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心的价值

 森林· 2012-02-14

童心的价值



  有位老师在给同学们讲完《乌鸦和狐狸》的课文后布置了两道练习题。1.请你试着用自己的口吻对上当受骗之后的乌鸦说一句话。2.如果乌鸦和狐狸再次见面,它们之间将发生怎样的故事?
  同学们对乌鸦所说的话大都是按照老师的引导做的。他们一般都这样说:“乌鸦,你可要吃一堑长一智,不要再上当受骗了!”“乌鸦,你不要太虚荣,不要再听别人的恭维了。”但是,有一个女孩对乌鸦所说的话却与众不同,她说:“乌鸦,你别难过,我们家有好多肉,我再给你一块好吗?”
  老师的手里攥着一个标准答案,那就是:不能轻信别人。有了这个标准答案,老师就有了给同学们打分的依据。那些警告乌鸦的同学理所当然地得到了高分,而这个公然声称要给乌鸦一块肉吃的女孩,毫无疑问地遭到了否定。
  乌鸦和狐狸再次见面之后,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大部分同学都说嘴里衔着肉的乌鸦吸取了教训,提高了警惕,任凭狐狸怎样夸奖它“身体魁梧”、“羽毛美丽”、乌鸦就是不为所动。狐狸万分失望,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开。但是,有一个同学的故事标新立异,他说:“狐狸一见到乌鸦,就开始为自己的行为忏悔。狐狸说得太动情了,乌鸦被深深感动,不由得哭出了声音,这一哭可不要紧,乌鸦衔在嘴里的肉又掉了下去,于是,狡猾的狐狸立刻跑过去,一下子咬住了那块肉。”
  老师听后,以为这个故事续得不错,但想不到竟有人可以接着这个故事往下续:狐狸刚把肉叼到嘴里,乌鸦就忍不住在树上大笑起来。乌鸦说,哼,臭狐狸,实话告诉你吧,我已在肉里投了毒,这下你死定了!狐狸一听,吓得赶忙将嘴里的肉吐了出来。乌鸦立刻从树上冲下来衔起那块肉,得意地飞走了。老师认为这个编故事的孩子很有“独创精神”,认为这段故事非常“生动精彩”。
  在我眼里,那个安慰乌鸦的女孩更多了一份可爱,而那个说“投毒”的孩子则无端地增加了我内心的一份忧虑。我觉得,一颗善良纯净的童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一个标准答案的价值。长期以来,我们格外注重培养孩子的警觉度与机敏度,却忽略对孩子心灵的纯度与亮度的关照。我们的孩子不知为何普遍地拥有这样一种天赋,那就是,只要一接触故事,立刻就有分辨其中的好人与坏人的意识。
  我曾经给小侄女讲到一个美国小学生写的作文——一群孩子去郊游,在草丛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蛋,有人说是恐龙蛋,有人说是鸵鸟蛋,在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孩子们决定让蛋自己来说话。于是,他们便想办法孵化那只蛋。在经过一番焦急的等待之后,蛋终于孵出来了——居然是美国总统里根!故事讲完了,我的小侄女瞪着无比困惑的眼睛,问:那么,里根到底是好人呢还是坏人呢?上帝!这个问题还真难住了我这个语文特级教师。
  教育家说,“我们想要一个怎样的明天,就看我们今天有着一些怎样的孩子”。孩子美好,世界的明天就美好;孩子有趣,世界的明天就有趣。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读到、读懂一些心灵圣品?如果我们不跳出“标准答案”的圈子,如果我们不率先砸开自己身上价值与审美的枷锁,我们就无法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无法期待寓言后面生长出真正的智慧,更无法期待后来的故事愈加精彩。【摘自《深圳青年》 张丽钧/文】


大河文摘报
2004-09-23 00:00:00
责任编辑:管理员
相关文章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