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一堂小学四年级语文的学习指导课
2012-02-04 | 阅:  转:  |  分享 
  
一堂小学四年级语文的学习指导课



昨夜梦里,我给小学四年级学生上了一堂语文学习指导课。具体过程,我清晰记得——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便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说明语文这门学科你们已经学了整整三年。下面,有个问题,老师想请假你们:你们以前是怎样学习语文这门课的?”

学生无语,微笑着的表情、两眼看着我一转不转。

我只好继续说道:“其实学习语文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大家呢,其实也都已经学会了,可就是不善于表达罢了。”

“你们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打开语文课本,老师就会叫你们干什么?”我换了一种口吻接着说。

“叫我们读书。”终于有学生开口了。

“怎样读的?”我趁热打铁。

“叫我们放声朗读。看谁读得声音响,看谁读得清楚准确。”好像所有的学生都会说,而且都是大声喊着说的。

我有点感动了:“对!”

我边板书“放声朗读”,边继续着话题:“你们说得很好,做得肯定也不会错的!放声朗读就是要把字词句读响亮,读得能让自己的耳朵听清楚,也能让别人的耳朵听清楚;字音读得准不准,要能让别人一听你读的声音就能听清楚。这种读书方法我们给他取一个名字叫做‘放声朗读法’。”

让学生齐读一遍我板书的内容,然后继续着我的话题:“这种读书方法还有一个好处是:读着读着,一段文字多读它那么几遍,你不看课本便能背诵了。所以呀,课后要求你们背诵的课文或段落,你们可一定要放声朗读,多读几遍哦!”

我转身从讲台上拿起课本,让学生翻到课文的第一课《观潮》:“这篇课文的第三、四两自然段就是要求背诵的段落。现在,我们可否学着一年级就已经学会了的读书方法——放声朗读法,读读这两个自然段?看谁读得声音响亮、清晰又准确?又看谁最先把这两段文字给背下来?”

这一下班里可热闹了:哇啦伊利,伊利哇啦……整个儿教室书声琅琅。

过了约莫5分钟吧,有一位同学举手了;再过大约1分钟,有两位同学举手了……直到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同学举手,我示意大家停下:“下面,我想请举手了的也就是已经认为自己会背的同学向大家展示一下。掌声有请第一位XXX同学上讲台背诵。”说完,我靠向讲台的另一侧走开去。

XXX同学走上讲台。她背完之后,立即得到同学们(自发的)给予的一阵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有请第二位XXX同学上台背诵。”我又吩咐道。

这位同学背完之后,大家没有立即鼓掌。

“大家是不是有话想说?”我问。

“就是…就是…有两地方停的时间稍微有点长…就是有点不熟吧。其实,我也没有他背得好。”我让一位没有举手的同学发言。他站起来这样评价刚背诵完的同学。

“啪啪啪……”教室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

“时间关系,我只能请最后一位举手的同学上讲台背诵了。”

第三位同学上讲台背诵。

背完之后,有好几位同学立即举起了手,向我示意有话要说。

我分别请了三位同学对该同学的背诵进行了评价。

之后,我有意让同学给同学打气:“嗯,他背诵的确存在不少错误,但也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呀,你们发现了没有?”

接下来,我又请了两位同学发言。

之后,我靠近那位背诵的同学身边,摸摸他的的头:“相信你再背一遍肯定能背得更好!”

这位同学,清清喉又重新背了一遍。

“啪啪啪——”背完之后,我和同学们一起为他鼓起了掌。

之后,我走上讲台,扫视全班同学一遍。

“同学们,‘放声朗读’其实是最低级的一种读书方法?”

“啊,最低级?”绝大部分同学对我所说的感到十分费解。

“对,最低级。”我肯定地答道,“原因很简单,它用嘴巴读的时候,只是用眼睛看着让读的让耳朵听得见,如果你们能把声音放低一点,改为轻声读,”

我转身板书。板书完“轻声读”仨字之后,继续着我的话题,“轻声读,那就不仅仅你耳朵能听的见,就连…连…连”我有意瞪大眼睛闪烁着眼珠子看着学生的反应。

“会不会是连心都能听得见吧!”一位机灵的学生对上我的眼睛之后,壮着胆子、用猜测的语气、轻轻地这样自言自语地试答道。

“这样好了,我们还是拿一段话来具体试试好了。第一段就一句话,你们先用放声朗读的方法读一遍,再用轻声读的方法读一遍,比较一下,哪一种读法离你的心比较近一点;仔细琢磨一下,哪种方法你的心听得比较清楚一些。”我这样指导道。

学生开始试读。

之后我问:“感觉到了吗?谁能说说?”

片刻,终于有一同学慢慢地举起了手。我示意他说:“放声朗读的时候,我看到了也看清了‘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句话的每一个汉字。甚至两个标点,我也看清楚了。我很喜欢这些文字和标点,还知道了‘钱塘江大潮’是‘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的。放低声音也就是轻声读的时候,让我想到了‘奇观’可能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意思,也就是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没有,就是这里有;也让我想到了‘自古以来’就是从古代到今天的漫长的时间。”

“啪啪啪——”我顺势鼓起了掌,“说得太好啦!”

学生似乎有些不理解。我又问:“你们还没有听明白,对吧?”

“哦,老师,我明白了:放声朗读可以帮助我们记忆,轻声读可以帮助我们思考问题,也就是想。想是用心想的,所以轻声读离心更近!”没等我提示,另一男生恍然大悟!

“对,放声朗读只能看到某些东西,而轻声读不仅能看到而且还可以想到一些东西,也就是学会想了。你们说,想,是不是比看要高级一点?”

学生用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和理解。

我看到火候到了,又趁热打铁道:“那如果把声音放得更低,干脆一点声音都不发,那又叫什么读了呢?”

“默——读——”

我在黑板上又添加了“默读”两个字。

“承上推理,默读又能怎么样?”

“默读离心更近,更能想出更多更深沉的问题!”

“说得好!下面就请同学们,用默读的方法去读这篇课文的其他几个自然段,看谁能提出更多更深刻的问题,并试着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实在答不出来的就请写在课文边上的空白处,下一节课,我们大家再一起来讨论。”

同学们静静的默读着课文。时而埋头默读课文,时而又慢慢举头,眨巴着眼睛思考,时而又在书边记录着……

下课铃就要响了。我让同学们放下手中的活,让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板书,小结道:“读书除了放声朗读、轻声读和默读三种方法之外,还有两种更高级的读书法。不过那两种高级读书法一定要建立在读了大量的书的基础上方可学得会的。希望你们好好努力,利用空余的时间,读更多更好的书,为学到那两种方法做好充分的准备哦!这一节课的作业:利用课余时间,请同学们把自己提出来且不会解答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以便下一节课大家一起讨论。”

“下课!”我提高嗓门。

“老师再见!”

“同学们再见!”

2011-08-29





作者信息:

姓名:戴金辉

单位:浙江省开化县林山乡菖蒲小学

住址:浙江省开化县钟山路48号2幢三单元402室(邮件地址)

邮编:324300

电话:15857030496

E-mila:dzh6024205@163.com



献花(0)
+1
(本文系石头柱子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