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占
据
颠
峰
的
百
分
之
五
9
几年前,我被安排在一次会议上发言,谈谈关于软件
开发人员的管理问题。那次会议中有几天时间专门用来探
讨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问题。在发言中,我关于微软公
司最看重的方面罗列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指出令我自己也
犹如醍醐灌顶的事实:决定生产率水平的唯一重要因素是
员工质量,其他方面都是相对次要的。
聘用最优秀员工是微软的第二大管理原则,失去他们
就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当然另一方面,最优秀的员
工也可能组成愚蠢的管理部门(即便是优秀人员汇集的微
软,有时也得全员分享管理部门的愚蠢决策)。
然而没有人欣赏我的演讲。虽然我从未见到过有关聘
第二章
占据巅峰的百分之五
感受微软:比尔·盖茨的12个小秘密
10
用优异人才的专门书籍,但当那次会议上我提出自己的观
点时,却面临着绝大多数听众的公开反对。
为什么会这样?有两个解释:第一,它是对管理者角
色的一个新定义,使得管理层许多人惊恐不安;第二,不
再是管理者而是雇员在左右公司局势。
在电影里
几乎每年迪斯尼公司都要推出一部电影,讲述一个完
全由失意的小孩组成的运动队的故事。这个队的对手总是
些强手,有好教练,整洁漂亮的队服,并且还很酷。
但是失意孩子们的教练(通常是一个白种男人),超
越了自我挑战后,总能带领队里的孩子们克服所有困难,
排除一切障碍,变成一支好球队,打败对手,而且总是在
决胜局的一对一比赛中由两队的主要角色决一雌雄。这种
故事的存在依据是什么?光凭一个教练的管理就能把一个
球队变魔术般地从最差变为最好?
我们都很清楚这只是纯粹的幻想而已,但当管理问题
真的到来时我们却往往抱有此期望。好莱坞电影《坏消息》
(TheBadNews)更有教育意义,影片中的WalterMatthau为
改进球队做了任何一个有头脑的教练都会做的事:公开招
占
据
颠
峰
的
百
分
之
五
下载
11
感受微软:比尔·盖茨的12个小秘密
聘,选择最优秀的球员。
在现实中
丹佛掘金队远远不够水准,人人都清楚这一事实,也
明白为什么:球员如果天分不够就会很悲惨。虽然与我们
大多数人相比他们绝对是优秀球员,但在这儿我是在拿他
们和NBA其他队的球员做比较,没人指望他们赢。事实上,
大家都知道他们不可能赢。
更为确切地说,NBA总决赛的唯一动人之处仅在于芝
加哥公牛队是否会输掉某一场比赛。他们不是由于超级教
练或漂亮队服而赢,他们获胜完全归因于乔丹、皮蓬等人
的梦幻技术。同样,掘金队赢球的唯一途径就是聘请最好
的球员。球队只能和它的球员一样优秀。
如果教练说他不需要最优秀的队员,他的训练能够弥
补技术的不足,那么用不了多久,他就有望寻找一份新工
作了。
只有聘定了队员以后,教练(管理者)才应该开始做
另一件重要事情:建立团队精神或集体荣誉感,使整个团
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商场如赛场,整体水平应大于个
体水平之和。
占
据
颠
峰
的
百
分
之
五
下载
感受微软:比尔·盖茨的12个小秘密
12
错误逻辑
走进许多公司你会发现同一个现象,这些公司聘用的
刚好是符合工作所需最低要求的员工。由于工资成本被压
到了最低限度,相应地,公司最终聘请到的也正好是勉强
符合工作要求的员工。
这样就不错了,因为如果在称职的管理者领导下,这
些员工还能被派去做比较高级复杂的工作。毕竟,真正做
这些工作的人不是他们而是管理他们的人。
这正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管理类书籍和研讨会
的原因,显然存在使一个公司变得比对手强的管理秘密,
只要找到这颗银弹头就行了。
简直是一派胡言!企业管理学基础理论中的管理者决
定员工质量理论已经完全过时了。过去15年,美国公司裁
掉了十分之一的中层管理人员,结果却是劳动生产率大大
提高(请想象一下,如果高级管理者也相应减少,劳动生
产率会??)。
教训那些由有进取心和有侧重点的员工组成的合格团
队,只会降低团队的劳动生产率。最佳管理者是那些对团
队改变最小即破坏最少的人。
占
据
颠
峰
的
百
分
之
五
下载
13
感受微软:比尔·盖茨的12个小秘密
占
据
颠
峰
的
百
分
之
五
下载
近墨者黑
某个大型的、历史悠久(即又老又累)的公司需要兴云
(为遮羞起见保留公司名称),而同时市场上活跃着另外一
