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鸟儿的家园 人类的氧吧

 白水神木山人 2012-02-12

鸟儿的家园 人类的氧吧


日期:2012-02-12 作者:沈敏岚;刘维光 来源:新民晚报

 
 

  • 图片作者:纪海鹰
  • 图片说明:生长在湿地的松鼠 本报记者 纪海鹰 摄
     
  • 图片作者:纪海鹰
  • 图片说明:寄居西沙湿地的沙蜞
     
  • 图片作者:纪海鹰
  • 图片说明:喜鹊喜爱栖息西沙湿地
     
  • 图片作者:纪海鹰
  • 图片说明:崇明西沙湿地公园是鸟儿的幸福家园
     
  • 图片作者:纪海鹰
  • 图片说明:澳大利亚鸟类专家在崇明东滩湿地开展护鸟工作
     
  • 图片作者:纪海鹰
  • 图片说明:青浦淀山湖湿地是上海地区为数不多的野生珍稀物种栖息地
     
  • 图片作者:纪海鹰
  • 图片说明:鸟儿在浦东南汇东滩湿地上空翱翔
     
  • 图片作者:纪海鹰
  • 图片说明: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是距离市区最近的湿地公园

  • 崇明西沙湿地公园成为上海首家国家湿地公园,本市七大湿地公园实现保护、旅游、科普“三结合”—— 鸟儿的家园 人类的氧吧

      本报记者 沈敏岚 特约通讯员 刘维光 文

      上海拥有了首家国家湿地公园。昨天,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揭牌,湿地生态旅游研讨会同时在崇明举行,探讨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上海共有7家向市民开放的大型湿地公园,实现了湿地保护、旅游、科普“三结合”,湿地旅游成为市民“美妙体验”。

      

    西沙湿地公园地貌独特

      湿地公园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不仅具有生态旅游功能,也是国家生态建设和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5年2月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获批以来,到2011年底,我国已建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13处,总面积150多万公顷,保护湿地面积近100万公顷。

      昨天正式挂牌的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363公顷,不仅是上海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而且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块具有长江口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湿地。

      原生态的西沙湿地公园内遍布着典型的地质遗迹,如潮沟、波痕、陡坎等淤泥质潮滩地貌遗迹和古海塘、古避潮墩等,具有湖泊、泥滩、内河、芦苇丛和沼泽等不同的湿地类型,湿地植被、珍稀鸟类和特有的长江水产资源等构成了绚丽的河口湿地景观。

      西沙湿地公园拥有的独特潮沟地貌景观,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记录有高等植物23科91种,主要有芦苇、野茭白、荩草、马兰、糙叶苔草以及人工种植的旱柳、落羽杉等,成片的芦苇是西沙湿地生物量最大的自然植物群落。

      西沙湿地公园共记录到鱼类62种,同时还发现过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淞江鲈、胭脂鱼等以及目前罕见的鲥鱼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豚等。共记录到鸟类14目108种。

      

    七家湿地公园各有千秋

      上海拥有七大开放湿地公园:崇明东滩湿地公园、西沙国家湿地公园、炮台湾湿地公园、青浦淀山湖(包括大莲湖湿地修复区)、奉贤海湾森林公园、浦东金海湿地公园、浦东南汇东滩湿地。

      不仅西沙湿地特色鲜明,其余6家湿地公园也各具特色,像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就是上海最主要的观鸟湿地,公园的隔壁就是东滩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它刚刚被评为“中国生态保护最佳湿地”。宝山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因清政府曾在此建造水师炮台,故得名“炮台湾”,是距离市区最近的湿地公园。淀山湖区域拥有上海市淡水湖泊湿地生物种类的80%,是上海地区为数不多的野生珍稀物种栖息地。2008年至2010年上海开展了淀山湖湿地修复示范区建设工程,湿地景观初步形成。鸟类多样性调查记录到鸟类105种,占淀山湖群区域鸟类183种的57.38%,记录到三种上海地区新出现的鸟类:白胸翡翠、栗腹歌鸲、小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