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集邮.立陶宛风光立陶宛立国1000年 立陶宛共和国位于欧洲东北部,波罗的海东岸。南和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西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交界,西南与波兰相邻,北与拉脱维亚毗连。立陶宛面积65,299.00 平方公里,人口370.9万人(1996年数字) 首都是维尔纽斯,立陶宛语为官方语,俄语也通用。货币名称:立特。立陶宛族占80.1%,俄罗斯族占8.6%,波兰族占7.7%,宗教居民多信奉罗马天主教。立陶宛在公元5-6世纪出现阶级社会,封建关系从10世纪末发展起来。立陶宛12世纪初受日耳曼封建主的统治,当地人民对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反抗。1240年建立立陶宛大公国。1558——1583年,立陶宛参加了反对俄国的立窝尼亚战争。1562年7月12日,立陶宛的Sigismund Augustus大公授权Christopher Taxis(塔西斯)建立维尔纽斯——波兰的克拉科夫——意大利的威尼斯邮路。当时,塔西斯家族的信使从维尔纽斯到克拉科夫需要7天时间。1569年根据卢布林条约,波兰和立陶宛合并成立波兰立陶宛王国。1667年,维尔纽斯到莫斯科的邮路开通。1717年,Augustus二世颁布了《立陶宛邮政法令》。1793年整个立陶宛(除克莱佩达外)并入俄国。立陶宛人民参加了1830——1831年和1863——1864年的波兰起义。立陶宛废除农奴制后,资本主义加速发展。1851年,俄国控制了立陶宛邮政。1915年,德国占领立陶宛,并且支持立陶宛在1918年从俄罗斯中独立出来。1916年1月15日立陶宛邮政重新启用,但是立陶宛公民的信件只能使用德语写作。1916年5月,德国占领军开始允许立陶宛公民给美国的亲属发信,但是信件内容需要开封检查。1917年,德国人开始允许百姓使用立陶宛语写作。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告独立。1926年9月28日,苏联政府同立陶宛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同年12月法西斯分子发动政变得逞。根据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立陶宛被划入苏联版图,随后苏军进入立陶宛。1940年6月,立陶宛劳动人民推翻法西斯政府,并重建苏维埃政权,同年7月21日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8月3日正式加入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立陶宛被德军占领,维尔纽斯中央邮局被夷为平地。1944年7月-1945年1月间,苏联红军解放立陶宛。1988年立陶宛最高苏维埃提出废除苏德条约问题,从根本上否定并入苏联的合法性,随后又修改了共和国宪法,制定了国籍法、语言法、地方选举法及新的国旗、国歌、国徽等。1989年12月19日——20日召开的立陶宛共产党第20次代表大会上,宣告立陶宛共产党脱离苏共独立。 欧罗巴邮票:假日 2004年4月10日立陶宛邮政发行今年的欧罗巴邮票——假日。作为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有着景色迷人的海滨度假胜地以及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温泉疗养地。这两枚假日邮票分别以海滩和帆板为主题,发行量为50万套,邮票总面值为3.40里特,由 J.Gerdvila设计。 重建立陶宛皇宫城堡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这个名称是从立陶宛语“维尔卡斯”(狼)一词演变而来的。相传在12世纪时,立陶宛大公来到这里狩猎,夜里休息时梦见有几只狼奔上山岗,其中最强壮的一只斗败诸狼后,大声嗥叫,惊动四方。圆梦人说这个梦是吉兆,如果在此地筑城,必将名扬天下。立陶宛大公于是就在狩猎地的山岗上修筑了城堡。1323年立陶宛大公国定都在维尔纽斯。现在的维尔纽斯老城地处市中心,面积200公顷。其地形是一个小丘,丘上屹立着格基明纳斯红色八角形古堡,堡上有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塔。