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市场受压 联想提前进入了冬天 |
|
|
资本市场受压联想提前进入了冬天
尽管现在远不是下结论的时候,但我们得承认,联想遇到麻烦了。青黄不接,也许是联想面临最大的瓶颈——PC代工及制造继续萎缩,而新的核心竞争力却跟不上来。就像无法想象联想是一个手机制造商一样,我们同样无法想象仅靠目前1%左右的服务收入能支撑联想Lenovo的新标识。
联想滑入到其历史的低点了——联想提前进入了冬天。联想能在IT的萧条时期等到春天来临吗?
资本市场受压
4月28日,从联想集团(HK0992)更换英文标识(由Legend换为Lenovo),就极力在国内渲染一种热烈喜庆的气氛。
但是在一个月后,资本市场式的联想却弥漫着另一番景象——联想集团并没有交上一份让投资者满意的答卷。2002财年,联想整体营业额同比提高了5%;毛利率从13.7%上升到了14.8%;整体净利润10.17亿港元,略低于市场预期;每股全面摊薄后的盈利为13.54港分,和去年大致相当。
资本市场对这份业绩并不满意。5月28日这天,联想收于2.3港元,下挫6.1%。而去年此时联想的股价一直稳定在3.3元左右的价位。
标准普尔证券研究把联想集团投资评级由“避免沾手(avoid)”降至“出售(sell)”,并把股价目标由2.5港元降到2.1港元。
统一证券认为,联想缺乏增长能力:联想集团的盈利增长,主要来自提高毛利率,虽然节省开支是好现象,但这并不是使利润增长的长久动力。未来内地电脑和手机业务都面对庞大竞争,以致在价格方面有很大下调压力,联想的销售增长也已放缓,仅可抵消价格跌幅。目前联想集团现价市盈率约17倍,在未找到增长动力之前,统一证券认为其股价仍偏高。
6月3日,贝尔斯登证券维持联想跑输大市的评级,原因有:一是受SARS打击,截至6月底的电脑销售有可能再令投资者失望;二是联想的非电脑销售新增业务,迄今对盈利贡献并不显著,但核心的电脑销售业务却明显放缓;三是增加电脑市场占有率难度很大。
联想集团是一个非常注重销售的公司,就连总经理杨元庆都是从站柜台一路走过来的。联想坐惯了国内PC市场老大的位子。企业IT和消费IT类产品的销售占到了联想营业收入的90%。一旦销售放缓,对联想的业绩打击将是沉重的。
2003年初,联想在公布中期业绩的时候,杨元庆充满自信地说:“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大家都说戴尔来了会怎么怎么样。实际上这几年,戴尔的市场份额并没有增加多少,而我们的毛利率却一年比一年高,这里面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技术创新和服务增值。”
目前看,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仍然还是销售和制造这两块。联想还有多大“挤毛巾”的余地?
联想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自尊心和荣誉感极强的企业。这一回,在资本市场人士批评的风雨中,联想将会有怎样的作为?
艰难转型
联想集团CEO杨元庆称,联想启动新的英文标识“Lenovo”最直接原因是出自国际化的考虑。此前有消息称,联想一直很想进军欧洲市场。
但是,JP摩根认为联想进军欧洲市场风险很大,“若联想真为股东着想,可以增派股息,或藉回购股份支持股价。”
“联想更改品牌的英文名称体现了走出去的决心,成本是巨大的,”银河证券IT分析师王国平告诉《今日东方》,此举“体现的是联想把制造走出去,而不是把服务走出去的决心。”
联想由制造向IT服务转型,但是迄今为止还看不到一点成功的影子。2001年,联想就收购了汉普咨询公司正式进军IT服务领域,但是目前,IT服务收入还占不到联想总收入的1%。“IT服务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出来的,”宽厚的分析人士说,但联想已经做了两年了。
迈向IT服务的道路上,系出同门的神州数码干得更出色。2002年3月,神州数码携手台湾鼎新公司,一年内ERP客户就超过了200家,合同总金额过亿元。郭为还施展出了并购大手笔,2002年中,神州数码出资两亿元买下了广州新龙软件公司,锁定电信、金融、税务等行业软件产品的目标。今年2月,神州数码又收购了国信北方70%的股份,后者去年营业额约4000万元,在电子政务百强中排在第35位。如今,在政府和金融行业,神州数码都已名列第一。而在电信业,资历尚浅的神州数码也通过根据灯塔客户研发出来的成熟应用软件产品闯入3甲。
今年3月26日,联想集团对市场说,与美国AOL合资两亿美元的中国互联网合资企业暂停,原因是目前竞争日益加剧。杨元庆坦承:“互联网投资是在没有认清产业方向下做出的,但联想也从中吸取了投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过,此时FM365已经差不多被人遗忘了。
近几个月,联想集团股价低迷,柳传志心里着急,他说,联想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并不只在PC研发、制造和销售方面,而是联想制定策略以及执行政策的能力。如果投资者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联想的股价势必会被低估。
但是自杨元庆执掌帅印以来,联想左奔右突,在多个方向做了尝试都是无功而返,其“拐大弯”的能力让人怀疑。
手机能撑起未来吗?
联想的手机业务被一些观察人士寄予了厚望。
“今年手机市场将会有一个综合实力的考量,”银河证券IT分析师王国平认为,“很可能出现‘大鱼吃小鱼’的局面。目前几家大型的本土手机品牌其优势在渠道上,而不是制造上。联想在渠道、品牌、服务都不是问题,更具备大规模制造的优势。所以更看好联想。”
2002财年,联想手持设备业务(手机与掌上电脑)共盈利2902万元,而上一个财政年度为亏损1891万元。杨元庆曾预计联想手机的销量为40万—60万部,但实际却达到了80万部。手持设备业务营业额也较上年度的2.16亿元大增566.7%,占到了集团营收的7%,成为继PC之后的第二大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TCL手机销售净利15.49%,厦新为13.53%。联想手机净利仅为2%,“挤毛巾”的空间倒是很大的。
联想手机提出的目标是:“三年主流、五年一流”,希望3年做到国内手机厂商的前5名,5年做到前3名。
但是,手机市场的过度竞争其实不亚于PC市场,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战已经打响了,激烈的竞争使得各手机厂商毛利率普遍下滑。等待联想的将是一场相当艰苦的战争。TCL、波导、科健等国产手机厂商将为扩大市场份额而浴血奋战,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也一刻没有放松。
振奋的消息不是没有。赛迪顾问与《中国电子报》联合举办的“国产手机杰出品牌”评选活动中,联想手机位列3甲,其领军人物刘志军当选为“国产手机杰出推进人物”。6月,在“全国手机市场首选十佳品牌”评选活动中,联想手机再次进入前10佳。
不过,竞争对手对联想表达了轻蔑。“联想现在手机业务上要做的工作,是两三年前TCL已经做过的。”TCL的一位高层人士认为:联想PC成功的优势在于联想的分销,但手机的分销毕竟和PC的分销渠道有区别,而在手机制造上联想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狼烟四起的手机市场,后来者联想能够迎头赶上吗?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