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生活越好,感觉越累

 城市行者 2012-01-31
为什么生活越好,感觉越累


日期:2012-01-22 作者:唐玮婕 来源:文汇报
  • 图片作者:李媛

  • 职场人“年底焦虑症”再发作 为什么生活越好,感觉越累

      本报记者 唐玮婕

      插图 李媛

      打拼了一年,工薪一族的“收获季节”终于如期而至,不过越来越多职场人发现:尽管年底的公司“红包”一年比一年厚,但自己却怎么也没有等着放大假的愉快心情——有的说,新年还没来,工作新指标先到,压力大啊!有的说:这明年房价还降不降?老婆催着买房呢,年关不好过!还有的则说,年味越来越淡了,整天忙工作忙应酬。参加个年会吧,还得又唱又跳。就一个字“累”!

      “年会吃喝唱,苦乐过大年。总结写三篇,指标又飞来,福利有木有,红包谁来添?老板换新人,裁员是关键……”有点担心、有点哀怨还有点无奈,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年底焦虑症”悄然袭来,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已经“不幸”被感染。

      

    标签催生“压力山大”

      “合资企业高管、15年行业经验、年薪25万、MBA、内环有房”——这些词语排列组合在一起,是不是非常眼熟?这可并非一纸“见怪不怪”的征婚启事,而是一家知名牛排馆广告中的“目标客户”标准。

      高管、高薪、高学历、有房有车,还得无贷……正是这些给所谓“成功人士”贴上的一条条标签,让不少“奋斗”并“蜗居”着的白领心生焦虑。一项由国内权威机构对近万名职场人士进行的职业压力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职场人都承受着一定程度的职业压力,六成以上感到职场压力过大,不同程度出现焦虑症状。其中,IT、医药、金融、销售等行业压力最为突出。

      这些接受调查的白领们基本都是年龄25至28岁的职场新生代,也就是俗称的“80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着与其父辈截然不同的生存境遇,所要承受的职业压力通常来源于职业发展、任务量及难度、人际沟通、角色冲突、环境等多种因素,超过60%的员工还称,他们会有随时可能被淘汰的压力。

      平日里的“压力山大”,到了元旦春节这种时序交替节点,就会以“年底焦虑症”的形式“总爆发”——害怕面对紧张的春运;害怕面对孤独的长假;害怕老爸老妈又来逼婚;又或者过了一岁,眼看自己事业未成、心无所属、岁月催人老等等。有人在调查中留下了这样的话:“有时我就像一个陀螺,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已经记不清多长时间没有逛街、旅游,多长时间没能睡个好觉、吃顿安稳饭了,脑子里有一根弦始终绷很紧。”

      

    跳槽、考核、加薪三道关

      有人想着升职,有人想着加薪,也有人想着跳槽,就是这些看似纷繁复杂,仔细看都与职场前途不无关系的压力,让“年底焦虑症”成了白领们的传染病。在职场专家们看来,白领遭遇的焦虑往往离不开升职、考核、跳槽这三道关卡。“今年的年终评估分数又不理想”、“刚来一年的新人业绩貌似超过了我”、“明年我还能受到重用吗”、“我是不是该跳槽了”……这些疑问在年末着实刺激着不少白领的神经。

      谈先生在沪上一家民营企业工作,一年从头忙到尾。到了年底,公司要求工作总结的时候,他仔细盘算一下这一年所成就的事情,却感觉有些迷茫。年初定下的职业发展规划,到年末总结时却突然发现自己好像还在原地踏步。职位、收入、能力乃至生活,都与当初的壮志豪情相去甚远。想跳槽找寻新空间,又怕有风险;留下继续打拼,却不甘心继续平庸——去还是留,这个问题让他头疼不已。

      相形之下,干销售的刘小姐最近两年就已经跳了3次槽,而她遇到的“焦虑症状”是,在之前工作单位考核都是前几名,而现在新招的大学生异军突起,慢慢把她挤到了后面。于是,年末谈到业绩考核,就成了她的心理负担。

      

    日子越好,越焦虑

      外表看似光鲜的白领,为何集体陷入焦虑?美国社会评论家格雷格·伊斯特布鲁克在其所著《进步的悖论:生活变好,感觉变糟》一书中指出,过于强调个人奋斗的“孤独感正在驱赶幸福”。