这座古建筑的翻修工程将在2009年完工,这也正是1009年奎德林堡编年史上第一次提到立陶宛的名字1000年纪念。2003年4月26日,立陶宛邮政为这个修建工程发行一枚邮票,邮票规格为45 x 30 mm,齿孔12度,面值为1.00里特。 立陶宛技术成就系列:灯塔 2003年3月15日立陶宛邮政发行一套两枚2003年的技术成就系列邮票。这两枚邮票表现了建于1873——1876年、现在已经停用的Uostadvaris灯塔和建于1900年、无人看守的Pervalka灯塔。这套邮票规格为30 x 36.67 mm,齿孔12度,面值分别为1里特和3里特,一版50枚,发行量为50万套,由 A.Repsys设计。 立陶宛千年历史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在公元前1万年前,现在立陶宛所在地区出现定居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演化出波罗的海地区的民族。公元98年罗马帝国的历史学家泰西塔斯在著作中提到了立陶宛的阿斯特伊人,他们居住在波罗的海东南岸,与罗马帝国有贸易往来。在公元的第一个千年里,这里不断受到入侵, 立陶宛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1009年的编年史书上第一次出现了立陶宛的名字,从此,立陶宛开始在史料上进入了欧洲的历史进程。2002年6月22日,立陶宛邮政发行一枚《立陶宛千年历史》小全张,小全张上四枚邮票,两枚过桥票,四枚邮票分别表现了1万年前古人类使用的石器、古罗马历史学家泰西塔斯、公元853年北欧人入侵立陶宛和1009年提及立陶宛的编年史书。这套邮票由H. Ratkevieius设计,布达佩斯票券印刷场印制,发行量为50万枚小全张。 立陶宛博物馆系列:人种志学露天博物馆 位于立陶宛中南部考纳斯22公里的Rumsiskesde的立陶宛人种志学露天博物馆建于1966年,占地174公顷,保留着立陶宛18——20世纪间的农舍、谷仓等历史文物和风貌。这套邮票的两枚邮票分别表现了位于KIRDEIKIAI村的农舍和位于DARBENAI村的农舍。印量为50万套,由R.Aranauskas设计,布达佩斯票券印刷所印制。 波罗的海海岸风景 2001年9月15日,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联合发行一套《波罗的海海岸风景》邮票,每个国家发行一枚自己的海岸风景邮票,然后联合发行一枚包含三国邮票的小全张,小全张以波罗的海的粼粼波光为背景。这次联合发行的形势比较特别,这三国的邮票分别由G.Smelters, V.Jasanauskas和 V.Lillemets设计,然后三国再求同存异联合发行一枚小全张。小全张印量为5万枚,荷兰的Joh.Enschede印制。立陶宛拥有99公里的波罗的海海岸线,主要以沙丘为主,立陶宛的这枚邮票主要表现了Curonian2岬,这里分布有许多珍稀的植物,也生活着立陶宛的绝大多数哺乳动物,这里有立陶宛唯一的海港——克莱柏特和立陶宛著名的疗养胜地Palanga。立陶宛的这枚邮票是由 V.Jasanauskas 设计的。 立陶宛技术成就:桥梁 2001年6月9日,立陶宛邮政发行一套两枚由H.Ratkevius设计的《桥梁》邮票,第一枚表现了位于首都维尔纽斯河上的Paplauja桥,这座装饰华美的铁桥建于1882年。第二枚表现了位于Kruoja的水库大桥Pakruojis 农场大桥,它建于1821年,采用了当时很少使用的白云岩建造。这套邮票印量为50万套。 立陶宛海洋博物馆 立陶宛海洋博物馆位于Kopgalis地区的Curonian Spit的最北角。它的三面被Curonian环礁和波罗的海围绕。在19世纪的后期在Kopgalis建起了一座海洋堡垒。二战结束时这座堡垒部分被毁坏,很长时间被废置。1979年对它重修后立陶宛海洋博物馆的主要展品在此展出。这座博物馆的主要展品都是关于海洋和航海史的。在水族馆内展出的鱼类来自立陶宛的淡水湖、波罗地海和热带海洋,水族馆外的露天池中生活着如企鹅、海豹等。 猛禽 每年立陶宛邮政都要发行一套主题为“立陶宛红书”的邮票。立陶宛红书通俗地说就是立陶宛的百科全书。今年6月2日发行的这套邮票主要是介绍生活在立陶宛的两种猛禽:鱼鹰和黑鸢。 立陶宛独立10周年纪念 今年是立陶宛脱离俄联邦重新独立10周年纪念。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委员会正式宣布立陶宛共和国的独立。这是立陶宛人民翘首以待的时刻,自此立陶宛人民远离了奴役和痛苦,昂首迈向自由、民主的新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