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昌非遗】杜寨书会

 真的很菜 2012-02-04

杜寨书会


据考证,杜寨书会起源于公元10年前后,至1560年时,杜寨古书会就已初具规模,比宝丰县马街书会(公元1316年前后)还早约1300多年。



2月26日,农历正月十三,是许昌县苏桥镇杜寨村举办“书会”的日子,来自各地四面八方的说唱艺人负鼓携琴,云集杜寨,摆摊设点,说书亮艺。成群结队的群众向“杜寨书会”涌去,说书艺人慷慨激昂地表演引起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据了解,杜寨书会起源于公元10年前后, 1560年前后,杜寨古书会就已初具规模,比宝丰县马街书会还早约1200年。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来自省内外的说书艺人云集于此亮书、卖书,最多时有700余人相聚杜寨切磋技艺、交流书目,一展风采,成为省内乃至全国都颇有影响的传统书会。2009年“杜寨书会”被河南省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汉末年,王莽夺了刘家江山,他深知欲坐稳龙椅,就必须把那些能把他从龙椅上掀下来的人赶尽杀绝。刘秀是汉高祖的九世子孙,又是青年才俊,自然被纳入重点清理对象之列,于是就有了“王莽撵刘秀”的传说。这一“撵”不当紧,“撵”出了许多神话,比如“白马刨泉”、“桃王救驾”、“猴王献身”、“老鸦引路”等。当“撵”到许昌时,却“撵”出了一个杜寨书会。

  相传,刘秀于正月十三逃到许昌,来到了一个叫杜寨村的地方,眼看要被王莽的兵马追上,一个身穿长袍、负鼓携琴的人领他躲进村边的芦苇荡,逃过了一场劫难。后来刘秀当了皇帝,很想报答一下救命恩人,就派官员到杜寨村去寻找,但村中并无此人。村民根据官员的描述,说那人是个四处漂泊的说书艺人。于是刘秀下令,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于正月十三齐集杜寨村比试说书技艺,其目的还是要寻找救命恩人,可是,最终也没找到这位施恩不图回报的艺人。没办法,刘秀就出资给当地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封他为会首,召集说书艺人于每年正月十三到此集会,其间的衣食住行等费用,均由会首承担。艺人们展示说书技艺,称“亮书”;如果有人相中,就签订表演合同,约定某月某日到某处去表演,称“写书”;如果有艺人没有被“写”出去,会首则赠送盘缠。这样做,刘秀也算是对救命恩人有了个交代。世事变迁,改朝换代,刘秀已作古近2000年,但杜寨书会一脉相传、延续至今。

  说书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民间艺术。过去,表演河南坠子、大鼓书、三弦书、莲花落、评书、道情、琴书等都可称为说书。有的只说不唱,有的边说边唱,乐器简单,不用道具,一人能唱一台戏,但搭班表演的居多。每年正月十三,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来到杜寨后,大街小巷、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成了舞台,这儿一摊子那儿一堆,或单枪匹马,或师徒、父子、夫妻搭档,甚至全家齐上阵。他们打开场子,摆开架势,舞动简板,敲响大鼓,拉起琴弦,各自“亮”出绝活儿和精彩段子,期待“写书人”前来“写书”。为了进一步激发艺人表演的积极性,会首设立了个“说书状元”的头衔让大家去争夺。如果谁说书说得好,围观的人就多,会首及主持书会的“三皇会”综合各方面因素,当场授衔。夺了“头名状元”,那可相当牛,扬了名不说,出场费也将大幅度提高。

  书会时,四里八乡的村民身着盛装,扶老携幼,赶来观赏,比过大年都热闹。那些有钱的人家,如果本年度要开张生意、去病除灾、修缮房屋、喜庆还愿、添丁祝寿等,就提前算好日期,和相中的说书艺人约定,让他们到时候前往庆贺。行有行规,艺有艺德,那些签了约的艺人,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一定会准时赴约。诚信是杜寨书会的不二法则。

  许昌县的杜寨书会、宝丰县的马街书会、山东惠民县的胡集书会合称“北方三大书会”。论年头,杜寨书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若论规模,现在大有穷途末路的悲凉之感。现在,农村演电影、唱大戏都吸引不来观众,何况说书?听说过这样一则笑话:一盲人在街口说书,口若悬河,台下鸦雀无声,说书人越发陶醉,说得更加起劲儿。一头猪悠闲地走来,在说书者前面的桌子腿上蹭起痒来,说书人马上维持秩序,“大家不要拥挤、不要拥挤,我再给大家说个更好的段子”。2009年,杜寨书会被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弄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份儿上,就表明说书实在是式微到了“只有被保护才能生存下去”的地步。

  任何事物都是要向前发展的,艺术表演形式也不例外。过去的就叫历史,但历史就是历史,该过去就让它过去。如果现在结婚办喜事,新郎骑马、新娘坐轿,家门口再请几棚说书的,虽有个性,但总觉得不太适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