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克己复礼”知识点整理
基本要求:
1、背诵篇章:背诵12.1、3.1、16.2章和13.3章。
2、重点掌握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敏”、“希”、“阙如”、“奚”、“鲜”、“期”。
3、掌握短语“克己复礼”、“郁郁乎文哉”、“八佾”、“是可忍孰不可忍”、“天下有道”、“名正言顺”、“犯上作乱”等。
练习:一、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八佾先生馔周监于庶人阙如
觚不觚钻燧子之迂虽有粟
孝弟三年之丧期可已矣食夫稻既没
二、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周监于二代通,释作。
2、五世希不失矣:通,释作。
3、则民无所错手足:通,释作。
4、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通,释作。
5、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通,释作。
通,释作。
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活用的类型,并解释)
1、觚不觚
2、子将奚先
3、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4、衣夫锦
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四、一词多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
1、为2、云4、而
克己复礼为仁礼云礼云吾得而食诸
为仁由己钟鼓云乎哉人而不仁
曾是以为孝乎3、道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三年不为乐天下有道本立而道生
5、其本立而道生7、之
请问其目为政以道有是哉,子之迂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6、期未之有也
奚其正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其为仁之本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期可已矣女安,则为之
五、古今异义(划出下列句中与现代意义有区别的字词,并解释)
1、一日克己复礼
2、有事,弟子服其劳
3、曾是以为孝乎
4、有酒食,先生馔
六、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字的特殊类型,并翻译句子)
1、子将奚先:,译:
2、野哉,由也:,译:
3、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译:
4、八佾舞于庭:,译:
5、未之有也:,译:
6、有是哉,子之迂也!:,译:
7、曾是以为孝乎:,译:
8、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译:
9、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译:
七、解释下列成语
1、克己复礼
2、是可忍孰不可忍
3、礼崩乐坏
4、手足无措
5、犯上作乱
八、其他重点字词(解释)
克己复礼为仁天下归仁焉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郁郁乎文哉天下有道盖十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庶人不议必也正名乎野哉,由也盖阙如也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信如吾得而食诸鲜矣
色难先生馔君子务本
曾是以为孝乎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如乐何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旧谷既没,新谷既升请问其目孔子谓季氏
一、探究题: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3分)
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