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wwq85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0067唐明扬旅美见闻点滴(5)
2012-02-11 | 阅:  转:  |  分享 
  












疯马巨石

















疯马酋长骑在马背手指向远方说:“我的土地就是我和我的族人所埋葬的地方!”人类史上最大的雕像全称:疯马纪念雕像CrazyHorseMemorial印安人为纪念自己的民族英雄所雕刻拉比德市西南25英里的(Thunderhead),与总统山同属一个地区只相隔几十公里是印安人有意针对总统山的。山相对,各自述说自己民族的历史和高172公尺宽195公尺,比总统雕像要大好几倍。1998年50周年时疯马巨石9层高的头像才完工揭幕。还在一点点的雕刻之中。当今只能遥望刚成形之疯马脸型。著名的黑山—印地安人的前领地,我们的目的地---疯马巨石景区快到了。

















坐在舒适的空调大巴中





金色麦地从窗外急驶而过











翠绿的玉米地







牧场上的风力发电机群













收割的牧草打成捆,以备过冬之用





驶近南达科他州,出现了山脉

(以上照片是在行驶的大巴中所拍)

1803年,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花了1500万美元,向法国购得了路易斯安娜区域,密西西比河和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加拿大,南到墨西哥湾,即现在美国中西部13个州的2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平方公里不到5美元!使美国当时的领土面积增加了将近一倍。苏族印地安人从事游牧生活十九世纪席卷全美的西部大开发浪潮,大批的捕猎者、商人、传教士、移民、淘金客,士兵、牛仔的涌入,以不可阻挡之势极大地冲击了原居当地的印第安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尤其是的发现,淘金热的高涨,涌入的人流更是与日俱增。苏族印地安人领地逐日缩小。其间发生了苏族民众与联邦军队之间的流血冲突联邦政府命令各族印地安人就范,进入各自被分划的保留地疯马酋长成为了抵抗运动的领袖1876年6月25日,在享誉史册的小大角(LittleBighorn)战役中,他率部一举全歼卡斯特将军和他的200名将士,威名大振。疯马酋长1877年被美国联邦军队抓获,被一个美国士兵刺杀而死。为纪念领导印地安人抵抗白人的传奇苏族酋长疯马,1948年苏族印地安人首领写信邀请雕刻家KorczakZiolkowski将印地安人视为神圣的黑山地区雷(Thunderhead)整座山头雕塑成疯马骑在马背上之巨大英姿。他在信中说:我和我的族人们想让白人知道红种人也有伟大的英雄。雕刻家Korczak接受了地安人首领的邀请并于1947年来到黑山。那时Korczak40岁,身上只有174美金。凭着坚定的信念,他和他的妻子一起克服了种种困难,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雕像刻工程进展很慢,因为雕刻工作一开始就是家族性的,资金也完来自民间和门票的收入。虽然美国联邦曾几次提出资助,但都被拒绝。Ziolkowski1982年去世以,他的8位子女们继续他们父亲的事业。









雷头山原貌(翻拍展厅镜框中的照片)



雕塑家KorczakZiolkowski和他的妻子

(网络照片)



掌握炸药用量、爆炸方向,将不要的山体

花岗岩炸掉……(网络照片)

我们的大巴驶抵疯马巨石,己近中午12点了,导游买了门票后,进入停车场。此刻,外面气温高达102华氏度,烈日炎炎。我们先去游客中心取资料和方便方便,然后进入纪念品商店,穿过有三间大营业厅的纪念品商店之后,来到了一个小广场的地方,左面是木头搭建的观景台,站在十余米宽的观景台上,一目了然,观赏到了远方的疯马侧面脸像和将要雕出的他的手臂和坐骑的山体。气势雄伟!导游还建议我们自行买票,4美元/人,可乘巴士至疯马山下观看。一者基于天气太热,二者,在如此巨大的山体下能见到什么呢?还不如在观景台上看得更清楚,我们用长焦镜头拍下了正在雕刻中的疯马巨像,钢制脚手架依稀可见,有一张照片甚至拍下了吊装物件的直升机。导游早在车上就宣布,今日午餐自理,此时我们已是饥肠辘辘。广场的另一面,就是餐馆,只能吃顿快餐了。我们点了两块比萨饼,一碗牛肉汤,一杯饮料,共15美元,交款后,除了牛肉汤是用一小碗给我们盛上由我们端走之外,其余的,需去餐厅另一侧的冰柜里自己取,取多取少没人监督你,不像在中国总把顾客当贼似地盯着。我们取出所购之物,还要在餐厅摆放的微波炉里自己动手加热才可吃,这真是交了钱还得自已给自己服务了。美国的人工太值钱了!











远眺完工的疯马脸型







拉近一点……





仍在一点一点雕刻中……





见到运货的直升飞机了……













我们在了望台可怜的印地安人…….

结束了疯马巨石的游览,心里有股怪怪的说不出的滋味,这是什么呢?想想,还是为印地安人的悲惨命运而难过。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可就在这原始的游牧生活和先进的资本主义生活相碰撞的时候,必然是落后的遭殃,被白人赶得走投无路,被逼穿白人的服装、被逼说英语、孩子们也得接受白人的教育而忘却自己的祖先,……。在大巴中,导游给我们播放的一部电影就是这么描叙他们的悲惨命运的,……。要不是划出可怜的一点印地安保留地,一个种族将在地球上消失了,悲哉!

2011.8.23.

(编者注:文章中红色字体为作者强调)





















晨光人.文集旅美见闻点滴(5)唐明扬



406











献花(0)
+1
(本文系wwq85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