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精彩教师之家 2012-02-13
教学目标:
  说明光合作用及认识过程;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说明细胞呼吸,探究其原理的应用。

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过程、细胞呼吸过程

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区别联系

教学内容解析: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生物能量获得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1.1864年,德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萨克斯实验结论是什么?
    结论: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2.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实验选材的巧妙之处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巧妙之处:利用水绵带状叶绿体和好氧细菌,实验现象直观。
    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生水。
  3.1938年,美国的科学家鲁宾(S.Rubin )和卡门(Carmen)实验:
    方法:利用同位素18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
    结论:氧气中的氧元素完全来自于水。

叶绿体色素
  ⑴ 在叶绿体中的分布:类囊体膜
             教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 羲  阳 - 羲          阳
            教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 羲  阳 - 羲          阳

  ⑵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
程 序 提 取 叶 绿 体 色 素 分 离 叶 绿 体 色 素
原 理 叶绿体色素分子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丙酮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在层析液推动下,各种色素沿着滤纸上升的扩散速度不同,被滤纸吸附在一定的位置。
方 法
步 骤
①材料准备:
②研磨提取:
③收集滤液:
④滤液划线:
⑤层析分离:
⑥色素展层:
注 意
事 项
叶片要剪碎,研磨要充分,速度要快。 滤液画线要细、直、浓,层析液不能没过滤液画线,操作完后要洗手
  思考:SiO2的作用:研磨充分 CaCO3的作用:防止叶绿体色素被破坏
  纸层析结果:自上而下四条色素带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⑶ 种类及其颜色
种 类 颜 色 含 量 % 功能

叶绿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蓝绿色
黄绿色
50.0
25.0
吸收和转换光能
吸收、传递光能
类 胡
萝卜素
叶黄素
胡萝卜素
黄色
橙黄色
17.0
8.0

光合作用的过程
  ⑴ 光反应过程
   教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 羲  阳 - 羲          阳
  ① 光能→ATP和NADPH中活跃化学能
  ② 水光解为H+、O2和电子
  ③ 水产生的H+和电子在光下和NADP+ 结合生成NADPH

  ⑵ 碳反应过程
        教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 羲  阳 - 羲          阳
  实质:CO2→贮能有机物

  ⑶总结光合作用过程
  教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 羲  阳 - 羲          阳

  思考题:请列表比较光合作用光反应和碳反应(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项 目 光反应 碳反应




反应部位 叶绿体片层膜上 叶绿体基质中
与光关系 由光引起,在光下进行 不需要光(间接需光)
反应步骤 ①叶绿素吸收和转化光能
②水光解和放氧
③光合磷酸化
④NADPH的产生
①CO2的固定
②三碳酸被还原
③合成葡萄糖等
④C5的再生
主要产物 O2 、ATP、NADPH 葡萄糖等有机物
反应实质 光能→电能→化学能 同化CO2形成贮能有机物
两者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有还原能力的NADPH;暗反应继续完成储存能量于光合产物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教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 羲  阳 - 羲          阳

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措施)
途 径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增加光合面积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具体措施 间种、套种、轮种 ⑴合理密植
⑵间作套种
⑴控制光照强弱和光质
⑵增加CO2浓度
⑶合理施肥
 
光合作用的意义——
  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⑴ 同化碳素形成有机物,促进生物圈的碳循环
  ⑵ 转化光能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⑶ 净化空气
  ⑷ 生物进化的意义:光合作用使有氧呼吸型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对O3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细胞呼吸——生物能量转换
呼吸作用的概念内涵
  ⑴ 活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反应
  ⑵ 伴有能量的释放、转移
  ⑶ 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⑴ 过程
       教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 羲  阳 - 羲          阳
  ⑵ 特征(概念要素)
    ① 和氧气的关系:有游离氧参加
    ② 物质变化:有机物被彻底氧化分解
    ③ 能量变化:释放能量生成大量的ATP
    ④ 进行的主要场所: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⑤ 总反应式:
       教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 羲  阳 - 羲          阳

无氧呼吸
  ⑴ 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的过程
          教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 羲  阳 - 羲          阳
  ⑵ 特征(概念要素)
    ① 和氧气的关系:全过程无游离氧参加
    ② 物质变化:复杂有机物降解为简单有机物
    ③ 能量变化:释放能量生成少量的ATP
    ④ 进行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内进行
    ⑤ 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反应式:
        教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 羲  阳 - 羲          阳
  思考: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生物有:马铃薯块茎和甜菜块根。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生物有:绿色植物。
  ⑶ 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别 与氧关系
最终产物
释放能量
呼吸部位
有O2参加
CO2和H2O

主要在线粒体内
无O2参加
主要是简单有机物

始终在细胞质基质内
联 系 糖酵解过程相同,丙酮酸继续反应的途径不同

呼吸作用的意义
  ⑴ 细胞呼吸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⑵ 中间产物作为其它有机物合成的原料
  ⑶ 是细胞代谢的枢纽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细胞类型
与光关系
场 所
物质转变
能量转换
植物细胞
只在光照下发生
叶绿体
合成有机物
储能过程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有光无光都发生
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分解有机物
主要为放能过程
联 系 ①光合放氧为呼吸使用;呼吸释放CO2被光合同化;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所制造的
②中间产物(三碳化合物)可交替使用;共用ATP