个生产类似产品的公司,因此那家大公司吞并了它。
现在这家大公司变得聪明了,它意识到自己的管理部
门官僚气很浓,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能力也都很低,
于是它把那家被吞并的公司置于外围保持其独立,这样官
僚气息就不会太多地波及那里。
结果呢?灵活高效的外围公司被大公司派来的人折腾
得从朝气蓬勃变为步履蹒跚,半数以上的部门一落千丈,
最好的员工纷纷离开,剩下的人有一半时间都在磨洋工。
不用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家原本很成功的公司会
被老公司拖垮,不仅激发不了老公司的活力,还会使自己
沦为老公司的累赘。当然了,老公司一计不成还会又生一
计,转而收购其他企业,它实在太需要引入成功了。
区分小说和现实
一次研讨会上,我和一家地区性电话公司的高级经理
就编程技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坚持说他们公司的程序
员无论放到哪儿都是最好的,他们统一着装,每人有自己
感受微软:比尔·盖茨的12个小秘密
14
独立的工作间,每天上午九点钟准时上班,而薪金却又远
远低于软件公司的程序员。他补充说,以目前的市场状况
来看,优秀程序员之间的差距很小。
我和这家公司里的许多程序员都聊过天,发现其中确
实有几个出色人物,而多数的则最多也就是一般水平了。
可那位经理始终认为自己的员工很棒,绝对不愿意再考虑
其他任何可能性。这就意味着他的项目充其量是平庸的项
目,结果多半以失败告终。
我要说的是,你怎样评价你的员工并不重要,真正要
命的是员工实际水平的高低。
醒来吧,醒来吧
那么为什么公司都认识不到员工质量的重要性呢?原
因很复杂。首先,没有一套衡量公司劳动生产率大小的价
值体系,而同时,关系到公司成败的因素又很多,包括新
产品设计、制造生产、质量控制、分销、销售、营销等诸
多方面。所有这些职能都被公司内部不同部门所操纵,不
易明确指认各部门应承担责任,因此每个部门都可以抱怨
其他部门失职。
第二,没有人考虑员工质量这样的问题。也许直线管
占
据
颠
峰
的
百
分
之
五
下载
15
感受微软:比尔·盖茨的12个小秘密
理者们能够至少是部分的认识到这一点,但几乎任何一家
公司如果新建食品连锁店,都会认为员工是可以随意替换
的。一旦出现问题,照例会归咎于管理部门、工作程序、
外部因素等等。
并不是说员工质量是判断公司经营状况好坏的唯一准
则。拙劣的管理工作会把哪怕最优秀的集体搞得一团糟;
官僚作风会使积极性很强的团队变为一潭死水;外部因素
譬如国际互联网会间接打击公司制订的超完美计划。
公司的基础是优秀员工,没有他们公司将无法生存。
只是由于它是最常见的问题根源,许多公司才不把它当回
事儿。不聘用优秀员工的替代方案是聘用更没有效率的管
理者,罗列出更不自由的工作制度,使原有的问题恶化。
微软的聘任之道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微软。微软始终如一地聘用“聪
明”人—全人类占据聪明巅峰百分之五的那些人。什么
样的人最聪明?当然得视具体工作而定。产品经理绝对不
同于程序员,他们俩也绝对异于律师或会计。“最聪明”
只针对某项具体工作。
在这里至关重要的是聪明而不是学识经验。学识经验
占
据
颠
峰
的
百
分
之
五
下载
感受微软:比尔·盖茨的12个小秘密
16
能够轻易获取(当然聘用时也别太离谱,程序员也许永远
当不了大夫),但是聪明,即开动脑筋进行思考的能力却
难找得多,也不可能通过学习得到。大多数人天生具备一
定程度的聪明和很大程度的好奇,微软的技巧只是找到那
些虽经学校教育,但聪明和好奇两样宝物仍未丧失的人。
微软用的人和石油公司大相径庭,后者只要等于或高
于平均学分积3.5的人就行了。虽然平均学分积不能衡量人
的聪明程度,确定孰优孰劣,只是用于吹毛求疵。
因此微软宣称自己只要最好的员工。什么意思?绝对
最好。NathanMyhrvold一年前宣布微软“已制订了全球
预算”,其中研究开发预算是原来的三倍(共约40亿美元)。
然而,“问题在于找不到合适的人”。为了不从第二个百
分之五中聘人,微软选择了限制研法部门的扩张。
在微软,我面试了一名来自哈佛大学的平均学分
为3.8的求职者,他的学识和编程能力无懈可击,就是
不会思考问题。
他能够很好地解决无数标准编程问题,但对经验
之外问题回答欠佳,而这些问题恰恰是用来衡量聪明
程度而非知识应用水平的。
占
据
颠
峰
的
百
分
之
五
下载
见EricKnee,“OneonOne:NathanMyhrvold”,UpsideMagazine;March
20,1997.
