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对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应用问题的认识

 大树66 2012-01-31

浅谈对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应用问题的认识

        传统教材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数学的应用重视不够,不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不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脆弱。新教材对此做了大的调整,增加了具有广泛应用性、实践性的教学内容,重视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贯穿在教材的各个方面。教材的编写注重了科学性,更注重了生活性,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充分展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在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从而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研究和表述问题。

一、教材中的应用问题

1、在研究“具体问题”时以实际例子引入课题以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

如在必修4中《三角函数》由钱塘江的潮汐现象引进周期想象。必修5中《不等式》中由芭蕾舞演员用脚趾支撑,增加下半身的长度来引入不等关系。《平面向量》以力、速度、位移,引入向量的概念。以拉面馆的师傅将一根很粗的面条,拉伸、捏合,再拉伸、再捏合,反复过程引入等比数列。这些都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陈述问题,又附以插图,增加了教材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这些实例的引入增强了问题的实际背景,为顺利解决问题作了铺垫。

2、例题中的应用问题

例题中安排应用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而且通过范例讲解,使学生掌握解决应用问题的一般思想和方法。新教材的五册必修内容中共有50多个例题是涉及数学应用的。从远古的金字塔、韩信点兵到“神五上天”,从人的衣、食、住、行到健身娱乐,有抗洪、环保、地震到机器人,通货膨胀等。它们都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难易适中,示范性强。

3、练习、习题、复习题中增加了应用问题的分量

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在练习题,习题,复习题中增加了大量的应用问题,其中练习题有40多题,约占总数的13%;习题有120多题,占总数的18%;复习题有50多题,占总数的14%。分别涉及增长率、行程问题、物理、化学、生物问题,储蓄等各个方面,量大面宽,情景新颖,融知识性,趣味性,自主实践性于一体。

4、阅读材料与小资料

中共安排了23个,其中:

1)历史故事方面的,如《康托与集合论》、《物不知数》、《笛卡尔与坐标系》、《历史上数学计算方面的三大发明》、《统计小史》。  2)介绍数学应用方面,《选举的预测》、《生活中的映射》、《蜜蜂是对的》、《标准差的用途》、《抽签有先后,对各人公平吗?》。(3)扩充知识方面,《数学与音乐》、《函数与中学数学》、《人的潜能》等。问题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5、新增了“动手实践”和“研究性课题”。

为了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活动性,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新教材安排了10次动手实践。其中动手实践有“对数的运算性质”,“模拟圆周率”,“测量人的身高”,“调查人的第一次结婚时间”,“动手掷硬币模拟概率”,“测量人的反应时间”等。

研究性课题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新教材安排了7个研究性课题:“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通俗歌曲流行趋势”、“追及问题”、“确定线段n等分点的算法”,“打包问题”“同种商品不同型号价格问题”,“ 的图象的叠加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选择优化方案、归纳概括,恰当建模,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二、高中数学应用题问题的教学实践

高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517周岁,他们认识过程的各种心理成份虽已接近成人的水平,但智力活动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其抽象思维正在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逐步摆脱具体形象和直接经验的限制,可以借助于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活动,逐步能在教师帮助下独立地搜集事实材料,进行分析思考,逐渐抽象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进行应用问题的教学。

1、重视基本方法和基本解题思想的渗透与训练

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首先应结合具体问题,教给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步骤和建模过程,建模思想。

教学应用题的常规思路是:阅读题意,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回答实际问题。具体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审题:由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及实际问题非数学情景的多样性,往往需要在陌生的情景中去理解、分析给出的问题,舍弃与数学无关的因素,抽象转化成数学问题,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为此,引导学生从粗读到细研,冷静、仔细的阅读题目,明确问题中所含的量及相关量的数学关系。对学生生疏情景、名词、概念作必要的解释和提示,以帮助学生将实际问题数学化。

2)建模:明白题意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各量的特点,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是否可用字母或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将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或图形语言,找到与此相联系的数学知识,建成数学模型。

3)求解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结论

4)还原:将得到的结论,根据实际意义适当增删,还原为实际问题。

例:九江抗洪指挥部接到预报,24h后有一洪峰到达,为确保安全,指挥部决定在洪峰来临前筑一道堤坝作为第二道防线,经计算,除现有的部队指战员和九江干群连续奋战外,还需调用20台同型号翻斗车,平均每辆工作24h,但目前只有一辆车投入施工,其余的需从昌九高速公路沿线抽调,每隔20min能有一辆车到达,指挥部最多可调集25辆车,那么在24h内能否构筑成第二道防线?

