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tomsli1982 于 2010-6-9 11:18 发表 
看了大家的回复,不是很满意。只有地板一位说到点上了,但还不是很具体。
一个理解,按OSI模型概念来说,下层协议为上层协议提供服务;路由协议应该都是为被路由协议(IP、IPX等三层协议)服务的,那么按理论来说,路由协议应该都处于 ...
楼主把路由协议和被路由协议的关系正好理解反了,IP协议提供了一套编址方案,以供路由查找,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每个街道都定义了一个街道名,方便你进行选路,L-S算法就好比每个人站在城市中把自己身边的街道名记录到一个卡片上,然后发给城市里的所有人,这就是泛洪,然后城市中的每个人都这么做,最后大家都收到了每个人写的卡片,就可以拼成一张城市的地图,这就是LSDB达到了FULL的状态,最后你选一条最近的路到达目的地,这就是SPF选路。D-V算法的就是每个人将自己所知道的地名和前往的方法告诉身边的人,然后大家互相转告,最后大家也就知道了如何去往目的地,可以说地名是为选路提供一种方便的标记地名地点的手段,是为选路提供服务的,这样就可以理解被路由协议时为路由协议提供服务的了。
OSPF也是应用层协议,关于它的RAW IP封装是这样的:
它与UDP类似,是不可靠的,即没有任何控制能确定RawIP数据报是否已被接收。它是无连接的。RawIP相比UDP的区别在于:RawIP允许应用程序直接通过Socket接口操作IP层。如果使用raw IP, 则不再需要根据传输层所进行的加工处理, 而是可以直接利用IP协议
权威资料还是建议看RFC吧,RFC793,RFC 768
RFC793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
RFC768
| User Datagram Protoc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