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用】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几个问题

 精彩教师之家 2012-02-15

所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在教学中发现一些问题容易被误解或曲解:

1.我们用农作物的秸杆烧锅做饭,农作物秸杆中的能量是否流向了人?

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能量流动的实质是什么?所谓能量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实质上是指被下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什么叫同化的能量,是指伴随着物质转化,被下一个营养级同化后的物质内所含有的能量(化学能),而这些能量是依托物质而存在的,是依托物质循环而流动的。秸杆烧饭,并没有使得食物中的化学能增加,只是使得其中热能增加,而这些热能进入人体后无法被人同化,所以也就不存在能量流动的问题了。如果我们以农作物秸杆喂养牲畜,使得其中能量被牲畜同化,人类再以牲畜为食,能量再流向人,这样伴随着物质循环也就有了能量流动。

2.消费者粪便被分解者分解,是否属于这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了分解者?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消费者(一般为动物)粪便所含物质的来源。消费者的粪便一般是所捕食的食物在肠胃中被消化吸收后的剩余物,有的原样未动(如牛粪中的草),有的被分解为小分子后没有被吸收,这些物质并没有被这一级消费者所同化,还不属于这一级消费者的能量,这其中所含有的物质就相当与没有被吃掉的剩余部分,仍然属于上一营养级的枯枝败叶、遗体、残渣,其被分解者分解实质上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而不是本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3.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否一定多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同化的总能量?

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一定高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同化的总能量,否则这个生态系统就无法维持下去,生态系统就会崩溃。但是如果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就不一定了。比如有的人工鱼塘,由于消费者获取的能量更多的来自于外来补加,而生产者很少,其固定的能量也比较有限,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就不一定高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同化的总能量。城市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也占有绝对的统制地位,生产者和分解者都比较少,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往往要比消费者和分解者同化的总能量少。其中人、动物、植物所含有的能量如右图所示。

4.生态农业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还是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生态农业的特点是丰富了农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多级利用。但是,在每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时,能量传递效率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只是将本来作为废弃物的物质又作为生产原料,用来生产新的农产品而已。比如农作物被我们收取我们需要的部分后,其余部分往往被丢弃掉了,最终被分解者分解,或被烧掉了。这样既造成了资源浪费,还经常造成环境污染。而在生态农业中,我们可以将这些废弃物再利用,如甘薯的茎叶可以用来喂养猪及其他牲畜等;大豆、水稻的秸杆可以用来喂养牛、羊或作为培养食用菌的原料等,这样就会使这些农作物体内储存的能量通过更多途径和方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提高了总体能量利用率。

5.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是否都流失掉了?

当然不是。关键是我们要看一看有哪些分解者可以被人类或其他生物再度利用。如蚯蚓,我们可以通过生活垃圾来大量养殖后用来喂养家禽,蝇蛆也可以用来喂养家禽;食用菌可以作为人类食品。由此可见,这些分解者同化的能量可以被人类或其他生物继续利用,而不是直接散失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