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看了课程介绍,读者对何为“大盘临界温度预测八法”甚感兴趣。 安阳:内容复杂,非寥寥数语便可讲清,主要是对盘口8种重要起涨信号的解读。 《红周刊》:很精练啊!可否结合实例谈谈? 安阳:如“大盘临界起涨温度预测8法”里有一条:要留意5亿至10亿股的大盘股(非指标股)之群体板块效应。注意他们与股指期货的关联,及他们对大盘温度骤变的影响作用。上周大盘跌宕起伏,以周三那条长阳线穿过季线为例:当天下午13点35分,股指突然飙升,直逼2350点。始作俑者——中信证券,裹挟有色金属板块的中色股份、辰州矿业、锡业股份等快速拉出几个涨停板,像一股龙卷风飞起。但此时多数股票涨升幅度不大,总成交量也未大幅提升。 《红周刊》:大盘温度为何骤变? 安阳:股指期货是制造此次台风的源头。我们当时看到:指数期货的“IF1202”、“IF当月连续”两只合约身先士卒。从“IF当月连续”启动瞬间的2476点,基本上都是一笔以100手为单位,排炮式向上急拉推。瞬间就把该合约拉高到2554点,狂飙80个点。若每点按300元计算,一笔单子即可获利240万元,而这仅需30分钟,投机莫过于此。强大资金支撑着机构操纵的“股指期货”杀红了眼,故指数当天很快直拉急升55点。这是受股指期货影响而市场温度极端骤变的一则经典案例。 《红周刊》:感觉还不过瘾,还有呢? 安阳:别着急!除此之外,课程还将介绍目前大盘冷热温度的核心元素,即有关打底、上涨、盘头、下跌不同区间对沪市成交量不同的具体要求标准,开盘15分钟内,单个市场涨停板个数及跌停个数对确认大盘温度的意义等要点一一作解。 交融起爆点战法 《红周刊》:首次来《红周刊》讲学,是否有独具匠心之作? 安阳:“市场温度与个股强度交融起爆点战法”是为本次课程特意准备的内容。其中主要讲述两点:第一,判断当天大盘涨、跌的可能性大小。若大盘温度偏高,自然安全系数越大,此时便可采取较积极的策略,及时考虑买进或持有;反之,依据有关信号确认大盘要有整理,甚至深幅回落,自然要以卖出为主,即使需买,也须低挂在回撤可及的价位恭候,不能受盘中虚假的脉冲单一伪信号诱惑,盲目跟进。 第二,个股首先必须具备强势的特征。以近期强势股罗平锌电为例:该股技术指标MACD出现了空中加油和均线的“金叉阳线”技术特征后,成交量一直保持温和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月7日,该股回撤10天线蓄势9个交易日之后,一举冲破半年线的束缚,连拉涨停板。 《红周刊》:符合这些条件和形态的股票有许多,为何独有罗平锌电连续涨停呢? 安阳:这需要我们在读懂其大级别结构和形态语言的同时,重点关注其在临界启动点所具备的特有细节了,即当日盘口瞬间起爆的信号。用心的朋友一定能从其开盘一小时的走势细节,尤其是该股2月7日14时的15分钟K线图中找到它次日冲锋陷阵的玄机。我们将在本次课程中揭秘强势股票在每天开盘时段必须具有的涨幅常数,分时曲线隐含的必涨信号,以及将市场温度与个股临界起爆点“融合为一”的重要操作细节。 新股首战狙击之术 《红周刊》:新股研判是你的专长,这次讲授六招十二法,内容很充实啊! 安阳:简要地说,新股理论主要探索上市首日的新股,其成交量是否支持基本面较好的个股走出约20%升幅的可能性。当然,这要参考首日该股全天特别是分时振幅状态;同时要学会在第一时间判断实力机构是否入场。这一切都被我们赋予了量化考核,也就具备了可复制其盈利模式的可能。 《红周刊》:对于新股盈利的“可复制性”,主要研究哪些情况? 安阳:涵盖了一只新股上市当天值不值得买入、上市后几天内有无好的机会等两类情况。判断的标准不应凭感觉,而是要依托一系列标准化的数据。这些“标准”的提出,是我们基于对近千只新股上市首日一系列交易的统计数据所得。如:首笔成交占流通盘的比例、前三笔成交的追踪、开盘5分钟的倍量关系、全天换手率、全天振幅等等。要知道,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以及可明说的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