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活居民消费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天水湖 2012-01-31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保增长,进一步突显了激活居民消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内在结构一直不尽合理,深层次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南方发达地区一直靠出口这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四年,很多地方是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消费这驾马车一直偏小偏弱,特别是居民消费不振,成了近两年保经济稳定增长的难点和瓶颈。

扩大消费需求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即针对分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让占社会大多数比例的中低收入居民变得相对富裕,让居民拥有更多的财富且无后顾之忧,提升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才能激活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健康平稳增长。

第一,营造全民创业的氛围和环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创业机会,在税收等各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升社会就业率,让更多的人自主创业。培养更多的具有高消费能力的中等收入者,发育壮大中产阶级,使社会人口结构由现在的尖塔式结构转变为橄榄球式结构,让更多的中产阶级成为消费主体。

第二,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中国的人口多数是农民,消费市场主体在农村。要通过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措施是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发育一批农业合作组织,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发展壮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大力开发农业的市场化体系,让农民有更多的定价话语权,丰产促丰收,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第三,加快分配机制改革,加强工资管理。要摒弃传统的“职工工资总额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的“两低”现状。要完善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协商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挂钩、劳动所得与企业效益挂钩、工资水平与物价水平挂钩”的“三挂钩”运行机制。确立财富的均衡共享模式。要通过立法形式健全有利于劳动者收入提高的长效机制,增加居民的收入预期,才能把民众更多的预期消费转化为即期消费,社会消费才能真正火起来!

第四,推进激活居民消费的税制改革。积极调整以目前流转税为主税种的税制结构,大力推进以所得税直接税为主税种的税制改革,逐步减少制约人们消费行为的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减少税外收费,加强对高收入者征税,让税费政策在调节收入和引导消费上发挥更多的导向作用。

第五,让更多的人拥有财产性收入,要创造就业、税收等多种条件,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主要措施是发展和完善各类金融市场,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拓宽民间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环境,改善投资政策,大幅度提高国民的财产性收入,积累并放大居民的消费潜能。中国才能探索一条以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六,改善财政支出结构,提高保障性支出比重。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民众在消费上的后顾之忧,才能把更多的储蓄变为消费。在再分配领域,要利用各地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优势,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多向民生倾斜,尽量提高政府在社会保障支出中的比重,合理增加转移支付,更加注重适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政府补贴标准。这样既可优化政府支出,降低政府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水平,还能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从而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和能力。

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政府重视居民消费的政绩考核体系,改革传统的GDP指标为主的考核标准,增加人均收入、就业率、消费率和居民幸福指数等民生方面的考核指标,引导政府各部门重视居民的就业和消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