典型习题分析
  1.把叶绿体色素滤液放在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镜的另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区主要是
  A 黄光和蓝紫光区    B 红光和蓝紫光区
  C 黄光和绿光区     D 绿光和红光区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叶绿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答案:B。

  2.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CO2供应不足,下列哪种物质会迅速增多
  A ADP    B 三碳化合物    C 五碳化合物    D 氧气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碳反应循环的过程,CO2供应不足,使三碳化合物合成受阻,因此对起固定CO2作用的五碳化合物的利用减少,造成五碳化合物的暂时积累而升高。
  答案:C。

  3.在有氧呼吸的全过程中,氧的作用发生在
  A 葡萄糖酵解为丙酮酸的阶段    B 三羧酸循环阶段
  C 产生大量ATP的阶段        D 参与有氧呼吸的全过程
  [解析] 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氧气与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的电子及质子氢结合,本阶段可产生大量ATP。
  答案:C。

  4.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丙酮酸经柠檬酸循环只产生二氧化碳和少量ATP
  B 氨基酸和脂肪酸主要进入糖酵解被氧化分解供能
  C 细胞内有机物分解是以细胞呼吸为中心的,有机物合成则不然
  D 线粒体内膜上有一系列电子传递体,氧是最终电子受体
  [解析] 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氧气与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的电子及质子氢结合,本阶段可产生大量ATP。
  答案:D。

  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叶绿体、线粒体中都能合成ATP
  B 在光反应、碳反应中都能合成ATP
  C 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中都能合成ATP
  D 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合成ATP
  [解析] 光反应可形成ATP,碳反应ATP携带的能量被存储在葡萄糖中。
  答案:B。

  6.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包括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
  B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
  C 光合作用的全部反应是呼吸作用全部反应的逆转
  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能量转化过程
  [解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场所、酶、反应过程均不相同,不是可逆反应。
  答案:C。

  7.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
    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处理 A B C
SiO2(少量) + + +
CaCO3(少量) + +
95%乙醇(10毫升) + +
蒸馏水(10毫升) +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试回答:
  ⑴ 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结果判断与机理分析的能力。本题考察的是叶绿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SiO2作用是使叶片研磨充分。CaCO3作用是使防止色素的破坏。
  [答案]
  ⑴ A 黄绿色,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
  ⑵ B 几乎无色,叶绿素不溶于水。
  ⑶ C 深绿色,大量叶绿素溶于乙醇中。

  8.根据下述实验过程,分析说明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
  ⑴ 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基质和基粒便释放出来。在无CO2的条件下,加入18O标记的水,给
    予光照,过一段时间,可测得释放出的气体中含18O,说明______________。
  ⑵ 将上述光照处理过的液体用离心法去掉基粒,在黑暗条件下,在去掉基粒的基质中加入14CO2,基质
    中可测得含14C的光合作用产物。在进行实验⑴、⑵的同时,在无任何光照的条件下,向已经去掉基
    粒的基质中加入ATP、NADPH和14CO2,发现仍能产生14C的同化产物。上述实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⑴ 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来自于水。
  ⑵ 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ATP和NADPH,使二氧化碳转变为葡萄糖

  9.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必需原料”,某同学制定了下列实验方案:
  ⑴实验目的(略)
  ⑵实验材料和用具(略)
  ⑶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 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NaOH溶液,密封不透气。
  ② 将上述植物及装置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中的有机物,暗室中装有红色安全灯。
  ③ 饥饿一段时间以后,自暗室中取出,光照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④ 取一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⑤ 将已经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中,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的特异性颜色
    反应出现。
  该实验方案有几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解析] 本题是实验评价综合习题,回答时既要注重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又要联系相关的化学原理,还应考虑实验对照原则和控制相关的实验变量。
  [答案]
  ⑴试验步骤②中暗室中的红色安全灯应改为绿色安全灯。(单一变量)
  ⑵试验步骤⑤中葡萄糖应该为淀粉。(碘—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
  ⑶未设立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设置如下:
   ①装置同题干中的步骤①,但玻璃罩内用同样生长状况的另一株植物代替题干中的植物,用一杯清水
    代替NaOH溶液;
   ②将上述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中饥饿,消耗掉叶片中贮存的有机物,暗室中装有绿色安全灯。
   ③重复题干中的步骤③④;
   ④重复改正后的题干中的步骤⑤。

  10.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CO2充足。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教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 羲  阳 - 羲          阳
  ⑴ 6~8h间,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大于、小于)呼吸速率,容器内的O2含量______________,
    CO2含量______________,植株干重______________。
  ⑵ 9~10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10h时不再产生
    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
    此时另一细胞器将______________停止ATP的合成,______________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⑶ 若在8h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请推测呼吸速率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
  [解析] 本题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习题,首先应理解图中曲线的含义。
  6~8h间,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9~10h间,可能由于光照减弱,光合速率迅速下降。10h后光合作用停止,又由于氧气耗尽,故植物无氧呼吸。
  答案:
  ⑴大于 增加 降低 增加
  ⑵光照强度减弱 叶绿体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⑶呼吸速率会降低,低温会使有关呼吸酶活性的降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