:利用课前五分钟,给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说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一则新闻,强调说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与生动。然后把听到的有趣的事写成片段,以此来拓展学生听、说、写的空间。

    三、词句篇结合:鼓励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应用平日积累的字词句,在教材提供的习作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小练笔的拓展练习,如在“给自己画一张像,然后写一篇习作”的基础上拓展写“给妈妈画一张像,然后写一篇习作”、 “给爸爸画一张像,然后写一篇习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用书面语言进行交流,做到说话有头有尾有内容,多观察、多听、多看、把听到的,看到、感受到的记下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建立日记本,交流评比。

 

三、本年级教学目标 

根据学科、年段和本册教材,结合三个纬度拟定板块式教学目标

    本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2、识字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准确认读364个生字。

    (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32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5)使用钢笔练习书写正楷字,做到端正、规范。

    3.阅读。

    (1)继续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分角色朗读指定的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践,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能在阅读理解课文中,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语、精彩句段,学习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背诵优美诗文不少于10篇。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4.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不拘于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

    (4)根据表达的需要,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6)完成课内习作8次,小练笔4次。

    5、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并能简要转述。

    (2)能用普通话交流。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态度大方、口吃清楚、有礼貌。

    (3)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4)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6、综合性学习。

    能围绕主体,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利用书刊和网络,搜集相关资料;能在小组或班级内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开展参观、访问、表演活动中积极参与,并注意搜集相关信息,完成老师布置的活动任务。

 

四、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根据新课程观念谈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开放的课堂、创造思维的培养、评价的改革、研究性学习、课内外作业设计等)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要继续深入落实“激情课堂”计划,全面探索“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改进识字、写字教学方法,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针对目标,可以采用以下方面的策略去应对。本学期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良好习惯: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必须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精心培养。结合“认真写钢笔字”、“ 认真写毛笔字”继续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在书写时,随时强调“三个一”随时纠正学生的读写姿势,常抓不懈。

    二、字词结合:在识字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识记方法,让学生掌握主动识字的工具——随时查字典、辞典。学生在自主识字、趣味识字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在认真教好本册课文中字词的同时,注意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认读字词,让学生把在读书、看报、街头广告、参观中遇到的生字词记下来,通过查字典或词典、问别人等途径,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增加积累。

    三、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第一,有目的地安排于阅读教学之前。教师指导学生课前收集关于课文时代背景的课外阅读材料,使之服务于阅读教学,即把阅读教学的课前预习与课外阅读挂起钩来。这样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第二,有目的地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课中阅读与所学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课外阅读材料,使之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与指导,从而解决阅读教学中的难点,疏通学生阅读中遇到的疑难,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即把阅读教学的课中教学指导与课外阅读指导结合起来。第三,有目的地延伸与阅读教学之外。教师指导学生课后运用阅读课上所学到的知识、能力及读书方法去举一反三,独立读懂课外阅读教材。即把阅读教学后的学法运用体现在课外阅读中去,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用教”的教学目的。

    四、习作:小学三年级是习作起始阶段,学生普遍存在不会用标点符号,错别字多,有的学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对写作没有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入手,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引入“生活化作文教学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有东西可写。从模仿“例文”入手,以说写片段为主,抓好起步,打牢基础,指导学生写好片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工整。例如:《习作1》导课时可以这样设计:“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写作文了,写作文并不难,只要你把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有好多同学上学期的写话,就已经是作文了“。(老师接着读两篇上学期班级同学写的小作文),这就是作文!读了这两篇作文有什么感觉?今天我们就来试一试。把平日做的、看到的写下来,就叫作文。不过,要先打草稿,然后念一念,改一改,直到自己满意了,再誊写到作文簿上,让学生明白“作文”是什么。另外,继续加强课外阅读以及古诗词的积累,结合学校的大阅读以及 “平二杯语文才艺大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多读书、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阅读水平及写作能力。

五、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内容

备注

1

9.1-9.2

培养良好习惯(5)

课文1——课文2

 

2

9.5-9.9

课文3、课文4、习作1

 

3

9.12-9.16

练习1、课文5、课文6

 

  4?

9.19-9.23

       课文7、、习作2、练习2

 

5

9.26-9.30

      课文8、课文9

 

  6?

10.1-10.7

 

国庆节放假

7

10.8-10.15

        课文10 、习作3、练习3

 

8

10.18-10.22

颗文11、课文12、

 

9

10.25-10.29

课文13、习作4、练习4

 

10

11.1-11.5

期中考试

 

11

11.8-11.12

        课文14、课文15

 

 12?

11.15-11.19

课文16、习作5、练习5

 

13

11.22-11.26

课文17、课文18、

 

14?

11.29-12.3

课文19、习作6、练习6

 

15?

12.6-12.10

        课文20、课文21

 

16?

12.13-12.17

        课文22、习作7、练习7

 

17

12.20-12.24

         课文23 、课文24

 

18?

12.27-12.31

习作8、练习8

 

19

1.3-1.7

期末复习

 

20

1.10-1.14

期末复习

 

六、其他 

 

教 研 教 改

 

    针对小学语文作业单调,枯燥,量多而脱离实践,为此,我将积极尝试,努力创新,从作业形式,内容评价等方面着手,在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在评价上倡导参与激励,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1、作业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如教师节,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小制作,或画一副画写上最喜欢的话,献给敬爱的老师。重阳节,布置学生为家里的老人过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关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教育。再如让学生定时看电视,看时事新闻,然后谈感受。真正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看身边的人和事,关注他人,关注社会。不仅利用作业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2、作业内容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

    我认为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除了写一些必要的词语,背一些该背的课文外,不妨腾出一点空间,设计一些语文个性化练习,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园地。例如,在学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之前,布置学生预习时,让学生想想见过无字词典吗?为什么课文说学会查“无字词典”?这个作业设计立足于课文,努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另外,改写课文,续编故事,表演剧本等都是学生乐于接受,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很好的语文作业形式。

课外活动内容

及具体安排

单元

活动内容

   目标要求

把自己做过、看见、听到、想到的写下来

先打草稿,然后念念,改改再誊写到习作本上。让人看明白就行了。

给自己画一张像,然后写一篇习作

画好自画像以后,征求一下同学的意见,再写成习作。

画动物、涂颜色,写一篇习作

先简单写图中的景物,再写填上的动物

写一处景色

走出校园,观察秋景,选一处景色写下来

选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名片

设计要与众不同,别人读了要对动物有所了解

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

写清楚文具的特点和用途

摆玩具,编童话

想把自己所编的童话故事说说,再写下来

写一篇关于故事词的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可写出以下内容:诗句出自 哪首古诗?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人?诗句是什么意思?

七、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预期目标:

    认真做好日常教学工作,“多做”、“多想”、“多听”,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积极参与组内课题研究,在集体备课中,每次能提出合理、有效、可行的建议,帮助本组老师完善教学设计。以组内小课题研究为背景,上好研究课,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教学论文。

    具体措施:

    1、继续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使自己在阅读量和阅读面上有所突破,能主动阅读有关教学杂志和教育专著,认真做好读书笔记。通过集备、相互观摩授课、协同教学,交流教学中的经验,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处理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创造适合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模式,而不是培养适合教学的儿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2、用新课程标准做指导,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动手、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二次备课中,不断改进教案,使教案具有实效性,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进行科研实验,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观察、动手、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

    4、善于反思、勤于积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积累经验,力求使自己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会继续努力工作,以真挚的爱,真诚的心,以及有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吸引学生,打动家长。面对新课改,我时刻告诫自己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