      伊斯特布鲁克指出,虽然人们挣的钱越来越多,但挣钱的过程却往往很孤独——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脱离了我们的根本,失去了朋友和家人;要么是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只身一个人打拼。现代生活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一个美丽饭店房间,人们不快乐的原因是“没有人能够和你结伴而行”。有调查显示:5年以前,3%的美国人认为自己很孤独,如今这个比例上升到了13%。“与自己竞争是一件孤独的事”。

      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鲁特·维恩霍文通过对欧盟国家的一系列调查后发现:人们的感觉之所以会越来越糟,是因为经济增长导致人们的欲望不断膨胀,于是奢华的生活越来越显得平常无奇,因此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心理满足。

      伊斯特布鲁克还引用了“崩溃焦虑症”(即担心好日子必将结束)和“目录诱导焦虑症”(即担心一个人无法承受社会的全部好东西)等理论为“日子越好越焦虑”这一奇怪现状进行解释。在他看来,让这些收入颇高的白领心生焦虑的一大原因是,每个人都想跟上潮流,而最根本的关键是人们渴望得到更多的东西。挣钱能挣来快乐吗?

      传统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收入的增加可以让人们满足更多的需求,而得到满足的需求,甚至欲望越多,就会感觉越快乐。似乎挣得越多,就可以有更多选择,选择余地越大,快乐程度越高。不过,已经有不少心理学家的调查显示,财富与快乐之间的关系正在被重新加以考虑,快乐似乎应该和更多的因素有联系。

      如果1代表“对我的生活根本不满意”,7代表“完全满意”。用这个简单的办法进行调查,被《福布斯》(Forbes)杂志列为美国首富400人的平均快乐指数为5.8,而无家可归露宿街头者的平均指数为2.9。

      但奇怪的是,在过去20年间断断续续的调查中,人们发现居住在寒冷的北格陵兰岛的因纽特人的快乐指数也是5.8。能够拥有5.8这一指数的,还有肯尼亚的游牧民族马赛伊人。马赛伊人大都居住在简陋的草棚内,他们的村落从来没有电力供应,甚至最基本的饮水也十分缺乏。更多的研究显示,在大多数北半球国家,尽管过去10年间GDP大幅增长,但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却没有明显改善,抑郁和不信任的程度反而有所增加。在日本,自1958年以来人均GDP也实现了惊人增长,但国民的快乐感却一直维持原状。

      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香槟城校区的心理学教授艾德·比纳和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马丁·塞利格曼深入分析了150份有关财富和快乐的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当经济的改善满足了基本的食宿需求,如让一个无家可归的人获得一份门卫的工作时,收入的确是衡量幸福的标尺。但随着财富的不断增长,额外的收入将不再带来多少额外的快乐。相反,快乐是来自良好的人际关系、愉快的工作氛围、自我满足感、对生命意义的感受、以及对社会活动的参与。

      

    让人“幸福”的因素

      国外的一些学者还对金钱与快乐的关系作了不少有趣的研究,他们发现认为自己现在很快乐的人,多年以后赚的钱往往比当年自称不快乐的人更多。这说明幸福感可以使生产能力、创造性和其他导致收入增加的特长不断提高,而并非(或不只是)收入的提高带来更多快乐。对自身状态满意的人也更容易结婚,并保持稳定和健康的生活状态,而这一切都可以增加人们的快乐感。钱或许不能买来快乐,但快乐可以生钱。

      第一个将幸福学和幸福指数概念引入中国的美国学者奚恺元,曾设计出一套幸福感指标,包括生活满意度、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和谐程度等三类主要指标,人情味、交通状况、医疗条件、教育质量、自然环境、房屋价格、物价水平等,成为衡量幸福感的重要指标。

      在奚恺元看来,人们到底是不是幸福,取决于许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更多的金钱并不一定带来更多的幸福,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每天晚上人们从电视上看到的不仅仅是道琼斯指数、恒生指数等,还包括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幸福指数”。

      “更加重要的是,每个人必须在内心深处创造幸福,因为财富不可能战胜生命漫无目的的那种感觉”,伊斯特布鲁克在他的著作中指出,人们生活中所真正需要的大多数的东西,诸如爱、友谊、尊重、家庭、名誉和快乐,都是无法定价的,也不可能在市场上出售。经常感激别人、宽恕别人以及对物质条件感到满足的人,比其他人更加乐观和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