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比较中西方教育行政
2012-02-11 | 阅:  转:  |  分享 
  
比较中外教育行政09小教(1)班03090141汪洵教育行政定义:国家权力机关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根据一
定的政策,对教育工作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和领导。主要内容:教育行政组织、教育行政立法、教育
规划、教育经费、教育督导制度等。现代教育行政制度是随着现代化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而出现的。它是社
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发展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另一方面又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决定性影响。世界各国由于国情不
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教育行政制度有所差异。中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结论各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因国情不同而采用不同
的组织形式。近年来,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上,各国都作了一些改革。共同趋势:均权制总趋势是:1、分权制国家为了有效地发展教育事业,
逐步加强中央的权限;2、集权制国家
逐步加强民主化,给地方更多的权力,从而使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都有适当的权限,既能发挥中央的指导作
用,又能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的效率。我国是中央集权制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曾出现过“下放”和“上收”权限的两起两落的历史教训,现在正在朝均权制方向发展。中外教育基本法情况
中外教育行政组织法规情况中外教职员法情况中外学校教育法规情况中外教育财政法规情况总结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以法律为依据,对教
育行政制度作出原则性的规定,确立自己国家教育行政体系的基本结构。各发达国家还注意广泛吸收社会各界代表参与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
教育决策,特别重视让教育和法律专家参与制定教育法律法规,以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可行性,使教育行政法律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教育行政立法显著增多,不论从教育基本法,还是教育组织法规,都日趋完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法制建设取得了
可喜的成绩。中外教育规划(计划)比较总结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各发达国家,教育管理者把计划作为教育管理过程的首要步骤,极其
重视。同时,其教育行政机构还设立了专门研究和制定教育计划的部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入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教育被提
到优先发展的议事日程,国家非常重视教育规划和计划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可以说是我国建国以
来对教育进行规划规模宏大的一次,也是力度最大的一次。中外教育经费来源情况中外教育经费的负担情况中外教育经费在国民经济
和总行政经费中所占的比率情况总结美国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征收教育税。美国地方学区是公立学校经费的主要负担者,而教育经费的主要财
源是居民的财产税。美国的公共教育经费是由联邦、州和地方分担的,虽然近年来联邦和州的负担比率比过去有所增长,但地方学区仍是公立学校
经费的第一位负担者,这是美国的传统。总结美国以外的其它发达国家都没有独立征收教育税制度,没有独立的教育财政,教育行政机关只
有对一般财政所分配的教育经费进行管理和支出。从教育经费的财源看,这些国家的公立教育,基本上都是公费支出,其它财源所占比例极少
。在公共财源中,中央和地方的分担情况很不相同,有的是以地方负担为主,有的是以中央负担为主。总结从70年代前半期来看,一
些发达国家教育经费的绝对数字是逐年增加,一般是增加二至三倍,而日本增加最多。各发达国家教育经费之所以增加,受教育投资论的影
响很大。总结与发达国家教育经费的来源、负担以及在国民收入、GNP及教育投资比率来看,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偏低,但政府已经尽
了最大努力,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多渠道、多元化办学筹集资金已经在我国初露端倪,国务院在下大力气,确保教育经费有较大的增
长,保证逐步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中外视导制度比较总结各国视导工作的性质是不同的,但从这些
国家的措施看,对教育工作给以专门技术性的指导和建议,对国家的教育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英国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和学校有决定教学内容
的权力,但督学可以提出建议。通过视导制度可以使各地方的教育内容达到一致并提高水平。法国和前苏联都属于中央集权制,但通过视导制
度可以上下沟通情况,对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领导起一定作用。我国教育督导工作包括督政和督学两个部分。其中“督政”,
即监督下级人民政府的依法治教工作,是在我国教育督导工作的实践中提出并不断发展起来的。我国也早在本世纪初就学习日本和欧美等国
经验,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视学(督学)制度,并且立了法,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沿用了清末的视学制度。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江
西中央苏区和陕甘宁边区等也建立了视导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部设五个司,其中之一是视导司。各省教育厅设视导员。视导工作
曾经建立了很大权威,也产生了重大作用。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的督学制度停止了20多年,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
布,同年,国家教委设立督导司。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从此,教育
