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题:清胃散 | 医源世界

 散萃 2012-02-12

主题:清胃散

 

清胃散合导赤散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临床颇为多见,反复发作,此消彼长,缠绵不愈。笔者常以清胃散导赤散合方加减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胃散源于《兰室秘藏》,导赤散出自《小儿药证值诀》。清胃散以苦寒泻火之黄连为君,泻心火以清胃热,专于口舌生疮之症;生地黄凉血滋阴牡丹皮血清热;当归养血活血,对于溃疡有养血生肌之良效;升麻散解毒,合黄连使上炎之火得散,内郁之热得降。导赤散专于清心经之热,生地黄滋阴凉血以滋肾凉心;木通小便而降心火,使热从溲泻,有釜底抽薪之意;生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二方相伍,一可清胃凉血,用于胃有积热;一可清心养阴,治疗心经热盛,标本兼顾。

病例:患者王某,男,52岁,自述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一年余,曾在当地乡镇卫生院多次治疗,停药即复发。刻诊:口舌生疮伴有溃疡,口有异味,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浮数。

处方:生地黄12克,当归6克,黄连3克,升麻6克,木通5克,生甘草12克,生大黄6克。3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温服,3剂后症状明显好转,继上方加减调服9剂,溃疡痊愈,一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日期:2010年12月15日 - 来自[临床验案]栏目

清胃散治黄褐斑

        黄褐斑多见于女性,跟妇女生育、胎产有密切关系,表现为黄褐或深褐色斑片,常对称分布于颧颊部、眶周、前额、鼻部边缘明显,患者无自觉症状,因影响美观常令其十分烦恼,笔者用清胃散治疗胃热型黄褐斑取得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处方:清胃散出自金元时期李东垣《脾胃论》,组成为:黄连、当归、升麻各6克,生地、丹皮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典型病例:张某,女,35岁,已婚,营业员,患者1997年起颜面出现黄褐斑,开始小量,逐渐颜面布满黄色色素斑,以两颧鼻部显著,自购消斑霜涂擦,收效甚微,由于职业关系,患者十分烦恼,前来就诊。患者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面颊发热口臭牙龈出血舌苔黄燥、脉洪大滑数等症状。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斑。按上法内服清胃散10剂,黄褐斑消失大半,守上方加青黛续服5剂,黄褐斑基本消失。

        体会:笔者受陆子贤在《六因条辨》所说:“斑为阳明热毒”启迪,阳明即胃腑大肠,斑大多由于热郁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营血,从肌肉外发而成。又因阳明胃之经脉,起于鼻之额中,下循鼻外,还出挟口环唇,腮颊为阳明经脉循行之地,故黄褐斑多分布颧、颊、鼻等部位,借前人“斑宜清化,勿宜提透”经验,治以清宣解毒,凉血化斑,临床证明,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故取得很好的疗效。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妙方精选]栏目

自拟清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58 例

【关键词】  清胃散;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58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33例;年龄:30岁以下1例,31~40岁18例,41~50岁11例,51~60岁15例,61岁以上13例;病程1年以下7例,1~5年35例,6~10年13例,10年以上3例。诊断标准均经胃镜确诊。镜下见胃黏膜变薄、变细,血管可见,呈红色网状或树枝状分布。临床症状:上腹饱胀疼痛,食后明显,呕恶,食欲不振,大便不调。

  1.2  治疗方法 

  采用自拟清胃散治疗。主要成份:砂仁木香白蔻花粉、焦三仙、枳壳山药陈皮莪术没药。研末,过120目筛备用。用法:每次6g,开水泡服,每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临床治愈: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显示黏膜正常,血管未见。好转: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显示黏膜无明显改变。有效:症状减轻,胃镜检查显示黏膜无明显改变。无效:症状减轻不明显或无改变,胃镜检查显示黏膜无明显改变或加重。

  2  结果

    临床治愈:3例,占5.17%;好转25例,占43.1%;有效23例,占39.66%;无效:7例,占12.07%;总有效率87.93%。

  3  典型病例

    男,56岁,患慢性胃病多年,经胃镜确诊为慢性萎缩胃炎。镜下见:胃黏膜变薄、变细,血管可见,呈红色网状分布。患者有胃脘胀痛,少量进食即觉明显,伴有消瘦、无力等表现,多方治疗未见明显效果。2005年3月12日开始服用清胃散,3个月后复查上述症状消失,胃镜显示:黏膜正常,血管未见。临床治愈。

  4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被称为癌前病变,临床很难治愈。目前,主要治疗原则是控制症状,防止进一步发展。本组采用中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并且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修复作用。本病多由肝胃气滞、淤血阻于胃络所致。清胃散方中,木香、白蔻、枳壳、陈皮调理肝胃之气,砂仁、山药、焦三仙行气健脾,莪术、没药化瘀通络,特别是用花粉不仅能益胃生津,还有阻止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的作用[1]。诸药合成散剂运用临床,收到较好的疗效。具有高效、经济的优点,便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倪秀礼.天花粉合剂治疗肠腺化生14例小结[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11(5):695.


作者单位:辽宁省义县人民医院,辽宁 义县 121100

日期:2008年5月29日 - 来自[2007年第19卷第16期]栏目

清胃散

生地 (三钱)、当归 (三钱)、丹皮 (三钱)、黄连 (二钱)、升麻 (一钱)、 甘草 (一钱)
方治脏毒, 义取清火, 而升麻一味, 以升散为解除之法, 使不下迫, 且欲转下注之热, 使逆挽而上不复下注, 目疾口舌之风火, 亦可借其清火升散以解, 升麻与葛根黄芩汤相仿。

日期:2008年5月22日 - 来自[卷八]栏目

【清胃散】

 

  治胃经湿热齿龈肿痛,或牵引头脑,或面发热。

  【组成】升麻 甘草 生地黄 川黄连 牡丹皮 当归 水煎服。

  【集注】罗谦甫曰:阳明胃多气多血又两阳合明为热盛,是以邪人而为病常实,若大渴舌胎烦躁,此伤气分。热聚胃府,燥其津液,【白虎汤】主之,若醇饮肥厚炙缚过用,以致湿热壅于胃府,逆于经络,而为是病,此伤血分,治宜清胃,方中以生地益阴凉血为君,佐之以丹皮,去蒸而疏其滞,以黄连清热燥湿为臣,佐之以当归,入血而循其经,仍用升麻之辛凉,为本经捷使引诸药直达血所,则咽喉不清,齿龈肿痛等证,廓然俱清矣。

 
 

日期:2006年12月15日 - 来自[删补名医方论]栏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