17
感受微软:比尔·盖茨的12个小秘密
占
据
颠
峰
的
百
分
之
五
下载
面试他的所有人都表示不赞成,因为同一个原因:
他是一名优秀的程序员但却不会思考问题。
能给比尔·盖茨留下印象的几个方法之一是:在某个
问题上智胜他。只有这样比尔才会尊重你的观点。就像在
其他公司你必须巴结逢迎一样,在微软你必须确实聪明,
因为只有聪明才能巴结成功。
微软只会聘用真正聪明的那些人,因为他们还要与新
来的人一起工作,没人愿意增加自己的负担。
在微软工作,最令人高兴的事情之一就是即使最没
有天分的人也聪明异常,一般水平就是寻常意义中的最
好。每天,你感到最惬意的就是配合他们一起工作。
怎样迈进微软的门槛
我们来看看微软的面试经过。由人力资源部选定大部
分的求职面试者(按照所有应聘者的一定百分比),一个
一个地面试,最后由参与招聘工作的所有员工共同得出最
后结论。招聘小组中有四五个人负责面试应聘者,此外通
常还有潜在的合作者,尽管对员工来说,通知应聘人员来
面试之类的事情极为普遍。每个人都将和求职者一起经受
长约一个小时的一对一式的面试。
感受微软:比尔·盖茨的12个小秘密
18
占
据
颠
峰
的
百
分
之
五
下载
面试过程很累人。技术测试是一道接一道的编程题,
应聘者需要编制短程序来解答它们;程序管理员职位则给
出了具体问题,要申请职位者回答出具体解答步骤。如果
答案很笼统,还会要求具体化。一般情况下,笼统的回答
意味着应聘者并不十分清楚这道题目。面试一结束,面试
人员就互相发送电子邮件(E-mail),明确表示“聘用”或
“不聘用”,不能有丝毫含糊。核心问题是:你认为这个人
应被录用吗?
面试题目不单为了寻求应聘者的答案,还要能够
判断他们会不会思考。微软以前最喜欢出的题目之一
是:美国有多少家煤气站?