这是一道数列问题,教学时为帮助学生审题,我在指导学生阅读题时,提出以下要求:

——粗读,题目中涉及到哪些关键语句,哪些有用信息?是否有不明白的词语及专业术语。

——细想,问题中各量哪些是已知的,那些是未知的,存在怎样的关系?总的工作量为 (小时)是需要完成的,第一辆车工作24小时,那么第二辆车到了以后工作(24  )小时,学生讨论第三辆车工作时间,第四辆车工作时间……,学生慢慢的入题,知道从第一辆车工作时间算起,后续各车的工作时间成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其问题的实质是求等差数列前25项的。

2、引导学生将应用问题进行归类

为了增强学生的建模能力,在应用问题的教学中,及时结合所学章节,引导学生将应用问题进行归类使学生掌握熟悉的实际原型,发挥“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可顺利解决数学建模的困难,如将高中的应用题归为:①增长率(或减少率)问题②行程问题③合力的问题④排列组合问题⑤最值问题⑥概率问题等测量与计算问题。这样,学生遇到应用问题时,针对问题情景,就可以,通过类比寻找记忆中与题目相类似的实际事件,利用联想,建立数学模型。

3、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教法

高中新教材的数学应用问题遍及教材的各个方面,教学时针对不同内容,有的放矢,各有侧重,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1)实际引例,创设问题情景,增加探索兴趣

对图文并茂的实际引例,由教师简单提出或由学生阅读,使学生稍作思维碰撞,留下解题悬念,增强解决问题的欲望。

2)重视例题的示范作用

例题是连接理论知识,与问题之间的桥梁,示范性强。因此在讲解例题时应在分析题目各个量的特点关系,建模,解决数学问题、还原为实际问题诸环节都应很好的起示范作用,教师应重视例题的分析与讲解,积极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寻求基本实际模型的能力,重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3)指导练习,巩固方法

充分运用课本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题位于具体的理论知识后面,建模方向性强,教师只需稍作指导;而习题则更多利用教师批改作业的机会,主要纠正数学语言转化过程,及解题的规范过程;复习题由于综合性强,学生解决有困难,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提示。

4)课外阅读,补充提高

对于不作教学要求的阅读材料,根据教学进度提出阅读要求,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动手实践,重视实际操作与团结协作

完成动手实践,可以打破单一沉寂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能力。但实际问题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抓住本质,通过筛选,去粗取精,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建模解决实际问题。如《对数》中的例题,通过列表讨论了三组数据的等量关系, ,利用计算器又完成更一般的三组数,猜想对数的运算性质。由于让学生动手实践,更能体会对数的运算性质,学生兴致很高,通过动手操作,加深了印象,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6)研究性课题,重视自主探究

“研究性课题”是新教材中的一个专题性栏目,具有探究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它既是所学内容的实际综合应用,又对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具有较好的训练价值。

三、对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思考

1、在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和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中,应重视介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一般情况下,数学知识的产生不外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大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许多的数学知识都有具体直接的应用,高一的概率统计等,如高二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计算最值、线性规划等。应该让学生充分实践和体验这些知识是如何使用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2、学会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世界中出现的数学现象

数学语言可以清楚、简洁、准确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让学生养成乐意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习惯,既可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需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开阔的视野,了解数学对于人类发展的应用价值。在知识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教师应主动地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的广泛应用,向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处处联系的。

3、关于应用问题中的算法问题

新教材要求用科学计算器,处理、计算数值,在例题、习题中给出的数据都比较复杂,我认为高中数学应用题的重点是数学建模,所以正确建模,明白算法、算理应占主流,一味追求“实际”,多次出现一些复杂数据,会冲淡主要问题的解决。事实上,每节中只要有一两道实际数据的题目,其他的可选择特殊数据或干脆用字母表示,不仅可突出算理,而且会加强应用问题的分析,节省时间,体现字母代数的优越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