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个习惯,残念人变成功人

 yagi1 2012-02-10

目标总是「差一点达成」?三个小习惯,让你补上临门一脚!

个习惯,残念人变成功人

工作很忙却效率低落?说话缺乏条理,别人常听不懂?总是「差一点」就能完成目标?如果你有这些焦虑和困扰, 也许就是所谓的「残念人」。日本商业咨询顾问山崎将志在《残念人的思考法》中解释,「残念人」指那些有干劲有能力、却无法达成最好的工作成果,最终让人不 禁感到「可惜」的工作者。

工作成果总是「可惜,差一点」的原因,大部分源自有缺陷的思考习惯和工作态度。有些人在学习上总是被动接受,以致于当面临问题或困难时,宁可执行上层指令,也不愿主动思考,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即使再有干劲能力,但因为不懂得变通、学习、改善,工作绩效也只能恰恰符合最低标准,无法更上层楼。

因此,若想避免让自己成为别人口中工作没效率、没成果的「残念人」,不妨试着参考以下3点建议,帮助自己培养优质的习惯与态度,朝着「成功人」的目标迈进。

1. 说话有条理、有结论,让对方有收获:

    无论对象是组织内部或客户端,表达想法的时候,只要「让人感到有收获」,
就能留下好印象,获得更多机会。

而「让人有收获」的沟通关键就在于,不管是电话连络或当面报告,务必都要有条理地传达,并且归纳出结论。山崎将志建议,每段谈话都可先从结论开始,接着陈述理由,补上实例佐证,最后再重申结论,并且提出具体行动方针。如此,便能让人觉得「听你说话很有价值」,进而展现出自己的工作实力。

2. 理解工作的意义,分辨优先级:

    即使是资深的工作者,偶而也会迷失在一团杂乱的工作中,若缺乏方法或基准决定优先级,就会造成效率低落。

但这些原理法则并非完全「不可动摇」。山崎将志观察,许多业务员常死板地奉行「快速回应」「顾客至上」等原则,但要是不清楚这些原则的意义而一味遵循,反而影响工作节奏。

要在工作中判断「谁先谁后」,可模仿小朋友的「着色画」法:先分辨要画什么(例如了解市场区隔、消费者特性)、怎么画(用什么方式接近、推销)、然后才上色(执行工作)。从「整体」思考,到「区块」行动,山崎将志认为「着色画」法确实能让工作更有效率。

3. 使目标具体、可测量,随时抱持「改革意识」:

    山崎将志表示,虽然许多工作都有一定的步骤,但也不要误解为「唯一」的流程。知识和科技与时俱进,过往的最佳做法,放在今天并不见得仍是最好。抱持怀疑的态度多问、多观察、多思考,就能慢慢地形成自己的见解。

不过,除了要有改革「意识」外,更重要是改革「行为」。所以,只有使目标具体、可测量、有期限,并有可能实现,才能弭平意识与行为的落差,创造出更好的结果。(本文取材自《残念人的思考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