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的应聘者只考虑三十秒就回答不知道,既不做进一
步的思考也不考虑如何解答。
当时的这道题目非常有效地表明了谁不开动脑筋
谁就不够优秀。
下午,面试继续进行,根据早先的那些电子邮件,问
题将集中在面试者们认为应聘人员较为薄弱的环节。每次
面试的目的只有一个:从各方面考验应聘者直到他垮掉。
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看清应聘者能做什么,不能
19
感受微软:比尔·盖茨的12个小秘密
做什么。
如果考察结果一直令人满意,应聘者就可以在面试的
最后一天接受自己未来主管的面试了,照例,这位经理还
会折腾他一个小时左右。
最后,由这名经理基于自己的印象和参与面试的其他
工作人员的评论,决定聘还是不聘。人力资源部门没有最
后决策权。这样,一名刚进门的新员工就加入到了恰巧需
要他的那个部门。
切忌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切记如下忠告:
首先,你绝对不要让人力资源部的人决定最终录用,
也不要让需要纳新的部门在第一天就见到初次亮相的应聘
者(高新技术行业的人们注意了:许多公司都不是这样的,
他们恰恰相反,很傻吧?)。
第二,当新员工开始工作后,你绝对不要认为他最初
的简历夹杂水分,对工作他不能胜任或做不好。事实上,
面试是最直接有效的,很多时候也不够礼貌甚至很粗暴,
但最终,面试工作人员会发现应聘者究竟能做和不能做什
么。其中不能做什么更为重要。
占
据
颠
峰
的
百
分
之
五
下载
感受微软:比尔·盖茨的12个小秘密
20
占
据
颠
峰
的
百
分
之
五
下载
第三,学位不是必需的。软件行业的很多天才连高中
都没毕业,但在以往的经验中往往由学位高低确定薪金水
平。无论哪个行业,不聘用谁只是因为他没有学位是不合
理的,只有他能否胜任工作才应该是最重要的。
第四,微软的聘任体系不能保证胜任者均能被聘用。
许多合格人才被刷掉对于这个体系的运作来说很正常,相
应地,不称职者被聘用的情况则十分罕见。这是比较公平
的。因此你只有运用这套严格的方法,才能够获得一个出
色的集体。
每一次招聘都要把握住:新的聘任应该提高集体
的平均水平,如果原有员工都属于最顶尖的百分之五,
那么为了提高平均值,你就应当在百分之二点五中挑
选。
好了,既然组建一家像微软一样顶尖公司合情合理,
那么其他公司怎么办?当然如法炮制了,但你得小心衡量
员工的正确标准。毕竟,让程序员出现在其他场合后果将
不堪设想:卖快餐没有社会经验,做律师不会正确着装,
去工厂做不到准时上班,当木匠体格又不够健壮。
无论在哪一种类型的公司里(快餐店、银行或制造业
企业),真正优秀的员工都比管理部门更关心新雇员是否
21
感受微软:比尔·盖茨的12个小秘密
能够胜任工作。经过培训的员工更接近实际工作,因此他
们也更明白如何做出判断。
聪明很重要,因为只有聪明员工才能更快地发现和改
正错误,用更高的效率去做工作,既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又
节约了公司的时间和金钱。
代理
员工仅有聪明还不行,他或她应该和公司心怀同样的
目标。与此相反,代理就达不成与公司目标的一致(在微
软和在其他公司一样存在此类问题)。
代理能为公司节约几千美元的人员费用,但同时又要
为劳动生产率和质量的降低付出价值上百万美元的机会成
本。首先,它违反了“聘用最优秀员工”的原则。毕竟,
当自己属于最聪明的百分之五(即便是百分之二十也一样)
时,会找一家智能低下的代理吗?
第二,代理的直接后果是签约者被作为二等公民看待。
由于他们不能合法地追究实际存在的雇主—雇员关系,因
此也就不能保证足够的士气,大量不对委托公司承担责任
的士气低落的员工就这样出现了。不仅如此,“二等”企
业比“一等”企业的员工流失率高很多也导致了效率低下
占
据
颠
峰
的
百
分
之
五
下载
感受微软:比尔·盖茨的12个小秘密
22
和质量降低。虽然这些损失难以像会计成本那样易于度量,
但确实是非常非常真实的。不要把重要职能转让给外部代
理,否则你就是在把自己的成功塞到了不稀罕它的人手中。
没有像自己员工那样的工作责任心,你就只会失败。
20年前,新可乐公司因外部采办而失败,成为最大最
著名的商业失败范例之一。同样的原因还在摧毁着一家接
一家的企业。
结束语
你只能和自己的下属一样能干。如果不坚持聘用最优
秀员工,你就只能使用中等或较差水平的雇员,那么一切
都会发生改变,你不能再心安理得地认为你的竞争对手用
的人不如你的,现在不再是他而是你要和拥有最优秀人才
的对手竞争了。
正确聘任是管理者最关键的决策内容。设置优秀员工
标准,只聘用在此标准下最顶尖的那百分之五。
当有职位空缺时,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你都不能在用人
原则上有丝毫妥协,花必要的时间进行最恰当的选择,因
为你的员工质量决定你的成败,就这么简单。
占
据
颠
峰
的
百
分
之
五
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