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之碑》---李铁城撰文

 居茨山人 2012-02-05

      

 

 

《孔子之碑》

     夫圣者,大智大贤之谓也。两千多年来,无论族属国别,无论智愚贵贱,泱泱中华,悠悠华夏,人誉为圣人者,约十数计,然誉为至圣而师者,惟孔子一人而已。孔子名丘,字仲尼,鲁之曲阜人。少有好学之心,长怀济世之志,及冠先后任委吏、乘田吏,颇有政声。行年三十,创学收徒,开我国平民设教之先河,人称之为夫子。五十一岁为中都宰,政绩卓著。翌年,由司空而大司寇,摄相事,夹谷之会,扬国威捍尊严,强霸为之侧目。抑私家,强公室,鲁国大治。谗佞交攻,难行其道,被迫去国离乡,周游列国,以期一展夙抱。凡十四年,历卫、陈、宋、郑、陈、蔡、楚七国。蒙谗于卫,围困于匡,绝粮于陈,受惊于宋,踟踌于郑,被阻于楚,颠沛流离,困辱备尝,然终不得一遇。年近七十,返鲁还乡,授课之余,潜心著述,整理典籍,删诗序书,传礼正乐,系周易,作春秋,留后世一宝贵遗产。夫子博学多艺,诲人不倦,躬行垂范,终生从教,受教者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其一生仁爱溢其胸,智慧充其心,奋发贯其生,而坎坷塞于途,落漠伴其身,然荣崇称其后,可叹亦复可慰!夫子之学,大略言之,于政以仁德治国,辅之以刑,以民为本,节用均富,义中求利,任人以贤,行之以礼,以求大同。于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格物致知,举一反三。于立身以仁义为基,忠孝诚恕中和,慎独修身以济世。可谓博大精深,集于大成,实传统文化之支柱,东方文明之精髓,于中华民族之凝聚认同,于民族精神之塑造传承,功莫大焉。时移世异,时至今日,孔子之言并非皆合时宜,然大多仍系至理,试看今日之天下,科技大昌而兵连祸结;商贸欣荣而贫富不均;交往频密而恐怖蜂起;众说纷纭,稀有匡时之筹;新见时兴,难觅拯世之策。故一九八八年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同声呼吁:二十一世纪人类应从孔子处汲取智慧,良有以也。我等当追怀其德,慎思明辨,扬其精华,弃其陈腐,为中华民族之复兴,为人类社会之安定繁荣再创辉煌。因以歌曰:夫子之德,万世师表;夫子之道,匡时救弊;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惟我哲人,彪炳光耀。

                        注:此碑立于郑州市文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