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官为何会被“逆淘汰”

 渔翁很快乐 2012-02-09

     现在的故宫——明清时代的紫禁城,自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即经常遭遇大火之灾。其中万历二十四年(1596)五月的火灾是比较严重的一次,乾清、坤宁两宫被烧成了灰烬。
   乾天坤地,乾清、坤宁两宫是皇上和皇后居住的房子。皇上皇后没有房子居住那怎么说得过去,兹事体大,灾后重建工作马上展开,委派工部营缮司郎中(营缮司主管建筑工程,郎中相当于司长)贺盛瑞为工程总指挥,马上买料上工,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工程。工程进展顺利,历时两年而竣工。更为难得的是,结算工程费用,只用了72万两银子多一点,比预算节省了近90万两。
   按道理,这是一个让人高兴的结果。国家财政紧张,为了筹措工程费用,皇上派了太监到全国各地开矿,弄得鸡飞狗跳,被全国人民申讨。现在能够省下这么一大笔开支,贺司长可以说是劳苦功高,理应得到嘉奖才是。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在次年的年度考评(京察)中,贺司长不仅没有因此升职,反且被弄出中央,贬到地方上当官去了。说到原因,则更加出人意料,原来还是出在那90万两银子上,如果贺司长没有节省这90万两银子还好,省下这90万两银子,反而给自己惹了祸,这又是什么道理?
   关键是这省下的90万两银子的性质。
   贺司长被不明不白地贬官,就写了一份申诉材料(《京察辨冤疏》),向皇上汇报工程财务,把工程各项开支的详细账目都开列出来,因为他听说被贬官的理由是有人告他贪污工程款。但是材料并没有送到皇上手上,道理很简单,有些人不想让皇上看到这样的材料。事情没有任何结果,贺司长又写了一份工程纪要(《冬官罪案》),把整个过程公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贺司长死在地方官任上,没有等到申冤的那一天。
   公元1616年,也是他死后一年,儿子贺仲轼根据他留下的材料写了一本书,名叫《两宫鼎建记》,继续为他所受的冤曲鸣不平。这本书有一篇序言,是贺仲轼请朋友邱兆麟写的,邱兆麟在序言中说了一番话,把贺司长受冤曲的根本原因说得非常明白透彻。
   邱兆麟说,朝廷兴建乾清宫、坤宁宫这样的大工程,各项费用原来都是有标准的,而贺司长却为它省了90万两。“夫此九十万何以省也?”——你这90万是从哪里省下来的呢?“是力争中珰(太监)垂涎之余,同事染指之际者也。”就是说,你把原来太监和同事们通过工程能够获得的好处都给挤干净了、弄没有了,你这样做,是“割中珰之膻,而形同事之涅”——既断了太监们的财路,又对比出同事的贪污,还有什么比你这样做更不懂人情世故的吗!
   作为旁观者,邱兆麟一眼就看出了事情的本质,而作为当局者的贺司长,却似乎没有领悟到自己原来的做法存在“问题”。事情是明摆着的,以前同事办工程,一根木料花一万两银子,而你现在只用四千两,那么以前的做法就是多花了六千两。这六千两哪里去了,事情不是明摆着的吗?本来这是隐性福利,是公开的秘密。现在倒好,来了你这样一个楞头青,实报实销,一切都显山露水了。皇上没有注意还好,一旦皇上注意,看出什么破绽,想起原来花了许多冤枉钱,追究起来,那就不是好玩的了。由此看来,贺司长的做法的确“欠妥”。贺司长自己想“白”没有关系,但不应该由此映出别人的“黑”(涅)。
   贺司长的遭遇并不是特例,历史上很容易找到与之相似的案例。据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一位学者欧阳昱的记述:同治年间黄河大水,郑州附近一段大堤被冲毁,时任河道总督的苏廷魁与河南巡抚一起奏请100万两银子修复,完工后还剩下工程款30万两,巡抚主张将之瓜分,苏廷魁不肯,力主“奏缴还部(户部,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巡抚的目标没有达到,大为恼恨,便捏造罪状,上奏折弹劾苏廷魁。另一方面,户部对苏廷魁的做法也大为不满。按照惯例,“向来河工告成,无不浮冒虚报者,外得十分之七,大小瓜分,以三分贿部,遂不驳”。即虚报的那些钱通常由户部和地方官三七分成,而苏廷魁实报实销,把所有的钱缴还国库,户部也就捞不到好处了,于是他们鸡蛋中挑骨头,从苏廷魁的奏报中挑出“不合例数条”,同河南巡抚一起参劾苏廷魁。地方高官和中央部门联合,内外夹攻,苏廷魁最终“落马”,被革职(留任)。
   欧阳昱还提到一位光绪年间的官员任道镕,也是因为与苏廷魁相似的原因,而被革职。欧阳昱因此感慨道:“二公于污秽之中,独欲显其清廉,宜乎犯众忌而不得安于其位也!”(《见闻琐录》)苏廷魁和任道镕“独欲显其清廉”,打破了一个官场通常遵守的“游戏规则”,不仅让那些已经腐败或希望腐败的那些人失去了好处,也让他们失去了安全感,这就犯了众忌,所以也就无法“安于其位”,只有出局了。
   中国古代有句格言,叫做“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沙子是白的,但到了污泥中,必然“与之俱黑”。在十官九贪的格局下,个别官员想做清官,想独善其身,想出污泥而不染,谈何容易。一般人没有特别强大的心理支撑,很难做到。清官不想与贪官“俱黑”,那么不是贪官出局就是清官出局,既然贪官人数众多,很难让其全部出局,那就只能是力薄势微的清官被淘汰出局。——这就是中国传统官场的逆淘汰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