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像摄影中的四灯布光

 时代书苑 2012-02-11

人像摄影中的四灯布光

 

[ 作者:邢亚辉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8294    文章录入:sandy8 ]
 
  四灯布光的特点
  四灯布光是人像摄影中常用的灯光组合,也是影楼拍摄婚纱照常常使用的。四灯布光具有变化多、组合快的特点,能灵活变换多种光效,对人物起到多方位的塑造。 
 
  四灯布光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四灯布光的方法有很多,四灯布光相对其他布光来说,灯光稍显复杂一些,但基本都是要围绕主体先布主光、再布辅光、其次是其他光效(如发光、背景光、轮廓光等)。在拍摄过程中布光要做到有主有次,有条不紊,这样才能利用四灯布光方法拍摄出我们满意的照片。
  1. 前四灯平光布光
  前四灯平光布光就是四盏灯全部布在数码相机与被摄者之间,四盏灯以顺光位作平光照射(如图1、光位图-1)。这种布光方案适合运用于以下几种情况:a.面部较瘦的被摄者,由于四灯光量相同可以把被摄者拍得显胖一些。b.如果被摄者不希望面部有阴影,要求面部干净柔和及要简化概括画面影调。c.需要画面的影调明快一些或者是高调,营造明朗、轻松的艺术空间。
 
图1                                                                光位图1
  前四灯平光布光人像摄影时要注意为了方便把光布平,四灯的的功率最好相等,四盏灯的光质、色温及强度最好是一致的。由于没有背景灯,背景的影调只能靠相对的前后调整人与背景之间的距离来控制,如需要背景浅淡一些时,可以让被摄者离背景近一些;如需要背景影调深一些时可让被摄者离背景远一些。
  2. 前三灯后一灯布光
  前三灯后一灯的布光方法是在被摄者与数码相机之间放三盏灯而在被摄者后面与背景之间放一盏灯。
  ①前面三灯立体光加后面一盏背景光(如图2、光位图-2)。由于背景灯是处于被摄者背后的一侧,背景是由一侧到另一侧的渐变,一般情况下是要强调或突出被摄者哪一边的轮廓形态就把背景灯放在哪一侧。这样的布光使画面具有丰富的明暗变化。


图2                                             光位图2


 
  ②前面三灯平光加后面一盏轮廓光或发光(如图3、光位图-3)。这种布光方案是前面三灯平光平均照亮主体,后面一盏灯侧逆照射被摄者的轮廓形态的,一般情况下是深色背景衬托亮的轮廓,如发型较好的头发就适合用这种光。这一系列布光方案一般在现代商业影楼运用较多。

图3 光位图3
 
  前三灯加后一灯布光时要注意,前面三灯与后面一灯之间的光比控制要根据被摄者表现的需要或者画面的艺术气氛表现的需要来定,背景光过强或者过弱都不理想。前面三灯的光质一般为柔性光,后面灯的光质可根据实际需要可硬可柔,后面灯作背景灯时,如果要背景变化大可用硬一些的光质,如果要背景变化微妙些就可用柔一点的光质。后面灯作轮廓光对光质的控制一般要根据被摄体的质感来定。
  3. 前两灯加后两灯的布光
  前两灯加后两灯布光就是在被摄者与数码相机之间布两盏灯,再在被摄者与背景之间布两盏灯的布光方法。这种系列布光由于光位、光质、色温、灯光强度等的变化产生非常多的灯光搭配,根据变化的类型大体分下面几个系列,下面我们就主要典型的布光进行讲解。
  ①前两灯平光加后两灯平光布光法
这种布光方法在数码人像摄影中是较早运用的一种大平光布光(如图4、光位图-4),一般这种布光方案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运用较多。a.如实地表现被摄者的形态时,由于这种布光方案前面两灯都是以45°照射被摄者,后面两灯也是对称用光,所以,被摄体被如实地表现。b.背景不需要有明暗变化时运用这种布光方案。c.在表现被摄者时不希望有过多的中间层次,不需要很强的立体感时常用这种布光。
②前两灯主辅光加后两灯平光布光法
这种布光方案是一种较传统经典的布光方案(如图5、光位图-5),这种布光一般可以使被摄者显瘦一些,更能表现出被摄者的形与神,或者需要立体光才能表现出的特定的艺术气氛时。在布光中应注意主光一般随着被摄者的面部转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