督导与评估作为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有了法律依据。我国教育行政制度的不足1.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仍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发展
步伐的迫切要求。2.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与实际教育投入短缺的矛盾十分尖锐,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对投入的需求同经费实际供应的差
距依然十分突出。3.已出台的教育行政法规和政策难以得到全面落实,有关增加教育投入的不少政策法规,落实起来举步维艰。4.国家教育
规划、计划出台不少,可是落实起来困难,流于形式。5.监督机制不健全,影响各项教育行政制度贯彻落实。措施1.正确处理教育行政管
理体制集权与分权的关系。2.继续完善国家教育立法,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加强教育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机制。逐步实
现教育行政制度化、法制化。3.教育规划仍是新世纪教育管理的首要职能。4.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实现国家财政性
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确保教育经费有较大增长。5.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在继续进行“两基”督
导检查的同时,把保障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央教育部→省教育厅(局)→市级教育局→
县级教育局→乡镇学区中国1.中央集权制国内实际上却还未臻完善。一定程度上能纠正前两种类型的缺点英国、日本等3.中
央与地方合作制:这是介乎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制度。有些国家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既不是严格的中央集权制,也不是绝对的地方分权制,而是中央
地方共同合作。易造成各外地方自行其是,制度纷杂,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能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中央教育部→地方教育
部门→中间学区→基层学区美国、德国等2.地方分权制:地方自治办教育的思想占统治地位,中央政府只处于指导和资助的地位。易
脱离各地方实际,束缚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充分发挥中央办教育的积极性中央教育部→大学区→省教育部门→市教育部门→镇教育
部门→村教育部门法国、前苏联等1.中央集权制:根据教育事业是国家事业的观点,建立代表国家权力的中央教育部,统一领导和监督全国教
育事业。凡地方办学,必须遵循中央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国外缺点优点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示意图代表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及特征1995年颁布《教育法》1994年颁布《义务教育法》中国国内1947年颁布《郎之万教育改革方案》法国1944
年颁布《巴特勒法》英国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美国1973年颁布《苏联与各加盟共和国国立教育立法纲要》前苏联194
7年颁布《教育基本法》日本制定基本法名称及时间国别国外《政务院关于建立民族教育行政机构的决定》《国务院组织法》
中国国内《文部省设置法》《地方教育行政组织与管理法》《国立学校设置法》日本国外制定法规情况国别《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师法》中国国内均有规定教师资格、教师证书的法规英、美、德、法、前苏联《教育公务员的特例法》《教师许可法》日本
国外制定法规情况国别《普通中小学条例》《高等学校条例》《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劳动训练的决议》
前苏联《教育改革法》《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法国《教育法》英国《高等教育总纲法》德国《初等和中等教育
法》《高等教育法》美国《学校供餐法》《学校保健法》《私立学校法》《关于公立义务教育学校的学级编制及教职员定员标
准的法律》《学校教育法》日本国外制定法规情况国别《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中学德育大纲》《小
学德育大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国国内《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涉及教育经费中国国内《国防教育
法》《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涉及教育经费《卫生专业教育资助法》等专项拨款法美国《义务教育学校设施费国库负担法》《义务教育费负担法
》《市镇村立学校职员工资负担法》日本国外制定法规情况国别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8年《面向21世
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发展规划司中国国内教育计划司德国教育计划及预算司美国计划统计及师资司英国1957年制定
全国发展计划大臣官房、高教局、国际学术交流局日本1953年制定全国发展计划规划与协调司法国
1954年开始第一个教育计划前苏联国外制定教育规划及时间教育部机构设置国别中国国内财政支出、分配教育经费
英、法、日、德征收教育税美国国外来源形式国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大学以中央政府负担为主,中、小学以地方政府负
担为主。中国国内中央政府84.7%、地方政府15.3%法国联邦8.73%、州72.36%、县市18.91%,州负担最多。
德国国家、都道府县、市镇村支出比例:36.9%、39.0%、24.1%日本地方教育行政负担,国家拨给,其余由地方税收支付。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比例为60%、40%。英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共同负担,联邦最少,州政府最多。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比
例为:12%、53%、35%。美国国外教育经费负担情况国别14.9%8.8%前苏联2.8%中国国内
14.6%17.3%法国14.0%14.5%6.4%德国26.3%21.7%4.3%6.6%日本16.6%8.0%英国10.4%15.8%6.3%7.3%美国国外增加教育投资比率占行政费比率占NDP比率占GDP比率国别教育部督导司→省督导室→市督导室→县督导室中国国内联邦视导员→(共和国)地方和市视导员前苏联主任视学官→指导主事(地方视学官)日本·总督察室→大学区督学→省督学办公室法国皇家督学→主任督学→一般督学英国国外视导机构设置情况国别总结
献花(0)
+1
(本文系panda 书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